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120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8 大小:1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8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8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8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8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2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内容简析: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按照课后要求认识会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会简单运用出现的生词。

2.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和意义,

有重点的背诵。

3.理解课文重点,发现、摘抄、体会描写精彩的词句。

4.能简单地总结,复述课文内容,根据课文描写做出积极

合理的想象,适当地补充阅读,扩充视野,体会大自然的美妙。

5.观察家乡和身边的景物,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大家并简单地进行写作,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想象、勤于记录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式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扩大对大自然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重点、难点

1、字词会读、会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和主旨。

3、理解课文重点部分,体会描写精彩的词句,能用自己的复述课文。

4、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互相讨论,体会大自然景物的迷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仔细观察身边的景物,用自己的话形象地介绍给别人,进行初步的写作练习。

单元教学方法

激趣法、观察法、引导法

学生学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单元课时设置:

12课时

1、燕子

一、教学内容:

燕子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俊、俏”等9个生字,会写“燕、聚、增”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燕子、赶集、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具体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感情。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四、创新环节:

五、课程资源:

六、教师教法

激趣法、引导法

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七、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搜集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赞美春天的诗歌、文章。

2.教师把课文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八、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出示描绘春天美丽景象的图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景物的特点。

2.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上的景色,很自然地引出“燕子”,并板书课题。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图画,欣赏图画上的树木、小草、鲜花、小溪、田野、青山、蝴蝶、燕子等体现春天美丽的景象。

学生齐读课题。

美丽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语言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一下子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美丽的春天里。

 

1.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识字,熟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收获。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唧唧、沾。

第二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俊俏、凑成、吹拂、增添、掠过、偶尔、荡漾。

 

第三步:

教师出示简易的五线谱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五线谱”这个词。

4.教师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运用拼读音节、查字典、请教别人等方法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熟读课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认读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熟读课文的收获。

 

学生读准字音。

学生读准字音后,理解词语意思,并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近义词解词法:

俊俏一俊美、美丽、好看;凑成一组成;增添—增加;

联系上下文解词:

“吹拂”就是轻轻地吹动的意思;“掠过”就是轻轻地擦过的意思;“偶尔”就是有时候,不是经常的;“荡漾”就是水波一起一浮地动。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倾听讲解理解“五线谱”。

学生可以采用会读哪段读哪段、段落接龙读、竞赛读等各种方法汇报自己熟读课文的情况。

给足学生自由读书、独立识字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交流学习收获和学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学习收获、学习方法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学习信息,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

 

1.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全班交流思考结果。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默读课文。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

第1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2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生机;第3自然段主要写燕子飞行时的姿态;第4自然段主要写停在电线上的燕子正在演奏一首春天的赞歌。

 

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为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1.教师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容易写错的地方。

2.教师重点指导“燕、聚、稻、漾、演、赞”等字的写法。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容易写错的地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回忆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启发学生提出自己读了课文后产生的疑问。

3.教师就以这个悬而不解的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为什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还要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象呢?

学生提出学习课文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教师指导学生细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分析理解自己喜欢的原因。

3.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

4.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教师出示“春景图”,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调,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3)教师出示“众燕飞行图”,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调,根据内容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4)教师出示“燕子曲谱图”。

 

(5)教师指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认真读课文,感悟课文所描写的景象,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分析理解。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见解。

学生对于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细致地分析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最喜欢第一自然段。

学生首先明确作者是抓住燕子羽毛、翅膀、尾巴来描写燕子外形的,然后再抓住“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理解体会出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也可能最喜欢描写春天景色的第2自然段。

学生抓住“蒙蒙”一词体会春雨“细、密、轻、柔”的特点;抓住“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等词语,再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文想象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景象;学生抓住“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等词语想象出土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争先恐后、竟相生长、艳丽无比的蓬勃景象。

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感受春天的美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也可能喜欢第3自然段,它描写了燕子不同的飞行姿态。

学生抓住“斜着身子”分析体会出燕子飞行时轻快灵活、自由自在的特点;抓住“唧唧地叫着”体会出燕子快乐兴奋的特点;抓住“一转眼”“掉过”“偶尔”“沾”等词语体会出燕子飞行时轻盈、急速的特点;从而体会出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阳光中,迎着拂面的春风尽情飞行的情景,感受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感受燕子飞行时机灵轻盈、生机盎然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抓住“像五线谱”“成了音符”等词句体会作者比喻的形象性、准确性,以及作者用这样的写法表达自己歌颂春天、热爱春天的感情。

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时间,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自己最喜欢哪段就分析哪段的方法进行教学,更能体现“主体性”的教育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从“老师要我学”真正转为“我要学”,课堂气氛也一定会轻松、自然、活跃。

 

美丽的图画,可以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画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把内心的情感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来深刻理解课文,使学生体会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课文的题目是‘燕子’,为什么课文的第2自然段还要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象呢?

学生可能理解到: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美丽的春景是小燕子活动的乐园,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也为美丽的春景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作者就是通过这可爱的小燕子表达自己热爱春天的感情的。

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上的联系,体会文章的主题。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3.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学生积极参加到朗读课文的竞赛中来。

学生背诵课文。

朗读与背诵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基本功,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和运用。

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搜集整理一些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散文、诗歌等,召开一次“歌颂春天”的朗诵会。

 

板书设计

1燕子

羽毛翅膀尾巴

活泼机灵

斜掠叫飞沾

课程资源:

180只燕子齐聚卢沟桥乡一户人家院内

读者程先生日前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每天天一黑,他家的院子就飞来100多只燕子,那场面就像在他家聚齐了开大会。

程先生住在丰台区卢沟桥乡梅市口村。

一进院,就看到房檐下有两个碗状的燕子窝。

程先生的父亲说,通常燕子是在晚上7时30分以后才陆续飞来。

果不其然,7时30分刚过,小燕于真的一对对飞来了,先开始有六七只,不到两分钟,又成群成群地从四面八方飞来一大片。

这种现象在程家已持续了两个月。

今年6月的一天,程先生的父母在院于里纳凉,突然发现身旁落了三四十只燕子,老两口想着没事,一边纳凉一边数燕子一边还放音乐,谁知第二天就飞来了180多只。

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咏、绦”等4个生字,学会“咏、碧”等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景物特点和美好情境,使学生学会通过朗读感悟、展开想象、借助形象的图画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领略诗人所描绘的柳树的婀娜多姿、万紫千红的绚丽场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感情。

重点、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师教法

情感陶冶法

学生学法

小组学习法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1.学生课下搜集、背诵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2.教师把柳树和繁花似锦的景象制成投影或课件。

3.本课建议教学用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启发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诗歌或名句。

2.教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分别背诵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及名句。

学生齐读课题。

从以前学过的古诗、名句引入新课,亲切自然,了无痕迹。

1,教师引导学生熟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歌所描写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熟读古诗,初步感知两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学生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

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教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交流。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古诗的情况。

(1)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诗文的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初读两首古诗的收获和感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古诗的情况。

学生认读生字词,汇报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学生按要求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初读古诗可能了解到:

《咏柳》写了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晶莹剔透、生机勃发的景象,显得恬静、优美,亲切宜人;《春日》写了诗人在春游时看到的万紫千红的景象和由此引发的思考,给人以热烈、深邃之感。

 

引导学生谈古诗描绘的景物和自己读后的感受,既是阅读古诗的必要步骤,又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思考古诗具体描绘了春天的那些景泉?

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学生再读古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展开想象深入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以及产生独特感受的原因。

了解古诗描绘的具体景象,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是-学习古诗不容忽视的两个方面。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咏柳》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欣赏诗中的妙词佳句,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学生通过读诗句可能知道这首诗写了“柳树”“柳技”“柳叶”“春风”等景物。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如第一句,学生可能抓住“碧玉”感受到柳树浓浓的绿意和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从“妆”字感受到诗人用词的精巧。

如第二句,学生可能抓住“垂”和“丝绦”感受到柳枝的动态和质感。

如第三、四句,学生可能抓住“细叶”“裁出”和“似剪刀”感受到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力和想象的新奇独特。

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是品读鉴赏的坚实基础。

 

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细细品味诗句,不仅领略了诗人所描写的美丽景色,而且也感悟到了遣词造句的妙处。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篇蕴含的雄伟气势和思想感情。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诗人热爱、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所得。

2.教师引出第二首古诗并板书课题。

学生从学到的知识和学会的方法两方面谈学习收获。

学生齐读古诗的题目。

具体体现温故知新的教育思想。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这首诗具体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象,诗人从中引发了怎样的思考。

 

2.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对古诗的理解情况,并适时

作重点指导。

学生分别汇报自己理解古诗的情况。

学生可能知道,这首诗写了晴朗的天气、泗水河畔的明艳风光、万紫千红的绚烂美景。

诗人由“无边光景”和“万紫千红”的场景想到了春风的作用。

学生重点交流对下列字词的理解情况:

胜日、寻芳、光景、等闲。

学生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图画交流讨论对诗句的理解情况。

 

尽可能给学生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创造条件和机会。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资料直观感受古诗描绘的情景。

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欣赏诗中的妙词佳句,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学生观赏课件中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如第一句,学生可以从“胜日、寻芳”中感受到艳阳高照、草长莺飞的明丽风光和诗人踏青出游的闲适。

如第二句,学生也可以抓住“无边光景”和“新”宇,联系平时对春天景色的了解,通过展开想象体会生机盎然的春景。

学生可能从第三、四句诗人的思考中感受到“万紫千红”“无边光景”与“东风”的内在联系,从中体味到诗人对春风的热情赞美。

生动的图像与隽永的古诗相映成趣,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意在引导学生经历入景入情的学习过程,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熟体读味成感诵情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教师启发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生借助板书、图画朗读背诵古诗。

学生边读边体会诗中整合的思想感情。

体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感情,受到熏陶教育的教学理念。

教师重点指导“咏、碧、裁紫”这几个字的写法。

“咏、碧”要注意结构匀称、紧凑,“裁”的左下部,“紫”的下半部分都要写得小一些,“裁”的笔顺教师应一笔一笔地范写。

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特点。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写字。

延展性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在班里开一个诗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

碧玉妆成无边光景

丝绦垂下东风

细叶谁裁出万紫千红

春风似剪刀

课程资源

泊船瓜洲绝句

王安石杜甫

京口瓜洲一水间,迟日江山丽,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花草香。

春风又绿江南岸,泥融飞燕子,

明月何时照我还。

沙暖睡鸳鸯。

教学反思

 

3.荷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挨、胀、翩”3个生字,会写“荷、挨、莲”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具体描写与丰富想象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的画”等语句。

教师教法

引导法、激趣法

学生学法

观察法

课前准备与课时设置

1.学生课前观察大自然中荷花盛开的景象,搜集一些荷花图片。

2.教师把课文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

3.建议本课教学用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启发学生谈一谈在大自然中看到的荷花盛开的景象和当时的感受。

2.教师简介作者,导入课文的学习,板书课题。

学生兴趣盎然地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和当时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

学生齐读课题。

儿童的特点就是爱表现自己。

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入情入境。

教师点击课件,随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边听老师朗读,边欣赏荷花的美丽。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

抑扬顿挫、饱含激情的朗读,一下子感染了学生,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荷花世界,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教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情况。

学生先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然后运用各种方法认识生字新词,最后熟读课文。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组:

挨挨挤挤衣裳舞蹈蜻蜓

二组:

莲蓬

三组:

饱胀仿佛翩翩起舞

 

2.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

 

学生重点读准字音,注意“衣裳”的“裳”要读轻声。

注意“蓬”字读轻声,结合图画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先读准字音,然后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饱胀”形容花骨朵非常饱满,就要盛开的样子;“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翩翩起舞”意思是轻快地跳舞。

学生积极踊跃地汇报自己熟读课文的情况。

 

教师“教法”的优化,更能促进学生“学法”的优化,使学生牢固掌握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实的学习作风。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4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熟读2—4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段是2-4自然段。

第2自然段主要写荷花的姿态;第3自然段主要写一池荷花的景象;第4自然段主要写作者看荷花时产生的想象。

学生认真阅读2—4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使学生理清课文内容的叙述顺序,感受作者整篇布局的方法,从而感悟文章写景的基本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和容易写错的地方。

2.教师重点指导“蹈、蜓”的写法。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字形,提出自己写不好和写不准的字。

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检查学生课下熟读课文的情况。

2.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

学生读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分析理解,想一想为什么喜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

给学生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老师领着学”为“学生自己主动学”。

1.教师出示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具体描写荷花的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第4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学生一:

阐述自己喜欢第2自然段的理由。

学生抓住“挨挨挤挤”“一个个”等词语分析理解出荷叶非常茁壮、茂密的景象;抓住“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形象的比喻分析体会出荷叶颜色和形状的美丽可爱;抓住“冒”字与其他的字进行比较,体会荷花生长时不怕阻挡、奋力向上、快速有力的特点;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这三个句子理解体会出荷花不同的样子。

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描述从近处看到的荷花的样子。

学生二:

阐述自己喜欢第3自然段的理由。

学生抓住“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这几句话,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具体体会出荷花“姿态不一”的美;抓住“活的画”与“画”进行比较理解体会出荷花池的美丽景象;通过理解“画家”到底指的是谁,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生三:

阐述自己喜欢第4自然段的理由。

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的热闹景象,以及风过后静静地倾听蜻蜓、鱼儿和其他小动物的诉说,学生再把自己融入到满池的荷花之中、想想自己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尽情感受其中的情趣。

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2、3自然段,体会到作者在具体描写荷花时采用的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写法。

学生了解到: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来展现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