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3053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docx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设计精美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第三十课

诗词五首

[幻灯片2:

题目等待上课时用]

[学习目标][幻灯片3:

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把握作品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活动准备]

(一)布置自学任务:

1、正确朗读诗词,借助资料或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查找资料,了解这五首诗词的作者概况和写作背景。

(二)查找有关本课的音频、视频资料。

(三)整理归纳练习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幻灯片3、4)

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我国的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的艺术光芒能直抵我们读者心灵,感召我们的人生。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数量繁多、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歌更是我们今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我们就一起从这些诗歌中选取五首代表作来学习,共同感受古代诗歌非凡的魅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5)

三、学习《迢迢牵牛星》(幻灯片6)

(一)古诗导入

1、众所周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经典之作。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幻灯片7-10)

故事介绍:

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

大意是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

玉帝察觉此事,便派王母娘娘下凡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

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

此事感动了玉帝,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架桥,在天河相会。

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七巧节”、“乞巧节”。

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唐人《七夕》诗云: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着看。

2、千百年来,围绕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很多文人墨客写下感怀之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最早传诵这一神话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看看这首诗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了解相关常识(幻灯片11、12)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第十首,以诗的第一句为题。

2、简介《古诗十九首》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五言抒情诗。

它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但是,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作者是谁,因此就被笼统地称为“古诗”,意思指它们是魏、晋以前的古人所作的诗。

西晋以后很多文学大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的作品。

也是在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作品总集《文选》,从这批“古诗”中选取了十九首。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幻灯片13)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

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4)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检测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幻灯片14)

迢迢:

遥远。

皎皎:

明亮。

纤纤:

形容手指细长。

擢:

伸出。

盈盈:

清澈、晶莹的样子。

几许:

多少。

脉脉:

含情凝视的样子。

河汉:

银河。

札扎: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五)诗文分析

1、理清结构:

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写了什么内容?

(幻灯片15)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

即:

两星现状----织女的相思----分离的痛苦

2、分析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形象,运用了什么方法?

(幻灯片16-21)

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忧伤、思念丈夫的织女形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织女的动作、神态、心理等。

并通过借景抒情,叠音词的运用突出织女形象。

具体分析如下:

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

“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

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

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

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

“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

“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

“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

“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

“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

“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

“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

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

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

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

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

“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

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

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

“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

3、体味情感:

这首诗的诗人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幻灯片22-25)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

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

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如果再进一步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六)语言鉴赏

古诗文中,一些结构形式特殊的词,常能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比如叠音词,李清照曾在《声声慢》中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的使用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她凄苦忧伤的心理。

请找出本首诗中的叠音词,分析它们在表达上的效果。

(幻灯片26-28)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

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加上句句押韵,增添了音乐美,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同时,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哀怨动人。

(幻灯片29)

附译文参考:

(看着)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

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虽只隔着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流。

四、学习《渡荆门送别》(幻灯片30)

(一)古诗导入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充满了奇绝丰富的想象,飘逸非凡的气度,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他青年时期的一首代表作--《渡荆门送别》,再来领略他诗作的独特魅力。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幻灯片31)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并称“李杜”。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2、写作背景(幻灯片32)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

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幻灯片33)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3)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幻灯片34)

楚国:

这里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

广阔无边的原野。

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怜:

爱。

海楼:

海市蜃楼。

光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

故乡水:

指长江水。

诗人早年住在长江上游四川。

万里:

喻行程之远。

(五)诗文分析

从题目“渡荆门送别”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那究竟是谁在送别谁呢?

让我们走进诗中寻找答案。

1、这首诗的首联为我们交代了什么内容?

(幻灯片35)

首联交代了诗人远渡的地点(荆门)和此行的目的(楚国)。

即介绍了诗人离蜀到楚地漫游的行踪。

2、诗人一路行来,见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这些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幻灯片36)

看到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是写他看到的长江远景。

还写了他看到的长江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前句是月夜俯视所见,后句是白天远望所见。

颔联和颈联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诗人沿途所见之景,颈联从月夜俯视之景写到白天远望之景。

3、诗人已被荆门外的美景陶醉,可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尾联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幻灯片37)

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初次离别,他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难舍。

尾联说故乡水有情,送我到楚地,实则抒发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语言鉴赏

古诗很讲究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恰当的修辞可以使诗歌语言精当,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耐人寻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渡荆门送别》突出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幻灯片38-40)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突出的修辞有:

比喻、拟人。

颔联:

荆门一边洞庭在望,整个江面至此益发宽阔、平静。

夜间,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宛如天上飞来的皎洁明镜;白天,云雾蔚起,形成海市蜃楼那样的壮丽景致。

诗人运用比喻,一“月”一“云”,分别概括出江上的夜与昼;一“天镜”一“海楼”,分别展现出夜与昼的两般景象,令人顿生无限美感。

尾联陡作转折:

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一下跳到对故乡的思念,但不明说思念故乡,而出以“仍怜故乡水”,将诗人对故乡的爱恋、留恋、思念的万般感情囊括无遗。

水本是无情之物,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却说它万里行来,为诗人“送行舟”,水送人,人怜水,情意殷殷,难分难舍之状如在目前。

小结:

(幻灯片41)

这首诗介绍作者离蜀到楚漫游的行踪,描写了途中所见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美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修辞的使用使诗歌语言精当,内容丰富,表达生动,耐人寻味。

附译文参考:

(长江)远远地渡出荆门山,来跟着我游览楚国大地。

(白天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追随平坦的原野,渐渐消失尽尽,滚滚的长江奔赴无边的旷野,依旧滔滔不绝。

(晚上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中,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观天空)云气簇拥而至,就像海上结成了座座楼阁,美妙绝伦。

(我)依旧怜爱那江中的流水,这家乡的水啊,它陪伴(我)远行万里。

五、学习《春望》(幻灯片42)

(一)古诗导入

 感受了诗仙李白飘逸不凡的气度,奇绝丰富的想象后,下面我们再来领略唐代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作的风采。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幻灯片43)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

(幻灯片44)

2、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

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可是却被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里。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是杜甫眺望沦陷中的长安破败景象、想望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幻灯片45、46)

(三)课文朗读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

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幻灯片47)

(2)听读练习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3)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幻灯片48)

国:

国都,指当时的国都长安。

草木深:

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感时:

感伤国事。

时,时事,时局。

烽火:

战火。

短:

稀疏。

不胜:

禁不住。

(五)诗文分析

1、本文题为《春望》,在花香鸟语的春天,诗人望见了什么?

(幻灯片49)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即首联是写望中所见。

2、诗人触景生情,生发出怎样的感慨?

(幻灯片50)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以诗人为

“感”“恨”的主体。

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

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3、忧念国事的同时,诗人还有怎样迫切的希望?

(幻灯片51、5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三个月来战乱不已,整个春季都在动乱之中。

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远离自己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

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是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的,由此也触动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诗人珍视“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

他在长安常常盼望王师平定中原。

如今春望之时,感时恨别,自然既盼家人也盼官军了。

4、尾联为我们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幻灯片53、5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时男子束发,用簪来束发连冠,杜甫写这首诗时是46岁。

一般地说,还在壮年时期,不会白发。

可是因为艰难愁苦的生活使诗人早衰,也可能是因了思念而使浓密的黑发变白了。

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搔”首是愁苦难解时的动作,发短则是愁苦程度的标志。

由此可见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尾联以诗人望后的情态作结,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

(七)语言鉴赏

请找出本诗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两句。

从修辞、炼字等角度加以赏析,体会诗作语言的精妙。

(幻灯片55—57)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答案举例:

我认为“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写得妙,尤其是“深”含义更是丰富。

长安原是豪华繁盛之都,如今只见草木了。

往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现在,王公大臣、贵妃宠姬的冶游欢乐不见了,连市井庶民、耕夫樵子的辛勤劳作也不见了,再没有那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人声如沸、货物如流的闹市,只见细柳新蒲依然绿,昔日宫殿锁千门。

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

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小结:

这首诗既写春望之景,又抒春望之情,全诗语语沉痛,国破家亡之深忧巨痛,读来撼人心魄,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幻灯片58)

附译文参考: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

(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战火连绵不断,一直到了眼下的三月,(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头发早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得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住簪子了。

六、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幻灯片59)

(一)古诗导入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歌描写了塞外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守边将士的复杂感情,诗风奔放昂扬,这就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尤其在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期,涌现了大批的佳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盛唐时期的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去感受边塞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了解相关常识

1、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江陵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作家。

他曾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岑参两次出塞,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

岑参多以诗人的敏感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表现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

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礴,风格瑰丽雄奇,语言变化自如,擅长七言歌行。

有《岑嘉州集》。

(幻灯片60、61)

2、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岑参二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使封常清的判官。

诗中的“武判官”是他的同僚,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全诗充满了奇情妙思。

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幻灯片62)

(三)课文朗读(幻灯片63)

(1)聆听范读

学习诗歌,贵在朗读。

下面请先听范读,听读中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语句的节奏停顿。

(2)听读检查

听读完课文,检查学生的听读效果。

要求学生回答诗中红色字的读音。

学生回答时,教师及时更正强调,并提醒学生将易错音在书上标注。

(3)学生练读

要求学生放开声音将全诗自由朗读一遍,注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4)检查朗读

挑一名学生范读全诗,师生共评,看读音是否准确,语句的节奏停顿把握的是否得当。

(四)字词检测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要求其解释诗中重点词。

(幻灯片64)

胡天:

这里指西北地区。

锦衾薄:

盖了华美的织锦被子还觉得薄。

形容天气很冷。

瀚海:

大沙漠。

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

纵横的样子。

惨淡:

昏暗无光。

冻不翻:

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不得控:

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掣:

牵引。

(五)诗文分析

1、理清结构

由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本诗由两部分组成。

白雪歌这部分咏雪,是写雪景,送武判官归京这部分则写送别。

请据此划分文章结构。

(幻灯片65)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最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这首诗前10句写雪景,咏雪;后8句则写送别朋友归京。

2、感知内容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下面请同学们先齐声把课文朗读一遍,然后思考:

本诗前半部分写雪,突出了塞外雪景怎样的特点,后半部分写送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幻灯片66)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先独立思考2分钟,,而后全班交流问题答案。

最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本诗描写了边塞奇丽、寒冷的雪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感情。

全诗情景交融,意蕴无穷。

3、朗读体会

下面我们再来把全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共同感受边塞奇丽、寒冷的雪景,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无限惆怅的感情。

学生齐诵全诗,体会惜别、惆怅的离情。

(六)语言鉴赏

(1)自主探究

诗圣杜甫曾说过:

“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子写诗时向往的一面旗帜。

古人写诗尤为讲究锤炼字句,在关键处炼得好字,可使诗句含义丰富,令人刮目相看。

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到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彰显了诗歌语言的神韵。

下面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出塞诗语言上的神韵。

(幻灯片67—69)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两句诗,看哪些字或词用得妙,用着重号标出并思考妙在哪里?

示范:

以陶渊明的《饮酒》为例

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其中“见”字用得妙,它表明诗人是一抬头不经意地看见南山,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和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左右。

(2)小组讨论

学生就近4人小组结合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赏析心得。

(3)全班交流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随时点评补充。

(4)归纳小结

经过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出语言赏析的特点:

这些妙字妙词生动形象、含义隽永,能传情达意。

以后品析诗歌语言时就要注意从这几方面找到具有表现力的字或词,这样就可以更深地领略到诗歌语言上的魅力。

小结: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