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8046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合肥46中南校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铜器锈蚀C.风力发电D.葡萄酿酒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B.

熄灭酒精灯

C.

过滤D.

量取液体

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在空旷的地方大量焚烧垃圾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D.植树造林

4.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5.上海复旦附中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凭借不俗的实力和沉着稳定的心态给观众留下极深印象,更成为网络内外的热议焦点。

下面诗句有关分子、原子运动的是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白玉为床,金作马

6.如图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电子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D.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7.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A.H2B.CH4C.HeD.NH3

8.金属氢被认为存在于一些大质量的行星内部,如木星、土星。

理论预言,只要温度足够低,通常情况下将气态的氢气再加上足够的压强就能变成金属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氢不属于单质B.金属氢不能燃烧

C.金属氢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氢气不同D.金属氢中氢原子不运动

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知:

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了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改变

D.乙物质的化学式为N2

10.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

13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分子_________

(2)氦气______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4)氧化铝___________

(5)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___

(6)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流程题

13.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

①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②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五、科普阅读题

14.材料一:

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

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

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

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

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

“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

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六、科学探究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H2O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

(1)若要证明有CO2和H2O生成,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若有CO2生成,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______。

小明同学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上述猜想①一定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

(3)若上述猜想②正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证明猜想③是否正确的方法________。

七、计算题

16.实验室用15g氯酸钾和5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5.2g。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天然气燃烧和铜器锈蚀及葡萄酿酒都有新物质生成,均是化学变化。

风力发电是物理变化,故C正确。

考点∶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D

【详解】

A、检查气密性时,该装置必须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图示中的漏斗处会使气体泄漏,故错误;

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故错误;

C、过滤时,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D、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焚烧大量的废旧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故符合这一理念;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可以有效的防止白色污染,故符合这一理念;

D.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符合这一理念;

故选:

A。

4.B

【详解】

A、氧气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氮气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是氦气、氖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A、诗句意思是麝很香不用风吹,老远都能闻到,说明香味的分子由于运动而扩散,故正确;

B、诗句意思是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的本质,与分子、原子运动无关,故错误;

C、诗句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与分子、原子运动无关,故错误;

D、诗句意思是用白玉做床,黄金做马,与分子、原子运动无关,故错误。

点睛:

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6.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电子;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故选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7.A

【详解】

反应物是钠和水,反应物中的元素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中的元素也应该是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可能出现碳元素、氦元素和氮元素。

故选A。

8.C

【解析】由题意可知金属氢是将普通氢气加压形成的,故具备普通氢气的化学性质,只是物理性质不同。

A.金属氢将普通氢气加压形成的,仍然属于单质,故错误;

B.金属氢仍然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C.金属氢与普通氢气状态不同,故金属氢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氢气不同,正确;

D.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金属氢中氢原子不运动,错误。

故本题选C。

9.D

【解析】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每两个分子生成了4个分子,前后分子总数改变了,故A正确;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丙物质的分子由2个H原子构成,化学式是H2,故D错误。

10.D

【详解】

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正确;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

(26﹣15)g=14:

11,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1.

【详解】

(1)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两个氮分子表示为

(2)氦气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即为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分子,符号为

(4)氧化铝中氧元素-2价,铝元素+3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5)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化学式为

(6)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为氧元素、硅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12.酒精灯

A氢元素C或E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固体加热型,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氢元素。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则为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吸附凝聚水中固体杂质而沉淀漏斗引流D吸附+6

【详解】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胶体后,吸附凝聚固体杂质而沉淀,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凝聚水中固体杂质而沉淀。

(2)①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②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操作正确;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操作正确;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操作正确;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滤液会浑浊,操作错误;

故填:

D。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高铁酸钠(

)中,钠为+1价,氧为-2价,设铁的化合价为x,则

,x=+6,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14.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空气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ACD

【详解】

(1)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

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等。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空气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故选ACD。

15.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粉和氧化铜铜绿受热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只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所得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铜元素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若观察到黑色粉末不能全部溶解,则猜想③正确;如果完全溶解则错误

【详解】

(1)若要证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应选择的装置是A,因为要先检验水再检验二氧化碳,若有二氧化碳生成,出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碳粉和氧化铜,铜绿受热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所得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铜元素,所以猜想①一定不正确。

(3)若上述猜想②正确,则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震荡,若观察到黑色粉末不能全部溶解,则猜想③正确。

16.

(1)4.8g

(2)12.25g

【详解】

(1)生成氧气的质量=15g+5g-15.2g=4.8g;

(2)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2.25g;

故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要知道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