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464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

      第一章A绪论  二、计算题    1.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    2.将全球的海洋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设洋面上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o=458000km、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3.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

  3  3  3  3  3  3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计算题    1.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5500m,其纵断面如图1-2-1,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48,24,17,15,14m,各河段长度l1,l2,l3,l4分别为800、1300、1400、2000m,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图1-2-1某河流纵断面图  2.  某流域如图1-2-2,流域面积F=180Km,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  2其上有一次降雨,两站的雨量分别为150、100mm,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

  图1-2-2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3.某流域如图1-2-3,流域面积F=350Km,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它们的雨量依次为360㎜和21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比较二者的差异。

  2  图1-2-3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4.  某流域如图1-2-4,流域面积300Km,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C三个雨量站,  2其上有一次降雨,他们的雨量依次为260㎜、120mm和15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

  图1-2-4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和一次雨量分布  5.已知某流域及雨量站位置如图1-2-5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

    图1-2-5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分布图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位置如图1-2-6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图1-2-6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分布图  7.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积F1、F2、F3、F4分别为500,1500,3000,4000Km,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

  2  图1-2-7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图    8.某雨量站测得一次降雨的各时段雨量如表1-2-1,试计算和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和累积雨量过程线。

  表1-2-1  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0-88-1212-1414-1616-2020-24  雨量?

pi(mm)  9.某流域面积F?

,其上有10个雨量站,各站代表面积已按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并与1998年6月29日的一次实测降雨一起列于表1-2-2,试计算本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总雨量。

  表1-2-2某流域各站实测的1998年6月29日降雨量  雨量站代表面积fi(km2)  权重gi14-15h15-16h16-17hP1i  0  giP1i  0  P2i  giP2i  P3i  gP3i  P4i  0  giP4i  1234567891010.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1-2-3所示,需要依此推求时段均为3h的时段雨量过程。

  表1-2-3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时间t(h)累积雨量P(mm)0061214162024  11.根据某流域附近的水面蒸发实验站资料,已分析得E-601型蒸发器1月至12月的折算系数K依次为,,,,,,,,,,,。

本流域应用E-601型蒸发器测得8月30、31和9月1、2、3日的水面蒸发量依次为,,,,,试计算某水库这些天的逐日水面蒸发量。

  12.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20C,试求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s为多少?

13.已测得某地某一时间近地面的实际水汽压e?

,那么这时的露点为多大?

14.根据华中地区某水库的气象场观测资料,知6月8日水面温度T?

20C,地面上空高处水汽压e?

、风速?

/s,试求该日水库的日水面蒸发量为多少?

  15.已知某小流域田间持水量为120㎜,毛管断裂含水量为,7月5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80㎜,土壤蒸发能力/d,试计算该日的流域土壤蒸发量为多少?

  16.小流域中某土柱的田间持水量为120㎜,毛管断裂含水量为。

7月8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60㎜,土壤蒸发能力为/d,流域降雨量为20㎜,它产生的径流深为㎜,试求7月9日开始时的流域土壤蓄水量。

  17.对某流域选定一个地点进行人工降雨下渗实验,在确保充分供水条件下,测得本次实验的累积降雨过程P(t)和测点的地面径流过程R(t),如表1-2-5所示。

试求本次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F(t)。

  表1-2-5流域某一测点人工降雨下渗实验的P(t)、R(t)记录单位:

㎜  时间t(h)00170214032104240527063007310832000P(t)R(t)0  时间t(h)91011121314151617

  

      P(t)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R(t)  18.人工降雨下渗实验获得的累积下渗过程F(t),如表1-2-6所示,推求该次实验的下渗过程f(t)及绘制下渗曲线f~t。

  表1-2-6实测某点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F(t)  时间t(h)009110211312413514678F(t)(mm)时间t(h)  151617F(t)(mm)  19.已知某流域Horton下渗方程的参数为:

初渗率f0?

40mm/h、稳渗率fc?

/h、系数?

?

?

1,试求该流域的下渗曲线f~t及累积下渗过程F(t)。

  20.某流域面积F?

600km,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  2W?

9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多少?

21.某流域面积F?

600km,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P?

190mm,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

8000×10m,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222.某水文站.测得多年平均流量Q?

140m/s,该站控制流域面积F?

8200km,  343  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1050mm,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

为多少?

  23.某流域面积F?

600km,7月10日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其流域平均雨量  2P1?

190mm,径流深R1?

126mm,该次降雨前较长时间没有降雨;7月14日又有一次  暴雨,其流域平均雨量P2?

160mm,径流深R2?

;试计算这二次暴雨的径流系数各为多少?

并分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4.某流域面积F?

120km,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模数  M?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Q和多年平均径流深R各为多少?

  225.某流域面积F?

120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Qm为多少?

能否按所给资料MQ?

/(),  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

  26.某流域面积F?

300km,已求得流域10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雨量P1%=187mm,设计暴雨的径流系数?

=,试求设计净雨量R1%及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各为多少?

  27.某山区流域,流域面积F=1900km,测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W?

?

108m3,多  2  2年平均年降水量P?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各为多少?

  28.某平原流域,流域面积F=360km,其中水面面积占%,从有关水文手册中查得该流域的多年流域平均降水量P?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水=,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

  29.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1-2-7,试求:

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表1-2-7  某水文站一次降雨的洪水过程时间t流量Q(m/s)32  2  0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901101301500135092070043031026023020017015014030.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767㎜,多年平均流量  2  Q?

822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  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31.某闭合流域面积F?

1000km,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

1400mm,多年平均流量  Q?

20m3/s,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此增加的水面面积?

F?

100km2,按当地蒸发皿  2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E器?

2000mm,蒸发皿折算系数k?

,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  ’m3/s)微,可忽略。

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Q    2  2  2  2  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二、计算题  1.下面是某一测站逐日平均水位表的摘录,其测量的基面为测站基面,如采用黄海基面,试求出每日的水位。

  表1-3-1某测站逐日平均水位表  月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日123  2.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算术平均法推求该日的日平均水位。

  83802794463853  图1-3-3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3.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该日的日平均水位。

    图1-3-4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4.皖河潜水袁家渡站1983年7月各时刻的实测水位记录如下表,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出7月14日的日平均水位。

  表1-3-2皖河潜水袁家渡站1983年7月实测水位记录表  时间日14时0812分  水位(m)  日1415时间时15150分30水位(m)  13  305.某河某测站施测到某日的水位变化过程如下表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求该日的平均水位。

  表1-3-3某测站某日水位变化过程表  时间t(h)水位观测值Z  6.某水文站每日4段制观测水位的记录如表1-3-4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推求7月14日的日平均水位。

  表1-3-4某水文站水位观测记录表  月日时水位(m)202  7.某河某站施测到某日的水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求该日平均水位。

  814202802814162024    图1-3-5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8.某河某站7月5日~7日水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推求6日的平均水位。

  

  

      4、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为10,3,7,2,5,9,4,并且取值是等概率的。

每一个值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大于等于5的概率为多少?

  5、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为10,3,7,2,5,9,4,并且取值是等概率的。

每一个值出现的概率为多少?

小于等于4的概率为多少?

  6、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其概率分布如表1-4-1,?

小于等于4的概率为多少?

大于等于5的概率又为多少?

  表1-4-1随机变量的分布列XP3456781231212123122121127、随机变量X系列为10,17,8,4,9,试求该系列的均值x、模比系数k、均方差σ、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8、随机变量X系列为100,170,80,40,90,试求该系列的均值x、模比系数k、均方差σ、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9、某站年雨量系列符合皮尔逊III型分布,经频率计算已求得该系列的统计参数:

均值  P=900mm,Cv=0﹒20,Cs=0﹒60。

试结合表1-4-2推求百年一遇年雨量?

  表1-4-2P—III型曲线ф值表  P1CS0.300.60  10、某水库,设计洪水频率为1%,设计年径流保证率为90%,分别计算其重现期?

说明两者含义有何差别?

  11、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离势系数Cv、偏态系数Cs,并指出该系列属正偏、负偏还是正态?

  12、设有一水文系列:

300、200、185、165、150,试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均值x、均方差σ、离势系数Cv、偏态系数Cs?

  13、已知x系列为90、100、110,y系列为5、10、15,试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并比较两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

  2.542.751.311.33-0。

05-0。

10-1。

24-1。

20-1。

55-1。

451050909514、某站共有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列于表1-4-3,试用矩法的无偏估值公式估算其均值R、均方差σ、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表1-4-3某站年径流深资料  年份R年份R年份R196719731979196819741980196919751981197019761982197119771983197219781984  15、根据某站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估算的统计参数R=,σ=,Cv=,Cs=,计算它们的均方误?

  16、根据某站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计算年径流的经验频率?

  17、根据某站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试用权函数法估算其偏态系数Cs?

18、某水文站31年的年平均流量资料列于表1-4-4,通过计算已得到∑Qi=26447,∑2=,∑3=,试用矩法的无偏估值公式估算其均值Q、均方差σ、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做错了三遍  表1-4-4某水文站历年年平均流量资料  年份流流量Qi3(m/s)年份流量Qi年份3流量Q流量Qi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6766015626974072259402777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6144909905972141969291828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3434134933722141117761980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029146354010775711995184019、根据某水文站31年的年平均流量资料,计算其经验频率?

  20、某枢纽处共有21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列于表1-4-5,通过计算已得到∑Qi=26170,∑2=,∑3=,试用矩法的无偏估值公式估算其  均值Q、均方差σ、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表1-4-5某枢纽处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  年份Qi年份Qi年份Qi1945154019522750195988319469801953762196012601947109019542390196140819481050195512101962105019491860195612701963152019501140195712001964483195198019581740196579421、根据某枢纽处21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计算其经验频率?

22、根据某枢纽处21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试用权函数法估算其偏态系数Cs?

不用做  23、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及流域平均高度H的观测数据如表1-4-6,试推求R和H系列的均值、均方差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

必须做  表1-4-6年平均径流深R及流域平均高度H的观测数据表  RH405150510160600220610290710400930112049059059024、根据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及流域平均高度H的观测数据,计算后得到均值R?

,H?

;均方差?

R=,?

H=;相关系数r=,已知流域平均高程H=360m,此处的年平均径流深R为多少?

  25、根据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及流域平均高度H的观测数据,计算后得到均值R?

,H?

;均方差?

R=,?

H=;相关系数r=,已知流域某处的年平均径流深R=850mm,该处的平均高程H为多少?

  26、根据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及流域平均高度H的观测数据,计算后得到  ?

R=,?

H=,r=,分别推求R倚H和H倚R回归方程的均方误SR、SH?

  27、已知某流域年径流量R和年降雨量P同期系列呈直线相关,且R=760mm,P=1200mm,σR=160mm,σP=125mm,相关系数r=,试写出R倚P的相关方程?

已知该流域1954年年降雨量为1800mm,试求1954年的年径流量?

  28、已知某流域年径流深R与年降雨量P成直线相关,并求得年雨量均值P=950mm,年平均径流深R=460mm,回归系数RR/P=,列出R倚P的相关方程?

某年年雨量为1500mm,求年径流深?

  29、两相邻流域x与y的同期年径流模数的观测资料数据如下:

  x:

y:

    计算后得到x=,y=,  22?

xi=,  ?

yi=,  ?

xy=,  i?

xi=,?

yi=,试用相关分析法求x流域年径流模数为时y流域的年径流模数?

  30、根据两相邻流域x与y的同期年径流模数的观测资料,算得x=,y=,  ?

xi=,?

yi=,  ii?

xiyi=,?

xi=,?

yi=,  iii22试用相关分析法求y流域年径流模数为时x流域的年径流模数?

31、已知某地区10km2以下小流域的年最大洪峰流量Q与流域面积F的资料如表1-4-7所列,试选配曲线Q=aFb?

  表1-4-7年最大洪峰流量Q与流域面积资料  FQ          32、根据某站观测资料求得的曲线方程Q=×F,试推求流域面积F=km2  时的年最大洪峰流量Q?

  33、某流域年径流深y、年降水量x1及年平均饱和差x2的14年观测资料列于表1-4-8,已计算出y=,x1=,x2=,  22=78500,?

?

?

?

x?

xx?

x?

1i1?

2i2=,ii?

?

yii?

y?

=52900,  2?

?

xi1i?

x1?

?

x2i?

x2?

=-,?

?

yi?

y?

?

x1i?

x1?

=  i38870,  ?

?

yii?

y?

?

x2i?

x2?

=-,试推求其复相关系数?

  表1-4-8某流域y、x1、x2同期观测资料  年份1982y290x1x2720年份1989y151x1x2579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3523418214569205553575548572453540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31106200224271130515576547568720700  34、根据某站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均值y=,x1=,x2=,均方差?

y=,  ?

x=,?

x=,相关系数ryx=,ryx=-,rxx=-,试建立y倚x1、  121212x2的线性回归方程?

  35、根据某站的观测资料,得到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饱和差的多元回归方程y=+x1-x2,已知1998年的年降水量x1=650mm,年平均饱和差x2=,该年的年径流量为多少?

  第五章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  二、计算题  1、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km,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多少?

  2、某水库垻址处共有21年年平均流量Qi的资料,已计算出  22  3  ?

Qi?

121i?

2898m3/s,  ?

?

Ki?

121i?

1?

?

0?

80  求年径流量均值Q,离势系数Cv,均方差?

  设Cs=2Cv时,P-III型曲线与经验点配合良好,试按表1-5-3求设计保证率为90%时的设计年径流量?

  表1-5-3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

值表Cs  

  

      ?

-----3、某站年径流系列符合P—III型分布,已知该系列的R?

650mm,?

=162.55mm,Cs=2Cv,试结合表1-5-4计算设计保证率P=90%时的设计年径流量?

  表1-5-4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

值表  Cs?

-----4、某河某站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年径流深均值R?

667mm,Cv=,Cs=Cv,试结合表1-5-5求十年一遇枯水年和十年一遇丰水年的年径流深各为多少?

  表1-5-5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

值表P1Cs  3  105090--99----5、某水库多年平均流量Q=15m/s,Cv=,Cs=Cv,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

  按表1-5-6求该水库设计频率为90%的年径流量?

  按表1-5-7径流年内分配典型,求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

  表1-5-6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    Cv    表1-5-7枯水代表年年内分配典型  月份年内分P20507590  95  99  123456789101112年  100配6、某流域面积F=852km,多年平均降雨P?

1250mm,年降雨量均方差?

P=225mm,多年平均流量Q=20m/s,其均方差?

Q=m/s,已知该流域年径流深R与流域年降雨量P呈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试推求年降雨量为1000mm时相应的年径流深?

7、某水文站有28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年径流深均值R?

850mm,Cs=2Cv=,试用表1-5-8求二十年一遇枯水年的年径流深?

  表1-5-8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  P20Cv    50759095993  3  2  8、某水文站有32年实测年径流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知频率曲线为P—III型,并求得频率P=90%的离均系数?

90%=-,模比系数K90%=,已知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P与年径流深均值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