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简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458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行业简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药行业简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药行业简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药行业简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药行业简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行业简析.docx

《医药行业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简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药行业简析.docx

医药行业简析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6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3

1、行业主管部门3

2、行业监管体制3

二、行业概况3

三、行业竞争格局6

四、行业市场供求状况8

1、上游行业供给情况8

2、下游行业需求前景8

(1)药品终端需求稳定增长8

(2)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9

(3)人口老龄化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刚性需求9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0

1、行业准入壁垒10

2、环境保护壁垒10

3、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壁垒11

4、人才壁垒11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2

1、有利因素12

(1)医药产业政策扶持12

(2)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扩容药品消费市场12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医药行业由国务院下辖的四个部门分别监督管理。

2、行业监管体制

医药行业关系到每个国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十分严格。

二、行业概况

2014年医药工业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各工业大类中位居前列。

根据统计快报,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16亿元,同比增长1305%,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605个百分点,但较上年降低485个百分点,自2013年增速低于20%后,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虽然医药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速较上年放缓,但仍显著高于工业整体水平。

随着发展环境变化,医药工业发展正在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069亿元,同比增长1226%,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896个百分点,但较上年降低534个百分点,与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1002%,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

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化药制剂主营收入利润率较上年略有增长,其余子行业利润率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2014年,化学药品制剂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300亿元,以1203%的速度增长,在经济走势放缓的情况下发展态势良好。

在传统产业发展放缓和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该细分行业由于其确定的高增长性,加之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布局加速,未来仍然值得期待,其中的结构性机会更将层出不穷。

总体来说,我国医药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保持年均20%的增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015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2014年,我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全球第三,预计2015年全球第二,预估2020年将与美国并列全球第一。

三、行业竞争格局

医药行业作为与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统计,2012年我国医药卫生总费用支出已达到278458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536%。

根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14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6,719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22,2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13%。

从《2014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统计的数据来看,化学制药行业(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占我国医药工业的比重为4294%,在所有子行业中占比最大。

化学制药行业近年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分化、调整、重组的阶段,新版GMP的实施,这一过程将继续加快。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新医改的推进、全民医保的实施,整个化学药物制剂行业未来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其中基本药物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高于行业的整体水平。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随着国家各项保障措施的不断出台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化学药物制剂的市场容将量快速提高,稳定增长的国内需求给化学药物制剂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014年中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065家,同比增长320%。

根据统计,其中盈利企业925家,同比增长301%,占企业总数的8685%。

公司作为化学制药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竞争较为激烈,国内类似企业较多而散,良莠不齐。

但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药31类新药品种“米屈肼注射液”,目前正在等待国家食药监局审批生产批件。

米屈肼注射液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痴呆、周边血流紊乱等,是治疗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具有非常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新药品种获得审批后,2017年上市后将成为公司的特色主打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医药销售市场较容易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四、行业市场供求状况

1、上游行业供给情况

上游主要是化学原料药行业和包装行业,化学原料药行业为公司提供原料药、辅料等原材料,包装行业提供药物制剂包装材料等原材料。

2、下游行业需求前景

化学药品制造业,下游行业是医药终端消费需求市场。

近年来化学药品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这主要是受到我国经济发展良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刚性需求,以及一系列医疗改革政策的出台(包括增加医保范围报销比例)等政策的影响。

(1)药品终端需求稳定增长

根据《2014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78亿人次,同比增长66%,入院人数超过2亿人。

样本医院统计显示,2014年医院购药金额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年略有提高。

估算2014年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零售药店在内的整体药品终端销售额较上年增长约14%。

国家医药“十二五”规划提出,在5年后,医药工业总产值要达到3万亿元,届时对应的药品市场供应容量接近235万亿元,而目前中国药品市场约9078亿元,这意味着,中国134亿的现有人口,每人每年要多用260多元的药物,这些需求带来的产业增量,从鼓励医药产业发展的角度是应该得到保证的。

(2)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

2014年,基本医保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加2702万人。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人均90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增长17%以上。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覆盖人口已达7亿人。

全年商业健康保险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413%,在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人口老龄化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刚性需求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

2012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5404万人,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0040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41%,较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714万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4%,比重较2011年上升03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加速将是医药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而背后的消费升级将是行业快速增长的催化剂。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逐渐取代过去的创伤及传染病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最大隐患,在医疗投入中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

预计2015年基本药物目录扩容和调整,慢性病治疗用药品种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基层医疗机构对心血管、呼吸系统以及消化和内分泌以及癌症等慢性病患者的诊治能力将得到提升。

考虑到农村人口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习惯和现实、疾病谱的改变,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慢性病品种将受益。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行业准入壁垒

我国医药行业属特许经营行业,医药行业的各运行环节均受到国家药监局的严格管制。

《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药品。

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

因此,医药行业存在着较高的行业准入性壁垒。

2、环境保护壁垒

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加速了医药企业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

制药行业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清洁生产、能源再利用、政策资金技术扶持、水处理、有害物排放上。

然而,要实现制药产业节能减排目标,除政策法规保驾护航外,关键要有科技创新做支撑。

目前,公司环保审批手续齐全,环保信用维持良好水平,但目前大部分医药工业企业仍面临政策、资本、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关键而迫切的问题。

3、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壁垒

医药制造行业的竞争核心就是生产和研发的工艺技术和制作方法,一旦公司掌握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制作方法,就能占得市场先机。

此外,国外已上市的创新药物在上市之初均受专利保护,仿制药只有在专利药的专利保护期结束后才能够上市。

4、人才壁垒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新药和技术服务的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药研发技术难度不断增加,这对公司的研发团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公司对人才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

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想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建有一个由专业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

由于本行业专业人才的稀缺性,其他公司想要进入本行业困难重重,因此人才壁垒也是其他公司无法进入本细分行业的障碍之一。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医药产业政策扶持

2015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实施低价药取消最高限价政策,放开了一批低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调节价格,实现合理盈利。

2014年4月,随着大病医保用药谈判机制的扩大实施,一些新药通过谈判纳入了地方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2014年7月起,生物药品企业可执行3%的增值税简易征收税率,2014年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显著减轻税负。

(2)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扩容药品消费市场

国家在医疗服务医疗保障领域的加大投入将逐步减轻制药行业以药补医的压力,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普遍推广和实施,对于制药市场格局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更加重视基层。

进入医保目录的化学制药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医保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内药物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成功进入这些目录的药企来说,意味着稳定的长期的收益。

同时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望进一步释放社会对于医药资源的需求,整体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放大。

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确定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

改革完善医保支付和医疗救助制度。

扩大医保覆盖面,有利于拉动医疗服务和药品的消费,对扩大药品市场、增加药品销售量具有促进作用。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患者看病就医买药的能力;同时,政府在医保基金管理上更趋于合理,这都有利于药品消费市场的扩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