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442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docx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哈佛分析模板

(哈佛分析框架模板仅供参考)

鼓励创新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

 

班级:

XXXXXXX

姓名:

XXX

 

指导老师:

侯志才

 

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公司背景

(一)、国内最大的彩电厂家

截止2002年6月,彩电销售量超过5000万台,平均每6个家庭就有一台长虹彩电。

“长虹”品牌闻名遐尔,2001年末品牌估值261亿元。

(二)、曾是中国股市耀眼夺目的绩优股(600839)

从1992年上市至今,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累计净利润约100亿元。

2001年末,资产总额达170亿元,股东权益超过130亿元。

1998年以来,业绩大幅滑坡,净利润由鼎盛时期(1997)的26.12亿元锐减至2001年的8853.6万元。

二、战略分析

(一)、家电行业特征分析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通过吸收和消化,形成了颇具竞争力、高度市场化的行业。

经过20多年发展,家电行业日期成熟,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产销规模尚处于扩展中,但增长速度明显趋缓。

供大于求的现象日益凸显,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生产技术由国外引进转向“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并重,研究开发投入呈上升趋势,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

市场竞争已由单纯的价格战逐步演变为以价格战和以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本、人才、技术、营销和信息优势)并重的格局。

(二)、彩电行业特征分析

(1)彩电行业现状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生产能力过剩

价格战仍是主要竞争战略

城镇步入更新期,农村进入普及期

消费层次越来越明显,差异性扩大

国产品牌的市场地位日趋稳固,进口品牌退居次要

(2)彩电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较低:

政策限制不明显;技术门槛不高;启动资金不多,规模壁垒相对突出。

推出壁垒较高:

设备专用性强;设备投资较大;转化成本和退出成本较高

(3)彩电行业竞争策略

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争取市场份额

96年3月,长虹宣布降价8%-18%,创维以主流产品降价22%应战

98年下半年,长虹发起彩管资源收购大战

99年4月,长虹再次发动价格战,创维、康佳、TCL、厦华等厂家应战,其中创维宣布降价18%

2000年起,价格战虽没有间断,但激烈程度有所缓和

彩电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步伐明显加快

以技术创新和售后服务为主要形式的高层次、全方位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大力拓展国际化经营成为彩电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4)2002年上半年彩电行业发展现状

全国重点彩电企业生产彩电2144万台,同比增长34%;累计销售2182万台,同比增长35%;累计出口700万台,同比增长71%.

特点:

出口增长迅速、高端产品看好、价格大战趋缓、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复苏迹象明显。

问题:

产能依然过剩、全球竞争受制于人、微利时代没有改观

(三)、彩电行业竞争结构分析(5Forces)

(1)现有企业的竞争

与竞争对手产销量的对比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分析:

(3)替代产品的威胁

分析:

(4)买方谈判能力

分析:

(5)供方谈判能力

分析:

(四)、长虹竞争战略分析

(1)产业结构分析

原有8大产业

彩电、背投、空调、视听、器件、网络、电池、设备

新增4大产业

游戏、液晶电视机、安防产品及应当电视

Whataretheimplicationsfor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

(2)核心业务分析

产能和成本分析

年产1200万台,中国最大彩电生产基地

2001年生产635万台,占产能53%,产能严重闲置

从销售利润率方面看,长虹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如图:

毛利率:

规模经济的优势?

 

技术优势

在背投彩电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售后服务优势

(3)长虹战略目标

2002年5月,长虹提出宏伟的发展战略及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开发为手段,以信息家电为主业,以大规模制造为基础,充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将长虹打造成为世界级企业。

营销目标:

占有全球彩电市场13%的份额

2003年力争海外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措施:

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提高生产组织运作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4)优劣势分析

优势

130亿元的净资产,负债率较低(2001年末只有21%),举债经营空间较大

作为知名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潜力较大

作为12年的中国彩电大王,极具品牌优势

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市场营销具备世界级企业的雏形

国际市场空间较大

劣势

高端产品价格战

库存居高不下

产业多元化进展不顺利

地域限制

国有体制的烙印明显

三、会计分析

(一)、确定关注对象及其相应会计政策或估计

关注对象

重点项目

会计政策

资产质量

存货质量34%(39%)

存货跌价准备

 

应收账款质量16%(23%)

坏账准备

盈利质量

利润来源

非经常性损益

 

(二)、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分析

1、存货质量

(1)会计政策分析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

分析:

(3)同行业比较

 

分析:

(4)存货会计评价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长虹的存货居高不下,主要是1998年的存货余额比1997年增加了117%,此后存货余额就一直徘徊在60至70亿元左右。

与竞争对手相比,存货跌价准备的比例适中,但存货周转率最低,意味着存货积压可能较为严重,积压存货的清理也落后于竞争对手

初步结论:

长虹的存货积压较为严重,跌价准备计提不够充分

2、应收账款质量

(1)坏账计提政策

1998年之前,按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1999年开始按账龄分析法计提

与众不同的做法:

1年以来不提;关联应收款也不提;应收票据不提

(2)历年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单位:

万元)

分析:

(3)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

分析:

(4)应收账款、存货和收入的增幅比较

分析:

(5)评价

与主要竞争相比,长虹的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高,且2000年起呈上升趋势。

应收账款的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

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但应收账款余额却增长了58%,6个月之后,应收账款又增加了31%。

放宽信用条件?

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足?

关联方资金占用数额巨大,比重较高。

2002年加大对长虹集团资金拆借的清收力度,情况有所好转,但比例仍较高。

坏账准备计提不足

对账龄在一年之内不提坏账准备有利润操纵嫌疑。

2001年四家家电上市公司销售货款回收天数从18天至89天不等,平均为56天,长虹为89天。

1999至2001,长虹为83天。

可见一年之内的应收账款不像长虹所言不存在收款风险。

按其他三家竞争对手对一年内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3.33%测算,2001年长虹少提坏账准备1.28亿元,相当于其税后利润8854万元的145%。

坏账准备计提不足

对关联方未计提任何坏账准备的做法有违稳健原则。

从1999年起,长虹每年被大股东占用的资金平均在10亿元以上,占应收款项的比例较高,且占用时间较长。

如果按照3.33%测算,少计提3300万元的坏账准备。

总体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太低,可能夸大盈利能力。

长虹历年的平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只有0.142%,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

在四家比较对象中,长虹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最高,且货款回收期最长,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却最低。

(三)、评价收益质量

从损益表结构看,长虹2001年度净利润为8,854万元,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高达14,660万元,扣除这些项目后,净利润为-5806万元,盈利质量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长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构成情况(万元)

项目

金额

1、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6,068.6

2、资产受托管理净损益

2,125.4

3、处理被投资单位股权净收益

5,250.0

4、投资收益

6,776.2

5、补贴收入

351.2

6、营业外收支净额

-3,386.7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17,184.7

所得税影响

2,525.0

非经常性损益税后净影响

14,659.7

其中第1、3项为关联交易,扣除这些关联交易后,长虹2001年度为亏损。

可见,长虹存在着利用关联交易粉饰盈利能力的行为。

(四)、初步分析结论

1、长虹2001年盈利质量低下,净利润主要来自委托理财和关联交易,彩电这一主营业务的实际盈利效果不佳,主业的支撑程度值得怀疑

存货比率明显偏高,周转天数远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以前年度积压的库存尚未及时清理,风险仍未释放,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偏低

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偏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明显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平均水平,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现象较为突出,应收账款余额逐年上升,平均收款时间越来越长,形成大量资金沉淀。

2、

四、财务分析

(一)纵向比较

1、财务状况纵向比较:

分析:

2、盈利能力纵向比较:

分析:

长虹净资产收益率纵向比较(%)

分析:

(二)横向比较

1、财务状况横向比较:

分析:

2、盈利能力横向比较

分析:

3、现金流量横向比较

分析:

(三)比率分析

1、长虹净资产收益率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

销售利润率×

资产周转率×

权益系数

长虹1999

4%

5%

0.59

130%

长虹2000

2%

3%

0.64

126%

长虹2001

0.69%

0.93%

0.54

138%

康佳2001

-23.4%

-10%

0.94

249%

海信2001

-0.81%

-0.46%

0.97

181%

厦华2001

-0.40%

-13%

0.67

438%

分析:

2、长虹毛利率与销售利润率横向比较(2001)

分析:

3、长虹毛利率等指标纵向比较(亿元)

分析:

4、长虹资产管理能力横向比较(2001)

分析:

5、长虹资产管理能力纵向比较

分析:

6、长虹财务杠杆横向比较(2001)

分析:

7、长虹财务杠杆纵向比较

(四)现金流量分析

1、长虹现金流量评价指标纵向比较

指标名称

1999

2000

2001

2002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1.401

1.051

0.635

-0.853

销售获现比率

0.30

0.21

0.14

-0.29

结构分析

营业活动收益质量

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

分析:

2、长虹现金流量评价指标横向比较(2001)

指标名称

长虹

康佳

海信

厦华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0.635

1.201

1.034

-0.428

主营业务现金比率

0.14

0.11

0.13

-0.07

结构分析

1128%

-171%

57%

45%

营业活动收益质量

63.29

-0.99

-44.50

0.65

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

1.37

0.60

-50.05

1.24

分析:

(五)财务分析结论

长虹在主营业务方面的实际盈利优势并不明显,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费用支出较大。

长虹各项资产管理指标明显逊色于其主要竞争对手,资产风险较大

长虹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虽然强于其主要竞争对手,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状况不佳。

五、总体结论

发展前景不看好,行业风险较大

会计政策不稳健,会计风险凸显

长虹在2001年度的经营业绩水份较大,粉饰的迹象明显

资产质量不高,资产运用效率低下,隐含的风险较大

现金流量获取能力呈下降趋势

财务实力较为雄厚,但与其战略定位仍有较大差距

(论述要详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