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435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7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docx

运动和力课堂笔记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

说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选择标准:

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⑶比较百米赛跑运动员和万米运动员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

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为此引入的概念叫速度。

2、速度: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计算公式:

(变形:

,)

5、速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m/s,交通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

1m/s=3.6km/h。

例如:

1.2m/s合4.32km/h

6、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速度约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人步行时1秒中通过的路程是1.2m。

人步行速度1.2,自行车速度4,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客运火车速度140,高速小汽车速度108,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

7、直接测量工具:

速度计

8、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有:

①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②运动方向始终不变;③运动物体的快慢不变。

9、从图像看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个定值与路程时间t无关系。

v一定,

s与t成正比

 

10、变速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3、单位换算过程的口诀:

“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常见物体的长度:

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A、“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尺要沿着所测直线。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

①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②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测量的人、测量方法。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

选用精密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实验方法。

④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

能够避免的。

7、时间的单位:

8、常见时间的长短: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的力改变了跳板形状,跳板对他的作用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汽车启动时,由静止变为运动

(3)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4)在盘山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5)加速下落的雨滴(6)汽车刹车时,由运动变为静止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

牛,用N表示。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示意图:

A、定义: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

具体做法:

画出受力物体,找到力的作用点,以力作用点为的起点或终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并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

五、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目的是:

保证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2)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

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

(3)实验现象:

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远。

(4)实验得出得结论:

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地越远。

(5)伽利略的推论是: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6)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

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

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C、物体保持不受力那一刻的运动状态不变。

3、惯性:

⑴定义: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

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5、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

利用: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

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6、分析惯性现象的常用方法:

(1)先说明两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2)其中一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静止到运动或者从运动到静止;加速或者减速;运动方向改变等)

(3)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出现了什么结果。

 

六、二力平衡

1、运动状态:

指物体在运动还是在静止。

我们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改变:

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了。

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几个力平衡物:

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物体在某一直线上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在这条直线上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条直线上的这几个力平衡。

物体有保持受平衡力那一刻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特性。

3、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一、弹力

1、形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就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塑性形变:

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3、弹力的产生条件:

接触、且有弹性形变。

4、弹力的方向:

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5、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6、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根据需要选择量程合适的测力计。

测量时,力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4)测量时,弹簧伸长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二、重力G

1、重力: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

(3)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4)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牛顿/千克;意思是: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5)实验表明:

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6)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7)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8)常见物体的重力:

一名中学生约重400N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约为2N一只普通的苹果约重为1.5N

(9)常见的重力现象:

向上抛出的篮球总是要落向地面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

(10)假如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会出现:

河水不能流动,茶水倒不进嘴里扔出去的东西回不回到地球上来

2、重力与质量的区别:

物理意义不同:

重力物体和地球的相互作用;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单位不同:

影响因素不同:

3、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4、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合方向与两力相同。

合方向与较力大F1相同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它们合力的大小有可能大于F1或F2,也可能小于F1或F2,也可能等于0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粗糙、接触、有压力、发生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

和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摩擦力方法:

使接触面粗糙些或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或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3)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

2、增大压力增大摩擦的例子:

(1)骑自行车时,只要捏紧车闸,使闸皮紧压在车圈上,车子就会停下来,这是采了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2)张紧皮带轮的皮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3)将缝纫机上的传动带拉紧些

3、主要靠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大小

(1)克丝钳口刻有花纹

(2)在寒冬积雪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轮上缠有铁链

(3)在浓用脱粒机的皮带轮上涂皮带蜡

(4)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竖直纹路。

(5)在冰雪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轮上缠铁链

(6)结冰天气,在公共汽车站附近的路面上撒砂子或铺煤渣

(7)鞋底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8)铁锤装到柄上时,垫上一层布

(9)举重运动员比赛前手上涂抹“镁粉”

(10)抓鱼时戴上棉布手套

(11)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12)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4、减小摩擦的

(1)自行车车轮的转动轴承安装滚珠

(2)沙发椅底部装有滚轮。

(3)在旅行箱下装上轮子

(4)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5)铅笔芯粉末加人到生锈的锁中,起润滑作用使接触面光滑

(6)给自行车的轴承加注机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5、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现象可能出现ACD

A.老师无法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B.写字时圆珠笔从手中滑出漂浮在空中

C.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D.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使吊灯落到地上

6、是否受到摩擦力

(1)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而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车受到摩擦力。

(2)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上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没推动,小孩对小汽车的推力等于小汽车受到的摩擦力。

(3)如图所示,人对物体A的压力为50N,物体重3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30N,方向竖直向上;当去掉压力F,物体A与墙面间的没有摩擦力.如果将压力F增大到80N,物体没有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30N.

(4)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如果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如果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物体仍没有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10N.

(5)用15N的水平拉力拉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刚好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25N的水平拉力拉该物体,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5N。

当拉力撤去,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6)一个重200牛的木箱内装着重500牛的货物,某人用10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木箱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00牛,如果从箱内取出300N货物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7、指出下列物体的受力情况

(1)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只受到重力、支持力,且二者是平衡力。

(2)吊在天花板下的电灯,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平衡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3)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

(4)物体A随倾斜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5)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上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小孩对小汽车的推力等于小汽车受到的阻力。

(6)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力竖直向上提木箱,但木箱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未动,木箱所受向上的拉力越大,其所受的支持力越小。

木箱所受向上的拉力变大时,拉力和木箱所受的支持力的合力不变。

(7)物体A原来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该水平拉力F突然撤消后,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压强

1、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作用点:

在被压物体表面上。

方向:

垂直于被压面,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不是重力.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F压=G

2、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公式:

,式中压强P的单位是:

帕斯卡,简称:

帕,符号:

Pa。

1帕=1N/m2。

压力F单位是:

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

米2。

牛/米2:

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牛.

3、由

得:

4、压强P与压力F和受力面积S有关。

F一定,P与S成反比;S一定,P与F成正比.

5、增大压强方法:

(1)受力面积S不变,压力F增大;

(2)压力F不变,受力面积S减小

(3)同时把压力F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常见物体的压强

 

例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是:

1)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2)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3)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4)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5)小狗有尖尖的牙齿,可以增大压强。

6)蜈蚣腹部有许多足,可以减小压强。

7)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减小摩擦。

8)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增大摩擦。

9)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磨牙等,切牙能增大压强,磨牙能增大摩擦。

10)大象如柱子般的腿稳稳地支撑着自己的身躯,可以减小压强

例2、下面措施,属于减小压强:

1)用螺栓紧固机器零件时,在螺母下垫垫圈。

2)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3)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4)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5)拖拉机的履带。

6)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7)建筑设计时,“非承重墙”使用轻质(密度较小的)材料。

8)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

9)能承载几百吨货物的大型汽车有160多个车轮。

10)高大沉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坐落宽大、牢固的石头地基上。

11)十几吨重的挖掘机和推土机都有两条宽履带。

12)房屋的地基比墙宽。

例3、下面措施,属于增大压强:

1)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加更大的力。

2)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3)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4)用细线割肥皂。

5)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6)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7)铁钉的尖端要做得细而尖。

8)剪刀钝了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 

9)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10)切蛋糕的“刀”用很细的钢丝制成

11)修路的压路机都安装了又大又重的石辊子

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计算: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面积等无关。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例1、下列物体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A.水壶B.过路涵洞C.船闸D.茶壶

E.洗手盆水封F.自来水供水管道G.牲畜自动喂水器H.锅炉水位计

I.建筑施工中,用装了水的塑料管找水平面J.喷泉的形成K.船闸L.坎儿井M.围堰

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3、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但是减小得并不均匀。

例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或利用大气压工作

1)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

2)宇航员穿特制的太空服

3)量筒中上升的试管

4)烧杯提水

5)真空吸盘

6)印刷机的吸盘在印刷时把纸一张一张地吸起来

7)注射器吸取药液

8)吞鸡蛋实验

9)覆杯实验

10)抽水机

11)塑料挂衣钩挂衣物12)拔火罐

4、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例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1)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

不会。

无限倾斜会怎样?

水银充满玻璃管。

2)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

不会。

3)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不会

4)把玻璃管上提一些,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不会

5)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影响结果吗?

会,P大气=P水银+P气

6)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再倾斜,水银还能充满玻璃管吗?

不会

7)玻璃管不够长了,会怎样?

P大气=P水银+P顶

8)用水作实验将会怎样?

10.336m

9)如果外界大气压强变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变化.P大气变大,水银柱变高.P大气变小,水银柱变低.水银柱高度只与大气压有关.

5、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6、标准大气压:

把等于1.01325×105Pa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105Pa。

7、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8、沸点与气压关系实验:

1)实验现象:

水重新沸腾。

2)实验结论:

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以上实验,用其他液体,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3)表明:

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9、冷水浇烧瓶热水又沸腾的原因:

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重新沸腾。

应用例3、高压锅是人们喜欢的节能、节时的炊具。

再使用时,由于锅内气体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高,所以水的沸点_提高,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例4、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

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

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

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9、实验表明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例5、活塞上提时,活塞下边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筒外的空气顺着橡皮盘周围的缝隙进入活塞下边;活塞下压时,活塞下的定量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橡皮盘紧贴筒壁使气体不能漏出,内部气体具有较大的压强冲开轮胎的气门芯进入轮胎

压强部分简答题

1、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

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利用了什么物理知识?

答:

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使盲人的脚底能更好的感觉到路。

用到了物理知识是影响压强的因素。

2、小明家装修房屋,他和爸爸、妈妈一同到商店买木地板。

售货员向他们宣传:

硬度高的木板质量最好,同时拿出A、B、C三种不同品牌木地板样品,用刀在三种木地板上刻划,然后极力推荐其中划痕最不突出的C品牌地板。

小明看后对爸爸、妈妈说这种比较方法不科学,并详细说明应该怎样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比较。

爸爸、妈妈听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请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在售货员所做演示中,影响木地板划痕深度的两个主要原因并说明售货员应如何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