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369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4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docx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2010年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

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理解光、温、水、肥、土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学习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规律。

2.掌握光、温、水、肥、土等环境因素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了解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的措施和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正确使用农业常用仪器的技能。

2.初步具有光、温、水、肥、土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观测技能。

3.初步具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简易测定能力。

4.具有科学、合理使用各类肥料的能力。

5.初步具有利用和调节环境资源,改善植物生产环境条件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农业科学、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具有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用模块

第一单元植物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细胞和组织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细胞的繁殖

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的形态与功能

茎的形态与功能

叶的形态与功能

营养器官的变态

植物的生殖器官

花的组成和发育

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种子的发育、结构与萌发

植物的生育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生殖生长阶段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具备验证植物生产中根、茎、叶作用的思路及能力,对植物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用专业术语表述植物的特征特性,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第二单元光与植物生产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生产的光环境

昼夜与四季

太阳辐射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产

光合作用的意义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时间与植物生育的关系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植物的光合性能与产量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植物生产中光环境的能力;理解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提高植物光合产量的技术,具有对植物栽培群体产量问题深入学习的知识基础。

第三单元温度与植物生产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

土壤温度

空气温度

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点温度及生态类型

植物生长的积温、有效积温及界限温度

温度对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的温周期现象及应用

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测植物群体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技术;能初步运用植物生育期间的温度因素阐明生育和产量变化。

第四单元水与植物生产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生产的水环境

降水

空气湿度

土壤水分

水与植物生长发育

根对水分的吸收

蒸腾作用

植物的需水规律

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判断对植物供水过多或不足的能力,能初步设计灌水方案及浇水时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解决植物生产中的水分问题。

第五单元土壤与植物生产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土壤基础知识

土壤的组成

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结构

土壤理化特性与植物生产

土壤胶体与养分吸持性

土壤酸碱度及调节

低产土壤的改良与农业开发

培肥土壤的途径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表述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掌握土壤质地分类方法;具有田间判断土壤质地的能力;熟练掌握土壤酸碱度测定技术。

第六单元养分与植物生产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生产的养分环境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主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植物需肥规律

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种类

化学肥料的施用技术

配方施肥方法

使用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的作用

有机肥料的种类、特点和施用方法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表述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掌握植物缺素症诊断技术;具备科学、合理施用肥料的能力;具有定性检测植物主要元素的操作能力。

第七单元农业环境与植物生产

教学内容和要求:

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农业环境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农业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体、土壤污染对植物生产的危害与防治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与水土保持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及防御措施

旱灾及防御措施

霜冻及防御措施

冻害及防御措施

冷害及防御措施

洪涝与湿害防御措施

干热风防御措施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生产对改善环境所起的作用,增强学生科学利用和保护农业环境资源的意识;能结合本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实际,初步提出防御对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模块

(一)基本实验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显微镜使用方法

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

植物营养器官的观察

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

温度表的构造、安装与气温的观测

土温表的构造、安装与地温的观测

降水量的观测

干湿球温度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空气湿度的观察

植物蒸腾强度的测定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植物营养缺素症的观察与诊断

能力培养: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科学分析、总结。

(二)选做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面积系数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土壤容重的测定

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

土壤速效N、P、K的测定

四、说明

(一)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2.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通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其中,通用模块、实践性教学模块中的基本实验为必修内容;机动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使用。

(二)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合计

讲授

实验实训

机动

1

植物基础知识

植物细胞和组织

7

3

4

植物的营养器官

6

3

3

植物的生殖器官

6

3

3

植物的发育阶段

3

3

2

光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的光环境

3

3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产

8

4

4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3

3

3

温度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

6

2

4

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

8

8

4

水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的水环境

6

2

4

水与植物生长发育

10

8

2

5

土壤与植物生产

土壤基础知识

8

4

4

土壤理化特性与植物生产

8

6

2

6

养分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的养分环境

5

3

2

化学肥料

13

9

4

有机肥料

2

2

7

农业环境与植物生产

农业环境与植物生产

4

4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2

2

机动

9

9

总计

17

72

36

9

(三)教学建议

1.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注意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与环境的统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是通过实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较,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让学生明确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环境与农业技术措施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增强学生对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本课程涉及到几门传统学科的知识,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名词术语繁多。

因此,教学过程中举例要形象贴切,语言表述要通俗易懂,教学内容要分清主次,对于不易理解及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不必深究,留待今后继续学习时再探究。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要尽量利用实物、标本、录像、幻灯、图表、多媒体课件及实验来加强直观教学,便于学生掌握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坚持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5.本课程有1周时间的技能实训。

主要实训内容为植物分类、植物标本制作和植物识别。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分类、标本制作方法和具备识别植物的能力。

6.在实践性教学模块中对选做实验项目,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项开设。

无条件开设的实验项目,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相对配套的实验设施。

(四)考核评价

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方式,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纲制定人:

伍波

制定日期:

2010年7月

农业生物技术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

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了解植物遗传、变异和植物育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农业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

2.了解植物遗传与育种的一般知识。

3.了解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设备,掌握实验室的一般操作技术。

4.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特点和培养过程,掌握常用微生物的实用技术。

5.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培养过程,掌握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的实用技术。

6.了解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进行植物育种的一般操作。

2.能使用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设备。

3.能熟练进行生物技术实验室的一般操作。

4.能熟练掌握当地1~2种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5.能熟练掌握当地2~3种经济植物脱毒、优良种苗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

6.初步具有获取、处理和应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新技术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具有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用模块

第一单元农业生物技术概述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农业生物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农业生物技术的种类

传统的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改善农作物产量及品质

发展畜牧业生产

第二单元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实验室常用设备和用途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初用器皿的洗涤

使用过的器皿的洗涤

特殊洗涤

洗液的配制

灭菌和无菌操作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常用设备,能够熟练进行常用器皿的洗涤、灭菌和无菌操作,能够配制培养基。

 

第三单元植物遗传与育种技术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

植物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

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植物转基因育种技术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从事植物育种的一般性操作。

第四单元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微生物及其特点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微生物与农业环保

微生物与生态农业

微生物与农业生物技术的关系

常用微生物的种类及特征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消毒和灭菌

菌种的分离

接种和培养

菌种的保藏

常用农业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微生物的培养过程,熟练掌握农业常用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第五单元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特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材料的制备和接种

材料的初代培养

试管苗的增殖和继代培养

试管苗的移栽、种植和管理

植物病毒的种类及危害

植物脱毒的方法

植物茎尖培养脱毒的一般过程

脱毒苗的鉴定

脱毒苗的扩繁

主要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能力培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步骤,植物茎尖培养脱毒技术;熟练掌握经济植物优良种苗的快速繁殖技术和利用植物茎尖脱毒复壮技术。

第六单元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安全性及其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安全性管理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未来农业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实践性教学模块

(一)基本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实验室常用器皿的洗涤、灭菌和无菌操作

基本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遗传规律的验证

续表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农作物常规育种程序实地参观

观看植物转基因技术育种的影视录像资料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常用微生物菌种的培养技术

常用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植物茎尖培养与茎尖脱毒的操作技术

植物器官培养的操作技术

植物病毒检测的操作技术

(二)选做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初步学会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主要作物的有性杂交技术

沼气的发酵工艺

植物种子的无菌播种技术

植物胚的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融合技术

四、说明

(一)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2.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通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实践性教学模块包括基本实验和选做实验。

各地在执行本大纲时,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大纲留有10学时的机动学时,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补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新工艺、新产品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术。

 

(二)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合计

讲授

实验实训

机动

1

农业生物技术概述

农业生物技术的含义

2

2

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

实验室常用设备和仪器

2

2

常用器皿的洗涤和洗液配制

灭菌和无菌操作

6

2

4

培养基的组成及配制

3

植物遗传与育种技术

植物遗传基础

18

16

2

植物育种技术

12

8

4

4

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

微生物概述

2

2

常用微生物的种类及特征

4

2

2

微生物培养的一般过程

4

2

2

常用农业微生物的生产工艺

10

4

6

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2

2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6

2

4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养

4

2

2

主要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24

8

16

6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管理

1

1

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3

3

机动

10

10

总计

110

56

44

10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教育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注意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具、挂图、实物和影视、图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等媒体手段,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为搞好实践性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现场。

3.根据课程设置安排,本课程有3天校内技能实训时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校内或到有关生产单位集中强化训练常用农业微生物生产工艺和优良种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四)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办法。

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考核(考试、考查)的办法,考核可分为基本知识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

要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2.注意改革考核方式。

本着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职业能力的原则,考核可以采用分阶段(或分单元、分技能项目等)方式进行。

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实际操作、笔试、口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完成阶段性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性(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

在考核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个性发展,科学地引导和支持学生的独立见解。

3.学习成绩评定方法。

阶段性的考核可以采用百分制或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等形式评定成绩,综合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采用百分制。

课程结束时按一定的比例计算总成绩。

对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大纲制定人:

谭军

大纲审核人:

伍波

制定日期:

2010年7月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教学基本要求

(19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

使学生具备从事油茶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备从事油茶生产、服务、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当地主要油茶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继续学习、立业创新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油茶建园的基本知识。

2.掌握油茶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油茶育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初步掌握林果产品品质检验的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准确地识别当地主要油茶的主栽品种和推广的优良品种。

2.能独立完成优质油茶苗木的生产任务,熟练掌握嫁接育苗技术。

3.掌握当地油茶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掌握其整形与修剪技术。

4.掌握油茶加工的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养成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具有热爱农业、服务“三农”的思想。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用模块

第一单元油茶栽培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茶油的保健功能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