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340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学法指导

对于中国的位置,中国的四个端点等需要读图的内容通过教会学生自习读图来掌握知识要点;由简入难教会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读图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识读地图:

识读地图是地图学习的基础。

识读地图主要是对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进行“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等的简单判读。

②分析地图:

这是读图技能的较高层次。

在初步识读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其它相关地图,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对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作出分析归纳

③构建心理地图:

当然识图和析图的最终目的,是要构建心理地图,养成“勤”识读、“善”分析、“活”用图的良好习惯。

借助填图、拼图、绘图或改绘补绘图等练习形式,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记忆,迅速在头脑中整理好地图信息,真正做到脑中有图

第一课时

自主探究

1、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书上p2

答: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2、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答: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1

3、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4、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与哪个大洋相邻?

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答: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5、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

居世界第几位

答: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口诀:

我家种米八号

6、我国的面积很大,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课堂训练

1、对照书中第三页p3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

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

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口诀:

北-头顶黑龙江

南-脚踩曾母暗沙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2、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答:

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

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幅员辽阔。

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课堂反思

通过对图的解读和利用口诀帮助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对本章知识能够很好的掌握。

2

第二课时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自主探究

1、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答:

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

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归纳联系记忆:

1、东临四海一洋(结合它们的方位)

2、领海和内海

2、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或书上p4)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读“世界政区挂图”(或地图册最后一页),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3、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4、在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书上p7))。

找出:

①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②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课堂训练

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书上p7)”,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并写在下面:

陆上领国:

海上领国:

教学反思

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3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

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

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学法指导: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

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

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4

第一课时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自主学习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

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

答:

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镇)三级。

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同学们知道我国政府何时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吗?

(学生回答)

答:

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学生在课前按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各省级行政区的形状和方位,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做拼图游戏,使学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吉林[吉]安徽[皖]山东[鲁]山西[晋]广东[粤]广西[桂]江苏[苏]

5

中国省级行政区顺口溜: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第五轮:

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

如:

与广东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

黄河的入海

口位于哪个省区?

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

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有哪些?

竞赛题:

①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区:

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

②邻国最多的省区:

新疆(蒙、俄、哈、吉、塔、阿、巴、印)

③相邻省区最多的省区:

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

④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

重庆、上海

⑤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区:

河南、西藏

⑥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直辖市:

重庆、天津

⑦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省区:

江苏、西藏

⑧民族最多的省区:

云南

⑨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

广东(深圳、珠海、汕头)

记忆方法: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进一步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这一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涉及地名很多,记忆非常困难,为此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记忆方法来强化记忆。

比如:

1)划区记忆,把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几个区来记忆。

我们一般把它们分为七个大区。

可以围绕着这七个区域去记:

⊿①东北三省:

黑龙江、吉林、辽宁;

⊿②北部边疆:

内蒙古自治区;

⊿③西北地区:

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④黄河中下游:

山东对山西、河北对河南、北京对天津;

⊿⑤长江中下游大致以长江为界,可以有下图帮助记忆:

湖北安徽江苏

上海长江

湖南江西浙江

⊿⑥南部沿海:

福建对台湾、广东对海南、香港对澳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

⊿⑦西南地区: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自治区。

2)分类记忆:

如四个直辖市的名称、五个自治区的名称、领土四端的省区

3)按照一定的线索、方位记忆。

如自北向南的临海省区、逆时针方向有陆上邻国的省

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100ºE经线穿过的省区等等

4)形象记忆、歌诀记忆等等

课堂训练

1、在我国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接壤的是:

()

A、陕西省B、四川省C、青海省D、甘肃省

2、中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一共有:

()

A、9个B、14个C、12个D、13个

3、请你谈谈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有何影响?

4、转动你的大脑,结合你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我们在香港和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呢?

②“两湖两广两河山”是指哪几个省和自治区?

这句话中的“湖”、“河”、“山”各指什么地方?

(“两湖两广两河山”是指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湖”即洞庭湖、“河”即黄河、“山”即太行山。

5、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台湾、香港、澳门,并分别计算一下与你家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它们分别位于你家乡的什么方向?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容量大,识记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通过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演示拼图,引导学生看图、填图,使“死”图变“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

感知,然后组织学生拼图竞赛,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习,实现愉快教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基本上记住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布。

7

阅读和使用中国地图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成功的方面是:

在课堂插入了一些游戏活动,对于学生的兴趣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知道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

该堂课要记的知识点太多,所以应该反复读图、拼图、填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知识点。

通过这种启发式和游戏法的教学,学生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也感兴趣。

但对于初中地理在中学的地位,也有极小部分同学对地理的认识不够,一堂课下来很难记住。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参入一些与学生有兴趣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

比如:

分组讨论、做游戏、竞赛等等方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方面的提高。

8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学法指导:

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第一课时

自主探究

1、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

我国有多少人口?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2、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

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

它们各分布在哪里?

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得出结论。

3、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答: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

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

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事件的长短而决定的。

9

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多,西北)

A.12.95亿B11.95亿

C.10.95亿D.13.95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A.豫、鲁、川B.京、津、沪

C.青、藏、宁D.苏、皖、湘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A.新疆B.西藏

C.甘肃D.青海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我国各省中,四川、河南、山东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省

B.从我国人口增长图看,人口增长大体上是直线上升的

C.尽管我国人口多,但土地面积大,所以人日密度并不高

D.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约增长1200万人

7.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教学反思

我国的人口一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我国人口的特点,二是我国的人口政策。

对我国的人口特点及人口政策的学习。

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10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结合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5、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学法指导

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大家庭。

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

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的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

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提供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11

 

自主探究

展示:

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读图提问: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少数民族呢?

答: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最多。

有55个少数民族。

歌谣:

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

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

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

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

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

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90.6%)

3、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所占比重的扇形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答:

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

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4、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

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

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地?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湘西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答:

9=5+2+1+1(五个自治区+湘西的两个民族+满老师的姓+一个最难写的字彝)最多:

壮最少:

珞巴散居:

民族最多:

云南湘西:

土家+苗族

歌谣总结:

壮满回苗维,彝土家蒙藏。

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

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5、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课堂训练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东部和中部)

2、读图在表中填出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

(东北、西北和西南)

4、那达慕大会和泼水节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蒙古族和傣族)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开展竞赛、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根据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功效,自主学习并能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表现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获得自信。

最后联系实际师生共同探讨民族问题对当今世界局势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认识也颇为令人称道,激起他们的爱国精神。

让学生从各角度认知社会,锤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学生各种地理能力。

13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制作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教学重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

1、观察书p23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那边高那边低?

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

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14

2、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

阶梯的界限又在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