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224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docx

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

建筑节能

《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

1.0.4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空调系统,必须经过建筑结构安全复核,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3.0.6太阳能集热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使用条件采取防过热、防冻、防结垢、防雷、防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气安全等技术措施。

5.3.3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

5.4.2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空调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

连接件与主

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5.6.2太阳能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接地和断电等

安全措施。

6.1.1太阳能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不得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屋面防水层和附属设施,不得削弱建筑物在寿命期内承受荷载的能力。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3.0.6建筑物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

3.0.7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光伏发电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物结构和电气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

14.1.6设置带油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与贴邻或靠近该建(构)筑物的其他建(构)筑物之间必须设置防火墙。

14.2.435kW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必须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严禁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必须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并设置灭

火设施。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4.0.4各朝向的单一朝向窗墙面积比,南、北向不应大于0.4;东、西向不应大

于0.30。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5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当房间窗地面积比小于1/5时,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4.0.6居住建筑的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W

/(m2?

K),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4。

当设计建筑的天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7居住建筑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4.0.7的规定。

当设计建筑的南、北外墙不符合表4.0.7的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表4.0.7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K[W/(m2.K)]、热惰性指标D

屋顶

夕卜墙

0.4

D>2.5

2.03.0或1.52.8

或0.72.5

«0.4

K<0.7

注:

1D<2.5的轻质屋顶和东、西墙,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所规定的隔热要求。

2外墙传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标D要求中,2.03.0这一档仅适用于南区。

4.0.8居住建筑外窗的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综合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0.8-1和

表4.0.8-2的规定。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表4.0.8-1和表4.0.8-2

的规定时,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外墙平均指标

外窗平均传热系数

K[W//(m2

/•K)]

外窗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

平均窗地面积比

CmfW0.25

或平均窗墙面积比

Cmvv^0.25

平均窗地面积比

0.25

平均窗墙面积比

0.25

平均窗地

面积比

0.30

<0.35

或平均窗墙面积比

0.30

<0.35

平均窗地面积比

0.35

<0.40

或平均窗

墙面积比

0.35

<0.40

KC2.0,D>2.8

4.0

<0.3

<0.2

-

-

3.5

<0.5

<0.3

<0.2

-

3.0

<0.7

<0.5

<0.4

<0.3

2.5

<0.8

<0.6

<0.6

<0.4

KC1.5,D>2.5

6.0

<0.6

<0.3

-

-

5.5

<0.8

<0.4

-

-

5.0

<0.9

<0.6

<0.3

-

4.5

<0.9

<0.7

<0.5

<0.2

KC1.5,D>2.5

4.0

<0.9

<0.8

<0.6

<0.4

3.5

<0.9

<0.9

<0.7

<0.5

3.0

<0.9

<0.9

<0.8

<0.6

2.5

<0.9

<0.9

<0.9

<0.7

«1.0,D>2.5或K<0.7

6.0

<0.9

<0.9

<0.6

<0.2

5.5

<0.9

<0.9

<0.7

<0.4

5.0

<0.9

<0.9

<0.8

<0.6

4.5

<0.9

<0.9

<0.8

<0.7

4.0

<0.9

<0.9

<0.9

<0.7

3.5

<0.9

<0.9

<0.9

<0.8

表4.0.8-2南区居住建筑建筑物外窗平均综合遮阳系数限值

外窗的加权平均综合遮阳系数Sw

外墙平均

平均窗地面积

平均窗地面

平均窗地面

平均窗地面

平均窗地面积比

比G/if<0.25

积比

积比

0.40

指标(p<0.

8)

或平均窗墙面

0.25

0.30

比0.35

<0.45

积比

<0.30或平

<0.35或平

<0.40

或平均窗墙

Cmw<0.25

均窗墙面积

均窗墙面积

或平均窗墙

面积比

比0.25

比0.30

面积比

0.40

<0.30

<0.35

0.35

<0.40

K<2.5,

D>3.0

<0.5

<0.4

<0.3

<0.2

-

K<2.0,

D>2.8

<0.6

<0.5

<0.4

<0.3

<0.2

K<1.5

D>2.5

<0.8

<0.7

<0.6

<0.5

<0.4

K<1.0,

D>2.5或K<0.7

<0.9

<0.8

<0.7

<0.6

<0.5

注:

1外窗包括阳台门。

2p为外墙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4.0.10居住建筑东西向外窗必须采取建筑外遮阳措施,建筑外遮阳系数SD不应

大于0.8。

4.0.13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10%或外

窗面积的45%。

6.0.2米用集中式空调(米暖)方式或户式(单元式)中央空调的住宅应进行逐时逐项冷负荷计算;采用集中式空调(采暖)方式的居住建筑,应设置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热)量计量设施。

6.0.4设计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或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或采用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作为住宅小区或整栋楼的冷热源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能效比(性能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规定值。

6.0.5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户式集中空调(采暖)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中规定的第3级。

6.0.8当选择土壤源热泵系统、浅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淡水、海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水源热泵系统作为居住区或户用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时,应进行适宜性分析。

6.0.13居住建筑公共部位的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灯具并应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

4.1.1当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用于外墙外保温时,必须进行耐候性检验,耐候性性能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涂料饰面经80次高温(70C)、淋水(15C)和5次加热(50C)、冷冻

(-20C)循环后不得出现开裂、空鼓或脱落。

2面砖饰面经80次高温(70C)、淋水(15C)和30次加热(50C)、冷冻

(-20C)循环后不得出现开裂、空鼓或脱落。

3抗裂面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

1型保温砂浆不应小于0.10MPQ

U型保温砂浆不应小于0.15MPa川型保温砂浆不应小于0.25MPa;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4经耐候性试验后,面砖饰面系统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MP&

6.1.1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在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

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

6.1.2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外墙保温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砂浆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砂浆层应分层施工。

保温砂浆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应粘结牢固。

3采用塑料锚栓时,塑料锚栓的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塑料锚栓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

3.1.6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工程的隔热、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

4.5.1有热工性能要求时,公共建筑金属屋面的传热系数和采光顶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应符合表4.5.1-1的规定,居住建筑金属屋面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5.1-2的规定。

表4.5.1—1公共建筑金属屋面传热系数和采光顶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限值

围护结

区域

2

传热系数W(m.K)]

遮阳系数SC

体型系数w0.3

0.3w体型系数w0.4

金属屋

严寒地区A

<0.35

w0.30

严寒地区B

<0.45

w0.35

-

寒冷地区

<0.55

w0.45

-

夏热冬冷

w0.7

-

夏热冬暖

w0.9

-

采光顶

严寒地区A

w2.5

-

严寒地区B

w2.6

-

寒冷地区

w2.7

w0.50

夏热冬冷

w3.0

w0.40

夏热冬暖

w3.5

w0.35

表4.5.1—2居住建筑金属屋面传热系数限值

区域

传热系数[W/(m2.K)]

3层及

3层以

3层

以上

体型系数w0.4

体型系数>0.4

D<25

D>2.5

Dw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