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06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docx

全国中考初三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老师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初三课内文言文专题

四川南充市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3-27题(10分)

甲文:

《公输》选段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乙文:

《吕氏春秋·去私》

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黄享>对曰:

“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子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2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分)

先生之年长矣

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公输盘不说()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⑶伤人者刑()⑷王虽为之赐()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许也

B.其子杀人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C.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

⑵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译:

27.补写对联:

下面是根据甲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的上联,请结合乙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下联。

(2分)

上联:

子墨子止楚攻宋,勇敢无畏。

下联:

23.先生之年/长矣

24⑴通“悦”,高兴⑵入侵⑶受刑、受惩罚⑷赐恩惠

25.B(1分)

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你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2分)

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

(2分)

27.下联:

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

(结合材料,符合对仗要求即可)(2分)

浙江衢州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朝服衣冠

(2)孰视之(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能以径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或以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所欲有甚于生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17.(3分)

(1)早晨

(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

18.(2分)B

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意思符合即可)

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

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

(写出一点即可)

 

浙江嘉兴

(二)隆中对(节选}(12分)

亮答曰: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共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羊土,高祖因之以戍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

民殷图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刹寸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日: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蒋军者乎?

19。

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20.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的内涵。

(3分)

(二)(12分)

17。

(1)大概

(2)兴旺富裕(3)率领、带领(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8。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

(意对即可)

19。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0。

“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山东滨州市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

“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

“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

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

①处:

闲居。

②如:

应该,应当。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1分)

荆之地方千里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⑴舍其文轩()⑵此为何若人

⑶过故人()⑸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11.翻译句子。

(2分)

⑴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⑵子不若已。

12.【甲】文表明了墨子的主张;【乙】文划线句子体现了墨子

的品质(2分)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

(3分)

(二)10分

9.荆之地/方五千里评分:

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⑵什么样的⑶拜访⑷更加评分:

共2分。

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

共2分。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评分:

共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

【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

共3分。

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

(共8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

元嘉末,为湘东王国常侍。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

以①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

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

新安太守巢尚之罢②郡还,见帝,曰:

“卿至湘宫寺未?

我起此寺,是大功德。

”愿在侧曰:

“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③,有何功德?

”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帝乃怒,使人驱下殿。

愿徐去无异容。

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选自《南史·虞愿传》,有改动)

【注】①以:

因为,由于。

②罢:

离开。

③浮图:

佛塔。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2分)

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私:

⑵愿徐去无异容徐: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2分)

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⑵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译文:

11.邹忌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分)

12.面对帝王的错误,邹忌和虞愿都有所进谏,二人的方法有何不同?

你更喜欢哪种?

说说原因?

(2分)

1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共8分

9.⑴偏爱⑵慢慢的

评分标准:

(2分)每空1分,错字不给分。

10.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王你受到的蒙蔽也很大啊!

⑵因为旧日的恩情,没几天,虞愿就又被召了回来。

评分标准:

(2分)翻译正确,完整即可。

11.示例: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评分标准:

(2分)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即可。

12.示例: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用暗示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主,使他乐于接受。

虞愿则是直言进谏,痛斥君过。

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更易令人接受。

评分标准:

(2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1分,意对即可。

浙江丽水

(二)(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暮寝而思之(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二)(9分)

20、(4分)

(1)长,高

(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

(大意写出即可)

福建福州市

(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

(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

“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小惠未徧()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4)再而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4分)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3分)

(一)9.

(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

(1)通“遍”,遍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

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2分)

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

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13.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

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

(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贵州铜仁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D、聚室而谋斯是陋室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

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1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

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

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分)

(2)甚矣,汝之不惠!

(3分)

8、C 9、C 10、C

11、(6分,每小题3分)

(1)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

(评分要点:

“箕畚”答对给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

(2)你太不聪明了!

(评分要点:

“惠”答对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

安徽

[三](15分)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

“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驰:

(2)一鼓作气,再而衰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5)虽欲言,无可进者虽: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14.(5分)

(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

15.(4分)

(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

意思对即可)

17.(4分)

(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

(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

山东济宁市

(二)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宋昭公出亡

(1),至于鄙

(2),喟然叹曰:

“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

‘吾君圣者!

’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3)得反国。

(节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1)出亡:

失国后逃亡。

(2)鄙:

边境。

(3)卒:

终于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1)四境之内  四境之内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       

(3)谄谀者众也   谄谀         

8.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9.(甲)文写邹忌以      说理的方法委婉进谏;(乙)文则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5分)           

7.答案:

①全国范围内(的人)。

②偏爱。

③奉承拍马。

(评分:

共3分。

每小题1分。

8.答案:

①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②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终得以重振国家。

(评分:

共4分。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

设喻(类比)谄谀者众也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建议,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所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评分:

共5分。

前两空每空1分;最后一空3分,意思对即可。

 

四川眉山市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8—10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今亡(逃跑)亦死无论(不论)魏晋

B.今或(有时)闻无罪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怜(爱戴)之此中人语(说)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胜、吴广乃谋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以数谏故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父利其然也

10.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