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970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儿科护理常规.docx

妇儿科护理常规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正常分娩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第一产程护理常规

一、严密观察产程

1.观察宫缩的强度、间歇时间和持续时间。

乏力或过强的宫缩应及时处理。

2.注意胎心。

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min,宫缩时胎心加快或变慢。

每30分钟听胎心一次,胎膜破裂时须立即听胎心一次,如有异常氧气吸入。

3.胎儿宫内窘迫者,10-15分钟听胎心一次,纠正后仍不能改善应立即通知医师。

4.及时肛诊检查,正确掌握肛诊检查的内容。

二、注意产妇饮食、休息,必要时给以镇静剂,缩短第一产程,减少产妇痛苦。

三、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规律,此时送入分娩室准备接生。

第二产程护理常规

一、产妇送入分娩室,注意宫缩并观察产程进展情况,指导产妇用力,应10-15分钟听胎心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听诊,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二、做好无菌接生准备工作,严格无菌操作。

产包打开超过一个小时仍为完成接生时应更换。

三、正确保护会阴,指导产妇运用腹压与接生者密切合作,注意助产手法。

四、胎头娩出后,及时清理口腔、呼吸道。

五、胎儿娩出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

六、脐带处理完,交台下按新生儿常规处理。

(测量婴儿体重、系手条、印脚印。

Apgar评分,早吸吮),同时注意暖。

七、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第三产程护理常规

一、胎儿娩出后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

二、注意胎盘剥离征象,正确及时娩出胎盘,查胎盘、胎膜是否剥离完整。

三、胎盘娩出后及时注射缩宫素。

四、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并及时缝合修补。

会阴切开冲洗后用可吸收线按层次缝合。

五、双胎、羊水过多、心脏病等产妇,产后用沙袋,腹带包扎腹部。

六、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宫低高度,测量血压、脉搏。

并详细填写分娩记录,做好各种表格登记、签名。

七、无异常情况,1小时后可送母婴回病房并详细向病房护理人员交班。

 

 

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前置胎盘】

正常妊娠时,胎盘附着子宫体上部,如果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或直接覆盖在子宫颈内口上,则称为前置胎盘。

该病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故应及时适当处理。

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

【护理常规】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信息。

3、大量出血者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休克者按出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4、禁止肛诊及灌肠,在充分抢救准备下才能阴道检查。

5、注意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6、因有无痛性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特点,故应随时观察阴道流血,尤其夜间应加强,以防病人入睡后不能及时发现。

7、护送病人做B超胎盘定位检查,以明确诊断。

住院观察期间,应定时听胎心、测胎动及做胎心监护等,观察胎儿宫内情况。

8、病情严重需做剖宫产者,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9、产后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预防产后出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怀孕特有的疾病,主要特征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出现头晕、胸闷、视力障碍,甚至抽搐、昏迷、为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发生于妊娠24周至产后24小时内,多数随着妊娠结束而症状逐渐消失。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病理变化主要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血液浓缩。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类型。

一、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室内清洁、安静,保证足够的睡眠。

3、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病人,帮助解除思想顾虑及紧

张情绪,防止不良刺激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

重症按

医嘱适当控制脂肪、水、钠的摄入,每周测体重1次。

5、指导病人左侧卧位,每日吸氧2次,每次30分钟。

6、按医嘱定期做胎心监护,B超及各项化验检查。

7、严格观察病情,如有头痛、视力模糊、胸闷、恶心、

呕吐等,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8、按时给予各种治疗,观察药物反应。

9、产后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和子宫收缩情况,与房产后流

血,按医嘱应用宫缩剂。

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先兆子痫

(1)执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3)按医嘱酌情限制水、钠摄入。

(4)根据医嘱记出入量。

(5)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如出现头痛、胸闷、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6)观察全身症状,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如胎盘早剥、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7)出现产兆,及时护送至产房。

(8)准备好子痫的抢救药品,如压舌板、开口器、氧气等。

(9)做好各项化验及术前准备工作。

(10)产后严密观察血压及自觉症状,避免发生产后子痫,注意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防止感染,暂不哺乳。

2.子痫

(1)安置在单人房间,光线暗淡,避免噪音,各种治疗、护理及检查均相对集中,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产妇的刺激。

(2)取头低侧卧位。

(3)昏迷时禁饮食,及时吸出鼻、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和生活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

(4)抽搐时给予大流量氧气吸入,置开口器或包裹纱布的压舌板于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唇舌。

若舌根后坠用舌钳拉出。

抽搐发作时切勿强力按压病人,以防造成损伤。

如床档防止病人坠床。

(5)留置导尿管,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等,严格记出入量。

(6)长期应用25%硫酸镁时,注意中毒症状,并及时处理。

(7)按医嘱应用镇静、解痉、降压及脱水剂,并观察其疗效。

(8)勤听胎心,注意产兆及时做血常规、尿常规、眼底、血凝及心电图等检查。

密切观察有无胎盘早剥、脑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表现,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9)子痫控制612小时后,应考虑终止妊娠。

 

 

 

 

 

 

 

 

 

 

胎盘早期剥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胎盘早剥】

妊娠20周以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分娩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威胁产妇生命。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和阴道流血。

【护理常规】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安置病人于平卧位。

3、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听胎心,查看病人阴

道流血量及一般情况,询问病史和症状,协助医师检查。

4、若出现休克前期症状,做好输血、输液的紧急处理,

质性休克护理常规。

5、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6、定时测量子宫高度(可在第一次测量出做标记)腹、围大小、宫体压痛范围和程度,并做好记录。

观察内出血情况,如病情恶化,立即通知医师,尽快结束分娩,并做好婴儿的抢救准备及做各项化验。

7、应预防产后出血,及使用宫缩剂。

8、产后若阴道流血不止,应注意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抢救。

9、产后加强营养,预防感染。

10、做好出院指导,强调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出500ml,称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护理常规】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抢救时,需情绪镇定,工作有序,一方面通知医生迅速分析原因,一方面主动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注射宫缩素,缝合裂伤等。

3、严密观察宫缩、血压、脉搏、呼吸、面色、尿量等情况,并记录。

4、大量出血可根据医嘱输血和给药,预防发生休克。

5、安定产妇情绪,注意保暖,行平卧位和氧气吸入。

6、注意阴道流血量,观察有否血凝块,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征象,立即通知医师,同时做生化检查。

7、注意排空膀胱必要时放导尿管,观察尿量及性质。

8、有宫腔排出物,注意保留,并送病理检查。

出血停止后,仍需严密观察一般情况,加强产褥期护理。

9、注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纠正贫血。

 

 

 

 

 

 

 

 

 

 

羊水栓塞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羊水栓塞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

如发生于足月分娩者死亡可高达80%。

多发生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子宫收缩过强、子宫颈裂伤等情况下,表现为突然烦躁不安、寒战、恶心、呕吐、气急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肺底部出现锣音,并迅速出现循环衰竭,进入休克或昏迷状态,重者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1、羊水栓塞的紧急处理

(1)解除肺动脉高压,改善低氧血症

1)立即予半卧位,面罩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保证供氧,预防和减轻肺水肿,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缺氧状况。

2)遵医属给予解痉药物的应用,以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肺血流灌注,预防右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循环衰竭。

①阿托品1mg+10GS10Ml每15~30min静脉推注1次;

②盐酸碱30~90mg加10%GS20ml静脉缓推。

(2)抗过敏,抗休克。

1)抗过敏:

在改善缺氧的同时,早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氢考100-200mg+10%GS50-100ml快速静滴,在用300-800mg+10%GS250-500ml静滴维持,或用地塞米松20mg+10%GS10ml静脉推注后在加20mg于10GS液中静脉滴注维持。

2)抗休克:

补充血容量,可用右旋糖酐500ml静滴,补充新鲜血液和血浆。

如血压仍不回升适当可用升压药,多巴胺10~20mg=10%GS250静滴,20~30滴/min,根据血压调整滴速。

3)纠正酸中毒;在作血氧分析及电解质测定下若有酸中毒可用毛花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4)纠正心衰:

毛花丙0.4mg+10%GS20ml静脉缓注,或毒毛花K0.12~0.25mg同法静脉缓注,必要时4~6h可重复应用。

(3)防治DIC:

尽早应用抗凝剂是关键。

1)肝素钠:

用于羊水栓塞早期血液高凝状态时,肝素钠25~50mg(1mg=125U)+NS或5%GS100ml静滴1h,4~6h可重复1次,50mg+5%GS250ml缓慢滴注,如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对抗,1mg鱼精蛋白对抗肝素100U。

2)抗纤溶药物的应用及凝血因子的补充:

如氨基己酸4~6g、氨甲苯酸0.1~0.3g、氨甲环酸0.5~1g家NS或5%GS20~10ml静滴。

纤维蛋白2~4g/次。

(4)预防肾衰、感染:

注意尿量的观察,当血容量补足后仍尿少则可用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或25%甘露醇250ml静脉快速滴注,但有心衰时慎用。

选用肾毒性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2、产程与生命体征的监测

(1)监测产程进展、宫缩强度与胎儿情况。

(2)观察出血量及血凝情况,如子宫出血不止则应做好子宫切除的术前准备。

(3)严密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3、提供心理支持

病人神志清醒,给予鼓励,使其增强信心。

对家属的恐惧情绪给予理解和安慰,适当时允许家属陪伴病人,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的配合。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生在分娩期的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观察胎心音、宫缩、羊水情况,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娩出胎儿者,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

3.发生在妊娠期的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增加听诊胎心音次数,动态观察胎心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胎盘功能情况。

并增加吸氧次数。

4.指导孕妇自测胎动。

5.安慰产妇,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6.备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物品。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

制定名称:

护理管理

文件名称:

妊娠合并症糖尿病护里常规

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6月

修订次数:

2次

1.按产科和内科糖尿病护理常规。

2.观察血糖控制情况。

3.观察孕妇外阴有无瘙痒、阴道分泌物情况,皮肤有无疖肿、毛囊炎等。

4.观察有无极度口渴、软弱无力、口中烂苹果味酮症酸中毒。

5.应用胰岛素时剂量准确,每次皮下注射时改变部位,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观察有无心慌、出冷汗、饥饿、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症状。

6.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

7.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预防真菌感染。

8.产后加强对新生儿观察护理,及时发现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制度名称: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

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1年01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01月

修订次数:

2次

护理问题

1、舒适度减弱:

咽痛、鼻塞与上呼吸道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

热性惊厥。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做好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促进舒适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保持口腔清洁,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3、发热的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湿度适中、通风良好。

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做好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每四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高热惊厥者须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如患儿病情加重,体温持续不退,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6、用药护理使用解热剂后应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的患儿用镇静剂时,应注意观察止惊的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者,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7、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掌握上呼吸道个感染的预防知识和护理要点,懂得相应的应对技巧,如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机体抵抗力,但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气候变化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

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预防各种慢性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等。

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如有伤感流行趋势,应早期隔离患儿,室内用食醋熏蒸法消毒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制度名称: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

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1年01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01月

修订次数:

2次

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

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3.提问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的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有关

5、.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

护理措施:

一、改善呼吸功能

1、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60%。

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氧疗:

烦躁、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的患儿应及早给氧,以改善低氧血症。

氧流量一般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

缺氧明显者用面罩或头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不超过50%--60%。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促进气体交换。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超声雾化吸入后扣背,必要时吸痰。

三、降低体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补充营养及水分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少量多餐。

多饮水。

五、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控制输液滴速。

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心音、心率等变化。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囟门及肌张力等变化。

3、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呕吐的性质、是否有便血等、

七、健康宣教

1、指导家长加强患儿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2、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经常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

3、婴幼儿应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4、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增强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5、教会家长处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使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及时控制。

6、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小儿支原体护理常规

制度名称:

小儿支原体感染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

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1年01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06月

修订次数:

3次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原核微生物,无细胞壁,易于在人体内长期寄居。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的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

患儿体弱、无力排痰有关

3、胃肠功能紊乱与大环内酯药物有关。

护理措施:

  

1.多饮水,吃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例如西瓜、橘子、梨等;

2.咳嗽加重的孩子应注意休息,减少跑跳及喊叫;

3.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湿度在60%(用加湿器来控制)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不易咳出;

4.支原体肺炎的小儿,不要入托和上学,防止传染其他的小朋友,支原体抗体阴性时恢复入托和上学;

5.口服大环内酯药物时不要空腹;发热时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例如冰袋、醇浴、退热帖,若体温超过38度以上可加用退热药物

6、、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咳嗽、咳痰的性质,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促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及炎症的消散;痰液粘稠咳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健康宣教

7、指导家长加强患儿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8、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经常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

9、婴幼儿应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10、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增强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1、教会家长处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使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及时控制。

12、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制度名称: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

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1年01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06月

修订次数:

3次

一般概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管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和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在治疗后缓解。

以1-6患病较多,大多在三岁以内发病。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缺氧有关

3、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4、焦虑与哮喘反复发作有关。

护理措施

1、缓解呼吸困难

(1)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评价其效果和副作用。

(2)置患儿与坐位或卧位,以利于呼吸。

(3)教会并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等及时给予机械呼吸

2、维持气道通畅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给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震颤,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体位引流;对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

(3)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防止痰栓形成

(4)若有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3、密切监测病情

若患儿出现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并共同抢救

4、做好心理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以保证患儿的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哮喘发作时,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

(3)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向患儿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及预后,指导他们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并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会自我护理,预防复发。

 

健康宣教

1、指导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可以强化横隔呼吸机,在执行呼吸运动前,应先清除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

1)腹部呼吸:

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地板;用鼻连续吸气,但胸部不扩张;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至吐完;重复以上动作10次。

2)向前弯曲运动:

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至膝部,使腹肌收缩;慢慢伸直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至腹部;胸部保持直立不动,将气由嘴慢慢吹出。

3)胸部扩张运动:

坐在椅上,将手掌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肋骨;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嘴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肋骨;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重复以上动作10次。

2、介绍有关防护知识:

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协助患儿及家长确认哮喘发作的因素,避免接触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使患儿及家长能辨认哮喘发作的早起征象、症状及适当的处理方法;提供出院后使用药物资料(如药名、剂量、用法、疗效及副作用等;指导患儿和家长选用长期预防及快速缓解的药物,并做到正确安全的用药;及时就医,以控制哮喘严重发作。

 

婴幼儿腹泻

制度名称:

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

文件名称:

护理常规

制定日期:

2011年01月

制定部门:

护理部

修订日期:

2014年06月

修订次数:

2次

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6、知识缺乏:

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的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一、腹泻的护理

1、调整饮食:

继续喂养,但必须调整和限制饮食,停喂不消化和脂肪类食物,母喂养者可限制次数。

少量多餐。

2、控制感染:

选用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按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