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967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鲁迅先生曾说:

“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对他的话,你认为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没有关系

2.在小区里,我与张阿姨是邻居。

我与张阿姨的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法律关系

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小军在公交车上发现有人偷窃,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

②城市广场的菊花刚刚摆好,便有市民将花偷偷搬回家中观赏

③某司机酒后驾车,将一行人撞伤,并驾车逃逸

④某食品厂将过期肉制品重新加工包装后再销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服务行业,如电子银行、网上购物、网上订票等。

网上经济的发展()

A.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B.不利于信息传递

C.会使现实经济停止发展D.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切困难

5.近年来,“电脑综合症”、“网络综合症”、“上网族”等新名称和青少年挂上了钩。

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的看法正确的是()

A.青少年对网络信息没有鉴别力,所以不宜上网

B.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还不健全,不适宜上网

C.上网对青少年没有任何好处

D.青少年可以上网,但不能沉迷于网络

6.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畅通无阻。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人们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人们要学会尊重他人D.遇事要谦恭礼让

7.P2P贷款模式最近几年在国内日渐兴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新兴互联网渠道,P2P网络借贷平台仍面临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监管空白、商家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亟待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规范,推动行业健康运行。

这说明了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领域内的新事物,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则

B.随着社会发展,一些规则被废除了

C.随着社会发展,一些规则不断得到完善

D.规则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8.2017年9月11日下午2点多,在从赣州开往南京的D3136次列车上,乘警接到了列车工作人员的报警称:

有一名男性旅客在列车上吸烟,态度十分蛮横,还动手打人!

随后,涉事男子庄某被移交给浙江宁波站铁警接受处理。

目前,庄某因在列车上吸烟和殴打工作人员,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这说明

A.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B.我国的社会规则没有任何作用

C.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应受到处罚

D.维护动车上的秩序只是乘警的责任

9.下列行为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

①扶残疾人上车         ②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          

③随便给他人起绰号      ④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我国春秋时思想家荀子曾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

”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

A.礼仪仅仅是一种形式,我们不必过于拘泥。

B.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C.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

D.礼仪源于最初的人类交往

11.近年来,少数中国人在公共场所随便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被国内外媒体爆料。

对此,你想对这些人说

A.在国内可以不拘小节,出国要注意文明礼貌

B.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前,要注意周围是否有记者

C.文明礼貌不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关系国家尊严和形象

D.其他人也有不文明行为,不必太在意

12.小杨经常辱骂同学,对老师视而不见,对长辈爱理不理。

小杨的行为()

①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是个人私事,不值得一提

③没有做到以礼待人

④不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向老赖宣战、向执行难宣战!

”失信被执行人平台将发挥曝光和惩戒“老赖”的重要作用,一旦榜上有名,将会遇到“花式”惩戒,包括坐不了高铁、飞机,贷不到款,卖房不成功等,甚至面临被判刑,让老赖寸步难行。

这告诉我们

A.要构建诚信社会,唯有靠法治力量

B.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

C.讲诚信不分情景,均应当一诺到底

D.不诚信难以立足,讲诚信彰显美德

14.2018年5月12日,年仅21岁的消防战士谢勇在江苏一小区解救被困群众的过程中不幸牺牲。

对此,网民王某在QQ群中公然发表侮辱牺牲消防战士的言论,最终王某因寻衅滋事被清江浦分局依法予以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

王某的行为是

A.民事违法行为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

15.在我国,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相对轻微 

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分别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刑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三中团委组织部分优秀团员和志愿者到常家镇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为那里的老人送去了欢笑。

擦玻璃、扫地,把老人们的房间清理得一尘不染。

一时间老年宿舍里到处都是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和青春的笑脸。

同学们还亲热地围在老人们的身边,一边给老人们捏捏腿,敲敲背,一边倾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体会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得来的不易。

(1)志愿者优秀团员的事迹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一种什么行为?

 

(2)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3)作为学生,我们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有网友爆料称,在日本的某个寺庙景点内,一名中国游客为了能够插队取到该寺庙的泉水,竟然直接跳进了寺庙的池子中,随后用一个塑料大瓶子在上方取水,整个过程十分不雅,很多中国游客都对男子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并对这名男子投以愤怒的眼神。

如此恶劣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一时间也引来不少网友吐槽。

材料二:

春节前夕,因欠下乡亲们巨款,在外躲债18年的翟某夫妇回到了湖北省松滋市老家,一一偿还清楚旧债。

“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家过年了。

”为了这个“堂堂正正”,过去的18年里,夫妇俩在福建、新疆等地,睡土槽、打零工,种植棉花,香梨,历尽艰辛。

20世纪90年代初,翟某拿出积蓄自置设备,建起一个简易冰棒厂开始创业,随后,他借钱扩大生产规模。

当时他承诺,向借钱的人支付利息。

谁知经营出现了问题,冰棒厂彻底陷入绝境。

几年下来,翟某欠了17多万元债务,无力归还。

1998年10月,面对债主催逼,翟某与妻子无奈之下远走他乡躲债。

翟某夫妇用了18年完成自已的诚信救赎的故事,在当地与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很多网友认为,翟某夫妇早年逃债有过,但18年艰辛补过,找回了诚信,令人动容。

(1)材料一中那名中国游客的行为引起很多中国游客的“谴责”“愤怒”和网友吐槽,这是为什么?

(2)材料一中那名中国游客正确做法是什么?

(3)偿还清楚旧债后,翟某说:

“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家过年了”。

根据这句话谈谈这种品质的重要性。

 

18.现象一:

近年来,在网络上,我们见证了不少反转新闻,“上海女逃离江西”最终证实子虚乌有,“女子救人被咬”最终成了骗捐,”右肾丢失”实际上是肾萎缩。

每一出新闻反转剧坐实之后,围观者都难掩自已的复杂情绪,裹挟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着信息的便捷,实则被信息欺骗。

现象二:

信息系统的漏洞和个人安全意识的滞后,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出现了虚假中奖诈骗,虚假票务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游戏交易诈骗,冒充官方网站的钓鱼盗号网站,网购诈骗,批发诈骗,利用即时通讯平台诈骗,色情交友诈骗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

(1)根据上述现象谈谈你对网络弊端的认识

(2)根据上述现象,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三点即可)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鲁迅的话告诉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说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可分割,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A符合题意;BD错误,个人的发展不会决定着社会的进步,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关系密切,没有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C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关系的相关知识。

血缘关系是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其他亲属关系。

他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我与李奶奶没有血缘关系,A排除。

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连接纽带,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故土观念、乡亲观念就是这种关系的反应。

我和李奶奶在一个社区,属于地缘关系,C符合题意。

业缘关系使人们有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如行业内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同级关系等等,我和李奶奶没有职业关系,B错误。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

我和李奶奶没有法律关系,D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

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即直系和旁系血缘构成的宗族关系。

地缘即以共同或相近地理空间环境引发的特殊亲近关系。

业缘,即以曾经存在或正存在的职业、事业等原因引发的经常交往而产生的特殊亲近关系。

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

【详解】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主要有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方面。

材料中,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②③④选择,D选项。

①选项“小军在公交车上发现有人偷窃,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这一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综上所述,选择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心社会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

4.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文描述,网络上出现的新型经济模式,是现代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这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的便利,A说法正确,BC说法错误;D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

5.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网络的相关知识。

【详解】

材料中,对青少年上网看法正确的是:

青少年可以上网,但不能沉迷于网络。

D选项表述正确。

ABC选项表述错误,只看到网络的消极作用,而没有看到网络的积极作用。

所以本题选择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合理理性的利用网络。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护秩序靠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题干中十字路口秩序井然,就是因为有交通规则的保障,因此,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B符合题意。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7.A

【解析】

【详解】

材料中新的贷款模式不断兴起,但也存在各种问题,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事物,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则。

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BC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规则的废除、新规则的完善、规则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三个观点,因此应排除。

故该题选A。

【点睛】

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守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题干中庄某违反社会规则,在列车上吸烟、打人,最终受到处罚,说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应受到处罚,C符合题意。

A说法过于绝对,BD观点错误,排除。

故选C。

9.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尊重他人的相关知识。

【详解】

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扶残疾人上车、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不在公共场所吸烟,①②④选项符合题意;③选项,随便给他人起绰号,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不选。

所以本题选择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10.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荀子的话体现了礼仪的重要性,礼仪对一个人、对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影响,B说法正确;礼仪不仅仅是形式,还是个人素养,B说法错误;CD的内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与题不符;所以本题选择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社交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文明礼貌不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关系国家尊严和形象。

题文中砸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被国际曝光,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形象,C观点正确,ABD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C。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题文中小杨辱骂同学,对老师视而不见,对长辈爱理不理的行为,是没有以礼待人,没有尊重他人的表现,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①③观点正确,②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如何做诚信的人。

题干中依法严惩老赖,是为构建诚信社会;A错误,要法治和徳治相结合;B错误,诚信要从小事做起;C错误,诚信要根据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错误的承诺就不能兑现;D认识正确。

故答案选D。

1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分类的认识和把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为严重违法行为。

依据题文描述,网民王某在QQ群中公然发表侮辱牺牲消防战士的言论,最终王某因寻衅滋事被清江浦分局依法予以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

据此我们断定,网民王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由于其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这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D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1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其相同点、区别。

结合教材,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相对轻微,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严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所以①错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对社会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所以②③正确;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分别违反的法律规范为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刑法,所以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弄清违法行为的分类,三种违法行为的相同点及区别。

16.

(1)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志愿者、优秀团员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

根据所学知识,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具体做法,也可以酌情给分。

17.

(1)①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③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④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要做到举止文明

(3)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②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

【详解】

(1)题,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引起很多中国游客的谴责、愤怒,这是因为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它会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的尊严。

考生可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角度来回答。

(2)题,对于那名中国游客的正确做法,应当做到举止文明,自觉排队。

第(3)题,考查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可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加以阐述。

例如,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能够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做一个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人。

18.

(1)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秘偷拍等侵犯个人侵犯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⑤要传播网络正能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网络的相关知识。

【详解】

(1)题主要考查网络的消极作用,材料中列举了一系列反转新闻,例如“上海女逃离江西”、“右肾丢失”等新闻。

可见在网络信息中,有些信息是真实的,也有些信息是虚假的。

可见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题考查如何理性利用网络,可从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这一角度加以阐述。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引导学生,网络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在运用网络的过程当中,应该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