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960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docx

大学选修课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传染病:

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

病原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0.1mm,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体:

寄生虫(原虫/蠕虫)

传染性:

病原体在人群中可相互传播,常造成流行。

目前传染病流行趋势:

1.许多传染病仍然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

eg1:

1996年WHO统计至少有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占全世界死亡总数的32.7%;

eg2:

病毒性肝炎——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肝病感染率为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部分地区高达20%。

2.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

eg:

结核病、鼠疫、白喉、霍乱、疟疾、性病等

3.新发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新出现和新发现的传染病有30多种。

七十年代:

轮状病毒(1973年)——所致婴幼儿腹泻是儿童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多发病。

细小病毒(1975年)——导致儿童和成人无症状感染传染性红斑和关节炎、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患者一过性再生障碍危象和免疫缺陷患者的慢性贫血。

埃博拉病毒(1977年)——出血热,病死率达80%。

汉坦病毒(197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

4.生物战争、恐怖主义分子等人为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与爆发。

eg:

200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和参议员里海的办公室以及各大媒体都先后收到炭疽邮件(白色粉末),其中的炭疽杆菌孢子粉末经过高科技处理,加入了化学添加剂并去除了静电,能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散,杀伤力已达“武器级”生物战剂的水平。

A类生化武器级(高致命性、环境稳定性——普通环境至少可存活40年)

第二节传染过程及其表现

传染: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的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传染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及消长的过程。

构成传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

1.病原体的致病性(种子)2.机体的反应性(土壤)3.外界环境(气候)

传染过程的表现:

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将发生无数次感染,每一次病原体侵入机体,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

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大多数传染病(如脊灰和乙脑),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远远超过显性感染(脊灰隐性感染为90%以上)。

多数人感染后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

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称为健康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等)。

4.潜伏性感染

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被向外排出,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则乘机活跃增殖引起发病。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

eg:

麻疹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中枢神经系统,数年(2-17年)后发病,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昏迷、强直性瘫痪、死亡>。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都存在。

5.显性感染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五方面:

1、侵袭力: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

eg:

痢疾杆菌可侵袭至肠粘膜下组织,钩虫丝状蚴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溶组织内阿米巴具有溶组织能力。

2、毒力:

包括外毒素与内毒素。

外毒素:

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进入细胞内起作用(eg:

白喉、破伤风等)。

内毒素:

细菌的部分组成成份,在细菌死亡时释放,可引起发热、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导致休克。

3、数量:

在同一个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注>:

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很大。

eg:

在伤寒为10万个菌体,志贺痢菌仅为10个。

4、入侵门户与特异性定位:

病原体入侵与生长繁殖均有一定部位。

eg:

乙肝、破伤风、痢疾。

5、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

耐药性变异结核杆菌(多种传染病无法控制与复燃的重要原因)

抗原性变异甲型流感(发生爆发流行的原因)

毒力变异狂犬病病毒(其毒力、致病力增强)

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生物学基础——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明确潜伏期的意义:

1.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

2.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的期限(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

3.确定免疫接种时间(麻疹的潜伏期为6-18天,接触麻疹患者后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4.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流行特征

空气传播多见于呼吸道传染病。

(eg:

麻疹、白喉等)

方式:

1.飞沫传播2.飞沫核传播3.尘埃传播

饮用水污染:

1.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2.除哺乳婴儿外,其余人群均可发病(多见于暴饮生水者)

3.如经常被污染,可表现为慢性流行经过

4.如一次性严重污染,可出现爆发流行

5.水源停用或净化后,爆发或流行可平息

经食物传播多见于肠道传染病。

(eg:

伤寒、痢疾等)

流行特征:

1.食者发病,不食者不发病2.一次性大量污染,可形成爆发3.停止供应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4.潜伏期较短

母婴传播:

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也称垂直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平行传播)。

eg:

风疹病毒(死胎、流产、先天性畸形)、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方式:

1.经胎盘传播(胎儿与外界以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联系。

脐动脉将胎儿的静脉血运送到胎盘,经物质交换后,又经脐静脉把动脉血运送回胎儿体内)

2.上行性传播3.分娩时传播

人群易感性

升高的因素:

1.新生儿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死亡/迁出

降低的因素:

1.计划免疫(预防接种)2.传染病流行3.隐性感染

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也是确定传染病的先决条件。

1.有病原体

每个传染病均有其特异性的病原体(不同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eg:

流感、麻疹分别由流感、麻疹病毒引起);

病原体是传染病诊断的确诊依据。

2.有传染性

病原体能被排出体外,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

这是与其它疾病的本质区别;

传染期:

病人具有传染性的整个时期,是隔离期限的依据。

eg:

流感的传染期一般从潜伏期末到发热后2天;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性各不相同,但同一种传染病的传染性是恒定的。

eg:

麻疹感染后95%发病,而脊灰在1%以下。

隔离、消毒、人工自动免疫等措施均可降低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是指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流行强度

随着疾病的发病数量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可分为:

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

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同期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流行应以不同病种、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进行判断。

eg:

脊灰,可呈现隐性流行,感染率较高,但病例不多,此时,应以隐性流行描述。

大流行:

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显著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特点:

传播快、波及面广。

eg:

流感(全球1889年、1918年,我国57年、68年、98年、2009年)、霍乱(十九、二十世纪全球共发生6次世界)、非典(2003年)的大流行。

暴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具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eg:

食物中毒、流脑的爆发等。

*三间分布

(古代人与人的战争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现代人与传染病的抗争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

传染病的三间分布是指疾病的流行特征在空间(地区),人间(人群)和时间中发生的姿态(或态势),即疾病的病例在三间中出现的状况和动态。

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群体性的特点。

*时间分布:

包括(特点)

短期波动:

亦称时点流行或爆发,含义与爆发相近,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

周期性:

指疾病有规律性地每隔一定时间(长于一年)发生一次较大流行。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

*出现周期性的条件:

人口密集、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免疫稳固

*若进行有效预防措施,有些传染病的周期性规律发生改变。

长期趋势:

指疾病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其发病率、死亡率或临床表现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趋势。

*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反映了从过去到现在疾病的致病因素和防治对策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4.有感染后免疫

发热的常见热型有: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40℃,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内相差不超过1℃。

eg:

伤寒、乙脑;

*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之间,或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eg:

疟疾;

第五、六节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依据

1.临床资料:

全面、准确的病史、体格检查(典型的症状与体征)

eg:

伤寒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为7-23日,热型为稽留热;皮疹是玫瑰疹等。

2.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及地区(三间分布)

预防接种史,当地或同一集体中传染病发生情况

接触史(暴露史)

3.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的检出和分离培养——直接确诊

免疫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原等检测(HBsAg的检测)——提供重要根据

一般实验检查:

包括三大常规和生化检查(白细胞总数)——一定价值

分子生物学检测影像检查活体组织

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

*病人:

对传染源的五早措施、管理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

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早隔离早治疗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2’):

鼠疫霍乱

结核病1996年由丙类(1989年)上升为乙类

新生儿破伤风1998年由丙类上升为乙类

非典于2003年4月8日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接触者:

对接触者的检疫措施

①留验(隔离观察):

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适用于甲类传染病。

eg:

鼠疫。

②医学观察:

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需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以了解有无早期发病征象。

eg:

流脑。

③卫生处理:

包括消毒、洗澡、杀虫等措施。

④药物预防(氟哌啶)或应急接种(麻疹)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分类:

随时消毒

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的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第二章

一、流感

1.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最强

大型变异:

H、N均大变异,约30-40年发生一次,可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

亚型变异:

H大变异,N不变或变异小,约10年发生一次,可致大流行;

变种变异:

H、N均小变异,经常发生,导致小流行。

2.乙型流感病毒:

次之,只有变种变异

3.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未发现变异

起病多急骤(突然发热),症状变化较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上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中毒症状:

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

呼吸道症状:

可伴有咽部干痛、流涕、流泪、咳嗽等;

消化道症状: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

二、麻疹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主要途径,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分泌物通过咳嗽、喷嚏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膜而致感染;

间接接触:

极少,有可能通过密切接触,应用新污染的手帕、毛巾。

*流行特征:

使用减毒活疫苗后,

1.流行趋势:

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高峰基本削平,偶见暴发流行(流动人口、免疫空白)

2.周期性:

由于预防接种,周期性流行规律已打破

3.季节性:

多见于冬、春季,但在广泛使用疫苗后,季节性高峰不明显

4.年龄分布:

多见于6月-5岁婴幼儿,但近年由于预防接种,发病年龄有明显高移现象(青少年与成人)

5.由于预防接种,麻疹临床类型中轻型多,不典型多。

*临床表现

麻疹前驱疹:

少数患者在病初1-2日内在颈、胸部出现类似玫瑰疹、风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数小时即消失;

Kopliks斑(科普利克斑)——用于早期诊断。

*预防

策略:

采取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管理传染源:

五早措施

隔离期限:

至病人发疹后5天,伴有并发症者延长至愈后10天;

医学观察接触者21天,证实的接触者在接触后3天内,进行应急接种疫苗或5天内接种丙种球蛋白(体弱年幼)。

*保护易感人群

被动免疫(应急接种):

易感接触者在接触病人5日内(效果最好)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一次注射剂量为0.25ml/kg,保护时间为3-4周。

三、风疹

特殊类型

*无皮疹性风疹:

其它症状均有,但无皮疹,故易误诊。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孕妇在妊娠的前4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致胎儿宫内感染,引起:

1.流产、死胎;

2.先天性器官发育缺陷(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天性耳聋、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多发性畸形)

3.出生后1岁以内婴儿死亡率高达10-20%。

四、水痘

皮疹特点:

1.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2.演变顺序:

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后结痂;疱疹在1-2天内从中心干枯,红晕消失,1周内结痂,然后痂皮脱落,不留瘢痕。

3.分批出现(四代同堂):

出疹2-3天后,同一部位可出现各期皮疹。

五、非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冠状病毒(变异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于2003年4月8日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特点:

传染性强(一定条件下),易引起大流行;起病急、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

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骨骼酸痛、乏力、干咳、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潜伏期:

2-12天,一般为4-5天,最长可达21天。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且持续(38℃以上数天);

全身中毒症状:

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骨骼酸痛、乏力、腹泻等;

呼吸系统症状:

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但一般肺部病变进展很快,干咳(无痰或少痰,少数有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休克、DIC、心率紊乱,死亡率可达10%以上。

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恶心、呕吐等。

六、肝炎

病毒颗粒:

戴恩颗粒

*包膜(外壳)——HBsAg(大、中、小),是直径22nm的圆形和管形颗粒,没有核酸,无传染性;

*核心——HBcAg、HBeAg、HBV-DNA、DNAP(HBV-DNA聚合酶),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抗-HBsAb(表面抗体):

*出现时间:

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消失数周后出现(空白期或窗口期)

*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可持续多年,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已治愈标志

*易感者接种疫苗也可产生

HBV-DNA+DNAP:

*HBV-DNA与HBeAg同时出现;

*HBV-DNA是HBV感染、复制和具有传染性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丙型肝炎:

是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

1、多数病例无明显症状,但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2、病原体(HCV):

至今尚未看到确切的病毒形态

原称“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RNA病毒,基因易发生变异;*100℃5分钟可灭活;*甲醛、氯仿、紫外线等可灭活。

丁型肝炎

1、病原体(HDV):

又称δ因子

*缺陷型RNA病毒:

无复制HDV外壳的基因密码,必须依赖于HBV为其提供HBsAg作为外壳或其它嗜肝DNA病毒才能复制增殖——故常与HBV同时感染或重复感染;

*嗜肝病毒:

定位于肝细胞核和细胞浆内。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主要)

(因为粪便排出持续时间长、数量多,而在血液中持续时间短,故经血液传播极少见)。

eg:

甲肝、戊肝

*经日常生活接触:

重要,引起散发,临床较多见

*经水传播:

引起水型爆发

母婴传播:

产前——胎盘或生殖细胞传播(宫内感染);

产程——产道传播(主要),分娩时新生儿皮肤、粘膜有破损而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产后——乳汁、密切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模式

丙型肝炎

1.传染源:

主要为急、慢性患者和慢性HCV携带者

A、病人:

病情发展十分隐匿

急性病人:

潜伏期短,病情严重;较少慢性化,可自动康复

慢性病人:

潜伏期长,病情轻,多数无症状,但易转化为慢性和肝硬化(某男性患者10年来,一直坚持每年体检,而且均显示肝功能正常,但于2010年却被诊断出患有肝硬化,可能是由于10年前的一次车祸,手术时输过血)

B、隐性感染者:

常见,无恢复期携带者

2.传播途径:

同乙肝,在输血传播引起的肝炎中占90%,但因病毒量在血液、精液、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远低于乙肝病毒,故传染作用小。

(但凡是有过输血史或皮肤破裂可能曾被感染过的人,均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查,因为乙肝有疫苗可预防,丙肝则没有,但丙肝是治愈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2010年上半年,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妇幼保健院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致使11人感染丙肝)

*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最重要的肝功能检测指标)后期开始升高,明显异常;血清胆红素>17μmol/L;尿胆红素阳性,巩膜、皮肤黄染。

*HAV标记物检查:

血清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4倍升高。

乙肝检查

1、乙肝大三阳:

是指两对半检查中,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抗核心抗体(HBcAb)为阳性;

*说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都有传染性;若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就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碗筷等餐具单独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

2、乙肝小三阳:

是指在乙肝的“两对半”检查的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

*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

*小三阳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母婴传播的预防:

母HBsAg(-):

应用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内)

母HBsAg(+):

联合应用抗HBV高效价免疫蛋白HBIG(出生12小时内)、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内)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暴露前的预防:

乙肝疫苗

暴露后的预防:

联合应用HBIG、乙肝疫苗(2周后)

七、脊灰

以隐性感染和无瘫痪病例多见;

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轻重悬殊,主要表现:

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病例发生肢体麻痹,严重病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是唯一储存宿主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毒的时间可达数月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媒介昆虫传播

病初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同型病毒持久的免疫力。

Ⅰ型和Ⅱ型间存在交叉免疫,但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

*新生儿可通过母体获得特异性抗体,出生后4个月降到最低水平。

*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大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4、流行特征:

普遍服用疫苗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5岁(1-5岁)的小儿最高,普遍服用疫苗后,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

+在温带地区,夏秋季发病率高,普遍服用疫苗后,季节性不明显

+轻型病例增加,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痪型轻症病例为多;年长儿和成人、男孩发生瘫痪比例较多;未服用疫苗之前,病死率为5-10%(呼吸肌麻痹)

+I型病毒引起流行及瘫痪型多。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为5~14天(3~35天)

临床表现:

轻重不等,分为四型:

*无症状型(隐性感染):

90%以上,表现有轻度疲倦或无任何症状,鼻咽分泌物和粪便排毒,血清抗体升高;

后遗症期:

1.因运动神经细胞损伤严重而发生的瘫痪和肌肉萎缩,1-2年仍不恢复则为后遗症。

2.可导致肌肉萎缩及畸形,如脊柱弯曲、足内翻、足外翻及足下垂等

*影响功能使病人不能站立、行走,跛行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预防

采用以适龄儿童服用疫苗为主(关键)的综合措施。

全球化控制策略:

1988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

1、传染源:

五早

*应及时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O天;

*密切接触者:

医学观察20天,未服过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ml/kg。

第三章

一、伤寒与副伤寒

预防策略:

以切断传播途径(关键环节)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传染源的管理:

五早

隔离:

至体温正常后15日或粪检(每周一次)连续2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

医学观察23日(副伤寒为15d),有发热的可疑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观察;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摄入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一般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夏秋季发生率高、且动物性食品是主要中毒食品。

特点: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恢复快

临床表现:

呕吐、腹泻

临床分型:

胃肠型(感染型)、神经型(毒素型),以胃肠型多见。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感染的动物、人

2、传播途径:

主要经食物传播,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三个环节)

食品被致病菌污染

食品中污染的致病菌有繁殖的机会

食用前未加热或未彻底加热

3、人群易感性:

易感,无病后免疫,可多次感染。

4、流行特征(经食物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

散发,易形成暴发流行

①有明显的季节性:

多发生于夏秋季,南方地区一般以5-10月份为多发期;北方地区则一般以6-8月份为多发期;

②突然发生:

来势凶猛,因为潜伏期短,一般在进食后2-24小时内发病,大多数病人集中在一天或一餐后发病;

③发病集中:

发病人数多,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

④共同的可疑食物:

与食物有关,中毒者往往是吃了同一种可疑食物而发病的。

一般发生在同一个餐厅、同一个伙食单位或在同一个家庭,而未吃“可疑食物”的人往往不发病。

⑤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后,疫情迅速控制。

*症状相似:

中毒者大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症状。

但根据吃进有毒食物的多少以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有所不同。

*无传染性:

中毒者和未吃“可疑食物”的健康人之间不传染,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一般能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引起与中毒临床症状一致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在1-3日恢复

临床表现类似,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1.感染者有中毒症状——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