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913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docx

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

2019-2020年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笔墨游

戏——猫头鹰》表格式教案

课时:

2课时

一、新课标思想:

1、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猫头鹰的审美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国画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将中国画《猫头鹰》和猫头鹰的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夸张和概括、简洁而且追求神似的艺术特点。

然后,再通过欣赏、分析国画大师林风眠的中国画《猫头鹰》作品,了解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体会中国画的绘画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审美,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2、通过探究与演示了解猫头鹰画法 

为了使学生自己感悟到猫头鹰的画法步骤和用笔、用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体验,从而自己总结出猫头鹰的表现过程和中锋、侧锋的运笔变化,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浓、淡、干、湿变化,然后再请同学自己初步尝试猫头鹰的画法之后,带着问题观看和倾听教师的演示和讲解,使学生较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进而较好地掌握猫头鹰的用笔和墨色变化。

3、突出笔墨情趣和创新猫头鹰动作 

为了使猫头鹰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中国画笔墨知识(水墨游戏、彩墨游戏)来表现各种动作的猫头鹰。

通过观察和欣赏猫头鹰各种动作的中国画作品和猫头鹰图片,引导学生表现出各种不同动作的猫头鹰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模仿国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也可以根据对图片的观察和理解进行艺术创新。

4、理论依据: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从儿童时期培养学生同水墨的情感,对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墨画之所以能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墨在水的作用下,可于生宣纸上产生一种水墨相互融合的晕染效果,而作为美术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真正学好中国画,首先就要使学生用心体会这种晕染效果的美感,并努力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中国画创作当中去。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表现猫头鹰时,就应该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将我们前面学过的水墨游戏和彩墨游戏的知识运用到表现猫头鹰的过程中,这样,不仅注意了前后知识的连贯性,而且还会使《猫头鹰》作品更具水墨情趣,从而进一步增添中国画猫头鹰的艺术魅力。

国家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虽然教材中表现的猫头鹰属于中国画中较为传统的画法,但是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能限制在学生临摹大师表现的猫头鹰上,而应该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与感受猫头鹰,大胆利用学过的笔墨知识去表现各种动作的猫头鹰,这对于培养学生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对于学生表现的猫头鹰动作,教师也不能要求过严,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猫头鹰的笔墨情趣上。

二、教学背景:

1、学生情况分析:

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中国画的笔墨知识,如,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用笔要求:

中锋和侧锋。

2、教学方式、手段说明:

本课虽然属于传统中国画的教学内容,但是,使用的教学方法则是全新的:

A、通过谜语导入新课可增添趣味性。

B、通过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猫头鹰的画法和笔墨情趣,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C、启发同学通过观察猫头鹰的图片来表现各种动作的猫头鹰,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通过欣赏国画大师林风眠的《猫头鹰》作品,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文化传承。

3、教学技术准备:

课件:

猫头鹰谜语、猫头鹰图片,国画大师林风眠《猫头鹰》作品。

4、前期教学状况:

本课是在三年级学习了水墨游戏和彩墨游戏的基础上,来表现猫头鹰,而且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在生宣纸上表现出一些水墨和彩墨的晕染效果,只是有部分学生对水分的控制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学生作画时每人都应必备一小张用来试笔的生宣纸。

5、存在问题与对策:

A、存在问题:

有些学生对毛笔中水分的控制把握不够;作画时有时不敢下笔;侧锋运笔时,毛笔倾斜角度不够。

B、对策:

通过在练习的生宣纸上试笔与自身感悟、总结使学生逐步把握毛笔中的水分控制;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和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克服学生在中国画表现过程中的胆怯心理,并学习侧锋运笔的基本要求。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晕染效果表现猫头鹰。

(2)方法与过程:

采取个体独立完成作品和小组合作一幅作品等多种学习方式,为学

生创设宽松的表现氛围。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表现中国写意画“猫头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写意猫头鹰的特点,通过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表现各种动作且有墨色变化的猫头鹰。

教学难点:

组织教学;猫头鹰的构图;作画中水分的控制;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表现猫头鹰的各种动作。

3、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毛笔、墨、生宣纸两张、调色盘、笔洗、毡子或废旧报纸、中国画颜料、美术书。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课件):

面孔像只猫,起飞像只鸟。

天天上夜班,捕鼠本领高(请打一动物)

2、出示猫头鹰图片(课件),请学生说一说猫头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以及的它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概括猫头鹰的基本型。

3、出示中国画猫头鹰图片(课件),请同学说一说猫头鹰的艺术型与原型有何不同。

板书课题:

笔墨游戏——猫头鹰,出示教师作品——猫头鹰

分析、思考,积极主动地猜一猜,并说出谜底——猫头鹰。

 

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点,说一说猫头鹰的外部特征。

 

了解中国画猫头鹰概括、夸张,追求神似的艺术特点。

了解中国画,体会其中的艺术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了解猫头鹰的外部特征,为表现猫头鹰奠定基础。

用对比方法发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讲授新课

 

1复习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和中锋、侧锋用笔。

学习干墨湿墨

2翻书,了解猫头鹰的画法步骤。

探究的问题:

A、请同学说一说画猫头鹰的步骤。

B、请同学说一说猫头鹰的用笔和用墨的变化。

3、教师演示画法步骤和用笔用墨的要求。

4、教师鼓励和指导全班同学在练习的纸上画一画猫头鹰。

5、出示猫头鹰的不同姿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创新动作

6、分析构图,出示两种不同构图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回忆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小组讨论和探究,归纳总结,并大胆说出猫头鹰的笔墨变化和画法步骤(理解腹部为什么用淡墨)。

 

带着问题,观察和欣赏教师的演示。

全体学生尝试猫头鹰的画法。

分析、探究猫头鹰的不同动作。

通过作品对比,分析中国花鸟画构图,使学生了解猫头鹰构图的聚散、疏密。

巩固前面学习的笔墨知识。

充分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鼓励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并掌握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构图要求。

学生作画

教师辅导,鼓励学生表现各种动作的猫头鹰。

1、个体完成作品。

2、合作完成作品。

3、及时质疑。

鼓励创新,及时解决问题。

2、学资源设计:

教学课件(猫头鹰作品和图片);笔、墨、纸、砚,教学猫头鹰范画。

3、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教学重点解决要点:

A、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猫头鹰的中国画作品与猫头鹰写真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型与原型的不同,从而了解写意猫头鹰夸张、概括、追求神似的特点。

B、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观察和分析猫头鹰作品中的墨色变化和晕染效果。

2、教学难点解决要点:

通过学生演示和教师演示进行对比,启发学生体会水墨的控制。

3、学生的评价:

A、学生是否能够大胆利用学过的笔墨知识表现各种动作的猫头鹰。

B、学生作品是否有墨色变化以及彩墨的晕染效果。

C、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主动了解猫头鹰的画法和墨色的变化。

D、学生能否谈出与别人合作的简单过程与感受。

附送:

2019-2020年北京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套精品表格

式教案全册备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形、色与肌理和空间等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课时安排

周次

课程

课时

页数

1、小小旅行壶

2

P8

2、刻纸3、刻纸点彩

2

P12

4、走访民间艺人

2

P17

5、虎头装饰

2

P21

8、精彩的瞬间

9、运动场上

2

P25

P28

6、笔墨游戏——猫头鹰

2

P31

7、笔墨游戏——大熊猫

2

P35

10、我的老师

2

P38

11、我们身边的植物

2

P41

12、画水果

2

P43

十一

13、向日葵

2

P46

十二

十三

14、北京的城楼

(一)

(二)

2

P50

十四

16、造型各异的建筑

2

P55

十五

17、送给伙伴的贺卡(电脑美术)

2

P58

十六

18、中华世纪坛

19、故宫

1

1

P61

P63

 

第1课小小旅行壶

新课标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小小旅行壶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生活用品,它的造型既有实用性又有一定的观赏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部分学生对旅行壶比较熟悉,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用线描的方法写生过1—2个小水壶,并进行了简单的创造。

为小水壶添加喜欢的图案,使小水壶更加生动美观。

而本课的编写意图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功能设计中感悟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验生活设计的乐趣,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表现活动,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本课在学习方式上,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观察分析、小组研讨、动手实践、经验交流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对旅行壶的种类、用途、造型艺术、功能特点、材质特征、设计与应用的关系以及对旅行壶的色彩、样式、图案等几个美感因素都有一个亲身感知,以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审美设计能力。

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教材共有两个版面:

在第2页最醒目的地方展示了唐代金银器的典范——舞马衔杯纹银壶实物图片。

其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了解这一国宝级的文物和中国的灿烂文化,并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认识美术以它独有的多样性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热情。

在这一页的右边和下边则是各种旅行壶实物图片、文字提示以及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目的是通过观察分析、探讨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设计,拓宽学生设计思路,领会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如实物图片与文字提示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旅行壶的结构和巧妙构思,从中学习旅行壶的设计方法及功能的实用性。

第3页为优秀作品。

其目的是通过欣赏,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旅行壶和学习多种表现方法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通过对旅行壶结构、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应会:

能结合生活需求大胆设计携带方便、功能多样的旅行壶。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发现美、探究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2)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设计能力及对生活的表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对旅行壶的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感悟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功能与造型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难点:

处理好功能设计与实用性的关系。

学习材料:

教师准备:

有关旅行壶的实物或图片、声像资料和现代化多媒体设备。

学生准备:

作业纸和绘画相关工具,以及学生搜集的知识和素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人

激发兴趣

1.播放音像资料

解放军行军时背的军用

水壶和小学生旅游时背带形

状各异、色彩鲜艳、材质精

美的旅行壶。

(对不同的旅

行壶进行特写镜头处理。

2.教师提问:

你观察到

了什么?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都有哪些不同的外形特点?

3.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

中,小水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各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小旅行壶》一课。

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欣赏、思考,通过视觉进行体验活动。

 

学生根据教师

的问题思考回答。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感知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旅行壶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观察、思考、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欣赏感知

启迪思维

1.课件欣赏

首先播放我国古代旅行

壶的艺术作品,边放边介绍

我国历史悠久的造型艺术。

(从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

艺、精细的装饰以及功能特

点等方面进行欣赏讲解。

然后播放现代日常生活

用壶或欣赏书中各种不同旅

行壶的实物图片。

(此段欣

赏主要从水壶的各部分功能

和造型设计、构思巧妙等方

面进行讲解分析。

2.小组合作、启迪思维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中

小朋友们的设计作品,他们是怎样大胆构思进行设计的。

学生欣赏感知、观察思考。

 

学生欣赏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总结其艺术造型特点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研究,学习其设计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加深学生对旅行壶的造型艺术特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启迪创作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增强自信心,激发创作热情。

小组交流

学习方法

1.引导谈话:

通过欣赏

学习,你们一定也想出了很多奇妙的构思,下面请同桌同学相互交流,启发学习。

2.引导谈话:

下面请几位同学到前面讲自己的设计构思:

3.引导谈话:

同学们构思非常新颖、开阔。

请看,

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小小旅行壶,老师的旅行壶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

(出示教师反面范作)

4.总结引导: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并善于思考问题,谁说一说设计应用课

最重要的是什么?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

得非常好,我们无论设计什

么,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功能和外形设计,又要考虑设计的巧妙性

和实用性。

6.通过本课学习,同学

们懂得了很多,下面就请同

学们按照刚才总结的设计要

求,大胆想象构思,巧妙设

计既新颖又携带方便、功能

多样的旅行壶好吗?

同桌或前后桌同学相互交谈自己的想法。

2—3名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功能多样、外形特点、色彩非常美观,但壶嘴的位置不够合理。

学生回答:

设计应用课最重要的是各部分设计巧妙、实用,要从功能与造型的关系方面去思考,如开关、壶嘴的位置、背带的长短、尺寸合理美观等。

学生聆听构思。

增强合作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述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物以致用”的思想,了解美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懂得美术为生活服务的这一道

理。

进一步明确本课设计目的和要求,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参与实践

深入探究

1.教师巡视辅导,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

2.随时启发学生构思,提示设计要求以及材质的选择。

学生设计创作。

培养学生想象创造和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物以致用”设计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展销评价

体验乐趣

1.在小组内,先由设计

者介绍自己旅行壶各部分的

设计功能、材料的选择以及

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最合适等

项目,来吸引“订货商”。

然后由小组成员从造型、实

用、功能、材料选择和设计

巧妙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挂牌

订货。

2.将选择好的作品进行

全班展示欣赏,评出“造型

新颖奖”“设计实用奖”、

“功能多样奖”、“设计巧妙奖”等。

学生挂牌订货。

欣赏评议。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评价的意识。

 

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后延伸

启迪:

本课的学习为我们开辟了快乐的设计乐园,希望你们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以真正的艺术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学生倾听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小小旅行壶

学生作品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学生创作的旅行壶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但有的地方想法好,但不能实现。

 

第2课刻纸

新课标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教学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学习剪纸中的刻纸技法,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观察了解民间剪纸作品,分析基本特点,学习几种刀刻的基本方法,运用刻刀完成简单的刻纸作品。

在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中体验刻纸的乐趣,增强对剪纸艺术的美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课共两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欣赏、知识、方法、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欣赏部分提供了河北蔚县和天津杨柳青的剪纸作品;文字内容简单地介绍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小知识”部分介绍了阴刻与阳刻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了制作步骤方便学习使用。

教材中为学生小组研究和艺术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

学生优秀作品中体现了剪纸基本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了参考内容。

教学内容与目标:

了解刻纸是剪纸的一种方法。

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掌握阴刻与阳刻的特点。

通过教学实践体验民族民间剪纸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在学习和掌握基本方法基础上,运用剪纸的阴刻与阳刻方法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知道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了解剪纸的阴刻与阳刻的特点。

应会:

会使用阴刻和阳刻的墓本方法完成刻纸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体验民族民间剪纸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运用阴刻和阳刻的方法创作一幅刻纸作品。

难点:

阴刻与阳刻结合运用的方法,刻纸中的连接方法。

学习材料:

教师:

刻纸用具,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业。

学生:

刻刀、剪子、垫板、彩色纸,剪纸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收集民间剪纸。

2.收集剪纸文字资料。

学生收集资料:

收集民间剪纸。

收集剪纸文字资料。

调动学生广泛参与

教学,培养收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准备。

准备好用具,集中注

意力。

准备上课。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刻纸2.播放教学课件

民间艺术剪纸中的刻

纸艺术

3.介绍阴刻与阳刻

阴刻和阳刻是民间剪

纸的主要形式。

阴刻——以挖空的线

条纹样表现形象,主要特

点是画面坚实稳重。

阳刻——是先把纹样

勾画在纸上,刻去线条纹

样以外的部分,主要特点

是画面纤细秀丽。

很多剪纸采用阴刻与

阳刻结合的方法。

4.组织小组讨论

(1)找一找书中的作

品哪些地方运用了阴刻的

技法?

哪些地方运用了阳

刻的技法?

(2)说一说,在使用

阴刻与阳刻的技法过程中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教师演示(实物投影)

制作步骤演示:

起稿—勾画轮廓

——刻纸完成作品

提示用刀安全问题。

6.看书分析作品,布

置作业要求。

用刻纸的方法创作一

幅作品,完成后请你说一

说创作体会。

7.艺术实践

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

业。

辅导要点:

起稿方法,刻纸的要

点。

明确教学内容。

观看教学课件,了解

刻纸艺术。

学习阴刻与阳刻,了解阴刻与阳刻的基本特点。

根据自己收集的民间剪纸举例说明并分析阴刻

与阳刻。

 

小组讨论。

 

观察学习制作方法,

了解刻纸基本技法。

 

明确作业要求。

 

按步骤完成作业。

 

欣赏刻纸艺术,了

解刻纸是民间剪纸的一种制作方法。

了解阴刻与阳刻的基本特点。

认识剪纸的阴刻与阳刻。

 

欣赏书中作品,了

解阴刻与阳刻的运用方

法。

 

了解刻纸步骤和方

法。

 

了解作业要求,学

习刻纸基本技法。

 

灵活运用剪纸中阴刻和阳刻的基本方法。

评价

展示评价作业:

展示优秀作业,组织

学生评价作品。

小组自评、互评。

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板书设计:

刻纸

技法:

阴刻阳刻阴刻阳刻结合

步骤:

起稿勾画轮廓刻纸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刻纸方法的介绍,了解了刻纸的方法。

知道了刻纸作品属于剪纸艺术,通过剪纸作品的欣赏,同学们非常欣赏和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

第3课刻纸点彩

新课标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与前一课《刻纸》为一个单元。

在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学习剪纸中的刻纸技法、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制作能力。

本课的意图是在刻纸作品的基础上,运用刻纸作品学习点彩的方法,灵活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使用水粉颜色完成一幅刻纸点彩的作品。

了解点彩画的艺术效果,尝试点彩画的方法,体验点彩画的艺术美感。

让学生观察了解点彩画的基本特点,在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中体验刻纸点彩的乐趣,增强对点彩艺术的美感体验。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了解点彩方法,感受点彩艺术特点,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感受刻纸点彩的艺术特色。

应会:

学习运用刻纸作品完成一幅点彩作品。

在点彩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色彩知识,注意混合色的效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了解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刻纸作品完成点彩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表现的能力和创新制作能力,强化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运用刻纸作品完成一幅刻纸点彩作品,利用色彩知识生动表现内容。

难点:

灵活运用色彩知识突出主体,注意色彩的混合效果。

学习材料:

教师:

课件、刻纸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