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805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7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docx

船舶辅机实习指导书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轮机工程专业

 

船舶辅机

 

实训指导书

一.辅机操作

(序号按海事局考试项目编制)

实习十二油水分离器的运行管理与停车

1.项目设备:

完整油水分离器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15PPM报警装置的检查。

2)检查供液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检查各级压力差是否正常。

3)控制流量,不要超过油水分离器的额定处理能力。

如果油位高了应该能够及时的排油。

4)停油水分离器之前,应该打开海水供应阀,停止污水供应阀,用海水运行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应该多手动打开排油阀进行排油操作。

5)停加热器、停供液泵,关闭各阀。

6)停油份浓度监测装置之前应该用清水冲洗油份浓度监测器。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三主压缩空气系统的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空气压缩机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起动

①将曲轴旋转l~2转,检查运动部件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

②检查曲轴箱的油位是否在油尺两刻线之间。

采用油勺飞溅润滑时,以曲轴下止点油勺浸入油中20~30mm为宜,油勺应离底2~3mm。

若低压级气缸采用滴油润滑,滴油杯的油位不应低于高度的1/3,并将滴油量调至每分钟4~6滴。

③开启冷却水管上的截止阀,供水;开启机身下部的放水阀,检查冷却水供应情况。

④检查空压机排出端的截止阀是否开启。

⑤没有自动起动的释载装置的空压机,应开启手动释载阀或油水分离器上的泄放阀,以减轻空压机的起动负荷。

⑥起动空压机,注意转向是否正确,待达额定转速后,关闭手动释载阀或油水分离器上的泄放阀。

⑦观察压力表有无读数,以判断气路是否畅通,压力表有无损坏。

⑧仔细倾听有无不正常的响声。

2)运转

①注意观察压力表的读数,看高、低压缸的压缩比分配是否均匀,工作压力有无超过规定值。

②采用压力润滑的空压机,油压应保持在98kPa~294kPa,不得低于98kPa。

③注意检查冷却水的出口温度;进机冷却水温一般不应低于30℃,冷却水进出口温差一般为10~15℃,如果起动时忘记开冷却水阀,必须立即停车,待气缸自然完全冷却后再逐渐供入冷却水,切忌在气缸还热的情况下供入冷却水,以免产生炸缸事故。

④注意检查各级的排气温度和曲轴箱润滑油的温度。

一般风冷式空压机的排气温度不超过160℃,滑油温度不超过80℃;水冷式空压机的排气温度不超过160℃,润滑油的温度不超过70℃。

进气瓶的气温,水冷时应不超过进水温度加30℃,风冷时应不超过环境温度加40℃。

若发现排气温度或润滑油温度超过以上值,应查明原因排除。

⑤每隔2小时左右打开油水分离器的泄放阀,以排除积聚其中的油和水。

放出来的水应是水面上看到油渍,而沾在手上捻起来又无油腻感,否则将认为有过量的润滑油排出气缸。

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与电动机的连接和地脚螺丝的坚固情况,并注意有无异常响声,若有应立即停车检查。

3)停车

①开启油水分离器上的泄放阀,排污。

②切断电源,停电动机。

③关闭冷却水截止阀和滴油杯的油量调节阀。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四空调制冷压缩机补充冷剂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冷库或空调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冷剂可从系统中高压侧的专用充液阀或低压侧的吸入多用孔道充入。

从充液阀充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把储剂的钢瓶的瓶头成约30°倾斜朝下置于位置高于储液器的磅秤上,以便随时准确地判断冷剂的充入量,避免比冷剂轻的水分和空气以及比冷剂重的杂质充入系统,加快充剂速度(充入的是液体冷剂或气液混合物)。

2)把接管一端接于充液阀,暂不拧紧接头螺母,另一端接于钢瓶头的出口阀,并拧紧接头螺母。

微开钢瓶阀即关,用冷剂驱赶接管内的空气,拧紧系统充液阀的接头螺母。

记下此时钢瓶的质量。

3)开启系统中各阀,开足钢瓶阀和系统充液阀,靠瓶内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冷剂饱和压力与系统中的压差,经干燥器充入冷剂,密切监视钢瓶质量的变化。

若系统与钢瓶的压力平衡后,冷剂的充入量仍未达要求值时,则可关闭系统储液器的出液阀,起动压缩机抽吸,直至冷剂的充入量达要求值。

冷剂的充入量,可按说明书的要求,或根据储液器的液位判断(一般停机冷剂收入后应为80%左右,运行中液位应为1/3~1/2左右)。

4)关闭钢瓶阀,待此端的充液接管结霜,结霜融化,表明接管内的液体冷剂已收回,关闭充液阀。

从压缩机吸入多用孔道充液与上述步骤类同,只是钢瓶应正立放,充剂过程中钢瓶阀不宜开得过大,以免压缩机发生“液击”。

若听见“液击”声,则应立即关小钢瓶阀。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五空调装置制冷压缩机的加滑油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空调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加滑油时必须注意加入滑油的牌号应与原用滑油牌号相同,不同牌号的油不能混用,以免滑油变质;添加滑油应适量,加入过量滑油易使压缩机产生液击,导致热交换器传热系数和膨胀阀的冷剂流量降低。

补充滑油的方法有三种:

1)从压缩机吸入多用孔道吸入。

此法适用于小型压缩机,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压缩机吸入多用孔道,装上“T”形接头,接好加油接管和压力真空表,稍开多用孔道即关,用机内冷剂驱除接管内的空气,立即用拇指堵住接管的管口。

②关闭压缩机的吸入截止阀,隔断压缩机与回气管的通路。

③把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或短接低压继电器。

起动压缩机瞬时即停,重复2~3次,防止溶于滑油中的冷剂把滑油带进气缸而产生“液击”,然后运行几分钟,直至达稳定的真空后停机。

④把用拇指堵住的管口置于油中,松开拇指,油即经接管、多用孔道和回油孔被吸入曲轴箱。

若油的吸入量不足,可用拇指堵住管口,重复以上操作。

⑤开启吸气截止阀,关闭吸入多用孔道,拆去接管,把低压继电器复原,然后再稍开多用孔道,以把低压信号引入压力表和低压继电器。

2)从压缩机的曲轴箱的加油孔注入

①关闭压缩机的吸气截止阀,把机内的冷剂收入储液器,直至自停机或低压压力为“0”时,停机。

②关闭排气截止阀,旋出加油孔螺塞,从加油孔注入滑油,直至油面达油位线为止。

③开启吸气截止阀,用冷剂驱赶侵入曲轴箱内的空气,旋紧加油孔旋塞;或用压缩机抽除曲轴箱的空气。

开启排气截止阀。

3)利用曲轴箱上的加油阀加油。

此法适用于装有加放油阀的压缩机,且可在压缩机运行中加油。

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加油阀上装上加油接管,把加油阀转到“放油”位置,利用曲轴箱内具有一定压力的油驱除接管内的空气,用手指堵住接管另一端的管口,把管口浸入油盆或桶的油内。

把加油阀转到“运转”位置。

②关小出液阀或吸气截止阀,使装置在低压压力略高于“0”下运转。

③把加油阀转到“加油”位置,油泵即经加油阀和接管从油盆或桶内吸油。

当曲轴箱的油面上升至油位刻线时,立即把加油阀转到“运转”位置。

④开大出液阀或吸气截止阀,拆除加油接管。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六空调制冷系统更换干燥剂的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空调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关闭储液器出口阀,起动压缩机,将制冷系统中的冷剂收回至储液器中。

但必须保证系统中压力高于大气压力。

2)关闭干燥器进口端的截止阀,用热毛巾或热水将干燥器中冷剂赶入系统中后关闭其出口阀。

3)松开干燥器两端接头,取下干燥器。

4)打开干燥器,用蓝色硅胶更换其内的失效干燥剂,装好干燥器端盖。

5)将干燥器装入系统时,应先上好一边,另一边不要上紧,微开一边的阀,将干燥器内的空气排出,待另一端有冷剂排出时,拧紧该端接头。

6)打开两边的阀,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七空调装置降温工况的起动、停车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空调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当外界气温高于25℃时,空调装置应按降温工况运行。

1)检查系统各相关阀件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状态;检查电路及控制是否正常;检查压缩机润滑油量是否足够等相关的检查工作。

2)起动空调器风机。

3)正确起动制冷压缩机。

将压缩机控制箱转至“手动”位置,全开压缩机排出阀,关闭压缩机吸入阀,点动压缩机1~2次。

再微开压缩机吸入阀,启动压缩机,缓慢开大压缩机吸入阀,待起动正常后,将控制箱从“手动”转至“自动”位置,系统投入正常工作。

4)根据舱室空气的新鲜要求和外界气候变化情况,调节新风与回风的比例。

但应注意,一般情况是不随意改变新风与回风的风门开度大小的。

5)空调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是根据舱室的温度变化情况自动控制空调器的起动和停机的。

6)当外界气温降低需长期停用制冷装置时,应把制冷系统中的冷剂收回至储液器中,以减少冷剂的泄漏。

停机前应将制冷装置的储液器的“出液阀”关闭,待压缩机运行至吸入压力降至0.01~0.02Mpa左右时关闭吸入阀,后停压缩机,再关排出阀。

7)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再停风机。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八分油机的起动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油分离机(DZY—30型)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检查分油机本体上的制动器和制动器是否脱开。

2)检查齿轮箱的滑油量是否足够。

3)检查分离油的加热温度是否适宜。

4)检查高位水箱水量是否足够,控制阀是否处于“空位”。

5)检查油、水各阀是否处于正确的打开或关闭位置。

6)起动分油机,在到达额定转速(可由计转器测得)后,注意有否异常的声响或震动。

7)在全速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若按分水装置工作,对于人工排渣型分油机,应打开机盖上的螺塞孔,向分离筒内注水直至污水口有水排出,以造成水封;对于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可把控制阀转至“密封”位置,待排污道有水流出时,再把控制阀转至“补偿”位置,开启引水旋塞,引热水入分离筒,造成水封。

8)按分水工况工作时,应缓慢开启进油阀,以免流量过大冲破水封引起出水口跑油或溢油管溢流,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进油,重新建立水封后再缓慢进油。

按分杂装置工作时,进油阀则要尽快开启,以防污油中的杂质在转轴附近沉淀。

9)对于全自动分油机,待分油机的转速达到正常之后,投入自动控制程序。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十九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起动、管理与停用

1.项目设备:

完整活塞式空压机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起动

①将曲轴旋转l~2转,检查运动部件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

②检查曲轴箱的油位是否在油尺两刻线之间。

若低压级气缸采用滴油润滑,滴油杯的油位不应低于高度的1/3,并将滴油量调至每分钟4~6滴;

③开启冷却水管上的截止阀,供水;开启机身下部的放水阀,检查冷却水供应情况;

④检查空压机排出端的截止阀是否开启;

⑤没有自动起动的释载装置的空压机,应开启手动释载阀或油水分离器上的泄放阀,以减⑥轻空压机的起动负荷;

起动空压机,注意转向是否正确,待达额定转速后,关闭手动释载阀或油水分离器上的泄放阀;

⑦观察压力表有无读数,以判断气路是否畅通,压力表有无损坏;

⑧仔细倾听有无不正常的响声。

2)运转

①注意观察压力表的读数,看高、低压缸的压缩比分配是否均匀,工作压力有无超过规定值。

②采用压力润滑的空压机,油压应保持在98kPa~294kPa,不得低于49kPa。

③注意检查冷却水的出口温度;进机冷却水温一般不应低于30℃,冷却水进出口温差一般不应超过13℃,如果起动时忘记开冷却水阀,必须立即停车,待气缸自然完全冷却后再逐渐供入冷却水,切忌在气缸还热的情况下供入冷却水,以免产生炸缸事故。

④注意检查各级的排气温度和曲轴箱润滑油的温度。

一般风冷式空压机的排气温度不超过160℃,滑油温度不超过80℃;水冷式空压机的排气温度不超过200℃,润滑油的温度不超过70℃。

若发现排气温度或润滑油温度超过以上值,应查明原因排除。

⑤每隔2小时左右打开油水分离器的泄放阀,以排除积聚其中的油和水。

放出来的水应是水面上看到油渍,而沾在手上捻起来又无油腻感,否则将认为有过量的润滑油排出气缸。

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与电动机的连接和地脚螺丝的坚固情况,并注意有无异常响声,若有应立即停车检查。

3)停车

①开启油水分离器上的泄放阀,排污;

②切断电源,停电动机;

③关闭冷却水截止阀和滴油杯的油量调节阀。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二十锅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燃油辅助锅炉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锅炉本体的检查,看是否有破损或者有易燃物在周围。

2)在锅炉冷炉点火前,应检查锅炉的附件、燃油系统、汽水系统、自动调节系统是否正常,在确认一切正常,炉内没有残留物品后,方能上水。

3)上水前,应检查炉水舱中水的质量,并向炉内加入水处理药剂。

上水时最好交替使用主副给水系统,以确认两个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

4)上水的数量视锅炉型式而定。

对于火管锅炉,应将水上至水位表观察窗的最上缘,以便在升汽后通过底部排污阀,分数次将位于底部温度较低的炉水放掉,使整个锅炉温度加速均匀。

对于水管锅炉,可上水至水位表最低工作水位处,因为产汽后炉水会因含有大量汽泡而水位自然上升。

5)上水时,除空气旋塞、压力表阀及水位表的通水阀、通汽阀应开足外,其它阀门、人孔门等一律关闭。

主蒸汽阀在关死后应再倒转1/4~1/2转,以防升汽后阀杆因受热膨胀将阀盘顶死在阀座上,使开启困难。

上水时还应注意容水空间每一接合部位有无渗漏现象。

若有,应及时消除。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二十一辅锅炉的点火升汽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燃油辅助锅炉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点火前各控制开关,报警装置开关正确投入使用。

2)预扫风。

一般为20~60s钟,海船一般规定为3~5min。

3)点火时,关小风门,进行小风量点火;点火成功后,开大风门,调节至炉内燃烧良好为止。

4)冷炉点火的情况下,应该采取间断燃烧的办法,就是要烧一会停一会,不要加热太快。

对于蒸发量为1t/h~2t/h的辅锅炉,从点火至满压,一般火管锅炉需2h,水管锅炉只需15min左右。

5)待空气阀排出蒸汽后,关闭空气阀。

6)在点火升汽过程中,应多次冲洗水位计,使玻璃管(板)逐渐加热。

7)供气前,应先进行暖管。

微开主蒸汽阀,慢慢的供气暖管10~15min,并打开蒸汽管路上的泄水阀,放掉管路中的凝水。

然后再逐渐打开主蒸汽阀供汽。

8)点火升汽结束后,将锅炉从手控改为自控。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二十二辅锅炉的运行管理

1.项目设备:

完整燃油辅助锅炉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锅炉本体及附属装置的泄露检查。

2)气压、油压、油温、风量、水位的检查。

3)对管路系统进行监视,检查凝水柜中有无油油迹。

4)定期或水位表发生故障后,对水位计进行冲洗。

5)监视炉内的水位情况,定期或必要时进行上、下排污。

6)监视炉内的燃烧情况和观察排烟的颜色,判断燃烧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做必要的调整。

7)定期对炉水进行化验,检查炉水的碱度、硬度和盐度是否正常。

8)定期打开锅炉安全阀的强开手柄,观察其启、闭是否正常。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实习二十三辅锅炉停火操作

1.项目设备:

完整燃油辅助锅炉装置一套

2.项目内容:

1)停炉前,应进行重油→轻油转换,待管路中的重油烧尽后停炉。

2)关供气阀并改自动控制为手动控制停止燃烧。

3)手动给水至高水位,进行上排污;待炉内汽压降至0.1Mpa左右时,进行下排污;然后上水至水位表高度的3/4位置。

4)让锅炉自然冷却,当压力降到接近零时要记住打开空气阀,防止锅炉内成为真空。

3.项目实习要求:

老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后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至少实际操作一遍。

达到每一位学生均能熟练操作和牢固掌握。

二.辅机拆装

实操十六离心泵的拆装与检查

一、设备:

单级、双级电照壳式离心泵

二、离心泵拆装与检查要求

1、具的选取、使用、正确得当。

2、拆卸程序正确。

3、工艺方法得当,符合技术规范。

4、工具整理放妥。

 

1-泵体;2-泵盖;3-叶轮;4-轴;5-密封环;1-排出管;2-引水漏斗;3-泵壳;4-叶轮;

6-叶轮螺母;7-轴套,8-填料压盖;9-填料环;5-叶片;6-吸入管;7-吸入滤器和底阀;

10-填料;11-悬架轴承部件。

8-填料箱;9-泵轴。

三、离心泵拆装与检查步骤及要求

离心泵拆装

1、拆装应注意事项

(1)对一些重要部件拆卸前应做好记号,以备装复时定位。

(2)拆卸的零部件应妥善安放,以防掉落。

2、拆装步骤

(1)关闭泵浦的吸、排截止阀;

(2)将电动机的接线脱开,在联轴节处做好记好,拆除固定电动机的螺栓,然后将电动机卸下。

(3)拆下泵浦与吸、排管。

(4),拆掉吸入端端盖。

(5)使用专用工具拆卸离心泵叶轮,用专用扳手拆下叶轮前的反扣螺母及止动垫圈(一般反扣螺母是左旋螺纹)取下止动垫圈,叶轮即可从轴上取下,如取不下来,可利用叶轮平衡孔上的丝牙用专用工具将叶轮从轴上取下,具体方法是:

将专用工具的两根螺钉拧入叶轮上有丝牙的平衡孔中,丝杆顶正轴端中心,慢慢转动手柄,将叶轮从泵轴上拉出。

如果叶轮锈于轴上而拉不动,可在健连接外刷上少量煤油,稍等片刻,即可拉出叶轮,取下叶轮平键。

(6)使用拉马拆卸滚动轴承,先拆下轴承箱上前后两只轴承盖,然后用一木块垫在联轴器端轴头上,用紫铜棒轻轻敲打木块,就可把泵轴连同轴承一起拆下。

从轴上取下轴承时要注意不能损伤轴承,一般用专用工具拉马的拉勾钩住滚动轴承内圈,丝杆顶正轴端,慢慢转动手柄,滚动轴承即可被拉下。

(7)使用拉马拆卸联轴节,具体方法是:

将轴固定好,先拆下固定联轴节的锁紧帽,再用专用工具拉马的拉勾钩住联轴节拉下。

在钩拉过程中,可用铜锤或铜棒轻击联轴节,如果拆不下来,可用棉纱蘸上煤油,沿着联轴器四周燃烧,使其均匀热膨胀,这样便会容易拆下,但为了防止轴与联轴器一起受热膨胀,应用温布把泵轴包好。

离心泵拆卸完毕后,应用轻柴油或煤油将拆卸的零部件清洗干净,按顺序放好,以备检查和测量。

三、离心泵拆装与检查步骤及要求

1、叶轮的检查

叶轮遇有下列缺陷之一时,应予换新。

(1)表面出现较深的裂纹或开式叶轮的叶瓣断裂。

(2)表面因腐蚀而出现较多的砂眼或穿孔。

(3)轮壁因腐蚀而显著变薄,影响了机械强度。

(4)叶轮进口处有较严重的磨损而又难以修复。

(5)叶轮已经变形。

一般情况,铜质叶轮穿孔不多时,可用黄铜补焊。

叶轮进口处的划痕或偏磨现象不太严重时,可用砂布打磨,在厚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光车。

2、泵壳的检查

泵壳在工作中,往往因机械应力或热力的作用出现裂纹。

检查时可用手锤轻轻敲泵壳,如出现破哑声,则表明泵壳已有裂纹,必要时可用放大镜查找,可先在裂纹处浇以煤油擦干表面,并涂上一层白粉,然后用手锤轻敲泵壳,使裂纹内的煤油因受振动而渗出,浸湿白粉,从而显示出一条清晰的黑线,借此可判明裂纹的走向和长度。

如果裂纹出现在承受压力的地方,则应进行补焊,也可用环氧树脂修补,如裂纹出现在不受压力和不起密封作用的地方,即可在裂纹两端各钻一个3MM的小圆孔,以消除局部应力集中,防止裂纹继续扩大,如果泵壳已无修补的价值,应予以换新。

3、和转子的检查

泵轴拆洗后外观检查,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换新。

(1)泵轴已产生裂纹。

(2)表面严重磨损或腐蚀而出现较大的沟痕,以至影响轴的机械强度。

(3)键槽扭裂扩张严重。

泵轴要求笔直,不得弯曲变形,拆洗后可在车床上检查,将泵轴一端装于车床卡盘中,在卡盘中注意垫好铜片。

另一端用尾架顶针顶住泵轴中心孔,将百分表架置于车床中拖板上,装好后将顶针顶于泵轴中间的外圆柱面上,用手慢慢转动卡盘,观察百分表指针的变化,记录下最大值和最小值及轴面上的位置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的一半即为轴的弯曲量。

另外也可以在平板上检查泵轴弯曲量。

检查时,在平板上放置好两块V型铁,将泵轴两置于其上,将百分表架放在平板上,装好百分表,将百分表顶在泵轴中间的外圆柱面上,用手慢慢转动泵轴,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变化量。

记录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在相应的位置上做上标记。

上述测量实际上是测量的轴的向跳动量,一般轴的径向跳动量,中间不超过0.02MM,否则应校直。

校直最简单的方法是捻打,捻打时应将泵轴放在硬木或垫有铜皮的铁块上,凸面朝上,用铜锤捻打,并随时进行测量。

另一方法是用手摇螺旋压力机来校直,如图79所示,具体方法是:

在平台上放置好两块V型铁,将泵轴置于其上,同样将弯曲的凸面朝上,然后将校直机的钩住泵轴,丝杠顶住泵轴弯曲部位的凸面,各相应的位置上应垫好铜片,缓慢面连续地转动手柄,旋以一定的压力,直至完全校直为止。

转子的测量与泵轴的测量方法相同,一般叶轮密封环处的径向跳动不超过0.03MM,轴套不超过0.04MM,两轴颈不超过0.02MM。

4、轴承的检查

对于滚动轴承,检查时发现松动,转动不灵活等缺陷或运行时间已达到运行周期则应换新。

滚动轴承其常见故障有:

滚子和滚道严重磨损,表面腐蚀等。

一般来说轴承磨损严重,其运转时噪声较大,主要是因磨损后其径向和轴向间隙变大所致。

一般轴承的内径为30-50MM时,径向间隙不大于0.035-0.045MM。

滚动轴承径向间隙的测量方法为:

将轴承平放于板上,磁性百分表架置于平板上,装好百分表,然后将百分表顶针顶在轴承外圆柱面上(径向),一只手固定轴承内圈,另一只手推动轴承的外圈,观察百分表指针的变化量,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轴承的径向间隙。

轴承的间隙超过要求时,应换新。

5、检查叶轮密封环间隙是否合适

测量叶轮密封环间隙:

通过测量叶轮口外圆和密封环内圆上、左右两个位置的直径,分别取平均值,其差值的一半为其间隙,如间隙太大时必须进行修复,方法是:

先把叶轮入口外径光车,然后配一个合适的密封环镶嵌在入口泵盖上。

七、离心泵的安装

离心泵零部件检查后经过合理的修理或更换后即可以进行装配。

1、整个转子叶轮外,其余全部在检修间正式组装完毕,这包括轴套、滚动轴承、定位套、联轴器侧轴承端盖、小套、联轴器及螺母等。

2、转子从联轴器侧穿入泵内,注意填料压盖不要忘记装,轴承端盖上紧后,必须保证:

(1)轴承端盖应压住滚动轴承外圈。

(2)轴承端盖对外圈的压紧力不要过大,轴承的轴向间隙不能消失。

用压铅法测量此项压紧力时,可在零对零基础上放出0.1—0.2MM,然后用手盘动转子,应灵活轻便。

(3)把叶轮及其键、螺母等装在轴上,盘动转子,看叶轮与密封环是否出现相应磨擦现象。

(4)轴封的装配。

该泵采用填料密封,打开填料压盖,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