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767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docx

中医学习笔记内容

学员笔记内容

第一期培训时间:

2009年7月20

培训内容:

1.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2.幻灯片教学课件中医药适宜技术

(参加培训人员:

县中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人员)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基础部分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2•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3.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

4•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5•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二、中医诊断基本知识

1•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2•望神、望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的病理舌象及其临床意义

4•闻诊的主要内容;常见的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5.寸口诊脉的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的病理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

1•中药的性能:

四气五味

2•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十九畏:

硫黄本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

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遇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

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禁服: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

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四、方剂基本知识

1.50首代表性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2.50种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技能部分

一、针灸疗法

1.6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其中30个主要穴位的主治

2.毫针刺法及操作规范

3•针灸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灸治、拔罐、刮痧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二、推拿疗法

1.8种常用推拿手法

2.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其他疗法

熏洗、敷贴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四、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1•常用中药饮片的识别

2•中药的常用贮存保管方法

3.中药的煎服法

临床部分

1.门诊登记和中医处方书写方法及规范

2.以下30个常见病证的诊断、辨证施治及转归预后:

感冒、咳嗽、喘证、哮病、眩晕、胃痛、痢疾、呕吐、泄泻、头痛、痹证、腰痛、淋证、水肿、中风后遗症、面瘫、漏肩风、牙痛、中暑、疖、丹毒、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小儿泄泻、积滞、遗尿、麻疹、痄腮、水痘

预防保健部分

1.时行疾病的基本特征、预防措施及常用预防方药的应用

2.中医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第二期

培训时间:

2010年5月11日

培训内容:

1.林甸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教材

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二册

3.幻灯片教学课件刮痧和熏洗实用技术(参加培训人员:

县中医院、县综合医院的中医人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西医医师)

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1.《林甸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教材》的黑体字部分。

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二册的黑体字部分。

第四期

培训时间:

2011年3月25日

培训内容: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一册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林甸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验方集

(参加培训人员:

乡镇卫生院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一册第二分册8~11页和32~34页内容(记大、小标题部分)及以下内容。

基础部分

一、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2•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3.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

4•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5•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二、中医诊断基本知识

1•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2•望神、望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的病理舌象及其临床意义

4•闻诊的主要内容;常见的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5.寸口诊脉的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的病理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三、中药基本知识

1•中药的性能:

四气五味

2•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十九畏:

硫黄本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

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遇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

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禁服: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

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四、方剂基本知识

1.50首代表性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2.50种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技能部分

一、针灸疗法

1.6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其中30个主要穴位的主治

2.毫针刺法及操作规范

3•针灸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灸治、拔罐、刮痧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二、推拿疗法

1.8种常用推拿手法

2.推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其他疗法

熏洗、敷贴的作用及操作规范

四、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1•常用中药饮片的识别

2•中药的常用贮存保管方法

3.中药的煎服法

1.门诊登记和中医处方书写方法及规范

2.15个常见病证的诊断、辨证施治及转归预后:

感冒、咳嗽、眩晕、胃痛、胁痛、头痛、痹证、泄泻、中风后遗症、中暑、疮疡、月经不调、痛经、积滞、痄腮、

预防保健部分

1.时行疾病的基本特征、预防措施及常用预防方药的应用

2.中医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第五期

培训时间:

2011年5月15日

培训内容: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二册

2.幻灯片教学课件十项中医适宜技术(参加培训人员:

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二册的内容

2.抄写以下黑体字部分

十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1口腔溃疡贴敷治疗吴茱萸12克,研为细末,以食醋调成膏状备用。

治疗前先用温水浸泡双足

10min左右,擦干后取膏药指腹大小,敷于双足的涌泉穴(足心正中陷凹处),外用胶布固定,2h后揭去,早晚各1次,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

吴茱萸,性辛、苦、温,具有辛苦能降,引热下行的作用。

涌泉穴为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腔,外敷该穴可以起到引火归原的作用,外贴穴位,药物经皮肤吸收,通过对俞穴刺激而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以食醋调和可以减轻刺激性,增加渗透性,故效果颇佳。

2艾灸法治疗妇女痛经

(1)取穴:

神阙、关元

(2)大艾炷,每壮重量1.5g。

②根据痛经程度,轻者用4壮,中度用6壮,重者用8壮。

(3)将鲜姜统一切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

神阙穴置放细盐。

(4)用线香点燃艾炷,以免用火柴烧烫伤。

(5)疗程:

初次以痛经开始时灸治三日,第二个疗程和第三个疗程在月经前三日开始灸治,共六日。

艾灸法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可有效改善痛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好。

3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以三棱针在簇集疱疹周围刺络出血,视疱疹数量多寡

选大中小号适当玻璃罐,以闪火法速将罐按至刺络部位,留罐10〜15min,令出血5—10毫升,以拔出水泡内液体、瘀血及局部皮肤充血发紫为佳。

每日1次,

一般1〜4次即可治愈。

拔罐后局部皮肤外涂碘伏。

4拔罐法治疗感冒

病人取俯卧位,暴漏背部。

沿督脉与膀胱经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

医者用闪火法拔罐,左手紧急把罐体扣在督脉。

然后,医者右手握罐,左手扶住并拉紧患者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至皮肤潮红。

再将火罐分别移到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穴。

5刮痧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技术选穴:

大椎、腰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承山、昆仑、后溪。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先在颈椎区域涂刮痧油刮拭,之后在腰背部肾俞、大肠俞、腰阳关一代寻找痛点刮,再在委中、承山穴用角刮,最后刮昆仑、后溪。

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然后随证加刮配穴。

6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

多有恶

寒、发热等症。

②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

③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

常可心脏受累。

④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大于500单位。

2:

治疗方法取穴:

一般根据疼痛部位而定,以局部选穴为主,多选阿是穴(压痛点、异常反应点等)以及病灶的局部,如肩部取肩髑、肩露、肩贞、臂膈等;腰部取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等;膝部取血海、梁丘、内外膝眼、足三

里、阳陵泉、阴陵泉等。

每次每个部位视情况可选2--4穴位。

操作:

①体位固定,在消毒针刺前,要进行穴位标记,用拇指指甲掐压“十”字,以保证准确

刺入。

定好穴位后,先用2%碘酒棉球,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

②烧针:

选用贺氏中粗火针,一般用酒精灯点燃,左手端灯,右手持针,在接近预刺部位上方约10cm处,针尖向着针刺部位,将针尖与针体伸入火外焰,根据针刺需要,来决定烧红的长度。

一般是从针体向针尖烧,以针身通红发白为度。

烧针为火针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正如《针灸大成•火针》:

“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祛病,反损于人。

”⑨针刺:

当针烧红后迅速、准确垂直点刺刺入所选穴位,再快速拔出,整个过程大约只需1/10秒。

针刺深度与方向针

根据病情以及针刺部位的组织结构等情况来定。

一般0.5〜1寸。

出针后以消毒干棉球迅速按压针孔片刻。

3:

火针疗法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医疗经验之一,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卓著、适应症广的特点,尤其对风寒湿痹疗效显著。

《灵枢•官针》云:

“烨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火针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祛瘀、调和气血的作用。

火针疗法集针刺和温灸于一体,能温助人体阳气,继而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寒湿祛除,经络疏通,气血调和则诸症白除。

从临床观察可以看出,火针疗法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本法操作简单,既能减轻患者针刺痛苦,又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7感冒单方验方

1:

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

适用于风寒感冒。

2:

紫苏叶茶

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

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3:

藿荷饮

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饮。

适用于暑湿感冒。

4:

金菊薄荷茶

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频饮。

适用于风热感冒。

8偏方治疗褥疮

山羊矢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

一日一次。

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大枣丸(五十五)凡溃烂不堪之证将见内膜者,先用洞天救苦丹等药托尽毒气,以此丸补益收功。

山羊矢(不拘多少,取晒干入锅炒存性,磨粉)大枣(去皮、核)上药先将枣

捣烂如泥,然后入羊矢末,捶至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钱,仍用黑枣煨汤送服,日二次。

邯郸居士注:

山羊矢治疗褥疮是李仕懋教授在石家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时讲的方子,他自己用过,说有

效。

现在用人血白蛋白外敷褥疮据说疗效非常明显。

另外,用中药地骨皮研粉外敷亦效。

地骨皮要自己到田地里采野生的枸杞根,单用皮,用砂锅炒黄,研为细末备用。

地骨皮炒时不得见铁器,否则无效。

9连苏饮治疗妊娠恶阻

李士懋教授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近年中医文献研究,创立了呕吐火热内郁病机学说,提出了呕吐的治则当以祛邪为主,治疗方法当以清透火热为主。

创用清代名医薛生白的名方连苏饮(黄连、苏叶)治疗妊娠恶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连苏饮治疗妊娠恶阻,药取黄连4g,苏叶8g,水煎至50ml左右,采用押服(即

含服),服药一口含在咽喉部约5min,然后慢慢咽下,如此反复嗽口,1d2~3

次。

连苏饮,取黄连苦寒以清湿热,泻胃火,苏叶以通肺胃。

火郁发之雾叶味辛,

以散火郁。

黄连以苏叶相配,一清一散,起到清其湿热,泻其胃热,复其升降,呕吐自止作用。

10单方验方治疗腮腺炎(痄腮)

1:

青黛散以醋调敷腮部,每日3—4次。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2:

万年青根、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鞭蓉叶、鲜鱼腥草、鲜大青叶、鲜地龙糊(可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数次。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3:

鲜仙人掌适量,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3次,共4〜6日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4:

普济消毒饮(李杲《东垣十书》)石家庄培训时,李仕懋验方部分讲的方子

处方:

黄苓10克,黄连10克,玄参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5克,马勃9克,牛蒡子10克,薄荷6克,僵蚕9克,桔梗6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陈皮6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I剂。

若初起卫表邪毒较盛,恶寒、头痛、身骨痛为主者,可去僵蚕、陈皮、玄参,加荆芥9克,防风9克,葛根12克。

若兼腑实便秘,舌苔焦黄而干者,可去升麻、陈皮,加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6克(冲),枳实9克。

头痛甚者,加菊花15克,蔓荆子10克。

第六期

培训时间:

2011年8月17日

培训内容: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三册

2.幻灯片教学课件十项中医适宜技术(参加培训人员:

县中医院、县综合医院的中医人员)

以上人员笔记内容: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主编王国强)第三册的内容

2.抄写以下黑体字部分

十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1口腔溃疡贴敷治疗吴茱萸12克,研为细末,以食醋调成膏状备用。

治疗前先用温水浸泡双足

10min左右,擦干后取膏药指腹大小,敷于双足的涌泉穴(足心正中陷凹处),外用胶布固定,2h后揭去,早晚各1次,5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

吴茱萸,性辛、苦、温,具有辛苦能降,引热下行的作用。

涌泉穴为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腔,外敷该穴可以起到引火归原的作用,外贴穴位,药物经皮肤吸收,通过对俞穴刺激而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以食醋调和可以减轻刺激性,增加渗透性,故效果颇佳。

2艾灸法治疗妇女痛经

(1)取穴:

神阙、关元

(2)大艾炷,每壮重量1.5g。

②根据痛经程度,轻者用4壮,中度用6壮,重者用8壮。

(3)将鲜姜统一切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

神阙穴置放细盐。

(4)用线香点燃艾炷,以免用火柴烧烫伤。

(5)疗程:

初次以痛经开始时灸治三日,第二个疗程和第三个疗程在月经前三日开始灸治,共六日。

艾灸法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可有效改善痛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好。

3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以三棱针在簇集疱疹周围刺络出血,视疱疹数量多寡选大中小号适当玻璃罐,以闪火法速将罐按至刺络部位,留罐10〜15min,令出血5—10毫升,以拔出水泡内液体、瘀血及局部皮肤充血发紫为佳。

每日1次,

一般1〜4次即可治愈。

拔罐后局部皮肤外涂碘伏。

4拔罐法治疗感冒

病人取俯卧位,暴漏背部。

沿督脉与膀胱经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

医者用闪火法拔罐,左手紧急把罐体扣在督脉。

然后,医者右手握罐,左手扶住并拉紧患者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至皮肤潮红。

再将火罐分别移到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穴。

5刮痧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技术选穴:

大椎、腰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承山、昆仑、后溪。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先在颈椎区域涂刮痧油刮拭,之后在腰背部肾俞、大肠俞、腰阳关一代寻找痛点刮,再在委中、承山穴用角刮,最后刮昆仑、后溪。

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每日1次。

然后随证加刮配穴。

6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以四肢大关节走窜疼痛为主,伴重着、酸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

多有恶

寒、发热等症。

②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史。

③部分患者可有低热,四肢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

常可心脏受累。

④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大于500单位。

2:

治疗方法取穴:

一般根据疼痛部位而定,以局部选穴为主,多选阿是穴(压

痛点、异常反应点等)以及病灶的局部,如肩部取肩髑、肩露、肩贞、臂膈等;

腰部取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等;膝部取血海、梁丘、内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等。

每次每个部位视情况可选2--4穴位。

操作:

①体位固定,在消毒针刺前,要进行穴位标记,用拇指指甲掐压“十”字,以保证准确

刺入。

定好穴位后,先用2%碘酒棉球,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

②烧针:

选用贺氏中粗火针,一般用酒精灯点燃,左手端灯,右手持针,在接近预刺部位上方约10cm处,针尖向着针刺部位,将针尖与针体伸入火外焰,根据针刺需要,来决定烧红的长度。

一般是从针体向针尖烧,以针身通红发白为度。

烧针为火针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正如《针灸大成•火针》:

“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

功。

若不红,不能祛病,反损于人。

”⑨针刺:

当针烧红后迅速、准确垂直点刺刺入所选穴位,再快速拔出,整个过程大约只需1/10秒。

针刺深度与方向针

根据病情以及针刺部位的组织结构等情况来定。

一般0.5〜1寸。

出针后以消

毒干棉球迅速按压针孔片刻。

3:

火针疗法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医疗经验之一,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卓著、适应症广的特点,尤其对风寒湿痹疗效显著。

《灵枢•官针》云:

“烨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火针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祛瘀、调和气血的作用。

火针疗法集针刺和温灸于一体,能温助人体阳气,继而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寒湿祛除,经络疏通,气血调和则诸症白除。

从临床观察可以看出,火针疗法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本法操作简单,既能减轻患者针刺痛苦,又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7感冒单方验方

1:

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

适用于风寒感冒。

2:

紫苏叶茶

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

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3:

藿荷饮

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饮。

适用于暑湿感冒。

4:

金菊薄荷茶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频饮。

适用于风热感冒。

8偏方治疗褥疮

山羊矢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

一日一次。

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大枣丸(五十五)凡溃烂不堪之证将见内膜者,先用洞天救苦丹等药托尽毒气,以此丸补益收功。

山羊矢(不拘多少,取晒干入锅炒存性,磨粉)大枣(去皮、核)上药先将枣

捣烂如泥,然后入羊矢末,捶至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钱,仍用黑枣煨汤送服,日二次。

9连苏饮治疗妊娠恶阻

李士懋教授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近年中医文献研究,创立了呕吐火热内郁病机学说,提出了呕吐的治则当以祛邪为主,治疗方法当以清透火热为主。

创用清代名医薛生白的名方连苏饮(黄连、苏叶)治疗妊娠恶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连苏饮治疗妊娠恶阻,药取黄连4g,苏叶8g,水煎至50ml左右,采用押服(即含服),服药一口含在咽喉部约5min,然后慢慢咽下,如此反复嗽口,1d2~3次。

连苏饮,取黄连苦寒以清湿热,泻胃火,苏叶以通肺胃。

火郁发之雾叶味辛,

以散火郁。

黄连以苏叶相配,一清一散,起到清其湿热,泻其胃热,复其升降,呕吐自止作用。

10单方验方治疗腮腺炎(痄腮)

1:

青黛散以醋调敷腮部,每日3—4次。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2:

万年青根、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鞭蓉叶、鲜鱼腥草、鲜大青叶、鲜地龙糊(可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数次。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3:

鲜仙人掌适量,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3次,共4〜6日。

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4:

普济消毒饮(李杲《东垣十书》)石家庄培训时,李仕懋验方部分讲的方子

处方:

黄苓10克,黄连10克,玄参15克,连翘12克,板蓝根15克,马勃9克,牛蒡子10克,薄荷6克,僵蚕9克,桔梗6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陈皮6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初起卫表邪毒较盛,恶寒、头痛、身骨痛为主者,可去僵蚕、陈皮、玄参,加荆芥9克,防风9克,葛根12克。

若兼腑实便秘,舌苔焦黄而干者,可去升麻、陈皮,加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6克(冲),枳实9克。

头痛甚者,加菊花15克,蔓荆子10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