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660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docx

《大学语文》期末考核重点

一.蒹葭——《诗经》

名词填空: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也称“诗三百”“三百篇”,到了西汉初年被奉为经典,以四言为主,艺术手法多用赋、比、兴,语言朴实优美。

名句默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赏析:

每章前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

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表达追寻:

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想迷离。

全诗充满着真诚、执着的向往,以及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①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②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③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④此诗采取重章叠句的形状,一唱三叹。

简答: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

为什么?

伊人。

①全是围绕伊人意象②先言他物,以引起诗人对伊人的追慕之情。

每章前两句写景,在诗中起何作用?

①既烘托了环绕气氛,又与主人公追求伊人上下不得的凄婉之情十分协调。

②重章叠句,表现时间推移。

③写景状物的朦胧化、隐约化,更使这种意境象征化,从而使诗获得了更广泛的意义。

2.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名词填空:

《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儒家重要经典。

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编年记事,反映儒家思想。

其作品最突出成就是长于叙事,其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3.《老子》三章——《老子》

名词填空:

老子,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以“道”为核心,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生态度上主张守柔、不争、谦退等处世哲学,一书又称《道德经》。

名句默写: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水七善”:

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名词填空:

孟子,政治上主张“仁政”,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

5.逍遥游——《庄子》

名词填空:

《庄子》亦称《南华经》,《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

6.垓下之围——司马迁

名词填空:

司马迁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古文”典范。

7.登楼赋——王粲

名词填空:

王粲,为“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较高者,曹丕谓其“长于辞赋”。

赏析:

主题上,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誉为“魏晋赋首”,主要抒写作者因久留客地、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想苦闷情绪。

艺术特色上,①情与景谐,灵动变化②布局严谨,文气从容③措辞洗练,音韵和谐

8.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

名词填空:

陶渊明,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之宗,诗风平淡自然、简洁含蓄、和谐优美,但也有慷慨豪放之作。

名句默写: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9.《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名词填空:

刘义庆,南朝宋笔记体小说家。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人物逸闻琐事的笔记体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记叙逸文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小品文的典范。

赏析:

性格上,王子猷日常生活都以兴之所至为根据。

这种旷达任性的行动,是当时士族知识分子所崇尚的。

社会风气上,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

王子猷雪夜访戴,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之态。

1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名词填空:

张若虚,“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名句默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11.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名词填空: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的创作,“七绝圣手”,写边塞、从军题材。

名句默写: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2.终南别业——王维

名词填空:

王维,字摩诘,“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句默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名句默写: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此诗名为“饯别”,却重在咏怀,其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但又有志难伸的苦闷情怀。

14.登高——杜甫

名词填空:

杜甫,“诗圣”,沉郁顿挫。

名句默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5.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名句默写: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排比)

赏析:

艺术特点上,以拟物、比喻手法静物动写,不仅写出石的形状,更写出石的神态、动作。

主题思想上,文章名写小丘,实写自己。

托物言志,借小丘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既妙合自然又另出境界。

16.长恨歌——白居易

名词填空:

白居易,以讽喻诗有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句默写: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7.无题——李商隐

名词填空:

李商隐善于用典,“无题”一类情思朦胧、内涵多义。

名句默写: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赏析:

颔联两句,语奇情深,精警感人,既写出了间隔中无翼双飞的苦恼,也写出了离别后灵犀一点、心心相印的欣慰,苦闷而又欣喜,矛盾而又和谐,委婉深曲地写出了热恋中人的复杂心理,表达了真挚缠绵的爱情。

18.八声廿州·对潇潇暮雨——柳永

名词填空:

柳永,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名句默写: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1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名句默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赏析:

这是一幅生活速写,苏轼通过抒写途中遇雨这一小事,抒发了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二十.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名词填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漱玉词》,故国之思和家国之恨。

二十一.游山西村——陆游

名句默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十二.水龙吟·登建康伤信亭——辛弃疾

名词填空:

辛弃疾,号稼轩。

豪放为主,《稼轩词》。

赏析:

词中倾吐了壮志难伸、报国无路的抑郁心情。

上片先写词人登楼北望,北方锦绣河山却已沦入异族之手,引起满腹“愁”和“恨”,次写登楼抒怀,“吴钩”本是锋利的杀敌武器,现在却闲置腰间,抽出来只能是看看而已,引出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恼和悲愤。

“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作者的一颗爱国心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苦闷。

下片开始就连用三个典故,为上片的“登临意”作了注脚。

结尾一句照应与深化了“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

全词在这悲愤的高潮中结束,给读者留下了难以抑制的愤慨。

二十三.牡丹亭·惊梦——汤显祖

名词填空:

汤显祖,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

文学主张提倡性灵,反对模拟。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与《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

名句默写: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遛的圆。

二十四.大观楼长联——孙髯

名词填空:

“古今第一长联”、共180字。

名句默写: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二十五.尚义街六号——于坚

名词填空:

“世俗化”“平民化”

二十六.许三观卖血记(节选)——余华

名词填空:

余华,“先锋派”代表作家。

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二十七.接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说——梅贻琦

名词填空:

“清华终身校长”美誉,“教授治校”管理模式。

二十八.七子之歌——闻一多

名词填空:

闻一多,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

题型分值:

名词填空(10%)

名句默写(10%)

赏析(30%)

简答(10%)

材料作文(40%)

一枝梅(文档提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XX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