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390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docx

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

2015年四川省12月5日中小学教师公招试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解析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答案】错

【解析】考察课程章节「课程三个层次的文件」部分。

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

由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编制,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前半句关于课程管理的表述是正确的,后半句错误,学校没有制定课标的权限。

2.教育既作用于人,又作用于社会,但归根到底是首先并且直接作用于人。

所以,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影响人的发展。

【答案】对

【解析】考察教育与社会、个体的关系章节,教育功能部分。

教育同时具有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

这里需要明确:

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作为前提与基础,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因此,在本题中,教育所直接作用的是人,最终也是通过促进社会发展来推动人的进步。

3.发现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答案】错

【解析】考察学习理论章节,奥苏贝尔的理论。

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比较而言,发现学习要耗费许多时间,对学生、教师要求较高,学习效率可称“有效”,但“高效”表述不当。

4.德育中的情感陶冶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答案】错

【解析】考察德育章节,德育的方法部分。

情感陶冶法是指班主任通过自觉地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侧重点在于“情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而不侧重学生“主体性”、“自觉”的转变。

5.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答案】错

【解析】考察教育目的章节,我国的教育目的部分。

美育是五育之一,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两者并非等同。

6.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答案】对

【解析】考察教育目的章节,我国的教育目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7.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在家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新知识,然后由老师再进行课内辅导。

【答案】对

【解析】超纲内容,翻转课堂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

“翻转”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的翻转,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给予配合来完成课程任务。

翻转课堂要求在课前学生先完成新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上进行辅导。

课前学习的形式是灵活多变的。

8.在变式教学中,变换的应该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答案】对

【解析】变式是指用不同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一边突出本是属性。

9.关键期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答案】对

【解析】考察教育与个体关系章节,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对关键期概念的考查。

10.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答案】错【解析】启发式是一种教学原则:

启发性原则。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11.小班化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答案】对

【解析】这里要区分小班教学和小班化教学两个概念。

小班教学就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无疑,符合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并无特殊。

但是“小班化教学”的形式虽脱胎于班级授课制,但有自己新的特点,如教学时空更加灵活、师生交往、针对性教学更加频繁。

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学困生的智力水平不高,因此开发学困生的智力是当务之急。

【答案】错

【解析】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

13.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中都可能发生垂直迁移。

【答案】对

【解析】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垂直迁移又分两类:

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尚未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1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起来的,迁移的关键在于训练的内容。

【答案】错

【解析】考察传统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对各种官能的训练而不是训练的内容。

15.在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原型定向之前是原型内化。

【答案】错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先后顺序不能改变。

16.在人的一生中,流体智力会不断增长。

【答案】错

【解析】卡特尔智力形态论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人在20随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1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答案】对

【解析】这是结构主义教学观的主要观点:

形成认知结构,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18.思维定式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答案】对

【解析】定势有时会促进问题解决,但大多表现是一种阻碍作用。

19.负强化的目的在于减少反应发生的概率。

【答案】错

【解析】强化都是在最终增加了行为或反应发生的频率。

负强化是指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20.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结果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答案】错

【解析】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不服还可以诉讼

21.某私立学校因为经营不善无法维持下去,它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自动解除。

【答案】错

【解析】私立学校也是学校,学校都是在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的管辖之下的,不得随意增删。

其余学生间关系的建立与解除也都要经过教育部门同意。

2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答案】对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内容。

23.不满10周岁的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伤害事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答案】对

【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教育机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

24.在教育行政执法中,只要不是国家法律禁止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的职权,教育行政机关就可以行使。

【答案】错

【解析】职权法定,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权力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不能自行设定。

行政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有法律明确授予的行政职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

非经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作出行政管理行为;超出法律授权范围,行政机关也不享有对有关事务的管理权,否则都属于行政违法。

2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就是尊重和接纳学生的所有行为。

【答案】错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6.乐观朴实属于广义的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答案】对

【解析】教师的教育伦理范畴或师德范畴可以做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师德范畴包括教师道德原则、规范中所有的基本概念,也包括反映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概念(如“谦虚”、“朴实”、“仁爱”、“乐观”),还包括教师道德评价、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如“善”、“恶”、“自制”、“慎独”等等。

狭义的师德范畴则专指可以纳入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并需要专门研究的基本概念。

——《教师伦理学专题》,檀传宝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4.1

27.对教师道德的评价,该从职业伦理、个人道德及其相互关系入手。

【答案】对

【解析】教师道德由教师职业伦理与教师个人道德组成,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应该从教师职业伦理、教师个人道德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入手。

——郑富兴.教师道德评价的二重性[J].教育科学研究,2010,(12)『郑富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法方式。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

【答案】A.

【解析】通过100种不同方式判断,选择复杂性。

2.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A.全面发展

【答案】B.

【解析】“一般发展”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基本思想中的中心概念,它是指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

3.下列选项不属于现代学制的是(A.单轨制

【答案】C.

【解析】通过排除法判断。

4.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之间要求平等合作,体现了(A.民主平等

【答案】D.4)B.示范性C.持续性D.长期性)B.一般发展C.持续发展D.个性发展)D.分支制B.双规制C.多轨制)B.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D.心理相容

【解析】考察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含义。

心理相容:

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5.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板书设计

【答案】A.

【解析】通过排除法判断,A.明显不选。

6.在德育过程中,利用和创造一切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A.自我修养法

【答案】B.

【解析】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潜移默化是做题的关键词。

7.王老师告诉陈浩妈妈:

陈浩期中语文测试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这种评价属于什么?

A.绝对评价

【答案】B.

【解析】相对评价是指在某一团体中确定一个基准,将团体中的个体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评出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观念性隐性课程的是(A.校风

【答案】C.

【解析】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题干中唯有班级管理方式不符合观念性、隐性特征。

9.《论语》中记载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疏导性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A.

【解析】疏导性原则(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

循循善诱是关键词。

10.某小学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同学们去附近散步,看到花,就告诉他们如何区分雄蕊和雌蕊;看见蜜蜂,就告诉他蜜蜂是如何帮助花朵授粉的。

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B.演示法C.练习法D.参观法A.实验法

【答案】D.

【解析】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验需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到实地直接观察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5)C.学周安排D.课时分配B.学年编制)C.榜样示范法D.说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B.相对评价C.内部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D.教师的教育理念B.学风C.班级管理方式的一种现场学习法。

11.某学生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该老师运用的是(A.潜伏学习理论C.建构学习理论

【答案】D.

【解析】该题目在B和D之间存在争议。

要注意的是,在教材和讲义中,观察学习是高频出现,而模仿学习极少出现。

此题目考察班杜拉的替代强化,属于观察学习理论的一部分。

12.以下不属于终生教育特征的是(A.民主性

【答案】B.

【解析】终生教育的特征有:

民主性;连贯性;形式多样化;自主性。

也可将终生教育理解为终身教育,运用排除法,排除民族性。

终身教育主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内容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民族性。

13.根据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有目的的B.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C.个体学习受到成长需要的支配D.个体行为受到行为结果预期的支配

【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理论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其最著名的实验是“小白鼠认知地图”实验,其中并未体现出C选项的内容。

14.学习策略的掌握需要学生不断实践,在训练学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时遵循的原则是()A.主体性原则和内化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和生成性原则C.特定性原则和内化性原则D.特定性原则和生成性原则

【答案】A.

【解析】主体性原则和内化性原则是在运用学习策略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基本的要求,而内化性原则是最终的目的。

15.学生在记笔记时,遇到重点或难点的地方,常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答案】A.

【解析】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彩色的笔划和标记正是体现了知觉的选择特性。

16.自我效能感不受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

(A.成功体验B.失败体验C.观察学习6)B.模仿学习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C.连贯性D.自主性B.民族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D.焦虑反应

【答案】D.

【解析】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内部的和外部的,A、B属于内部的影响因素,而C属于外部的影响因素。

唯有D与题干关联不明显。

17.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书法技能

【答案】C.

【解析】排除法,A、B、D都是明显的外显的动作技能,只有C是内隐的心智技能。

18.学生阿华希望班级的管理能更加民主化,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老师能更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意见,这属于(A.生存需要

【答案】C.

【解析】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19.虹虹认识并喜欢玩夹子,经常指着夹子要“夹夹”玩,第一次在机场看到飞机尾翼上的燕子图标时,他也指着说“夹夹”,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现象属于()A.同化

【答案】A.

【解析】同化用于描述“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同化经历以下三种形式:

1、再现性同化,即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相同的重复反应;2、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它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3、概括性同化,即基于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

该题干属于概括性同化。

20.某老师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与大多数人一致,他的心理就是健康的。

这位老师所持的心理健康标准是(A.常规标准

【答案】C.

【解析】社会适应标准: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题干与第②点相同。

故选C。

21.如果识记某材料10遍刚好能背诵,那么一般情况下,识记多少遍效果最好(A.12

【答案】B.

【解析】考察过度学习的知识点,过度学习的程度是150%。

22.维果茨基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A.认知发展理论B.全面发展理论7)C.写作技能D.刺绣技能B.打字技能)D.自我实现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C.社会适应标准D.生活适应标准B.临床标准)B.15C.18D.20)C.内化学说D.最近发展区

【答案】C.

【解析】维果茨基的工具理论认为,区别人与动物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工具和符号。

能使用工具和符号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而教育的过程,就是把这些工具和符号“内化”到人自身的过程,从而产生高级的心理机能。

内化学说是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的提出的。

23.看动画片时,虽然屏幕呈现的是一幅幅图片,但我们却将其知觉为连续的动画,这是因为存在(A.错觉

【答案】C.

【解析】感觉记忆就是一种瞬时记忆。

在我们看动画时,对每一帧数的记忆时间非常短暂,符合瞬时记忆的时长,2秒之内。

瞬时记忆的存在使我们能够知觉到帧数的连续性,从而将每秒24帧的

24张图片知觉为一个整体,一个连续的动画。

24.话到嘴边想说却忘了要说什么,这属于(A.语言障碍

【答案】D.

【解析】话到嘴边想说却忘了要说什么,这是一种“舌尖效应”,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属于一种提取失败。

25.老师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会挨骂”,这个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答案】A.

【解析】考察科尔博格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着眼于行为的奖惩结果,属于第一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26.能够计算概率问题的学生最有可能处于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

(A.前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概率问题的计算是一种抽象的逻辑运算,结合我们自身学习经验,是在初中进行概率问题的学习,大约是在11-12岁之后,故选择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教育要培养知情合一的人B.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接受学习C.内在教育的模式会促使学生自发的学习D.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答案】D.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也就是把他们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D项符合。

28.奥苏贝儿的有意义学习分为(A.表征学习、规则学习和命题学习B.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8)。

B.幻觉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D.提取失败B.编码错误C.存储失败)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D.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B.动作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C.规则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D.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答案】D.

【解析】考察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就是一种表征学习。

29.科学家通过观察蜻蜓飞行而发明了直升机,这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A.定势

【答案】C.

【解析】原型启发,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在本题中,蜻蜓是直升机的原型。

30.以下对道德教育功能认识错误的是(A.道德方法教育具有预测功能B.道德原则教育具有指导功能C.道德规则教育具有约束功能D.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激励功能

【答案】A.

【解析】考察德育章节内容。

运用代入法解答,带入具体方法或原则来进行判断。

例如:

在A项中,陶冶法、榜样法具有预测功能,显然说法错误,故选择A。

31.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A.经典条件反射实验C.榜样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考察学习理论章节。

斯金纳的小白鼠实验,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其中有著名的“学习即强化”观点。

32.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的运气不好,这种归因是(A.内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B.外部、可控、稳定的归因C.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归因D.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D.

【解析】考察维纳的归因理论。

运气较易判断:

其是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33.图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组织化的(A.命题和概念

【答案】B.

【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另外,图式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

B符合题意。

34.训练学生估计不同大小长方形的面积,一段时间以后,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估计长方形面积的能力提高,而估计圆形面积的能力却没有提升,这项实验支持(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9)B.迁移C.原型启发D.问题表征))B.操作条件反射实验D.顿悟学习实验))B.知识结构C.表象D.符号)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

【答案】B.

【解析】由于反对形式训练说对学习迁移的解释,许多心理学家纷纷度向形式训练说提出挑战,其中,桑代克的影响最大。

1903年,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训练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然后对他们进行两种测验。

结果表明,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成绩并没有提高。

据此,他认为,学习中训练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

他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只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

35.小刚一到数学考试时就特别紧张,一发下试卷就手心出汗、甚至胃疼,觉得没考好就证明自己无能,今后一辈子就完了,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小刚的这种表现最有可能是(A.焦虑症状

【答案】A.

【解析】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身心健康。

该题干属于临场焦虑。

36.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A.记忆容量大C.以组块为单位位置存储信息

【答案】A.

【解析】首先注意本题目是选非题,其次,短时记忆顾名思义,时间较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组块记忆,容量有限,通过复数,能够有效地促进其转化为长时记忆。

故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