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235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docx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

辛亥革命高中历史教案

【篇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李丽雯】

13课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直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案例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历史必修

(一)第13课《辛亥革命》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秋民主的潮流”中的内容,本课分为三个小标题,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主进程的丰碑。

19世纪末,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岌岌可危,孙中山首倡民主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分分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着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各省纷纷响应。

在此基础上,中华民国成立。

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利用革命派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当选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在此期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限制总统权力,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三次巨变之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将倾的清政府,为导出革命活动作铺垫。

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学过本课,但高中阶段他们对于革命类型的课程理解、归纳能力比较弱,历史认知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要注意史论结合,以史实导出结论,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学会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课程内容的乏味,在教学中可创设情景,采用讨论法,引用故事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清帝退位。

2、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等条件),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学生探究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掌握史学评价方法;结合现实,感知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感受革命先烈“反专制、求民主”“天下为公”“与时俱进”等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意义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

二、山雨欲来(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团体、军事)武昌圆梦保路风潮

10月10日起义武汉三镇光复

三、

四、铸就民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五色旗民主的丰碑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毛邓等五位领导人在正式隆重的场合穿中山装的图片,请同学说说领导人们穿的服装以及由来。

生:

中山装源于孙中山

师:

1919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英国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样式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简练、大方。

由于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名望,这种便装很快流行,发展成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

毛泽东也经常在公开场合穿着,此后,中国历代领导人也身着中山装出现在世界舞台,那么孙中山为什么备受推崇以致他穿的服装都被命名?

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者在历史上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被江泽民评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三次巨变之一。

孙中山的影响力是如此之深,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辛亥

革命那段峥嵘的岁月,重温那段不寻常的历史。

板书第13课辛亥革命

孙中山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中山市的一农民家庭,13岁时,随母亲去了美国夏威夷州的檀香山,接受西方的近代教育,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的她到澳门行医,致力于治病救人,但后来孙中山的思想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他改医人为医国,寻求救国之路,从事挽救民族危亡得的政治活动。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年轻人做出了这种决定?

中国当时得了什么病,这位医生竟想医国呢?

想想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

(板书山雨欲来)

生:

回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9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危机清政府统治。

师:

很好,(总结学生的回答,板书政治)在民族危机面前,清政府出政策挽救了吗?

有,那就是迫于形势的压力,打出了“宪政”和“预备立宪”,提出行政改革、设立议会、地方自治。

这些政策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改变,只是清政府的幌子,以“改官制”为名,把权力集中在了满洲贵族手里。

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板书经济),如棉纺织、缫丝、面粉、火柴。

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这使得资产阶级左派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呼声,他们在政治、思想上提出自己的主张。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开展起来,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出现了,他们一般出身与中下层(板书阶级),深受社会动荡和农民群众革命形势的影响,一些人从资产阶级革命文化中吸取革命和民主的一部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

在当时革命的潮流中,成为了运动的进步力量。

当时上海、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出示一张有三个人物肖像、名字、代表作的图片),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这三位民主革命者的思想。

(板书思想)

随着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遭到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有为的反对。

他发表文章说,中国人“公理未明,旧俗俱在”。

没有进行革命的资格。

章炳麟立即撰写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针锋相对地指出: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

提倡革命改变中国。

师:

大概是这个意思。

中国到底应该走向何方还没有明确的理论,章炳麟提倡革命宣扬公理,去掉旧俗。

邹容也将革命作为社会进化的公理,强调革命的进步意义,提出了“开创中华民国”的口号,要求根绝郡主专制等,他在《革命书》中写到;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革命者,争存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

?

?

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

?

?

邹容在此书出版后遭到反动势力的深忌,被清政府通过上海租界巡捕局拘捕监禁,于1905年以折磨死于狱中。

陈天华提出了针砭时弊的已见。

是革命派中最激进的先锋和最卓越的鼓动家和宣传家。

陈天华在《警世钟》中写到:

“(新政)不但没有放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到了今日,中国的病,遂成了不治之症。

”在《猛回头》中极力抨击清政府“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重重,竟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而之前的孙中山见中国得病之深竟是因为有清政府这个毒瘤,作为外科医生他的主张切掉,也就是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写道:

“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

?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人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孙中山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生:

有心人要拯救于水火之中的四亿人民,扶将倒的中国,孙中山与众贤豪同舟共济。

师:

孙中山是早期的民主革命宣传家,走在时代先列,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以上那段话是摘自《兴中会章程》。

孙中山组织起了爱国豪杰志士,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

”出示图片

誓词中的鞑虏,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称呼,含有贬义。

其他团体还有华兴会、光复会等等。

(板书团体)这些团体酝酿的起义规模比较小,但基本上也都是以失败告终。

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回忆说: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在孙中山的推动协调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后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那么纲领和三民主义是如何对应的?

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与民族对应,创立民国与民权对应,平均地权欲民主对应。

师:

很好,民族放在首位,意味着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也是首要。

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孙中山以他的资历和为革命的贡献被推举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并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展示同盟会成立的图片

老师再具体介绍一下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把打击对象集中在满族统治者上,但没提出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势力,以及反对帝国主义,是资产阶级自身软弱的表现。

民权主义方面,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在民生主义方面,提出平均地权,预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

三民主义在当时有着很大的振奋人心的作用。

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

它是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有统一的纲领:

三民主义:

民主主义、统一的口号、统一的机关刊物。

【篇二: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9人民版必修1】

《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

清朝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兴中会、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2)能力:

1从文本、视频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依据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过程:

教师利用视频资料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方法:

①通过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的探究,学习分析背景、原因的方法。

②通过对“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探究,学习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

3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寻找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临时约法》的制定体现了“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

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结果如何?

2、活动一:

情境:

播放视频资料《辛亥革命的准备》。

任务: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问题1: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要求作记录。

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背景、原因分析的方法指导。

3、活动二:

情境:

播放视频资料《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

学生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史实,教师补充讲解这一史实。

4、合作探究题2: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要求学生先开展讨论,后进行辩论。

老师对学生的辩论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指导学生学习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力量不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和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是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

6、布置课后探究题: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一、辛亥革命的兴起阶段(1894、11—1905、8)

1、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2、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建立革命团体

4、传播革命思想

5、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等)

二、辛亥革命的发展阶段(1905年8月——1911年10月)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2、发动武装起义(1906萍浏醴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等)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阶段(1911年10月——1912年春)

1、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参议院制定

主要内容: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等意义p53

4、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3)文化教育方面(4)社会生活方面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辛亥革命的成功:

1、政治: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经济:

解放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习俗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世界影响:

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总之,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三大巨变之一。

b、辛亥革命的失败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它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2)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篇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13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

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

民主革命。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1、政治条件: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成为“洋

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和阶级基础:

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课本62页

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

主阵地:

上海和日本东京;

著名的革命宣传家:

邹容、陈天华和章炳麟。

章炳麟指出:

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邹容则在《革命军》中写道: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

我中

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他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课本63页

(兴中会、同盟会等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

(1)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

1894年创立人:

孙中山

地点:

美国檀香山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时间:

1905年

b、地点:

日本东京

c、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d、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e、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f、机关刊物:

《民报》

g、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h、意义:

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5、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黄花岗起义(课本63页)最为壮烈。

与此同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

参加革命团体的新军官兵达五六千人。

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几次武装起义:

6、有利时机:

四川的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

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

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人川镇压。

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就在这时,辛亥革命爆发了。

二、革命的爆发:

武昌起义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可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政府、南北对立、台港澳的殖民化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

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结果:

革命军攻克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国号“中华民国”。

3、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革命的高潮:

中华民国成立

请学生边听讲边在课本中划出相关概况。

㈠成立概况:

1、时间:

1912年1月1日;

2、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3、都城:

南京

4、国旗:

五色旗(旗面为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

①主权在民②自由平等③三权分立

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3、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革命结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课本64页

1、条件:

①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助袁篡权。

②.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③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

如孙中山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④袁世凯自身条件:

拥有当时中国实力最大的北洋新军,善于玩弄政治手腕。

那么,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篡夺革命果实的呢?

2、步骤:

第一步: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第二步:

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第三步: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标志:

辛亥革命到此结束。

五、历史功绩: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课本65页

㈠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㈡功绩: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座丰碑;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三)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板书设计: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

(爆发原因)

1、政治条件:

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2、经济和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1)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2)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三民主义”

5、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6、有利时机:

四川的保路运动。

二、革命的爆发:

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结果:

革命军攻克武昌,湖北军政府成立,国号“中华民国”。

3、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革命的高潮:

中华民国成立

㈠成立概况:

1、时间:

1912.1.1;

2、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3、都城:

南京

4、国旗:

五色旗

★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主要内容:

①主权在民②自由平等③三权分立

2、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3、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革命结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条件:

2、步骤:

五、历史功绩: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㈠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㈡功绩:

1、2、3、4

(三)局限性:

关于辛亥革命胜利还是失败:

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胜利,又最终失败。

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完结,政权最

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应当主要从革命者所应担负和所能担负的两项基本任务,既推翻清王朝的民族革命和建立民权政治的政治革命所完成的情况去考察:

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

有的论者更明确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终结,但不是失败。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具备彻底铲除腐败社会机制,建立更新机制的能力。

从主观角度看,中国民族资本自身发育严重不良。

从客观角度看,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力量远远大于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尽管如此,辛亥革命仍可称是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尽管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毛泽东同志正是从前辈的革命历程中悟出了革命纲领、革命政党、农民问题、武装斗争、革命中心等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此可见,简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