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145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docx

人教语文三下可贵的承诺

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课时

2课时

课前

预习

教学

准备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随文识字,认读生字词,读准:

蕴(yùn)霎(shà)拙(zhuō)迅(xùn)等字音;认识:

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3.自主、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懂全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或一份生日礼物。

第一课时

1.认识“迅、蕴、霎”等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理解“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句子意思,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

爱别人。

教学

重点

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

(沉默就是不说话)

3.齐读课题,质疑。

师: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谁沉默?

在什么情况下沉默?

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

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

二、学生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己已有了解的前提下来师生共同学习。

4.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课件出示)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口头说一说)

异口同声: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

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

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

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

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

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

使停止行动。

蕴藏:

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

依旧。

寂然无声:

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

期望、等待。

瞥了一下:

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

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

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

接着。

稚拙:

幼稚笨拙。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精读课文一遍。

思考:

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你是否懂得了关爱别人?

2.学习课文内容,理解重难点。

(1)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课件出示:

读句子,体会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①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②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

(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③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读一读,体会一下。

小结:

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索性站起来”,“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2)课件出示:

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①先读一读这句话。

再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试着给这句话填空:

他们已经意识到的是:

(),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

()。

小组内说一说,完成填空。

②“会感受爱了”说的是什么?

③“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④从这句话你懂得了老师的心意了吗?

小结: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

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

完成下面练习,想象一下,他们在想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

课件出示: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①“寂然无声”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换一个词?

②此时此刻,孩子们在想些什么?

他们想:

_____________。

(4)课件出示: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①为什么说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②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孩子们沉默的句子。

③为什么说这个沉默是可贵的?

④在沉默中,同学们懂得了什么?

(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

小结: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

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

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

(5)(课件出示:

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①“赦免”是什么意思?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小结: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

“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6)(课件出示:

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①两个“热闹”一样吗

②到底哪儿不一样?

小结:

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

(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

(8)课件出示:

“啊,我真快活!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①“享受”是什么意思?

文中的“我”指的是谁?

②你能联系上文,试着填填这三句话吗?

相信你是最棒的!

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

他们懂得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

他们感受到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

小组交流”。

小结:

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

【研读课文由浅入深:

让学生从表面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后,再抓住“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等重点句子来体会。

这样,学生就能明白:

“要回报父母的爱”“人要知恩图报”的道理。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提示:

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

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

五、总结

师:

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

(孩子们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很多很多;孩子们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孩子们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的道理。

师归纳小结:

学到这里,你们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可贵的沉默”做题目吗?

(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

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就不是好孩子了。

另外,沉默之后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

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因此,本课的题目就叫《可贵的沉默》。

六、谈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应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情。

在他们的生日之时,或者母亲节、父亲节之日,送上一句问候语,做张贺卡、写封信表一表心意,对于他们来讲将是一种多么大的快乐与幸福呀!

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给予将比得到更快乐。

 

板书设计

17.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      ↑       ↑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

自己从未回报过爱如何回报

 

第二课时

1.默读课文,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2.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思想感情。

3.进一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能正确书写“贺”“顾”等14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教学

重点

难点

1.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一、师生创造性表演(或扮角色读),结合生活实际,升华文中爱的情感

1.激励: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好。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

2.提出要求:

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

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课件出示):

异口同声  骄傲 神气 十足 左顾右盼 索性 站起 霎时

寂然无声 像获得赦免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不约而同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1)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

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2)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3)在“一分钟的沉默”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刚才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劳,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代价,教师适时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4)变换角色:

学生扮演自己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向老师表达感受。

(5)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演一演,在直观形象的活动中亲身体会,既活

跃了气氛,有培养了学生的情操,收获将是多样的。

再带着情感去认真朗读,反复体会,升华“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将是水到渠成。

二、默读课文,体会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教师讲解:

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部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

2.提出默读要求:

分别用“——===~~~”标出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3.默读。

4.交流。

(课件出示)

找出描写孩子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作用。

(1)“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

(2)“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3)“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

‘问爸爸!

’‘不,问外婆!

’‘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

’”

5.小结:

抓住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能使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在写人物时这是非常好的方法。

【承接表演,学生从亲身感悟到体会语言、动作、神态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这些描写的好处:

能使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在写人物时这是非常好的方法。

以提升学生用这些描写的积极性。

三、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课件出示)“读一读,写一写:

迅速祝贺寂静恰恰 犯错稚拙烦恼重复缓和婆婆建议享受表达左顾右盼”

(1)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

(2)“贺”,上小下大,“顾、犯,”左右相等;“恰、缓、稚”,左窄右宽。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三类字,学生书写14个生字。

2.把自己喜欢的字词抄下来。

四、学生谈收获(抽2-3名同学谈后出示课件)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学完了《可贵的沉默》,我们肯定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那么,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有多少,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出示课件)

1.询问:

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2.观察:

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3.回忆:

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我们将在下节课前三分钟交流自己的综合性学习进展情况。

【学习的目的是在于运用,好的思想总要落脚于实处,展现在实际行动中。

综合性学习为学生自我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给加点的字选读音(用“√”标出):

蕴藏(wēnyùn)霎时(shàsà)稚拙(zhuōzhuó)。

二、读一读,写一写。

hèxùnsùfùqiàqià

祝()()重()()

huǎnpóyìxiǎnɡ

()和外()建()()受

三、辨一辨,组词语。

缓()讯()贺()义()

暖()迅()架()议()

四、填一填,读一读。

()口()声()然()声

()嘴()舌()约()同

()气()足()顾()盼

五、想一想,填一填,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生动。

1.孩子们回答。

孩子们()回答。

2.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

3.我的情绪传染给了学生们。

我的情绪()传染给了学生们。

六、结合课文内容完成

“孩子们会()了,但这还不够。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的东西。

1.给原文填空。

2.解释词语:

感受:

珍贵:

3.回答问题:

(1)“感受爱”指什么?

(2)“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3)“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这句话在原文中起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