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1086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米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教科书7、8页,认识米并测量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共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测量黑板的长度。

教材呈现了用直尺测量黑板的情境图和两个同学的对话。

活动二,认识一米,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利用米尺认识米和厘米关系并进行测量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

在利用米尺认识米和厘米关系并进行测量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工具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折尺、铅笔、三角板、卷尺

  学生准备:

铅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直接提出问题:

如何测量黑板的长?

  提供测量工具,供学生自行选择:

直尺、三角板、米尺、折尺、卷尺……

  2.挑选学生上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3.通过观察几位同学的测量过程,讨论,你觉得哪种测量方法更为简单准确,哪一种测量工具更为合适。

  设计意图:

直接抛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通过几次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感受各种尺子的用途不同,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介绍: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举例时,通常用米作单位,拿出米尺和折尺,说明,他们的长度是一米。

同时也说明,米是国际上统一是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并介绍米和1米的字母表示。

  2.拿出皮尺和卷尺,与学生互动,找出1米。

  3.提出再量一次的要求,让学生用卷尺或者米尺再次测量黑板的长。

  设计意图:

使学生体会到用米做长度单位量较长的物体比较方便。

同时感受人类在制造使用工具方面的智慧。

  4.体会并认识1米。

学生参与活动:

和米尺比一比。

学生用米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感受米尺的长度,用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5.尝试用双手表示1米的长度。

初步体会一米的实际长度。

  6.提出问题:

看谁最认真,仔细观察,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

学生观察并给出结论:

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的小格。

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

感受厘米和米的关系,在利用米尺认识米和厘米关系的测量活动中,体会出来测量工具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选择测量工具。

  (三)巩固新知

  教材8页,练一练1.2.

  (四)达标反馈

  习题:

1.1米=()厘米2.一扇门告约2()

  3.一辆公共汽车长9()4.图钉的长大约是1()

  5.课桌高约70()

  答案:

1.1002.米3.米4.厘米5.厘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反思自己的课堂,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助于学生的识记,同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个更好的把控。

  (六)布置作业

  1.算一算

  6米-5米=()厘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米()厘米

  1米7厘米+2米=()米()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5米50厘米50米10厘米5厘米

  3.判断

  别针长5米。

()

  铅笔长50厘米。

()

  小明高2厘米。

()

  4.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

还剩多少米?

  5.一只蜡笔用去20厘米,还剩下80厘米,这只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合多少米?

  答案:

1.100;28;37;

  2.50米>5米>50厘米>10厘米>5厘米

  3.错错错

  4.5+6=11(米)15-11=4(米)

  5.20+80=100(厘米)100厘米=1米

  ◆板书设计

  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

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

我1米32厘米。

  生2:

我1米37厘米。

  ……

  师:

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

××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

××高1米35厘米。

  ……

  答:

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生:

量一量。

  师:

谁能帮他丈量一下?

(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

1米39厘米

  师:

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师:

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

  生:

两个,米和厘米。

  师:

那么1米有多长呢?

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

用手势表示一下。

(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

  师: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1米等于100厘米。

  [评析:

本节课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由谈话引入,围绕着同学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亲切、自然,切合实际,同学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只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的复习,为后边的新知研讨打好了知识基础。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

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

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

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

你们有信心学会吗?

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

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

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

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

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

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

1厘米记作1cm。

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

到底同学们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

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第二关:

我能快速填出答案。

(展示要求:

指名回答。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1厘米记作()。

  3、我的橡皮厚大约是()厘米。

  4、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

  第三关:

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

(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

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

  五、归纳小结: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

1厘米记作1cm。

  六、巩固提升: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1、完成课本第2页的1、2小题。

  七、板书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

  课本4页到5页内容。

  学习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会分辨什么是线段。

  教学重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

谁矮?

  高多少?

矮多少?

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

那如何进行测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道。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学习我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线段。

  过渡语:

你们有信心学会吗?

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

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

思考并讨论: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

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

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