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975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docx

精编版神经科学笔记

 

神经科学笔记

神经科学笔记

神经系统的组织胚胎学

一、概述:

神经细胞:

数量少,体积大;是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感受刺激、整合信

息和传导冲动

1.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多、体积小,具有支持、保护、分隔和营养的作用。

2.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和神经节。

3.神经系统的共同结构:

皮质(灰质)和髓质(白质)

皮质:

神经元胞体和神经胶质细胞集中处。

髓质:

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

4.不同的部位皮质和髓质的分布不同:

大脑半球和小脑的灰质大部分处于浅表,称皮质,皮质深面为白质。

脊髓的灰质位于中央,被白质包围。

脑干和间脑的灰质是散在的,称神经核。

5.神经系统具有反射、联系、整合等复杂的功能,对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做出迅速反应,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

二、大脑皮质:

1.不同的脑回区大脑皮质厚度不同,在1.5~4cm之间。

由排列有序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两者比例约为1:

9。

2.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类型: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都是多极神经元,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椎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三大类。

3.神经元分布特点:

分层分布:

不同区域神经元细胞类型不同。

垂直的纵向排列——垂直柱(可能为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4.椎体细胞:

功能:

皮质内的主要传出神经元,轴突组成投射纤维。

分类:

大、中、小3型。

巨大的,称为贝兹细胞(Betzcell)。

形态:

胞体呈锥形,顶端发出一条较粗的主树突,胞体还向四周发出一些水平走向的树突。

胞体底部发出一条细长轴突,长短不一。

5.颗粒细胞:

形态:

胞体较小,呈颗粒状。

轴突短,为大脑皮质的中间神经元。

功能:

颗粒细胞数量最多,大多为大脑皮质里面的中间神经元,构成皮质内信息传递的复杂微环路。

亚型:

星形细胞、水平细胞、篮状细胞、上行轴突细胞等。

6.轴突细胞:

形态:

数量较少,大小不一,可与锥体细胞形成突触。

功能:

轴突伸入到白质,组成投射纤维或联合传出纤维。

 

7.大脑皮质的分层:

分层

主要细胞类型

其他

分子层

水平细胞、星形细胞

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

外颗粒层

星形细胞

小型椎体细胞

外锥体细胞层

中、小型椎体细胞

星形细胞

内颗粒层

星形细胞

内锥体细胞层

中型和大型锥体细胞

多型细胞层

梭形细胞

锥体细胞、颗粒细胞

在中央前回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有巨大Betz细胞,其顶树突伸到分子层,轴突下行到脑干和脊髓。

8.大脑皮质的神经元联系

大脑皮质的1~4层主要接收传入冲动,投射纤维主要主要起自第五层的锥体细胞和第六层的大梭形细胞,下行至脑干及脊髓。

大脑皮质的第2、3、4层细胞主要与各层细胞相互,构成复杂的神经微环路,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和贮存。

三、小脑皮层:

小脑表面有许多平行的横沟,把小脑分隔成许多小叶片。

每一叶片表面是一层灰质,即小脑皮质,皮质下为白质(又叫髓质)。

小脑的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

1.小脑皮质的神经元和分层:

小脑皮质内的神经元有星形细胞、篮状细胞、浦肯野细胞(梨状细胞)、颗粒细胞和高尔基细胞五种。

由表及里分为三层:

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

2.小脑皮质的三层结构:

分子层:

较厚,星形细胞(浅层),篮状细胞(深层)。

浦肯野细胞层:

一层浦肯野细胞胞体。

颗粒层:

大量颗粒细胞和高尔基细胞。

3.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

胞体呈梨形,从顶端发出2~3条粗的主树突伸向分子层,树突的分支繁多,呈薄扇形状。

轴突自胞体底部发出。

4.颗粒细胞很小,有4~5个短树突,末端分支如爪状。

轴突上行进入分子层呈“T”形分支,与小脑叶片长轴平行,称平行纤维(parallelfiber)。

5.高尔基细胞较大,与颗粒细胞形成突触。

6.小脑皮质的神经元联系:

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有三种:

攀援纤维、苔藓纤维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

前两者是兴奋性纤维,后者是抑制性纤维。

延髓的下橄榄核——攀援纤维——小脑皮质中攀附在浦肯野细胞的树突上形成突触——浦肯野细胞兴奋。

脊髓和脑干的核群——苔藓纤维——皮质中纤维末端分支呈苔藓状——与颗粒细胞的树突、高尔基细胞的轴突或近端树突形成复杂的的突触群(小脑小球)——颗粒细胞兴奋。

脑干的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浦肯野细胞(受到抑制)——轴突组成传出纤维——小脑白质内的神经核。

攀援纤维的侧支及颗粒细胞的平行纤维与其他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与浦肯野细胞形成突触——抑制浦肯野细胞。

苔藓纤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浦肯野细胞受到抑制。

四、脊髓灰质:

1.灰质位于中央,蝴蝶形,分前角、后角和侧角(胸腰段)。

白质位于四周,由神经纤维束(tracts)构成,多数为有髓神经纤维。

2.灰质前角:

躯体运动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分为三类:

α神经元,直径25μm,轴突较粗,分布到骨骼肌(梭外肌),释放乙酰胆碱;

γ神经元,直径15~25μm,轴突较细,支配梭内肌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小神经元,短轴突,其轴突与α神经元的胞体形成突触,通过释放甘氨酸抑制α神经元的活动,也称闰绍细胞。

3.侧角神经元:

内脏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

为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前神经元,其轴突(节前纤维)终止于交感神经节(节后神经元),与节细胞建立突触。

4.后脚神经元:

称束细胞或投射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主要接收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传入的神经冲动,其轴突(在白质)内形成各种上行纤维束到脑干、小脑和丘脑。

5.脊髓灰质中还有一部分中间神经元。

脊髓白质中多为有髓神经纤维。

五、神经节:

1.神经节分为脑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节。

脑脊神经节又分为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

2.脑脊神经节:

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内有神经节细胞(假单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卫星细胞,还有平行排列的神经纤维束(有髓神经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

脑脊神经节属感觉神经节,节内含有许多假单极神经元,突起少。

胞质内的尼氏体细小分散,呈泥沙状。

从胞体发出中枢突和周围突,周围突末梢形成感觉神经末梢。

节细胞胞体周围有一层扁平或立方状的卫星细胞包裹,节内神经纤维大多为有髓神经纤维。

3.自主神经节: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节细胞属多极的运动神经元;胞质内的尼氏体呈颗粒状均匀分布;卫星细胞数量较少,不完全地包裹节细胞胞体。

节内的神经纤维多为无髓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或前方(分为主节细胞和小强荧光细胞),复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附近或器官内。

六、脑脊膜、脉络丛和脑脊液:

1.脑脊膜是包在脑和脊髓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由外向内包括硬膜、蛛网膜和软膜3层。

2.硬膜:

致密结缔组织,内表面有一层间皮。

其下为硬膜下隙(狭窄)。

蛛网膜:

薄层结缔组织。

富含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其下为蛛网膜下隙(较宽大的腔隙,内含脑脊液)。

软膜:

薄层结缔组织,富含血管,供应脑和脊髓。

3.脉络丛:

富含血管的软膜与室管膜(脉络从上皮)直接相贴并突入脑室而成。

室管膜又称脉络丛上皮。

分布:

第III、IV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

结构:

一层立方或矮柱形细胞,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

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含丰富血管和巨噬细胞。

功能:

分泌脑脊液。

4.脑脊液(CFS):

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和血管周隙。

来源:

脉络丛上皮。

成分:

无色透明的液体,蛋白质含量低,有较高浓度的Na+、K+和Cl-

功能:

营养和保护脑与脊髓的作用。

5.脑脊液循环:

脉络丛上皮不断分泌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粒(蛛网膜突入颅静脉窦内的绒毛状突起)不断回流入血液。

七、脑屏障:

1.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神经元正常功能活动的保证,这依赖于血液、脑脊液与脑组织间物质交换的调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不同的屏障结构:

血脑屏障(BBB);血-脑脊液屏障(BLB);脑脊液-脑屏障(LBB)

2.血脑屏障(BBB):

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板足)构成。

能够阻止多种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可顺利通过,是一道重要的防卫屏障。

3.血-脑脊液屏障(BLB):

在血液和脑脊液(脉络丛)之间的屏障结构,由脉络丛上皮和有孔毛细血管共同构成。

该屏障能选择性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脊液而保持脑脊液成分相对稳定。

4.脑脊液-脑屏障(LBB):

存在于脑脊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层屏障结构,由脑表面的软膜或脑室的室管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构成。

室管膜上皮细胞间除某些特殊区(如脉络丛)外,一般无紧密连接,但其通透性、分泌功能和物质转运活动有一定选择性。

思考题:

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答:

神经元的类型为椎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

其分布特点是:

分层分布、垂直的纵向排列(垂直柱)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生理)

1.神经纤维的作用:

功能性作用(传导动作电位);营养性作用(末梢释放营养因子);运输作用(轴浆运输)

2.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点:

完整性(结构、功能);绝缘性;双向性(整体活动中神经冲动传导呈单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3.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

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普遍存在缝隙连接;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终身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4.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修复和再生;免疫应答;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

5.轴浆运输的形式及转运物质:

运输形式

运输速度(mm/day)

转运物质

顺向轴向运输

快速轴浆运输

300-400

线粒体、囊泡、分泌颗粒等

慢速轴浆运输

1-12

细胞骨架成分、可溶性成分

逆向轴浆运输

200-300

轴突末梢摄取的物质(神经营养因子)

6.经典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兴奋的总和;突触延搁(Synapticdelay);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7.电突触:

突触前后成分距离近,胞质相通,缝隙连接,以离子流为传递媒介,双向传递,无突触延搁化学突触:

突触前后成分距离远,胞质不相通,由突触小泡、激活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组成,以神经递质为传递媒介,单向传递,有突触延搁

8.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稍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由神经元合成,也作用于特定受体,但不在神经元间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一类化学物质

9.经典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及兴奋传递过程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电-化学-电。

10.比较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传递的不同

突触类型

电突触

化学突触

突触前后成分之间的距离

2-3cm

20-40cm

突触前后成分胞质的相通性

想通

不相通

超微结构

缝隙连接

突触小泡,激活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

传递媒介

离子流

神经递质

突触传递时间延搁

几乎不存在

明显

传递方向

双向

单向

11.神经纤维和突触传递兴奋的特点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点:

完整性(结构、功能);绝缘性;双向性(整体活动中神经冲动传导呈单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经典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兴奋的总和;突触延搁(Synapticdelay);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1.乙酰胆碱药理学作用:

M样症状:

瞳孔缩小,调节痉挛(环状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唾液);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排便不止);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心血管系统出现四负效应(负性肌力、负性传导、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Nm型受体:

分布于骨骼肌运动终板,骨骼肌收缩→肌震颤、肌无力Nn受体:

分布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兴奋与M样症状一致,交感兴奋心收缩力加强,血压上升

2.去甲肾上腺素药理学作用:

3.多巴胺的合成:

酪氨酸(Tyrosine)→【酪氨酸羟化酶】→多巴(DOPA)→【多巴脱羧酶】→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的酶解:

单胺氧化酶(MAO):

MAO-A,MAO-B;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多巴胺的投射通路:

①黒质-纹状体通路:

调节锥体外系运动功能D1、D2受体群;②结节-漏斗通路:

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D2受体;③中脑-皮层通路:

调控认知、思想、感觉、推理能力D2受体群;④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调控情绪反应D2受体群(D2、D3、D4)

4.γ-氨基丁酸受体分型:

GABAA、GABAB、GABACGABAA受体是一种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被GABA激动,通过开启Cl-通道产生突触后抑制。

5.抑制神经元释放递质的作用效果:

精神动力学

一、概论:

1.理解我们行为的相关理论有:

发展的理论;精神动力学;认知行为学;家庭和系统学;神经生物学。

二、经典精神动力学理论:

1.心理动力学模型:

患者躺着、医师在患者后方坐着;经典的为患者与医师以60°或120°角坐着交谈。

2.心理治疗的错误观念:

治疗大部分时间是沉默;治疗突破发生在记忆恢复后的戏剧性情感爆发;理论的主要中心是性;对治疗师的所有反应是扭曲的;治疗是漫长而无用的;治疗师是一个黑屏,他从来不表达关于病人所说的判断。

3.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大部分精神活动是无意识的;童年的经历加遗传因素塑造了成年;症状和行为被无意识所决定,具有多重功能;治疗师协助病人在追求一个意义上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4.心理定位模型: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前意识Preconscious:

有用的、意识可以接收的愿望和冲动在这里被选择、加工,然后释放到意识层面。

潜意识Unconscious 是原始愿望和冲动的存储仓库。

5.弗洛伊德早期理论:

6.

结构和定位模式:

见右图。

结构模式中几个重要的概

念:

自我ego:

是心理调节、适应的执行部分。

遵循“现实原则”

意识层面的自我:

决定制作,感知整合,计算等。

无意识的自我:

防御机制缓冲本我的冲突。

本我id:

包含以躯体为基础的愿望和冲动,遵循“快乐原则”,完全是无意识的,被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控制。

超我:

代表道德的要求和限制。

7.发展的观念:

童年经历决定成年;遗传决定气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三、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

力比多(libido)的发展,Libido是一种非特异的、以躯体满足为目的的感官驱力,在不同阶段会集中在某些特别的躯体区域:

1.口欲期:

对奶水有欲望,母乳喂养好。

若此期发育不好,长大后紧张时易把手放到嘴里。

2.肛欲期

有排便排尿感觉,表示其控制力。

若此期发育不好,则以后会发展为强迫症。

3.性蕾期 3岁

开始发现自己与异性同龄人之间的不同。

若此期发育不好,则以后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会出现障碍。

4.俄狄浦斯情结 3~5岁

会对异性家长有明显的亲和力。

若此期发育不好,则以后会有典型的恋父恋母情结。

5.潜伏期 学龄前的儿童 libido升华导致社交、智力及其它能力发展

6.青春期 把性的依恋从家庭转移到外面世界

7.生殖器期:

产生性冲动。

四、后弗洛伊德理论:

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

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2.自体心理学:

自体及自体客体

3.亲附理论:

儿童早年与母亲的关系不仅影响到儿童当时的行为,而且对其成年后的行为模式及人际交往都有影响。

2.移情:

移情是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产生的冲动与幻想的翻版;它们的倾向是将早期的某些对象以医生其人进行了替换,它是过去情感的重现却又指向现在

最近的观念强调:

它是治疗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治疗过程中病人对治疗者行为产生的反应。

3.反移情:

反移情被看作治疗师对病人移情情感的反应

最近的观念:

治疗者对治疗过程和病人活动情绪的、生理的和认知的反应

4.心理(精神)决定论:

认为所有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都是由早期经验决定的,强调你的个性是父母种下的因。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童年的经验,造就了今日的你。

症状具备一些功能及解决许多问题。

认为人的行为变化除环境与生理因素外,是由某些心理因素决定性的。

5.病人独特的主观性:

由于冲突、焦虑、防御我们不能完全理解我们自己

是虚假的自我

真实的自我要求我们理解自己自欺欺人的行为、不道德的幻想、害怕、愿望等等

五、防御机制: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1.防御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2.防御机制的分类:

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否认、幻想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分裂、投射、分离。

成人神经症——合理化、压抑、理智化

成熟的防御机制——抑制、升华、幽默。

3.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否认:

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幻想:

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

幻觉:

看到或听到并不存在的东西或声音。

4.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常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

投射:

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投射认同: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

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分离:

用于描述人格分离成几个部分,临床上说得多重人格;物神崇拜者的自我分离;描述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的反射性自我觉察;用于发展与防御过程。

理想化:

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与物作了过高的评价。

付诸行动:

无意识的冲动行为。

躯体化:

将情感冲突转移为躯体不适。

退行:

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5.神经症型防御机制:

认同:

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

转移:

把不能接受的情感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bossgetsangryatman,mankicksdog)

隔离:

指个体将自己与某种不愉快的情景隔离开来,以避免由此引起的焦虑与不按。

通过这种隔离,当事人使自己相信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无需因此做什么。

理智化:

指在体验、评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不带相应的情感色彩,从而避免了由冲突引起的焦虑。

合理化:

对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进行辩解。

(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

潜抑:

不被意识接受的思想或情感从意识中排除出去。

反向形成:

不能接受的情感通过完全相反的方式表达——非常非常好的好人(其实不一定是个好人)。

6.成熟的防御机制:

幽默:

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压抑:

有意识地去回避部分情感或冲动

升华:

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一、应激原:

凡能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1.外界环境因素:

a)机械性损伤——外力作用,引起的损伤

b)化学性因素——强酸、强碱等

c)物理性因素——环境温度、气压过低、电离辐射等

d)生物性因素——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2.机体内在因素:

即躯体性因素,自稳态的变动。

自稳态的失调是一类重要的应激原如剧痛、饥饿、大失血、血液成分改变、心功能降低、缺氧、高热、器官功能紊乱等。

3.心理与社会环境因素:

人类的心理因素(精神性因素——各种强列的精神刺激、恐惧、过度兴奋等),可引起良性应激或病理性应激。

二、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

全身适应性综合征

由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产生,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成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可分为以下三期:

动员期、抵抗期和帅借期。

1.动员期(警觉期):

a)应激作用后迅速出现

b)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

c)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d)动员期机体处于临战状态

e)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战斗或逃避

休克时相:

神经抑制、体温降低、血压下降、肌肉松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胃肠粘膜溃疡、组织分解代谢增强、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抗休克时相:

肾上腺活动加强、皮质肥大、血压上升、循环量增加、血糖升高、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机体处于紧急动员状态,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

2.抵抗期:

a)动员期的各种适应能力的延续

b)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动员期反应逐步消退

c)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适应性反应

d)如机体代谢率↑、炎症、免疫反应↓,胸腺、淋巴组织缩小——机体表现出适应能力、抵抗力(抵抗该应激原)↑;同时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它应激原的抵抗力↓。

3.衰竭期:

a)持续有害(或过强)的刺激将机体的抵抗力消耗

b)动员期的症状再次出现

c)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

d)但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e)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

f)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

g)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衰退,甚至休克,死亡都可在此期出现

认知神经解剖学基础

1.初级感觉皮质:

(1)初级视觉皮质:

矩状沟。

不同视野有精确的空间定位;由前向后,上下颠倒;病变影响视觉分辨

(2)初级听觉皮质:

颞横回.音调有关的音位图,病变妨碍音调和音高的识别(双耳)(3)初级躯体感觉皮质:

中央后回,感受对侧身体的感觉,受损影响两点间的识别和触觉定位但触觉、疼痛、温度识别保留

2.初级联合皮质:

(1)视觉初级联合皮质:

颞下回。

背侧:

运动知觉、空间定位。

腹侧:

颜色知觉、形状知觉

(2)听觉初级联合皮质:

颞上回。

说话的声音和语言(3)初级感觉联合皮质:

缘上回。

协调拿某东西的躯体感觉。

(4)外侧顶颞叶多式联合皮质:

外部空间——初级皮质(感觉与运动)——初级联合皮质——高级多模式联合皮质——边缘皮质和边缘系统——下丘脑和内环境。

(5)运动联合皮质:

中央前回。

运动前皮层,其损伤不影响力量,但影响运动功能的某些方面(运动计划、运动功能的发起、多步骤的运动方案)。

3.记忆相关的网络:

Papez环(边缘系统环路)

4.海马的主要功能:

学习和记忆(短期)。

海马的重要作用是将经历的事件形成新的记忆(情景记忆);而且难以搜索过去的记忆(逆行性失忆症);一些情况下相对久远一些的记忆能够维持下来,可能海马将巩固以后的记忆转入了脑的其它的部位。

海马受损:

无法形成新的记忆,逆行性遗忘——阿尔兹海默病

5.记忆:

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可以有意识的、口头记得的信息。

分为事实和情景。

非陈述性记忆(一种程序性学习)不涉及自觉回忆,分为原始记忆、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