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945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docx

六下第一单元节练习用

六下第一章微小世界练习

1、放大镜

一、填空

1、放大镜也叫(  )。

放大镜的作用是:

一是物体成,一是有作用。

它的镜片特点是,它能把物体的图像   ,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目、镜、物三者,

(1)不动,不动,动。

(2)不动,不动,动。

3、用放大镜观察照片和电视机、计算机的屏幕,不仅图像了,而且还会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秘密,那就是图像是由组成的。

4、放大镜镜片具有“”、“”的特点。

5、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6、阳光下放大镜点燃纸是其  作用;可观察微小世界是其   作用。

早在  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7、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   的作用。

8.放大镜是镜,它具有放大的功能。

9.放大镜的特点是。

二、选择

1.放大镜是一种()的透明镜片。

A.中间厚、周边薄B.中间薄、周边厚C.中间、周边一样厚

2.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可以使()放大。

A.物体B.物体的图像C.物体和图像

3.用下面三个凸透镜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A.

B.

C.

4.下列器物中,不能起到放大物体图象作用的是()。

A.透明的水晶球B.盛有清水的烧杯C.盛有清水的不锈钢杯子

三、判断

1.人的最高视力能看清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

2.电视机、电脑屏幕上的图像是由许多红、绿、蓝色点构成的。

…()

四、问答题

1.人类是受到什么启发后发现了透明物体的放大功能?

开始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放大镜的?

2.像烧杯这样的圆柱体透明器皿,装上水后也具有放大功能吗?

它和放大镜有什么共同特点?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填空。

1、昆虫的特点:

头上有()对触角,胸部有()对足。

用肉眼直接观察昆虫:

只能看清昆虫的()。

发现有些昆虫的翅膀是()的,有些昆虫的()有钩刺,有的昆虫眼睛小,有的眼睛非常大,昆虫的耳朵()人类的耳朵,它有()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固定、不固定)。

如蝉的耳朵长在腹部第()节附近,夜蛾的耳朵长在胸、腹部之间凹处,雄蚊和蚂蚁的听觉毛发在()上,螳螂的听觉毛发在()上。

蟋蟀的耳朵则是长在前足胫节上。

2、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布满了许多()的小鳞片,这些其实是扁平的()。

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昆虫的触角像“天线”能()物体,()到气味,还能()身体。

不同种类的昆虫,“天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蟋蟀,蝗虫的触角呈“()”,蚂蚁的触角呈“膝状”,蝴蝶的触角是“()”,雄蛾的触角呈“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昆虫的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和()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

3、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能手

4、蝇的眼睛是(),由许多()组成。

6、蟋蟀的“耳朵”在足的()侧。

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它们嗅觉很()。

7、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蚜虫的大小如()。

蚜虫的天敌是()。

二、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3、一般观察蚜虫在12月份比较合适。

()

4、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5、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6、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8、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三、连线:

 

3、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

1、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的形状。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

等。

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和。

方法一:

把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让物质重新析出。

方法二:

把溶液制作成为饱和溶液,然后冷却,让物质重新析出。

4、透明的物体是晶体。

5、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晶体。

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7、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肉眼可见,有的,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二、判断

1、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

2、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

()

3、味精不是晶体。

()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

()

5、不同固体物质的晶体的形状不同。

()

6、所有固体物质的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

()

7、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大颗粒是晶体,我们平时使用的食盐粉末不是食盐的晶体。

()

8、海水通过风吹日晒后,水分会慢慢蒸发,最后从海水中析出食盐晶体。

()

9、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

10、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

11、自然界中的晶体都是有一定的规则。

()

12、有的晶体很大,有的晶体很小。

()

13.课堂上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是蒸发。

……………………………()

14.晶体的形状都可以用肉眼看到。

…………………………………()

1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不是属于晶体的是()。

A.水晶B.木头C.维生素

2.制作较大的食盐晶体时,下面出现错误的操作是()。

A.过滤出一杯浓盐水B.细线下端拴盐的晶体C.每天定时搅拌

3、每种物质的晶体颗粒都()A.没有一定的规律,大小、形状都不同B.的一定的规律,形状相同

4、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是晶体。

A.气体B.液体C.固体

5、制作的晶体渐渐“长大”,是因为()A.液体中溶解了食盐B.液体中水渐渐多了C.液体中的食盐渐渐多了

4、怎样放得更大

一、判断题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

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4、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

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

6、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

()

7、显微镜未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世界。

()

8、使用显微镜时,调节载物台下面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

9.做简易显微镜时,我们尽量选用放大倍数相同的凸透镜。

………()

10.显微镜和放大镜一样也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

二、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放大镜B、电子显微镜C、望远镜

2、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在镜固定②准备两个放大镜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②④③①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

3、下列仪器中,()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

4、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A、200    B、2000   C、200万

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6、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应该()A、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B、先用高倍镜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C、低倍镜高倍镜哪个先用都一样

7.对放大镜的描述不正确的()。

A.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有关系B.放大镜具有中间厚边缘薄和透明的特点C.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放得更大

8、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是()发明的。

A、英国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B、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C、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9、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A、有限的        B、无限的

10、人类为了更精确地观察微观世界,又相继发明了()A、X光机和数码照相机        B、望远镜和潜望镜      C、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

一、填空

1、1663年,英国科学家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前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结构。

实验所需材料:

洋葱、小刀、、滴管、碘酒、、、片、显微镜、镊子。

洋葱处理方法:

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皮;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用取“#”字中间的,取得标本后就可以制作显微镜装片。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放在一边待用。

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用镊子把“#”内的洋葱表皮取下来,放到载玻片的水滴,注意标本要开,不能。

用盖玻片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再慢慢放下,注意不要有。

最后用滴管取几滴,用吸走多余的染液,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简记为:

擦、、展、、染、。

3、在图中()内填上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并安放→→安放玻片标本→调节螺旋→调节并。

5、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怎样升降?

()幅度大小怎样?

()

6、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细胞主要组成有:

、、、细胞壁。

二、、判断

1.在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时,在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是为了给切片上色,这样更利于观察。

()

2.如果要制作植物的根茎叶的装片,就要把植物的根茎叶横切成极薄的片。

()

二、选择

1.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描述正确的是()。

A.对好光后的显微镜不能再随意移动了B.我们的眼睛是从物镜处观察物体的C.调整准焦旋钮将镜头慢慢放下,直到出现清晰的物像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

一、填空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上片——观察

2、叶表皮上的气孔: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叶绿体是细胞里含有的状质体,是植物进行的基本场所。

叶绿体主要分布在:

细胞、细胞内。

3、高等植物的叶绿体:

形、颗粒,每个细胞约含有20-200个叶绿体。

4、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完成填空:

细胞的作用。

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

二、判断。

1.头皮屑是死亡的细胞。

………………………………………()

2.血液中的白细胞能杀死病菌。

………………………………()

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细胞的器官也是不同的。

………………………………………………()

三、选择。

1.关于细胞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一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作用是不一样的

B.细胞能把能量储存在脂肪中

C.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可以和病毒作战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微生物是一切或清的的总称。

2、微生物包括、、及一些小型的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3、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人们已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种之多。

4、采集和培养微生物:

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片上。

盖上片,用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的水分,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

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结集而成。

如果池水中本来就含有草履虫,那么大约10-14天后干草培养液中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生物。

5、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盖上片。

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

6、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含有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

是一种个体较大的,长约0.25厘米,用肉眼可以看见是一个。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草履虫的身体前端较,后端较,中后部较,形状像一只的草鞋。

草履虫身体表面有许多能的。

草履虫只有个细胞,但是这个细胞却能完成、、排泄、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7、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围环境,像划桨一样划动纤毛自由运动。

草履虫的食物是、类。

它通过将食物吸入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排出体外。

8、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草履虫的细胞表面会形成一个坚固如壳的,不食不动。

一般情况下,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接着从部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的草履虫。

这种生殖方式叫做生殖。

9、变形虫是能的,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起我们叫做。

的方向也代表了它运动的方向。

变形虫的食物:

类、、动物、、碎片等,它的繁殖方式是由一变,变四……环境恶劣时,也能形成,进行。

10、生物的特征:

①生活需要营养,②能进行;③能排出;④对外界刺激;⑤和;⑥除病毒外,生物都由构成。

1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和,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对外界的刺激有、能。

12、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的结果。

13、我知道的微生物有()、()、()等。

14、()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排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

二、判断

1、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

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

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

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

8微小世界和我们

一、连线

1、

 

2、

二、填图

三、判断。

1.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2.面包是微生物为我们提供的食物。

………………………()

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四、选择。

1.下面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1)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要靠微生物来处理

(2)有些微生物能给我们提供食物

(3)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研究利于我们与疾病进行斗争

A.

(1)

(2)B.

(2)(3)C.

(1)

(2)(3)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题微小世界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凸透镜是()、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A、200  B、1000  C、200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下面透明玻璃镜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越小。

A、放大倍数B、焦距C、视野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都有放大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3、可以把洋葱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9、微生物是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四、连线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五、科学探究。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着通光孔的中央,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

改正:

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

(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2)请你用文字描述你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并画出图:

思考:

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