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928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 硝酸 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硝酸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氨硝酸硫酸》45分钟限时强化训练试题卷(江西崇义)

(考试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向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剩余了m1克金属,再继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钠溶液后剩余了m2克金属,则m1和m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m1=m2      B.m1>m2    C.m1 <m2   D.m1 ≥m2

2、在一种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Cl-、NO3-、Fe3+、I-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

A.含有Cl-、NO3-、I-  B.可能含有Fe3+

C.含有I-,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D.可能含有NO3-

3、下列物质中,含元素种类由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①液氯 ②氨水 ③超重水、重水和普通水的混合物

④明矾 ⑤水玻璃 ⑥天然蛋白质

A.⑥④⑤②③①    B.④⑥⑤②③①

C.⑥④②⑤③①D.⑥④⑤②①③

4、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的现象

A

酚酞溶液

浓氨水

溶液变红色

B

酚酞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C

饱和CuSO4溶液

浓硫酸

无明显变化

D

FeCl3溶液

KSCN溶液

无明显变化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HF溶液,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B.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浓硫酸能干燥SO2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6、一种盐X与氢氧化钠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过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生成X,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A.(NH4)2SO4B.NH4NO3C.NH4ClD.NH4HCO3

7、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33.6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中消耗的Zn的质量为97.5g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1∶4

C.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只有一种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mol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无

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可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C.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D.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9、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10、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mol/LB.0.225mol/L

C.0.30mol/LD.0.45mol/L

11、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①(a+b)×63g②(a+b)×189g

③(a+b)mol④[Vc-(9a+b)/3]mol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2、如图集气瓶中用滤纸折成的纸蝴蝶上喷洒了一种溶液,通入某种气体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纸蝴蝶颜色变化不一致的是()

A

B

C

D

喷洒液

酚酞

紫色石蕊

酸性重铬酸钾

酸化的KI—淀粉

通入的气体

NH3

Cl2

CH3CH2OH(g)

O3

预测的颜色变化

变为红色

最终褪色

无明显变化

变为蓝色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14、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

(1)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

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用a、b……填写)。

(3)根据

(2)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填入下表: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B

C

CuO固体

15、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纸对应处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

你认为原因是: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

(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

(实验用品自选)。

16、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分片状和粒状),浓H2SO4、水以及如图所示装置。

图中量气管B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100mL)。

甲、乙两管可固定在铁架台上供量气用。

实验时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利用此装置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H2不超过50mL)。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H2,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H2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除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一个不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来测H2体积的装置,应用的仪器是(自选)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液氯是氯气单质,只含1种元素;氨水是NH3溶于水后的产物,含有3种元素;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③中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含有5种元素;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含有4种元素;天然蛋白质除含有C、H、O、N等元素外,还含有S、P等元素。

综上分析选项A正确

4.C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与酚酞溶液相遇溶液变红色,故A正确;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溶于水得稀硝酸溶液,酚酞遇稀硝酸不变红,故B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饱和CuSO4溶液中的水分,导致CuSO4溶液过饱和而析出五水硫酸铜晶体,故C错误;FeCl3溶液没有挥发性,所以没有明显变化,故D正确;故选C。

5.C

A、SiO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硅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但是它只能溶于HF溶液,不和其他强酸之间反应,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金属铜不会发生钝化,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SO2等气体,常做干燥剂,故C正确;D、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净化,但是不能杀菌消毒,故D错误,故答案选C。

6.B

与氢氧化钠共热放出的无色气体Y一定是NH3,NH3经过一系列氧化后生成NO2,NO2溶于水可得HNO3,NH3和HNO3得到NH4NO3。

7.C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生成的33.6L气体可能是SO2和H2的混合气体。

(2)假设反应的Zn一部分还原出SO2,一部分还原出H2,设未知数、列方程式计算。

设气体A中S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根据两个反应方程式可知

解得x="0.3"moly="1.2"mol

消耗Zn的质量为(x+y)×65g/mol="97.5"g,转移电子数为3mol,被还原的元素有S、H两种。

8.B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若铵盐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且不加热时,产生的氨气不会挥发出来,红色石蕊试纸就不会变蓝色,A错;在酸性溶液中

具有氧化性,被Fe2+还原成NO气体,NO气体在管口遇空气氧化成NO2,B正确;Fe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Fe3+,但过量的铁会继续和Fe3+反应,将其还原成Fe2+,所以滴入KSCN溶液不可能显红色,C错;假设46g气体全为NO2,则其含有的原子数为3NA,含有的分子数为NA,实际存在反应2NO2(g)

N2O4(g),导致分子数减少,原子数不变,D错。

9.D

A项,N2不是污染物,NO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2NO+O2=2NO2,不能稳定存在,A错;B项,Al(OH)3沉淀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B错误;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使铝钝化,但在常温下,浓硝酸能与铜反应,浓硫酸不能与铜反应,故可用浓硝酸,不能用浓硫酸,C错误;选项D,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但加入Cu(NO3)2后,溶液中存在HNO3,Cu溶解在HNO3中,D正确。

10.B

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

时就能够与Cu发生反应。

该溶液中H+实际为0.06mol,应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正确解题思路为:

3Cu+8H++

=3Cu2++2NO↑+4H2O

3823

03mol0.06mol0.04molx

根据各物质量的关系可知,H+不足,应根据H+进行计算。

x=3×0.06mol÷8=0225mol,

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mol/L。

11.D

在此反应中硝酸分两部分参加反应即硝酸的总量=被还原的硝酸的量+未被还原的硝酸的量,由铁原子守恒和氮原子守恒可知n(未被还原的硝酸)=3n[Fe(NO3)3],m(未被还原的硝酸)=(a+b)×3×63=(a+b)×189g;由得失电子相等可以求出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a×(3-2)+a×[6-(-2)]+b×(3-2)=n(被还原的硝酸)×(5-2),n(被还原的硝酸)=(9a+b)/3mol,n(未被还原的硝酸)=n(总硝酸)-n(被还原的硝酸)=[Vc-(9a+b)/3]mol,因此D选项正确。

12.C

A项,NH3与H2O反应生成的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正确;B项,Cl2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所以颜色变化为先变红后褪色,正确;C项,乙醇能够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错误;D项,O3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KI氧化为I2,使淀粉变蓝,正确。

13.

(1)CO2、SO2;H2O

(2)H2O;CO2、SO2(3)CO2、SO2;H2O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根据中学课本中介绍过的实验,给出新情境,结合仪器组装,物质的性质或制法,实验现象描述或分析等已有知识提出问题,考查考生接受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迁移、分析、重组来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4.

(1)氢气和水蒸气

(2)cd(或dc)ab(或ba)e

(3)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B

无水硫酸铜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SO2中含有水蒸气

C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SO2中含有氢气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检验的方法和操作顺序的掌握。

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

逐渐变稀,稀硫酸会和过量的锌反应生成H2,所以SO2中的杂质可能为H2和H2O(g)。

检验H2的方法常用灼热的CuO反应生成水,检验水的存在,这里有水蒸气的存在,注意操作的顺序,先检验水的存在,将水除尽,再检验H2和CuO反应生成的水。

15.⑴

(作图时注意长进短出)

⑵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随着H2SO4的消耗,浓H2SO4的浓度不断减少,稀H2SO4与Cu不反应。

③AD⑶红色褪去;恢复红色⑷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塞在试管口

Cu只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收集SO2气体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因此B装置应为长进短出,证明硫酸有剩余,应证明溶液中含H+,而不应证明含SO42-,因此BaCl2溶液和Ag均不可。

对C装置逸出的SO2,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塞在试管口是最简单的方法。

16.

(1)①固定A、甲、乙三管,在乙管内注入适量水,将A、甲管橡皮塞塞紧,上(或下)移乙管至某一位置固定,使甲、乙两管内水面不相平,静置片刻后水面保持不变,表明气密性良好。

或者②固定A、甲、乙三管,将A、甲两管橡皮塞塞紧,在乙管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水面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两种方法取其中一种即可)

(2)取下试管A,向其中加入适量水,再沿试管壁慢慢加入少量浓H2SO4,振荡,使液体总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将试管斜放,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H2SO4接触。

(3)调节甲、乙两管液面高度至相平水柱本身有压强,须使气压与外压相等,以减少测量误差

(4)洗气瓶,带导管的双孔塞,50mL量筒(或水槽,50mL量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