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文题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类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并学会运用。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1、准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指出本文的论证方法。
3、快速寻找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4、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怎样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积累∙欣赏
浣溪沙苏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学习路径】
一、导入课文:
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你会这些思维吗?
二、基础练习: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
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汲取jí锲而不舍qiè
2、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
长久地坚持下去。
恒,恒心。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锲而不舍: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汲取:
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推敲: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3、完成学科王A部分。
三、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的?
结构:
总——分——总。
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
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四、思考练习
4、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5、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
第一问:
第三段中“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第二问: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
先从反面说: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6、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这里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
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举例简析。
①举例论证。
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②道理论证法。
如第10自然段。
7、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阅读课文中的“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一段至结尾四段,回答问题。
8、第一段中叙述了调查情况,调查者是(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对象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和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调查的结论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9、第二段说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
前者进行自我压制;后者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
10、第三段中“由此看来”中的“此”是指:
(富有创造力的人灵感产生的过程)
11、第三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如《斜塔上的实验》中,伽利略从教堂里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发现了自然地节奏原则。
12、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关键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五、创作园地:
有人说过:
“想像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创造力”。
同学们,你们的想像力如何呢?
让我们来完成一道思维训练题。
(板书:
○△)先看图形“○”“△”,再展开联想写一段话。
六、练习:
学科王B、D部分。
七、后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一篇议论文,过去我在引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论述的问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结构,然后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揣摩论证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结果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兴趣全无。
而现在以学生感兴趣的毛毛虫的故事引入课题,让他们感受创造的重要意义;接着由他们列举发明家的故事,激发他们对创造的渴望;然后抓住他们渴望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的欲望,引入对议论文的概念以及常用的论证方法的学习;并且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刺激他们的表现欲;最后,用充满激情的结语唤起他们的民族责任感,激励他们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自觉地走向创造之路。
可见,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就可以在学生积极思维和情绪高涨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批注栏:
1、关于作者:
罗迦·费·因格(RogervonOech,一般译作“罗杰·冯·奥奇”),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著作有《当头棒喝》(AWhackOnTheSideOfTheHead)、《创造性纸牌》(CreativeWhackpack)等。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关于“推敲”的典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
3、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9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14课
课文题目: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堂类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积累∙欣赏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今译1】
薄雾浓云笼罩着淡淡的哀愁,瑞脑香烟燎绕在金兽炉口,又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白昼。
百无聊赖中又是重阳佳节,玉枕纱帐,半夜时候,已觉凉意浸透。
黄昏后,在赏菊的东篱饮酒,只觉阵阵幽香飘漾在衣袖。
不要以为饮酒赏菊就可以解忧,你看那西风卷动帘脚,露出个人儿来,比菊花还瘦。
【今译2】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学习路径】
一、导入课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
二、基础练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注音: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anghuáng)
(2)理解词义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
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
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
即心要端正。
齐家:
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
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论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
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
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三、思考练习
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4、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7、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四、小结: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⑴引用论证: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⑵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⑶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五、作业:
学科王A、B、D部分
六、后记:
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
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
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批注栏: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
推究。
致:
获得。
《礼记·大学》: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
“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
“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9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15课
课文题目:
《短文两篇》课堂类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4、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驳论等方法的运用。
▲▲▲积累∙欣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年代太长了。
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今山东省历城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词人。
【创作背景】:
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
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
【内容评析】:
词的上片写作者在这里的山巅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之地,却全然望而不见。
见到的只是北固楼前的满眼风光。
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流的长江之水一般。
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
京口是三国孙吴一度建都之地,吴主孙权年轻时便已做了统帅。
他并不满足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还在不停地出战争雄。
与他对阵的尽管是曹操、刘备那样的一世之雄,他也满不在乎。
终令曹操也不能不赞叹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如今南宋也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呢?
本篇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大处落笔,视野开阔,气势宏伟。
三问三答,自相呼应。
用典自如,贴切无痕。
【难词注释】:
兜鍪:
战士的头盔,词中指代战士。
★★★【学习路径】
一、导入课文:
“知识就是力量”最先是由谁提出来的吗?
它是英国作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来的。
二、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怡情(yí)
(2)诘难(jié)(nàn)(3)滞碍(zhì)(4)吹毛求疵(cī)
2、填空。
(1)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2)马南邨,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燕山夜话》。
3、阅读下面一段话,说说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采用什么方法阐述这一观点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观点是:
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论证方法:
采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分别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三、思考练习
《谈读书》
4、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常常存在那几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
重点是分析哪一种目的?
消遣 装潢 增长才干求知与才干的关系。
5、课文第二部分中讲到求知就要读书,对于不同的书如何读,课文提出了怎样的的看法?
一般的书,只读一部分;粗糙的书,只知梗概;好书,精读,细读,反复读。
《不求甚解》
6、课文说“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一是表谦虚,二是告诉人们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只顾局部,不看整体。
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7、“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吗?
课文是怎么样论说的?
课文为了反驳对方,列举了正反两个例子:
(1)“普列汉诺夫因为读书不能做到不求甚解,所以曲解了马克思著作。
”
(2)“诸葛亮能够不求甚解,所以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另外,还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话来佐证。
8、文章说的哪些读书方法类似于“不求甚解”?
文中的“观其大略”、“未晓处且放过”跟“不求甚解”很相似。
9、“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中本体和喻体分是什么?
这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是否恰当?
(1)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2)“野生的花草”未经过人工培育,用来比喻“人的天性”,是恰当的;“修剪移栽”是人有目的的行为,用来比喻“求知学习”也很恰切。
“野生的花”是可以“修剪移栽”成美丽的盆景的,那么同样的,“求知学习”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这是比喻论证。
10、《谈读书》第三部分讲到求知会产生哪些影响?
作者怎样论证这两方面的内容的?
(1)求知能塑造人的性格;求知能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2)对于第一点,作者先列举六种特殊的学科知识的作用,然后得出一般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叫归纳论证。
对于第二点,作者主要用类比论证。
拿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的道理,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
11、《不求甚解》一文是怎样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进而反驳对方的?
课文先不急忙反驳对方,而是从解释“不求甚解”的意思开始,然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用事实说明“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反驳对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说法的错误。
达到反驳的目的。
Xkb1.com
四、小结:
五、创作园地:
写一段话用一个事实论据和一个道理论据证明你的一个观点。
六、后记
批注栏:
【赏析】这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
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
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
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
主要著作有:
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9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16课
课文题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类型:
新授课
主编教师:
唐汉国辅导教师:
学生姓名:
检查情况:
★★★【学习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难点】
1、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积累∙欣赏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
【译文】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学习路径】
一、导入课文:
树靶子—作分析—揭实质—得结论,是什么文章的写法呢?
二、基础练习:
1、注音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
渺茫(mǎng) 脊梁(jí) 诓骗(kuāng)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
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
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
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三、思考练习
3、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