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799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docx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的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研究》

结题报告

————————————————————

内乡县马山二中:

杜宽桥执笔

负责人:

杜宽桥

成员:

杨志稳、李静、陈小波

一、课题的提出与解决课题的保障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研究》课题,经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核准,于二0一二年三月被列为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

(二)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

杜宽桥,男,现年40岁,中学一级教师,教务主任,担任八年级语文。

主要参加者:

杨志稳,男,现年50岁,中学一级教师,担任八年级语文;李静,女,现年40岁,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担任九年级语文;陈小波,男,现年35岁,中学二级教师,学科组长,担任八年级语文。

(三)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与步骤

2012年1月——2012年2月,完成课题开题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012年3月——2012年6月,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着手学习方式实践探索。

2012年7月——2012年9月,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显性指标,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表,以及分科、分年级、分课型的学生学习方式,汇总学生学习方式的典型案例。

2012年9月——2012年11月,将前期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并成立专项小组跟踪调查,对研究样本进行对比分析。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负责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成员,大部分都参加过课题研究,并取得了研究成果。

年龄结构老中青合理搭配,而且大部分是中高级教师,并且是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完全有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2、我校是南阳市课改先进学校,历年来已取得十多项教育科研成果,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我校网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校园网站,有着丰富的校内外资源,网络设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我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研究工作有领导协调解决,研究时间和经费由学校提供,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5)课题提出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要求。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要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

”我国当代教育长期以来对“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关注不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进行创造、想象、重新生成的空间,更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情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学会探究性地阅读与学习。

2、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的背景已由单一的、封闭的文化转化为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

加之语文教材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3、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

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

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

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

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语文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普遍偏低,人气不足。

师生往往仍沉溺于应试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惯于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而事实上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既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毕竟语文优劣之间在分数上差距并不太大,又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迷失为学生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多耗费精力的“第三世界”,甚至被认为是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无关紧要的学科,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失却了。

纵观我国的教育,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严重影响,大多人才资源被浪费,耗时多,收效低,学生学习方式呆板,只是机械的背诵记忆,得到的是知识,失去的却是重要的能力,这种状况愈来愈与素质教育背离,格格不入。

很难加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

特别是教育部颁发新课程标准之后,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应时而生,如:

教师角色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师生关系的和谐新型化。

处处体现了新课改的优势。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有大多数教师为了成绩,不敢放开手脚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与学,还有少部分教师上课时只是轻描淡写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简单的分几个小组,肤浅的讨论几个问题,便草草收兵,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少数尖子生占领课堂,多数学生成了无聊的“看客”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使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发展受到禁锢,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及创新精神受到束缚。

为了真正的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观能动性充分的显示出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真诚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来探索,更好地体现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

该课题的研究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我们本着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精神。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能动地、交流合作共同探究发展自我的个性,使学生能具备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能力。

(2)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思考。

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一种“非指导教学”、“自由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教学观点。

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源于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关注和尊重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实践依据

我校学生多是来自山区农村,因各村小学教学设施不完备,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大多数教师依然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轻学,重结果轻过程。

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的培养。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的发展,和谐的成长,我们教师必须大胆的研究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主要的学习渠道,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

(一)深入探索实现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目标的实践模式和策略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二):

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

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个性主见,不盲从权威,能根据情况作处决定;具有合作性。

即能尊重同学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互相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具有探究性。

即培养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能分析问题,主动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A.探索出一套以“创设情景——自主品读----大胆质疑——合作探究”为主的语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语文的方式。

B.大大改变学生的现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精神。

C.促进教师在课堂结构、课堂语言、课堂手段、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方面,有一定的稳定性,更具有个性化、艺术化、实效化。

D.在评价机构中形成主动以新的课堂教学质量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

为我校科研课题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手段

(一)研究的对象是我们所教8个班的400余名学生。

(二)该项课题研究的方法,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也就是所有参与人员要根据面对的学生实际和各班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经过反思,研究,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分析之后再向前推进,一直达到预期实验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该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主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具体方法:

 

(一)调查法:

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进行现状调查。

(二)实验法:

选择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状态下,在教学情境中,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条件下进行。

(三)行动研究法:

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

这是我们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方法。

基本程序和实际操作要领是:

1、诊断:

研究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现状。

研究分析教师的“教”;研究分析学生的“学”;研究分析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研究方向。

2、学习:

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标、学习新课改的案例、学习其它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

采取自学、交流(包括教师论坛)等形式,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

3、计划:

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以制定的课题实施方案为依据,每位教师制定本人行动研究计划(具体操作方案)。

4、实施:

“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

在动态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5、反思:

阶段性总结和实施过程中的反思(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课后反思)。

反思具有针对性,现实性。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策略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求知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求知的自主能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不是被动的等待学习,而是自觉的主动的追求知识。

教师一定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艺术的科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语文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还要注重恰当的引导和激发,变无趣的知识为有趣的知识,学生才能自主能动的去学习,教师对教材的知识要做到生活化、真实化、趣味化。

拓展语文的外延,多角度开发教学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就在身边。

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教师可以带学生春游,边观察边背诵,亲近自然,使学生亲身感悟作者对“春”的描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2)营造民主的氛围,搭建平台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教与学的双向发展和提高。

“交流、互动、发展、提高”这四步曲是21世纪信息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新理念,只有善于交流、善于合作才能获得发展,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我们培养人才的摇篮更需要树立这一新理念。

联合国提出:

“学生应当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这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

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优化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明确问题之后,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按照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合理科学的分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全班分小组合作讨论之时,教师要尊重每一小组成员,教师要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的参与,力求做到与每一小组达到师生互动。

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商讨,不仅对新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充分发展。

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班内交流。

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或者鼓励学生的互相争辩。

总之,教师一定营造好合作讨论的民主环境,平等地进行师生、生生合作交流。

使每一小组都拥有发言权,都拥有小组的看法。

教师要注意调控合作讨论的有序进行,真正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强化问题意识,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启迪思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人们要不断的学习,而且要会学习,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局限于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应从小培养尤其是中学阶段,更要注重开展探究性学习,不断的积累、拓展,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并激发学生创新求异的积极学习的欲望。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出发,对文学作品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或重新构建生成新的信息,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情感体验、生活阅历在探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合理的过程和牵强附会的看法和体验。

教师对孩子的探究结果要给予肯定或者鼓励,不能对其探究的错误结论一下否定,并讽刺挖苦学生,学问本身就需要思考,思考难免遇到错误,正是在错误中真理往往被发现。

深入学生的思想过程,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方法依然有可取之处,也许正是这些错误的探究能形成一种乐于探究的习惯,于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爱动大脑,乐于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4)优化问题设计,强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5)勤于教学反思,及时调整策略,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七、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一)学生学习素质明显提高

(二)教师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三)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