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622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docx

《孟子三章》能力提升练

《孟子》三章

过基础教材核心知识精练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寡助()米粟()公孙衍()丈夫之冠()畎亩()

傅说()百里奚()法家拂土()曾益()胶鬲()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__

(2)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

(3)委而去之__________

(4)寡助之至__________

(5)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

(6)与民由之__________

(7)父命之__________

(8)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

(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

3.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亲戚畔之

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之女家

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衡于虑

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加线词语的活用情况。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5)所以动心忍性

(6)人恒过,然后能改

5.写出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

征于色,发于声__________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

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

(3)往送之门,戒之曰__________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__________

(4)母命之__________

往送之门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__________

七里之郭__________

6.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作者从城高、池深、兵器锐利、粮食充足四个方面强调作战方所具备的“地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即使如此,仍有人弃城而逃,自然地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

C.本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即能行仁政的君主。

D.本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法治”思想。

7.[2019湖南委底娄星区期末]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街、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针对景春的观点,孟子主张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在孟子看来,身居高位,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D.孟子认为公孙衔、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

8.默写。

(1)[2019吉林中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

(2)[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人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国恒亡。

(3)[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J]《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9河北中考]“___________.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孟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

(5)[2019湖南娄底中考]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此处用典出自《孟子》,原文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过能力能力强化提升训练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15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3分)

(1)地利不如人和__________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___

(3)寡助之至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然而不胜者

B.天时不如地利兵革非不坚利也

C.故君子有不战温故而知新

D.多助之至亲戚畔之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3分)()

A.正确的道理,规律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威之所畔。

5.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是如何体现的?

(4分)

二、[2019重庆七校联考改编]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11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4分)

(1)公孙街、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

(3)无违夫子__________

(4)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孟子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之意思相近?

(2分)

9.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分)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9分)

10.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夷吾/举/于士

B.曾益/其所/不能

C.必/先苦/其心志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1.下列对选文中相关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

B.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内心优困,思忠阻塞,然后振作起来。

D.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C.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过阅读课外名篇迁移阅读

-、[2019河南八年级月考改编]阅读[甲][乙]两个选段,回答问题。

(1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感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桓公①中问管仲②曰:

“王者何贵③?

”曰:

“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

“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④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⑤四之则安,辅之则强,非⑥之则危,背之则亡。

《诗》云:

‘人而无良,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不遂⑦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①齐桓公:

春秋诸侯,五霸之一。

②管仲:

齐桓公的贤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③贵:

……为贵。

④君人者:

指国君或皇上。

⑤与:

亲附,跟随。

⑥非:

反对,贵怪。

⑦送:

终于,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4分)

(1)池非不深也__________

(2)委而去之__________

(3)亲戚畔之__________

(4)天下顺之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分)

(2)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分)

3.语段[甲]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

语段[乙]中的“__________”与之观点相似。

(2分)

4.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分析。

(3分).

二、[2020孝感孝南区十校联谊月考]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

[甲]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貴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压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日: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厘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日: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②出涕,日: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

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①弘范:

元军将领。

②泫然:

流泪的样子。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B.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C.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D.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6.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左右命之拜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C.此之谓大丈夫谓吏卒曰

D.一怒而诸侯惧南乡拜而死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

富有气势。

B.甲文中“丈夫之冠也”中“冠”指加冠礼,古时男子十八岁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乙文中弘范怀着爱才之心欲劝降文天祥,所以以礼相待,想要将其收归己用。

D.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分)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2分)

9.乙文中,文天祥哪些表现体现了甲文中孟子的有关“大丈夫”的思想主张?

请简要分析。

(3分)

三、[2020江苏常州金坛区检测]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雨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待臣:

“创业与守成②敦难?

”房玄龄曰:

“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曰:

“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

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①上:

指唐太宗。

②守成:

保持成就。

③草珠之初:

指在战争混乱中开创王业之初。

④忽:

不注意,不重视。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

(1)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__

(2)人恒过__________

(3)创业与守成孰难__________

(4)征与吾共安天下__________

1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C.莫不/得之于艰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分)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2分)

13.乙文中唐太宗在治国思想上与孟子有何相似之处?

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3分)

答案解析:

过基础

1.guǎsùyǎnguànquǎnyuèxībìzēnggé

2.

(1)围

(2)泛指武器装备(3)放弃(4)极点(5)行冠礼(6)遵从(⑦)教导、训诲(8)常常(9)了解、明白

3.

(1)畔叛背叛

(2)女汝你(3)衡横梗塞、不顺(4)曾增增加(5)拂弼辅佐

4.

(1)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

(2)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使……改变(动摇),使……屈服

(4)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贫困

(5)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撼;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6)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5.

(1)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

(2)能够实现(3)告诫谨慎(4)代词,代指“女子”动词,“去,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

6.D

解析:

作者强调“民心”“仁政”的重要性,实则是希望君主实行“德治”,而非“法治”。

7,C

解析:

“身居高位”错。

文中“立天下之正位”中“正位”喻指“礼”,不能理解为高位。

8.

(1)威武不能屈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5)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9.

(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关键词:

得道、寡)

(2)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关键词:

至、畔、顺)

(3)(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天下就太平。

(关键词:

惧、天下熄)

(4)实现志愿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没有实现志愿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

得、由)

(5)(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关键词:

动、忍、曾益)

(6)(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关键词:

征、发、喻)

(7)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隐患,这个国家常常就会灭亡。

(关键词:

人、拂、出、敌国、恒)

过能力

1.

(1)人心所向

(2)震慑(3)极点(每空1分)

2.A

解析:

A项中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却。

B项,名词,优势/形容词,锋利,锐利。

C项,连词,所以/名词,学过的知识。

D项,动词,到/代词,代失道者

3.D

解析:

指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

(2分。

关键词:

顺、畔)

5.【答案示例】体现了孟子实行“仁政”的主张。

(1分)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然后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进行比较阐述,强调了“人和”(“得道”)的重要性,反映了他欲得天下先得人心的主张。

(3分)

6.

(1)真正,确实

(2)怎么,哪里(3)违背(4)准则,标准(各1分)

7.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2分关键词:

淫、移、屈)

8.【答案示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分)

【解题思路】首先应理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意思然后从《富贵不能淫》一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话即可

9.【答案示例】①讲仁德,守礼法;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③更不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每点1分)

【解题思路】根据第二段中孟子的话进行概括即可10.AB项,应为:

曾益/其/所不能。

C项,应为:

必/先/苦其心志D项,应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1.B

解析:

该句中“困”意为“忧困”,“衡”意为“梗塞、不顺”,“作”意为“有所作为”。

故答案选B

12.C

解析:

C项,“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表述有误,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艰苦环境造就人才的观点

过阅读

1.

(1)城池

(2)离开(3)同“叛”,背叛(4)归顺,服从(各1分)

2.

(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分关键词:

天时、地利、人和)

(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3分。

关键词:

域、固、威)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各1分)

4.【答案示例】孟子与管仲都有民贵思想(或民本思想)。

(1分)孟子认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1分)管仲认为没有百姓支持的政权最终是会灭亡的。

(1分)

【解题思路】作答本題,需明确【甲】选段中孟子的治国思想和【乙】选段中管仲的治国思想。

通读选段,在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可概括出二人相似的治国思想是民本思想。

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可知,孟子认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由“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等可知,管仲认为没有百姓支持的政权最终是会灭亡的。

【参考译文】

【乙】齐桓公问管仲:

“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管仲回答)说:

“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

”(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

管仲说:

“我所说的‘天’,不是一碧无际的天空。

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

《诗》中说:

‘没有良好品行的人,在他所在的地方会被人怨恨。

’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没有过的A这句话的意思是:

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

(张弘范)于是把他押送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他。

据此可断句为: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故选A。

6.D

解析:

D项,都表示顺承。

A项,教导、训诲/命令。

B项,去、到/代词,代指文天祥。

C项,叫作,称作/对……说。

7.B

解析:

古时男子二十岁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8.

(1)(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2分。

关键词:

广位、大道)

(2)我不能报效国家,却教人背叛自己的国家,这可能吗?

(2分。

关键词:

捍、父母、叛)

9.【答案示例】见元将拒行叩拜礼,拒绝写信招降张世杰,不因国亡而有二心,拒绝元将高官许诺,以死效忠,从容就义。

这些均体现了孟子讲仁心、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大丈夫”思想,更体现了大丈夫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

(3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由乙文可知,文天祥被捕之后,面对元军的威逼,他毫不畏惧,不仅不写招降书,还写下了《过零丁洋》以表明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

后绝食明志,临刑时,他非常从容,“南乡拜而死”,这些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品质。

另外,尽管元军将领弘范以高宫诱惑,但他坚决拒绝,这很妤地阐释了孟子“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的精神内涵。

【参考译文】

【乙】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进入厘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

“我不能报效国家,却教人背叛自己的国家,这可能吗?

”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写招降信,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

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笑着放过了他厘山攻陷后,军中设酒聚会,张弘范说:

“国家已亡,你作为丞相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心意以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我们皇上,还会给你宰相的官职。

”文天祥流泪说:

“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偷生避死而怀有二心呢?

”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

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得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

(张弘范)于是把他押送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他。

文天祥就要处斩时,仪态特别从容,他对旁边看押的军士说:

“我(挽救宋王朝)的事业就此结束了。

”向着南方拜别以后就义。

10.

(1)集市

(2)犯错误(3)哪一个(4)安定,管理(各1分)

11.A

解析:

应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2.

(1)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2分。

关键词:

故、是人、苦、劳)

(2)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是过去的事了,(2分。

关键词:

然、既)13.1

13.【答案示例】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

(1分)孟子认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唐太宗认为应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2分)

【解题思路】甲文中,孟子认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乙文中唐太宗赞同魏征的观点,认为要使国家基业稳定,应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

由此可知,二人在治国思想上的相似之处是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

【参考译文】

【乙】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

“开创基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

”房玄龄回答说:

“在世道混乱,创立甚业的初期,我们与各地豪强竟相起兵较量,然后使他们称臣,开创基业难啊!

”魏征说:

“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是在艰难中取得天下的,而在安逸的时候失掉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

”唐太宗说:

“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

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

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一起谨慎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