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575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docx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金孔雀轻轻跳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音乐

学段:

低年级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核心内容:

“表现”领域中的演唱

相关内容:

“表现”领域中的综合性艺术表演与识读乐谱

辅助内容:

“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

教材

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第四册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注重音乐风格体验,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表现傣族风格歌曲柔美、抒情的音乐情绪,依据旋律创作特点,利用傣族舞蹈编创以及傣族特色乐器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全面深入地感知、理解和表现傣族音乐风格。

以《音乐课程标准》里“表现”领域中的“演唱”为核心,依据北京市对唱歌教学提出的要求:

引导学生唱准唱好会唱歌曲。

结合“感受与欣赏”领域中“音乐风格与流派”所提出的,二年级学生“能初步感受不同民族风格歌曲”的要求为辅助内容。

歌曲学习中,结合“表现”领域中的“识读乐谱”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的相关内容,充分体会和表现歌曲音乐风格。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作品分析

1.音乐风格: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傣族)风格的歌曲,旋律清新流畅,优美抒情。

2.课题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中的孔雀。

其形象具有善良、美丽、智慧和吉祥的寓意,引申为美好的愿望。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是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

3.音乐表现要素分析:

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为E宫五声调式。

音域为#C1—#C2,节奏简单,只有

三种节奏型,每一乐句都以二分音符节奏结尾,更加体现出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旋律中包含较多跳进音程。

音乐情绪优美抒情,演唱时需用连贯、轻柔的声音演唱。

4.曲式结构:

《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为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一段体

aa'bcc'

第二乐句(a')与第一乐句(a)的起始小节相同,旋律节奏形态相似,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重复

第三乐句(b)的起始小节是第一乐句(a)的上三度变化模仿。

此乐句为歌曲高潮部分,歌曲的最高音#C2出现在此乐句中。

第四乐句(c)与第五乐句(c’)也是同头异尾的相似关系。

第五乐句(c’)的句尾是第二乐句(a’)的局部重复。

相同

局部重复

c’

c

a’

(二)本课涉及的相关内容

1.音乐风格

全套教材中,共有三首具有傣族风格的作品:

第三册欣赏课葫芦丝器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第四册唱歌课《金孔雀轻轻跳》;

第六册选学歌曲《欢乐的泼水节》。

2.舞蹈风格

《金孔雀轻轻跳》具有较强的傣族舞蹈风格。

傣族舞蹈动作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

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

动作虽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傣族常用舞蹈动作名称:

提翻手侧展翅孔雀手

3.涉及的乐器

(1)吹奏乐器

本课中涉及的傣族乐器主要是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其音色柔、飘,甜美圆润不失质朴。

(2)打击乐器

象脚鼓也是傣族的重要民间乐器,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

象脚鼓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会用多种敲击方式改变声音,以及变换不同的节奏类型,烘托音乐情绪,本课中借助鼓的伴奏辅助帮助学生体会音乐风格。

(三)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班级为二年级舞蹈班,学生已有约两年的舞蹈学习经验,善于进行肢体动作表现。

(1)识谱方面

本班学生有一定的识读乐谱能力,班中10余人有学习乐器的经历,在C调识谱、唱谱方面的能力较强。

但本歌曲为四个升号调E宫五声调式,学生第一次接触,识谱有一定难度,乐曲有五个乐句,识谱量较大,因此本课中设计借助柯尔文手势由C宫转为E宫调式,而后分层次以三种方式进行乐谱识读。

(2)演唱方面

本班学生乐于演唱,声音比较统一,较善于演唱情绪活泼欢快的歌曲。

《金孔雀轻轻跳》情绪优美抒情,需要圆润连贯的声音进行演唱,在本课的教学中,需教师指导学生声音的连贯圆润及力度的控制。

(3)舞蹈方面

本班学生拥有两年学习舞蹈的经历,有较好的舞蹈基础。

对于傣族风格的舞蹈,学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傣族舞蹈动作,具备一定的舞蹈编创能力,因此本课引导学生将乐句之间的关系与舞蹈创编结合体会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联。

(4)风格了解方面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中,学习器乐欣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中已初步感知傣族音乐风格,并了解傣族特色乐器葫芦丝。

本首歌曲是首次学习演唱傣族风格的歌曲,学生不知道傣族特色乐器象脚鼓,本课中学生初次尝试将已学舞蹈知识与音乐创作、乐器伴奏相融合,从而更进一步从歌唱、舞蹈、伴奏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感知和表现傣族风格,需要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教学方式

本课以观察、聆听、欣赏、拼摆乐谱、演唱、模仿、编舞、配伴奏等作为主要方式与手段进行教学。

(四)技术准备

1.使用overtrue制作歌曲乐谱。

2.使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制作课件。

3.使用绘声绘影编辑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问题:

歌曲为E宫五声调式,五个乐句。

学生视唱乐谱困难,乐句较多记忆困难。

对策1:

①观察C—E音阶位置的变化。

②以柯尔文手势辅助,引导学生将E唱为do,唱准五声音阶。

谱例:

对策2:

根据乐句曲谱创作的特点,分为三层:

1一、二乐句在五声音阶上,以两个小节为单位教师按节奏指谱学生视唱;

2第三乐句看谱师生以两小节为单位接唱;

3四、五乐句以听辨、填充旋律、接唱等方法视唱曲谱。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愉悦的心情,柔美的声音和舞蹈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聆听,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确定音乐风格。

通过模唱、接唱、听辨、拼摆乐谱,唱会歌曲旋律,并体会移动do的视谱方式。

通过演唱、舞蹈、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感及风格。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演唱E宫调式的曲谱。

2.能够用声音、舞蹈、伴奏诠释歌曲的傣族风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够用歌声、舞蹈、伴奏来表现歌曲风格。

(二)教学难点

能够演唱E宫五声调式的曲谱。

五、教学过程

(一)体会情绪了解内容揭示课题

阶段目标:

知道歌曲歌词表现内容,了解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确定音乐风格。

1.听旋律谈感受

(1)教师用葫芦丝演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旋律。

提问:

这段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是来自哪一个少数民族的音乐?

(2)学生聆听后回答

预设学生答案:

①歌曲旋律优美抒情。

②歌曲为傣族的音乐风格。

2.认识傣语“小卜冒、小卜少”

课件出示:

傣族男孩与女孩图片和“小卜少”“小卜冒”名称。

(1)教师介绍傣族语言中对小女孩和小男孩有独特的名称。

提问:

请你猜猜图中男孩、女孩用傣语怎样说?

(2)由学生猜男孩与女孩的傣语名称。

即男孩为小卜冒、女孩为小卜少。

过渡语:

今天将要了解一首具有傣族风格的歌曲。

3.看视频了解歌曲内容

(1)学生观看歌曲视频(教师自制视频)

提问:

这首歌曲中演唱什么内容?

预设学生答案:

①歌曲中演唱的是金孔雀。

②歌曲中小朋友在唱歌跳舞。

教师介绍:

因为孔雀的善良、美丽、智慧的个性深受傣族人民喜欢。

傣族人们认为孔雀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2)提问:

歌曲中的孔雀为什么是“金孔雀”?

预设学生答案:

因为孔雀的羽毛被阳光照射,感觉金光闪闪的……

(3)教师揭示课题为《金孔雀轻轻跳》,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葫芦丝演奏、歌词中的傣语以及自制视频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傣族文化及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感知音乐风格。

 

(二)演唱曲谱

阶段目标:

能够与教师合作演唱全部曲谱。

1.由C-E的五声音阶识读

(1)观察音阶谱例,教师引导学生演唱C调五声音阶。

谱例:

(2)出示由C上移至E的五声音阶,引导学生演唱。

谱例:

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初次接触E,不太敢演唱。

解决方法:

随教师柯尔文手势演唱C五声音阶,当演唱到mi时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把mi作为开始音do,学生随手势演唱E五声音阶。

(3)确定E五声音阶的位置和音高

提问:

感觉音阶发生什么变化了?

预设学生答案:

音变高了。

教师告知学生演唱的旋律正是以E为do的五声音阶旋律。

设计意图:

由以C为do的五声音阶入手,借助柯尔文手势,辅助学生演唱,并将音阶转为以E为do五声音阶,使学生在演唱中发现音高变化时,识读E调音阶。

降低学生识读E调音阶的困难,短时有效地解决移动DO的识读问题。

2.根据曲谱规模,创作特点分三步进行识谱

(1)一、二乐句曲谱视唱

一、二乐句乐谱识读采用教师指乐谱,学生视唱的形式学习。

①教师按节奏在音阶图上,指出“midomisolsol”一、二小节旋律。

学生看后,轻声视唱这一组旋律。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唱准每一个音。

②以此类推,以两小节为单位,教师在音阶图上指音,学生视唱。

③完整跟钢琴伴奏演唱一、二乐句曲谱。

(2)第三乐句曲谱视唱

①学生观察乐谱第三乐句,与教师合作接唱旋律。

教师1、2小节,学生3、4小节。

见谱例:

(3)四、五乐句曲谱视唱

①教师弹奏四、五乐句,学生听辨空白小节旋律。

②分组合作,将听到的音符粘贴在空白的五线谱中,使旋律补充完整。

拼摆乐谱时,提示学生认真聆听和轻声视唱前两小节空白处的音符。

③师生接唱四、五乐句曲谱。

学生演唱四、五乐句的1、2小节。

教师演唱这两个乐句的3、4小节。

学生演唱时,第四乐句一二小节旋律下移。

教师演唱时,课件出示后两个小节的旋律线。

④指导学生观察旋律线分辨旋律并演唱。

3.完整演唱歌曲乐谱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二乐句有些相似;第三乐句音域升高;四、五乐句同头异尾的乐句关系。

(2)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旋律乐谱。

设计意图:

根据歌曲旋律创作特点,1、2乐句采用教师按节奏指谱,降低识谱难度,学生跟随教师初步识读乐谱;第3乐句师生接唱,学生直接视唱后两小节音符,学生独立视唱乐谱;第4、5乐句采用听辨、填充乐谱、师生接唱方式,更加扩大识谱范围,避免识谱停留在小部分学生中,更深入提高识谱能力,提高识谱兴趣。

 

(三)动作辅助加入歌词

阶段目标:

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结合舞蹈动作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1.聆听范唱观察乐谱

学生聆听范唱,观察曲谱中一字对应多音的位置。

提示:

乐谱中一字多音的位置,结合手势画圆滑线,默唱歌曲。

2.分层次演唱歌曲

(1)学生随钢琴演唱歌曲,填入歌词。

(2)教师对比范唱,指导学生演唱时声音连贯、圆润;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3)问题:

每一个乐句的结尾音为

,容易出现演唱时值不满。

解决方法1:

教师示范提示学生每一个乐句的结尾音为二分音符节奏,演唱时注意音符时值。

解决方法2:

加入侧展翅动作,辅助学生记忆结尾的二分音符节奏。

(4)问题:

学生在演唱“展翅开屏”时,情绪和力度不够充分。

解决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演唱第一段歌词,在演唱中感受歌曲高潮的位置,体会力度的变化。

解决方法2:

再观看视频,使学生感受到孔雀开屏过程的震撼与美丽,而再用歌声表现。

课件出示孔雀开屏视频并播放这一句的音乐。

解决方法3: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加入舞蹈手势,辅助对“展翅开屏”这一句的力度理解。

舞蹈动作:

双臂打开,双膝微弯。

模仿孔雀开屏展开翅膀。

加入孔雀手的动作提示学生此处演唱时力度较强以及在模仿孔雀。

(6)随琴加入动作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3.自主学唱第二段歌词

(1)学生随教师钢琴自主填入第二段歌词。

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会在第四、五乐句,歌词为“小朋友们”的位置出现词谱对应错位的问题。

谱例:

解决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中,发现歌词“朋”对应的音符为两个音符,而且这两个音符还为同一音符,再进行演唱。

解决方法2:

由于歌词“朋”对应八分音符节奏又为同样音符。

所以课件将两个相同八分节奏的音符变化为一个四分音符节奏。

课件出示:

(2)随钢琴演唱全曲。

(3)加入动作辅助,随范唱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

边听范唱,边做手势提示圆滑线位置。

更好地提示学生歌曲中一个字对应两个音符位置,降低学唱歌词的难度;通过演唱、寻找高潮乐句、观看视频、加入舞蹈动作,辅助学生理解歌曲的高潮部分。

借助ppt动画功能,辅助学生学习一字对应两个音的问题。

(四)多样形式表现歌曲

环节目标:

能够根据乐句特点编创舞蹈动作;能够根据节奏随音乐加入打击乐器。

1.结合乐句编创舞蹈动作

(1)引导学生回忆乐句关系,利用学生旧知,分乐句编创动作。

提示学生:

边演唱歌曲边进行创编。

创编要依据乐句之间的关系。

具体方法:

1学生回忆傣族舞蹈动作(提翻手、侧展翅、孔雀手、问好)。

2依据旋律特点,分两个小组将学过的动作组合创编。

3展示编创动作,1、2乐句和4、5乐句由学生编创,将已学四个动作编创组合;第三乐句为歌曲高潮,全体同学动作为学习歌词是“展翅开屏”时舞蹈动作。

4边演唱边展示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舞蹈动作为:

 

1傣族舞蹈动作——提翻手②傣族舞蹈动作——侧展翅

 

③傣族舞蹈动作——孔雀手④傣族舞蹈动作——问好

设计意图:

利用乐句创作特点,编创傣族舞蹈动作。

为了让学生了解傣族人民热爱歌舞,也让孩子了解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2.加入乐器丰富歌曲表现

(1)学生随音乐边演唱边舞蹈,教师敲击鼓作为伴奏。

提问:

刚才同学们在跳舞时,老师在做什么?

预设学生答案:

老师在用鼓伴奏。

(2)教师介绍傣族特色打击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因其形态形似象脚而得名,常用在傣族人们唱歌跳舞时作为伴奏。

(3)教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拍击鼓

因第三乐句为歌曲高潮,因此设计本课的鼓谱节奏为:

(4)学生边唱边用六面体凳随节奏敲击。

 

设计意图:

鼓点位置及节奏的设计,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选取了简单易击奏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

节奏的位置,考虑到歌曲的第三乐句为歌曲高潮,情绪及力度都会有所变化,因此将紧凑的八分音符节奏加入到第三乐句中,烘托歌曲高潮位置的情绪与力度。

(5)学生边跟随音乐演唱边加入舞蹈动作,结合鼓的伴奏,完整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

结合演唱、舞蹈、乐器伴奏等方式来表现歌曲,更加深入了解傣族音乐风格,增加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识谱过程中,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乐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参与到识谱教学中。

(二)教学中,结合演唱、舞蹈、乐器伴奏,教师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激励学生结合音乐创编舞蹈动作,加入伴奏,更加深入的理解歌曲的风格。

七、本课教学设计特点

(一)结合学生认知,多样方法学唱乐谱,解决教学难点。

歌曲为E宫五声调式,五个乐句,识读乐谱较为困难。

为了使学生能够较轻松识读E宫五声调式,本课通过由C—E的转调,借助柯尔文手势,使学生更轻松学会E调五声音阶;结合旋律创作特点,通过按节奏指谱、接唱、听辨、补充旋律多种方式的结合,逐层学习歌曲乐谱,帮助学生有效快速学会演唱歌曲旋律,避免识谱过程枯燥乏味,更有效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二)注重学生体验,多感官感受歌曲风格,了解民族文化。

歌曲具有鲜明的傣族音乐风格,使学生全面深入体会歌曲风格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不仅仅停留于让学生学会歌曲的层面,更注重结合“综合性艺术表演”的相关内容,充分体会和表现歌曲。

通过演唱、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编创动作、加入民族特色乐器伴奏等方式,是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全面了解傣族音乐的柔美,舞蹈含蓄民族特色。

在初步感受歌曲民族风格的基础上,了解傣族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