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05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交口施工方案.docx

常宁市泉峰西路与环城南路、外环西路

平交道工程施工实施方案

目前,常宁市环城南路及外环西路工程除与泉峰西路的平交道口外,其他部分已经全面进入路面工程施工阶段或即将完工。

考虑到该平交道口为环城南路、外环西路、泉峰西路(S320线的常宁市区段)三个方向的重要交通枢纽,对常宁市的经济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能全部封闭交通。

为合理安排好泉峰西路与环城南路、外环西路平交道口施工,实现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保证环城南路、外环西路、泉峰西路(S320线的常宁市区段)三个方向的车辆顺利通行,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确保社会车辆的顺利通行。

二、制定本方案的依据

(一)公路工程现行相关施工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二)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实现车辆顺利通行。

三、工程量及施工布置

1、施工工期:

拟定工期为2009年4月18日至2007年6月1日,总计45天。

2、主要负责人员:

详见附表一。

3、主要施工机械:

详见附表二。

4、主要工程数量:

详见附表三。

四、工程目标

目标:

确保按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达到优良工程,同时,不阻断交通,并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

五、实施步骤

合理划分施工作业段、严格控制施工顺序,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该路口原有施工情况如下:

环城南路端施工至K0+015,雨污水管施工至K0+040;外环西路端施工至K0+020,左侧雨污水管施工至K0+030,右侧雨污水管施工至K0+040;计划主要划分为便道工程、破除旧面板及挖路槽、横穿平交道雨污水管铺设、路基填挖工程、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沥青下封层、沥青砼面层等工序。

采取八个步骤组织实施:

第一步便道工程:

先安装环城南路一侧雨污水管,再按设计规范要求压实并铺设级配碎石,然后以环城南路侧路基作为便道一段,另拓宽泉峰西路K0+300至K0+520段,至少保证6m的行车宽度作为施工便道,以满足外环西侧半幅施工过程中道路行车安全。

第二步破除旧砼面板及挖路槽、铺设平交道雨污水管铺设、路基填挖工程:

由于上述三项工序为同步施工,故根据实际需要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铺设环城南路一侧雨污水管至旧砼路面,并回填压实;第二阶段,过往车辆绕道环城南路路基,先破除K0+240至K0+300桩号平交道中心段砼面板及右幅(外环西线侧)旧面板及开挖路槽,连接外环西线和环城南路的平交道雨污水管,完成平交道右幅(外环西线侧)路基填挖工程;第三阶段,过往车辆绕道右幅(外环西线侧)已完成填筑的路基,破除剩余的左幅(环城南路侧)旧砼面板及开挖路槽,并完成左幅(环城南路侧)路基填筑。

第三步级配碎石底基层:

为保证正常通车,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采用半幅施工,具体施工要求见本方案第6节(主要项目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四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为保证正常通车,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采用半幅施工,具体施工要求见本方案第6节(主要项目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五步沥青下封层:

为保证正常通车,沥青下封层施工采用半幅施工,具体施工要求见本方案第6节(主要项目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六步沥青砼面层:

为保证正常通车,沥青砼面层施工采用半幅施工,具体施工要求见本方案第6节(主要项目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六、主要项目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测量测量控制是施工的根本,因此我们再次甲方、监理机构所提交的坐标点、高程点位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临时水准点,一般距施工现场不少于60m,距构筑物不少于25m,当施工用的水准点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构筑物上,精度不应低于原有水准点的等级要求,同时对于所有水准高程控制点要建立复核制度,尤其在雨天后,应进行复测闭合,及时修正避免点位下沉碰撞引起高程不符造成质量事故,在使用任何水准点前必须进行相临两点的复测。

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步的测量工作(内业、外业)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到依据正确、计算精确、一丝不苟,步步校对,杜绝偏差,减少损失,确保工程测量万无一失。

2、横穿平交道雨污水管道铺设①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基坑,然后人工进行修整,基底开挖标高按高出设计标高3cm控制,整平后检验基坑各项技术指标、外观及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②基槽开挖后,马上进行管基浇筑,管基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砼配比符合设计要求,管节的接缝位置方向一致,管基采取按上下两部分分部浇筑的方法施工,先浇筑管道下面部分并设置预拱度,并立即用挖掘机从下游往上游安装圆管节,每节管道紧贴砼管基上,使管道受力均匀,然后用木楔人工配合检校管节口,直至流水面管节口平齐平顺为止马上进行上面部分的砼浇筑工作,然后在两侧铺筑砼至设计要求;③抹带施工时在带基相交处凿毛,在抹带宽度内管壁需凿毛刷洗干净,用1:

3水泥砂浆捻缝后再用1:

2.5水泥砂浆抹带配上钢丝网,捻缝时,派人进入管身内,将管身的下半部先捻缝,然后再从将上半部灌满;

④检查井、雨水口砌筑时,砌筑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的几何尺寸,并用全站仪放样,在路面范围内的检查井、雨水口井室周围应用砂砾回填,其回填宽度为40cm;⑤管身两侧回填土方时,压实度需与路基各层一致,分层对称铺筑,采用先进的打夯机夯实,回填的位置需达到管顶位置,管顶填土高度应大于50cm,才能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在进行上部土方填筑时,应随进检查管道是否有错节的现象,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开挖返工。

3、级配碎石底基层用平地机将碎石料按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达到规定路拱。

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1.25-1.3的松铺要求,必要时,应进行人工减料或补料工作,并配合人工处理一些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或细集料窝集应予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压3-4遍,使碎石集料稳定到位,将填隙料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5-30mm,再次撒布填隙料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碎石集料间的孔隙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工进行修补,局部多余的填隙料应扫除,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在碾压之前,应在表面先洒少量水,洒水量应为3kg/m2以上,碾压采用YZ-18JC振动压路机,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等现象,应及时挖走并重新换填新料,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运至工地,运输车辆按顺序停放,摊铺现场安排专人指挥倒车,施工人员随时观察混合料的含水量及离析现象,复查挂线高度,定时进行横向拉线检查,摊铺成型后,测量人员要及时用红色包装带补好中桩、边桩检测控制桩标记,快速、准确地测出相应点的松铺高程,施工人员用三米直尺快速检测表面平整度,如果超过允许误差,民工应及时用混合料补平,并清除表面粗集料;由于碾压时推移,接头处要安排专人检测并组织人工加铺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应及时清除不合格的端部,横缝要垂直于路中线;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指挥压路机,碾压长度一般控制在50m左右,碾压时,混合料表面始终保持最佳含水量状态,若水份蒸发过快,应及时洒少量的水,但严禁开始就洒水碾压,一般是在振压两遍后,洒水再压;底基层碾压完毕,经自检合格后用麻袋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对于洒水不到的外边缘,用人工洒水养护,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其它车辆禁止在底基层上行驶。

5、沥青下封层首先准备下承层,对准备进行施工的工作面进行清扫,应将表面的泥砂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使之整洁而无尘埃。

并对已准备好的工作面进行检查,在未批准前不得施工。

再洒布沥青,施工时应选择晴好天气,气温不应低于100C,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有雾或下雨都不进行施工,沥青浇洒应均匀、无露白,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洒油量、温度条件及洒布面积均应在洒布前获得认可;在喷洒交接处洒布沥青时应精心控制,便之不超过批准洒油量,喷洒超量或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及时纠正。

然后摊铺盖料,摊铺必须精细料分布均匀,无大小积聚现象,并按设计横坡整型。

缝料必须趁热撒铺,扫布均匀,不得有重叠现象,压实平整。

再后碾压,摊铺粒料后立即采用6~8t双钢筒光轮压路机跟进,碾压成型,粒料不足处应立即找补整型重新碾压,待沥青材料冷却后方可车辆通行。

最后养生,对已完成好的沥青封层应保持养生状态,在养生期间,采用路帚拖扫的办法养护,并防止产生车辙,当出现泛油或工程师有批示时,应按指定用量撒铺吸油材料。

6、沥青砼面层

A、施工放样,清扫基层:

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恢复中线,逐桩复核标高,并拉线控制,清扫清层表面的杂物,核实基层的平整度、压实度、弯沉,面层摊铺施工前要求清理下封层表面。

B、采用一台摊铺机进行分幅摊铺,摊铺速度控制在2-4m/min。

沥青面层摊铺采用拉钢丝绳控制标高及平整度,以保证摊铺厚度及平整度。

摊铺速度按设置速度均衡行驶,并不得随意变换速度及停机,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段确定,正常摊铺温度应在140-160℃之间,另在摊铺时纵横向接缝口订立4cm厚木条,保证接缝口顺直。

摊铺过程中对于道路上的窨井,在底层料进行摊铺前用钢板进行覆盖,以避免在摊铺过程中遇到窨井而抬升摊铺机,保证平整度。

在摊铺细料前,把窨井抬至实际摊铺高程。

窨井的抬法应根据底层料摊铺情况及细料摊铺厚度结合摊铺机摊铺时的路情况来调升,以保证窨井与路面的平整度,不致出现跳车情况。

对于细料摊铺过后积聚在窨井上的粉料应用小铲子铲除,清扫干净。

C、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初压采用压路机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复压采用轮胎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少于4-6遍,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

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符合J032-94表7.2.4的要求。

D、接缝、修边:

摊铺时采用半幅施工,设档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错开0.5m,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留在车道的画线位置上;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

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

的纵向碾压。

七、雨季性施工措施

7.1施工准备工作

(1)根据雨季施工需要落实雨季施工的物资器材。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作领导组织,实行值班制度,落实其责任制和劳动组织,建立在冬雨季施工期间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7.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砂石料雨季含水量要经常测定,砼拌制时随骨料等的含水率提供合适的现场配合比,以保证砼的强度。

砼运输车要加强覆盖,砼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