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0502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docx

中国的电子银行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姓名:

林克忻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工商管理学指导教师:

吕廷杰20040601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中文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浪潮汹涌澎湃,向社会的各行各业渗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金融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和智力密集的行业,它向社会提供的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个新名词、新业务因此应运而生:

电子银行。

本文旨在对中国电子银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的电子银行的发展策略。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信息技术浪潮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讨论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并在社会信息化、降低成本、客户群体及业务发展空间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第三部分分析了现代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阐明信息技术条件下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策略之一就是开展电子银行业务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的社会现实,并分析了国外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发展。

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电子银行发展现状,并阐述了电子银行业务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以电子银行业务的差异化服务以及新业务方面两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中国电子银行的近期策略应为优先发展电子票据,远期战略应为发展数字货币。

关键词:

电子银行、信息化、电子货币ElectronicBankinginChina:

The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yAbstractIn21“century,theinformationtechnologyoccupiesastrategicpositioninthescientificrevolutionandpenetratesthewholecourseofthesocialevolution.Itisalsothewitnessandinstrumentofsocialevolution.Thefmancialindustryisatypicalknowledge,informationandintelligenceintensivesectoEThedepthandscopesoffinancialservicesarehavingarevolutionarychangeduetotherapid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especiallythewidelyavailableofcomputernetworks.Howwouldbanksacttosurviveandenlargetheirspaceinthisinformationtime?

E-bankingisoneofthesolutions.Thispaperaims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e—bankinginChinaanddiscussesthedevelopments订megyforChinesebanks.Itconsistsoffiveparts.Part1reviewsthehistory,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informationtechnology.Part2analysestheimpactofinformationtechnologyonthebankingindustry,、Ⅳithemphasison4aspects.i.e.informatizationofsociety,costreduction,customergroupsandbusinessscopes.Part3reviews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banking,andstatesthatoneofthedevelopmentstrategiesadoptedbyforeignbankingindustryistooffere-services.Italsosurveysthedevelopmentofe—bankinginothercountries.Part4illustratesthecurrentsituationofe-bankinginChina,andpointsoutthenecessityofitsdevelopmentinChina.Pan5givestwoexamplesofnewserviceprovidedandservicedifferentiationofferedbye-banking,andproposestoprovideelectronicbillsasthepreferredstrategyforthenearfutureandprovidedigitalcurrencyasthelongtermstrategyinChina.Keywords:

e-banking,informatization,electronicmoney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邮电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

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2北京邮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第一章信息技术浪潮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正如19世纪的铁路、1950年前后出现的汽车工业和20世纪的电子一样,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与历次工业革命所不同的是,信息技术不仅启动了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如潮水般迅速席卷全球,加速前进,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都是前几次技术革命所无法比拟的。

1.1信息技术浪潮的历史和现状信息技术的突破始自计算机的发明。

以二进制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能力。

80年代初的个人计算机革命是信息革命的一次高潮,使更多的家庭和个人能直接分享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好处。

进入90年代。

信息技术浪潮更为强劲,“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设想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掀起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热潮。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率先采取了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地位。

欧共体早在1985年2月便通过了“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

1993年12月,欧共体委员会公布了《德洛尔报告》,建议开发欧洲信息网基础设施的庞大项目。

美国于1993年制定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以实现现有因特网系统的升级,力保其在信息时代的领先地位。

1994年9月,美国提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11)”的建议,以推动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1995年1月,美国政府发表了《全球信息基础结构:

合作日程》;1995年2月,美、加、德、英、法、日、意等7国在布鲁塞尔召开了部长级会议,讨论了全球信息基础结构问题,推动了这方面的合作。

日本也不甘落后,加强光纤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1999年以来,日本对信息化技术和产业领域的现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信息化社会发展战略改进措旌:

拟定《21世纪的信息通信构想》,制定《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战略》,修订《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基本计划77,实施《新纪元工程》等。

这一系列重大举措表明,日本正以建设高度信息化社会为目标,加快前进的步伐。

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也急起直追,加快本国的信息化建设。

新加坡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总计划预计将投资8200万新元,使新加坡成为“智能岛”。

这些系统将把政府各部门与全国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的计算机连在一起。

韩国1993年提出了制定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计划。

1999年,韩国发表了“网络韩国2l世纪”的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是,在2005年完成超高速通信网的建设,以全面实现信息化。

目前,韩国已有800多万个家庭加入了超高速通信网,占全国家庭数的55.2%,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世界信息浪潮中,面临着世界各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进取。

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相当迅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尤其是信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息网络从无到有,在全国飞速发展并迅速的普及着。

首先,我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有了快速的发展。

“八五”期间,我国已陆续建成22条总长达3.2万公里的“信息高速公路”——光缆干线,形成了光缆传输骨干网。

1992年,我国通信网络的脊椎部分一京汉广光缆开始铺设。

1995年,中国已完成22条光缆通信,同时还建成了20条数控微波线及卫星通信站。

1999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卫星主干线全线开通,大大提高了网络的运行速度。

其次,我国的网络搭建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crnet的序幕。

此后,中国接入互联网的进程开始加速。

1994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即,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mem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

中国的互联网在我国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向全国扩展。

2004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到2003年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了7950万,居世界第二位。

上网计算机达3089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34万和59.6万。

这组数据与2003年7月发布的数据相比,半年内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增加了1150万,增长率为16.9%。

从以下数据,可以对我国网络的飞速发展窥见一斑。

图1-1:

我国网络的发展概况资料来源:

中国互联网信息网(CNNIC)1.2信息技术浪潮的发展趋势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人类的科学研究向极限状态推进,信息技术仍然是2l世纪科技发展的主题。

信息技术浪潮将会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持续发展着,改变着人类社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方式和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的趋势:

第一,高速、大容量。

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

第二。

综合化。

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

第三,数字化。

这使得大规模的生产和综合成为可能,并且成本大大降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镱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低。

第四,个人化。

即可移动性和全球性。

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信息技术浪潮的发展速度不仅没有减弱的迹象,而且还在不断加速。

以电脑技术为例,美国大型计算机经过40年的发展才生产10多万台,小型机用了20年时间就生产了100多万台,而微机仅仅在10年时间内便生产了1000多万台。

此外,全球的互联网技术快速扩展,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预计到2005年,Intemet的电子信箱用户可达8亿户以上。

在未来,信息技术不仅会呈现这种超乎寻常的指数增长趋势,还将爆炸性地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和扩张。

100多年前,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00多年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的社会发展史深刻印证了伟人们的精辟论断,近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深。

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全球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完全处于“电子空间”之中,由卫星电视广播、全球交互网络、有线广播网络、移动电话和现行电话网络等构成电子空间超过了地理束缚,使知识财富和信息资源更快速更方便地共享和交流。

在电子空间申,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群体活动将受其深刻影响。

人们将通过网络的“电子论坛”参加业务办公会议,电子邮件将较大程度上代替传统邮件,在家庭计算机上既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授课,又能得到一流医学专家的会诊,还能获得娱乐、看球赛、逛商场等等服务。

信息技术将使大量高技术产品进入社会生活。

薄片式超大屏幕数字式电视机将在2015年研制成功。

不足千克的“大哥大电脑”在今后10年内迅速普及,其功能不亚于今天的“桌上电脑”和“掌中宝”功能之和。

美国行家认为,到2010年移动电脑和智能卡在美国的拥有总数可达10亿个,而随身钢笔就是移动电话,随身手表就是电视,信息将随时随地地获得和交流。

科学家预测,到2005年,第一台商业性的光学计算机将问世:

至2010年,光技术与电子技术将融为一体,光逻辑、光生物技术、光通信技术等将研制成功。

同时,微电子技术的微细加工尺寸在线宽水平上继续提高。

那时,计算机就能更加神奇地模拟生成与人类活动环境相象的虚拟现实。

可见,在2l世纪的科学革命中,信息技术仍然居于战略地位,它将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的浪潮汹涌澎湃,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第二章信息技术浪潮对银行业的影响金融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智力密集的行业之一,它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金融业发展的方向以及金融服务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将金融服务业推向信息化的前沿。

2.1信息浪潮对银行业的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恩技术的迅猛发展,融资技术日新月异,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改变着自己的面貌。

其中信息技术浪潮对金融业最主要的影响是:

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金融衍生工具快速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

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规模不断的壮大。

这都使得银行业所受到的竞争愈来愈激烈。

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直接金融服务变得非常容易,直接融资重新具有了优势。

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方式开始逐渐让位于通过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方面的优势逐渐削弱,这就是金融市场证券化的趋势。

三、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融资技术不断涌现,同一种金融新产品可以被具有不同职能的机构共同使用,即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现象更加明显,商业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这就是机构同质化的趋势。

面对着信息技术浪潮给金融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急剧的下降,地位也岌岌可危。

基于以上的事实,一些专家学者断定商业银行正在走向死亡。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MIli锄Isaac称,“银行业在经济上正变得无关紧要了,甚至是在政治上也几乎变得无关紧要了”。

经济学家米勒宣称“商业银行的‘陈旧过时’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所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语言表述上如何更加委婉一些,让那些仍然心存梦想的人更容易接受”。

R萄匝认为“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正处于终结新的衰落之中”。

软件巨头比尔·盖茨声称:

“商业银行是即将消失的恐龙”。

美国著名金融专家兹维·博迪也提出,“我们需要抛弃银行”。

2.2信息技术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是如此。

新的技术在给银行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

也给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社会信息化、成本降低、新客户群体的出现和银行业务空间的进一步扩展。

中寓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燕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2.2.1社会信息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中曾说道:

“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

的确,信息技术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信息化的社会正逐步成为现实。

表现之一是资源数字化。

原来通过纸张等原始形式存储的资源正逐渐改变为数字形式。

图书、图片、声音等都用数字化的形式保存起来。

这有利于银行的信息资源实现无纸化,使银行有关资料的存取更加快捷、方便、准确,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容易。

表现之二是工具手段的高科技化。

作为高科技象征的计算机在社会上迅速普及,成为家庭和企事业单位不必可少的工具。

这给银行高速、批量的处理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银行工作的效率。

表现之三是信息传输网络化。

传统的信息传输途径正一步~步的被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与局域网)所取代。

客户和银行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联系,跨越了时空。

银行内部以及银行之间可以运用网络进行资金的调拨或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2.2.2成本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极大的降低了银行业的经营成本。

首先,由于网络极大的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资金和信息在网上的传输十分迅速、便捷,这将极大的减少由于时空限制所带来的费用。

银行可从事许多以前由于时空限制而不去做的业务,获利空间加大。

其次,在信息世界中,所有的信息都经过数字化、编码化。

与原子(传统的媒介手段)世界区别在于,一是数字化的世界没有质量与重量的忧虑;二是数字化的信息可以进行无成本复制。

于是利用网络技术,银行可以低成本的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再次,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简化交易过程,低成本的做到精确经济行为的统计与分析。

银行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统计模式或模型可以低成本的对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降低了银行日常工作和科研的费用。

下表对银行不同的服务渠道的成本进行了比较。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银行的交易成本得到了降低,其中网络给银行带来了最低的成本。

表2.1:

网络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服务渠道每项交易成本(美元)分支机构1-07电话银行0·54ATM0·27PC银行0·015网上银行业务0·01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资料来源:

www.Internet-banking.corn2.2.3新的客户群体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两个方面促使了银行新客户群体的出现。

一是,对于单个银行来说,出现新的客户群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银行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为更多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银行可以通过因特网接触到较以往更多更广的客户群体或者潜在客户群体。

这使更多的人或者企业能够成为银行的客户,使银行客户的区域范围扩大了。

也许,客户还是习惯于在附近有分支机构的银行接收银行服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的发展,这种习惯会慢慢改变。

银行应抓紧机会,通过因特网为远方的新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银行服务。

二是,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出现新的客户群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银行的客户逐渐向高科技型转变。

他们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深谙计算机使用之道,愿意接受电子化金融服务。

尤其是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生长的新一代,他们对计算机、网络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好和兴趣。

当这些新的一代成长起来时,银行将面对大量的高科技型客户群体。

这种新的客户群体的出现,为银行业务的扩张带来了新的机遇。

银行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许多的银行业务拿到网上来,并根据网络的特点创造出新的电子金融产品,来满足、引导甚至创造客户需求。

这会使银行的客户基础更大,业务范围更广。

2.2.4.银行业务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银行经营成本的降低、营销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信息可获得性的提高等各方面的影响,使银行可以提供的业务或产品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一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使银行可以提供以前由于成本原因不能或不愿提供的业务或产品。

例如,以前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有关企业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费用较高。

由于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和监督的成本较高,银行贷款给小企业的风险大、收益少。

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给这些小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银行对信息的搜集和加工的能力提高、成本降低。

一则基于信息技术的信用评估模型得以广泛的应用,降低了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成本。

二则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对于小企业借贷后的情况进行高效、廉价的跟踪,降低的监督成本。

这样一来,银行会逐步增加对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二是,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已提供的业务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例如,银行把对于单位的账务信息查询、内部转账以及对外支付等业务放到网上去做。

单位不用再派人亲自去银行大厅就可以完成以上的业务,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

单位愿意更多地采用这种业务,银行的业务量也得到了提高。

中困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簟略北京,四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三是,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客户的需求,创造出适合于网上经营的全新的产品。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业务的经营平台从现实的空间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

这给银行业务的拓展和产品的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JP摩根银行花费巨额资金,聚集精英人才,建立小型实验室进行新型的网上业务和产品的试验和创造。

创造出的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型产品投入市场,并取得了成功。

 中国的电子银行:

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第三章信息技术浪潮下银行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整个金融结构以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银行业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