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035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docx

大学语文一课件整理

春江花月夜

作为乐曲的《春江花月夜》,前身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叫《夕阳箫鼓》,名称始见于清中叶。

1895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易其名为《浔阳琵琶》。

此后,又有人将乐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1923年,上海“大同乐会”柳尧章、郑觐文以汪庭昱的琵琶独奏谱《浔阳月夜》为底本,把它改编成为多种民族乐器的合奏曲,曲名也更易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为初唐的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

曾官衮州兵曹,文学与贺知章齐名,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全唐诗》仅存诗2首。

另一首是《代答闺梦还》。

虽然张若虚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两首,另一首还质量平平,但这一首却是千古名篇,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甚至誉之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也因这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作品片段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作品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示出一幅境界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

辽阔的江面与与浩瀚的海洋连成一片。

水面上波光粼粼,春潮涌动,这时,一轮又圆又大的明月在起伏的波涛之间冉冉升起,整个江天,乃至整个天宇顿时被笼罩在银白色的清晖之中。

第二句的“生”字用得非常好,不仅画面因此而更具动感,而且明月也因这个“生”字而有了生命,烘托了作品的主题。

“滟滟随波千万里”是承接首句,是对“连海平”的进一步渲染;“何处春江无月明”则是承接“明月共潮生”而来,“何处无”即“处处有”,使境界超出了视野,延续到无限宽广的领域。

“何处”二字从结构上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为后文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思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两句写蜿蜒曲折的江水绕过花草丛生的平野,月下的花林就像缀满了一颗颗雪珠。

两句补足题目中的“花”字,但没有具体地写花形、花香、花色,而是重在写“意”,把“花甸”与“江流”、“朗月”、“花林”、等周围融为一体,并通过想象把“花”与“霰”联系起来,在画面的“转换”中,营造出昼夜之间变化奇幻的艺术境界。

“芳甸”一词,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使我们想象到春天到来之时,江边旷野芳草萋萋,百花争艳,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的迷人景色。

当然这是白天的景色。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白天的一切艳丽色彩都从逐渐从人们的视觉中消失,只剩下百花的芳香,隐隐约约还在夜空漂浮,成为名副其实的“芳甸”;月下的花林呈现在人们视觉中的,竟如挂满了雪珠一般,洁白洁白,一丛连着一丛,一片连着一片。

两句运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中图象复叠的手法,把大自然在昼夜交替之际景色的变幻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勾画出梦幻般令人神往的境界。

用“宛转”修饰江流,也使画面的层次节奏更为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空里流霜不觉飞”四句,镜头又推向远方,写整个天宇空旷,洁净,好象没有一丝灰尘,月亮孤悬中天,显得特别光明皎洁。

特别引人注目。

这几句描写的核心是孤悬中天的明月,前面三句都可说是为突出高悬的明月服务的。

作者娴熟地运用虚实相生、有无相济的技巧,以实显虚,虚中有实,既写出了“无纤尘”那种空旷明净的境界,又丰富了画面的内容。

使画面更具一种空灵之美。

开头十句,作者紧扣诗题,以赞赏的笔调,先由江潮写到海中明月,接着把镜头拉到近处的江流花甸,最后又将镜头推向整个天空,定格于高悬的孤月,描绘出春江月夜境界开阔,又静谧优美,如梦似幻的动人意境。

作者以“孤”修饰月,将月拟人化,更引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无限遐想,意味深长。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六句写良辰美景,特别是皎洁高悬的孤月所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自盘古开天,人类出现,代代相传,各不雷同;而天上明月,却万古如斯。

通过江月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生的无常短促。

“只”字,强调了月的“不变”。

最后以江、月之有情,为下文写女主人公对游子的相思做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十二句,写高楼思妇难于排遣的相思之情。

在写法上,作者将自然景观与生活画面结合,运用暗示的修辞手法,含蓄地写出女主人公的缱绻情怀;还对女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刻画。

“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对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难于排遣;思妇不得游子音讯,于是痴想追逐月光一起流到游子身边,但痴想毕竟是痴想,万千心事,凭谁传递?

“鸿雁”句用汉朝苏武“雁足传书”典故;“鱼龙”句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剖鲤鱼,中有尺素书”典故,表达纵有“信使”鱼、雁,也难于传递衷情的无奈。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的笔触转到远游的游子身上。

落花流水,是春天将逝的景象,也是一种象征:

美好的春光就在不经意之间消失了。

“梦落花”反映出游子的潜意识中年华消逝之感的躁动。

“落月”、“西斜”这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眼的一再出现,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暗示出羁旅闲潭的游子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伤春思归的难眠之夜。

落月隐藏海雾,更使游子黯然神伤。

天南海北,归途漫漫;团圆之梦,何日可圆?

落月的余晖飘洒在江边的花树上也激荡着游子思妇的情怀。

这部分主要通过春残的景物来渲染气氛,以“梦”的形式来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以“碣石潇湘”缴足相思的理由。

最后一句“摇情”之“情”兼指思妇游子之情,故有收束全篇的作用。

(弗洛伊德:

“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

全诗内容概括

这首诗主要抒写春江花月夜游子思妇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局限”的感叹。

所谓“人生局限”,指的是“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不平衡;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难并”的遗憾。

这种“忧生之嗟”是魏晋以来文学作品中经常咏叹的母题,是人性的觉醒的表现。

《春江花月夜》从离别相思的角度,反映出作者的生命意识和对人生的关爱与重视。

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此诗艺术上的鲜明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作品都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现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甚至把“情”和“景”视为构成文学的“二原质”。

情景交融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在文艺创作上的反映。

(参阅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文化审美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

景物的变化会引起心情的变化。

诗词作品中,这种“触景生情”的例证不少,如奔波于古道西风中的游子,黄昏时节见乌鸦归巢,触发了思归之情,断肠之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商人妇因见潮水涨落有时,反观夫君“朝朝误妾期”,而顿生怨气,(李益《江南曲》);陈子昂登幽州台,见天地茫茫而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

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涕下”的感叹等等。

2.抒情写志时,往往以景物为载体。

当人们意识到“物色”的变化与心情的关系,从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审美的对象后,受审美经验的影响,诗人就往往会借景以寄情。

这时诗中之景就不一定是某种情感的触发物,而是借助审美经验、生活体验和联想而产生的附丽情感的载体,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如:

李煜《虞美人》中的“东风”是触发物,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情感的载体。

3.情、景的烘染与对比关系。

①情与景的关系有时是一种同步相生、互相烘染的关系。

即所谓“哀景写哀,乐景写乐”

②情与景的关系有时是一种对比反衬、相反相成的关系。

即所谓“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王夫之认为: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4。

对景物的审美判断和趋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创作实践中,诗人选取什么样的景物来抒情,或者同一景物,会用来抒写什么样的感情,虽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但总的来看,呈现出相当复杂的状况。

它往往与作家的年龄、处境、心情,生活的地域及文化背景有关。

换言之,作品的特色、作家风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了解这点,对我们解读作品非常重要。

本诗的情景关系分析

描绘自然景观,是以明月的渐渐升起为中心,紧扣诗题中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

前三部分主要是用良辰美景、江月永照,引发生命短暂、人间离别。

情与景的关系是一种对比反衬、相反相成的关系。

最后一部分,主要是用春归、花落、雾漫、月残来引发游子的思归之情,景物的色调与情感的基调一致,情与景的关系是一种同步相生、互相烘染的关系。

全诗以月出起,以月落结,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月在诗中不仅起着贯穿线索的作用,而且被作者赋予生命,有人的感情,月升月落,也可说是人的生命流程的缩影,对抒写宇宙人生的感慨,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在月的照耀下,自然景物与思妇、游子,组成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样的艺术境界不仅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直到今天也仍有动人之处。

长恨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山西太原人。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元和元年(806)12月写作《长恨歌》,时年35岁。

其《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写于贞元、元和之间(即《长恨歌》前后)。

元和十年(44岁)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了《琵琶行》和《与元九书》,其后内心逐渐趋向消极,以诗酒蓄妓取乐,又潜心释氏,也极少再写讽喻诗。

今存诗35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长恨歌》取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当时为公元755年。

事隔五十年后,白居易被派谴至马嵬坡附近的当县尉。

与友人陈鸿、王质夫等游览仙游寺,谈起“天宝遗事”,不胜感慨。

经王质夫提议,白居易写了这首《长恨歌》,陈鸿则在歌成后写了《长恨歌传》。

情节概述

全诗用“以汉代唐”的写法,分四个层次。

首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落笔,由思而求,由求而得,由得而宠,是为长恨之因。

次层写“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避难四川,途中发生马嵬之变,玄宗痛失爱妃,是为长恨之始。

第三层,写时局好转,玄宗返回长安,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使玄宗触处成愁,夜不能寐。

失妃失权,恨上加恨。

最后,写方士寻觅贵妃魂魄,几经曲折,终于在海外仙山找到。

贵妃深情款款,誓词重寄,然人天相隔,旧梦难圆,只落下遗恨绵绵的结局。

名句赏析

“汉皇重色思倾国”

汉皇是汉武帝,实指唐玄宗,是以汉代唐的写法。

值得注意的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习惯”使然,而是有深刻用意的:

唐玄宗宠杨贵妃与汉武帝宠李夫人实有明显的映照关系.

此诗用的汉代唐”的写法,后面写“安史之乱”爆发与“渔阳”、回到长安后的“太液”(池)、“未央”(宫)、“长生殿”;方士寻觅贵妃的情节都呼应了“汉”。

汉代国力强盛,威震遐迩,所以外国人多称中国为汉,久之,汉人也以此自称。

唐开元之盛,类于汉时,所以唐人也多以汉人自称。

这是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到诗里。

在唐诗中“以汉代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避讳无关。

唐玄宗与汉武帝均是一代英主,不但在事业上有可比性,在私生活上也有相似之处。

如何理解“重色”

“食、色,性也”,然在白居易看来,“重色”却非人君所当为。

通观全诗,种种事端皆由重色而起,绵绵长恨,皆因“重色”而来,以此开篇,有高屋建瓴,统摄全诗之势。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对杨玉环身世,为什么不直写是“儿媳妇”?

有写人认为是为玄宗讳,其实不然。

唐代汉胡融合,婚俗深受胡风影响,贞节观念淡薄,寡妇再嫁很平常,特别是贵族女子。

子与母、叔与嫂结婚司空见惯。

纯系胡族原始的群婚风俗在唐人中的表现。

唐玄宗占有儿媳,今天看来是丑闻,但在当时不奇怪。

何况唐玄宗利用权势,做了巧妙的处理。

他先是“批准”杨贵妃出家,给人夫妻失谐、主动离婚的印象,出家七年再封为贵妃,合情和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白居易对杨氏之美有相当出色的描写。

她不仅天生丽质,且有迷人的风韵。

此两句写贵妃的第一次亮相,先从正面作神态细节的刻画,再用其他宫女作侧面衬托。

于正面描写,作者抓住最能传神的“眸”字及动感十足的“回”字来落笔,把杨玉环含情脉脉,似羞还顾,笑靥如花,千娇百媚的神韵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六宫粉黛无颜色”则以唐玄宗为视角,既以“六宫粉黛无颜色”衬托出杨玉环倾城倾国之貌,亦写出了玄宗素愿得偿的惊喜与满足,十分传神。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两句写“安史之乱”爆发。

对于“安史之乱”这一重大事件,诗人只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暗示,笔法之简练、手法之巧妙实在令惊叹。

这两句不仅交代了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而且把唐玄宗获得安禄山叛乱消息的时间、地点安排在他与杨玉环在骊山寻欢作乐之时,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作者褒贬之意,不言而喻,可谓春秋笔法。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数句写马嵬之变。

按照史实,唐玄宗在禁军头目陈玄礼的胁逼下,赐杨贵妃自缢。

而白居易却对史实作了适当的艺术加工,让杨贵妃死在唐玄宗的马前,让唐玄宗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在其眼皮底下死去,这种巧妙的失实,大大加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且有一种令人回味弦外之音。

后面把唐玄宗欲救不能、又不忍舍弃;不敢正视,又忍不住要“回看”的矛盾、痛苦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故是个极富于表现力的细节。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数句写唐玄宗由秦入蜀途中的情形。

作者把叙事、写景和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对漫漫的黄沙、萧瑟的秋风,萦回曲折、高入云端的栈道、峥嵘崔巍的雄关剑阁,峨眉山下昏暗的日色、无光的旌旗和稀稀落落的行人等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色彩灰暗、景况凄凉的落难帝王入蜀图,很好地烘托出唐玄宗失妃后悲凉的心境。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与前面“以哀景写哀”不同,这两句是“以乐景写哀”。

青山碧水,景色怡人,但对于唐玄宗来说,恰恰容易触发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而倍增时下的孤独与悲凉之感。

正如王夫之所云: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圣主”二字貌似颂扬,却给人酸溜溜的感觉:

一代英主,何以落到如此地步呢?

此处何以用“圣主”二字,实在耐人寻味。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这是写回到长安城西门外时的情形。

第一句不是喜极而泣,也不是悲喜交集,而是物是人非、前路茫茫的悲戚。

玄宗入蜀后,留守长安的肃宗在灵武即位,而封玄宗为太上皇。

如今玄宗所乘坐的虽然还是“龙御”,但大唐江山已换了主子,局面已无法由他来控制了。

“信马归”三字,极有表现力,勒马的缰绳已失,只好如飘絮浮萍,任凭命运的安排了。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

西宫南内,几多难言之隐;秋草落叶,难觅当年气象。

世事之沧桑、主子的失势,使梨园弟子、椒房阿监尚且急速苍老,丧权失妃的玄宗,更何以堪?

侧面描写,有时能给读者留下比直接的描写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周围环境气氛的烘托、景物的反衬(如写殿宇之荒凉,几同城郊破庙;以“鸳鸯瓦”、“翡翠衾”反衬玄宗之形单影只),通过“挑灯”这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主人公感觉的前后变化(当初是“春宵苦短”,如今是“迟迟钟鼓”;当初是“芙蓉帐暖”,现在是“翡翠衾寒”)、希望(来入梦)与失望(不曾来)的反差等,把唐玄宗晚景的孤独凄凉,和对杨贵妃难于排遣的绵绵思念,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是《长恨歌》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

寻觅杨贵妃的过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颇具浪漫色彩,在白诗中别具一格。

有论者认为这是作者据民间传说写成,而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则谓乃乐天首创;当然也非凿空乱道,而是本于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

作品的开头既以“汉皇”落笔,结尾借用李夫人的故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仙山贵妃之风韵、凄美更胜尘寰。

“云鬓半偏……羽衣舞”之刻画,出神入化,虽“粗服乱头,不减国色”者也;“玉容寂寞……春带雨”之妙喻,则化腐朽为神奇,令人绝倒。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长恨歌传》中“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白居易却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表述,反映出“史笔“与“诗笔”的区别。

生动准确的比喻、深刻的内涵和精致句法,更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比翼鸟”、“连理枝”已成为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比翼鸟”、“连理枝”的意象含有平等的意味,使李杨爱情升华到新的境界。

不过在白居易的思想中能有这种男女平等的观念吗?

恐怕用“形象大于思想”来解释更符合实际。

此恨绵绵无绝期。

恨:

怨;遗憾

主题分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见仁见智。

从作品看,诗歌的前半部分对唐玄宗的重色宠妃荒政流露出明显的怨讽之意,马嵬事变后,玄宗丧权失妃、晚景凄凉,作者的笔锋却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极力渲染他对贵妃的刻骨相思,甚至挥洒平生绝无仅有的浪漫笔调,别出心裁地演绎出一段迷离恍惚、跌宕起伏的海外仙山寻妃悲喜剧。

笔者认为,作者这样写,无非是要宣扬他“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的性爱观,为玄宗这个一代英主之“为色所误”一倾翻江倒海般的感伤之情。

这点,只要我们把《歌》与《传》对读,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同时期的创作进行分析,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白居易的思想有两面性,在白居易的心目中,唐玄宗既是一个“明主”,又是一个昏君;他既肯定追求爱情的合理性,又十分警惕所谓“尤物”对君德的戕害。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是对《长恨歌》最好的注脚。

诗中确实写了李杨的真挚的爱情,但出发点却不是歌颂他们的爱情,在今人眼中“惊天地、泣鬼神”之“爱”,在白居易的心目中不过是“惑”与“被惑”。

其潜台词是:

假如唐玄宗不遇“倾城色”,何以会有此绵绵长恨呢?

就题义而言,“恨”有二解:

一解作“怨”,即“兴观群怨”之“怨”;二解作“遗憾”。

“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恨”,既是主人公人天相隔,两情未得善终之情恨(即所谓“他生未卜此生休”者也),也是作者之“恨”。

此诗的主旨应是包含有“怨”与“遗憾”成分的“感伤”,即感伤一代英主“发乎情而不能止乎礼义,以至晚景凄凉,而没有歌颂之意。

只有这样理解才最切题,最少漏洞,才能解释为什么白居易在编诗集时把它编入“感伤”类。

艺术特色

1.浓郁的抒情色彩

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却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诗中之情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为作者之情;二为主人公之情。

在叙事中,作者不是用冷静、客观的笔调铺叙情节,而是在叙事的过程中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爱憎褒贬。

对男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揭示也十分出色。

虽然作者有时也让主人公直抒胸臆,但更多地还是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让形象说话:

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事、或以形传神;或用气氛烘托,或作前后对比,全诗自始至终,情溢笔端,故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白居易十分重视“情”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认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此诗可说是其诗歌主张的最好体现。

2.出色的细节描写

中国的叙事诗不及抒情诗发达,就叙事而言,也不甚讲究情节的复杂、生动,这点与中国小说追求“故事性”的传统风格,恰成对照。

这首诗的人物不多,情节单纯,虽有从“至乐”到“至悲”的转折、从“音容渺茫”的失落到“钗盒情缘”的告慰,但总的来看,并不以情节曲折变幻、悬念叠出吸引人,而是以一系列含蓄蕴藉、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给人以诗意的回味和享受。

如“君臣相顾……信马归”,暗示出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心态,但接下来却没有对父子之间的矛盾作过多的铺陈,只在“西宫南内”句稍作呼应。

若作故事读,是平淡的、不合格的;从诗歌的角度看,则是好诗。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讨论

讽刺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自伤说、双重主题说(即含讽刺、同情、歌颂的“多重”说),既看到了作品的复杂性,也注意到了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但概括值得商榷。

在白居易的心目中,唐玄宗既是“英主”,但按他的价值观去衡量,又是一个昏君;他即肯定了追求爱情的合理性,又十分警惕所谓“尤物”对君德的戕害;“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是全诗最好的注脚。

有讽刺、同情,但没有歌颂,只有“感伤”。

把它编在感伤类最为得体。

理解为感伤也最切题。

为何对《长恨歌》的主题争论不休?

1.对什么是主题理解不同(有的强调动机,有的强调效果)。

2.解读方法不同。

①知人论世,求源探本;②离开作作者与时代,强调自我感受。

3.主题的多义性、复杂性。

(“形象大于思想”)4.各人掌握的文史知识不对等.

将进酒

作品解读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诗体:

七言歌行。

写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时年51岁。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离开长安后,李白一直在关心着危机四伏的唐王朝的前途和命运,并写了不少抒写内心苦闷和愤慨的诗,如《行路难》(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登金陵凤凰台》、《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虽然李白对自己的前途仍抱乐观态度,但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已越来越渺茫。

因此,内心的矛盾、焦虑便时时流露在他的诗作中。

内容分析

首句以黄河起兴,以滚滚黄河一泻千里不再复回,喻时光的流逝不可逆挽。

次句慨叹人生短暂,由青春至衰老只是朝暮间之事。

“人生得意”,乃叙友朋相聚之欢,“我材有用”,难掩心中块垒。

“岑夫子”以下,紧扣诗题,举杯劝酒,反复渲染,痛饮狂歌,最后以“同销万古愁”作结。

作品中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即渴望被用,亦流露出对功名富贵的藐视与及时行乐的思想,情感形态比较复杂。

且看“诗中歌”歌词:

“与君歌一曲”之六句“歌词”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对功名富贵甚至对圣贤的蔑视;二、是对“名声”的渴求,哪怕这“名”是喝酒喝出来的;三:

要像三国时的陈王曹植那样长歌痛饮,恣意取乐。

如此放浪形骸,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用世和自信“必有用”的积极入世精神显然有矛盾。

虽然前后有矛盾,但不是要以后者否定前者。

初、盛唐的统治者比较开明,意识形态的控制较少。

李白一方面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以“安社稷”、“安黎元”为己任,并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另方面他又深受道家特别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的影响,蔑视世俗的追求,两家思想常常并存,“功成身退”是他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李白以“有用”之才,本当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出”(《行路难》)。

说富贵“不足贵”、“古来圣贤皆寂寞”,实为激愤语、狂诞语,也是解脱语、自慰语。

诗人以怀才不遇的曹植自况,无法舍弃对“名”的追求,就是明证。

此诗的情感内涵

作品以宴饮为题材,从人生短暂落笔,以“同销万古愁”作结,“销愁”是这首“劝酒歌”的主旋律,如何理解“万古愁”是解作者情感的关键。

从作品看,所谓“万古愁”,既有人生短暂之悲,也有“抱卿相之材而不为世用”之愁。

前者是魏晋以来文学作品中经常咏叹的母题,后者则是封建时代正直知识分子经常遭遇的人生挫折与典型感受。

名句欣赏

1.“君不见”二句。

首句以黄河起兴,以滚滚黄河,一泻千里,不再复回,喻时光的流逝不可逆挽。

次句慨叹人生之短暂,由青春至衰老,只是朝暮间的事。

“天上来”之构想,超凡入圣;青丝暮雪的组合,出人意表。

其意象之雄奇独特,堪称天才的创造。

“君不见”的呼告和排比的句式,又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这个开端从情感(感慨”人生短暂“)的形态来说,真是悲慨到极点,却写得气势磅礴、气象恢弘,大有不甘向命运屈服之慨。

沈德潜云:

“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此诗之开篇正合风人之旨。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与开的悲慨产生了一个逆向的急转。

“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友朋聚会之欢,显得很突出,在席间营造这样的氛围是得体的。

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及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