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0233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67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B_T 29377-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pdf

ICS65.020.20B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3772012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Codeofpracticeforvirusfreeseedpotatoesgradingandinspection2012-12-31发布斗华人民少术h1付家质横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口人贝石2013-06-20实施发布GB/T29377-2012目次甘U舌.III1范围2规范性弓I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质量要求24.1脱毒种薯级另rj.24.2各级种薯质量要求25级另1j判定6田间检验56.1目测检验56.2实验室检测56.3田间检验报告57收获后块茎检验7.1取样7.2检验方法与记录57.3收获后块茎检验报告68发货前块茎检验68.1取样68.2检验方法与记录68.3发货前块茎检验报告69级另1j标签与证书.6附录A(规范性附录)田间检验区、检验样区个数及样本量7附录B(资料性附录)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细菌病和真菌病症状目测鉴别表8附录C(资料性附录)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记录表(目测)18附录D(资料性附录)实验室检测记录表19附录E(规范性附录)田间检验报告20附录F(规范性附录)收获后检验块茎取样数量21附录G(资料性附录)收获后块茎病毒检测记录表22附录H(规范性附录)收获后块茎检验报告.23附录I(资料性附录)发货前块茎检验记录表(目测)24附录J(资料性附录)发货前块茎实验室检测记录表25附录K(规范性附录)发货前块茎检验报告26附录L(规范性附录)级别标签设计样式27附录M(规范性附录)级别证书格式.28GB/T29377-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薯类产品质矗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矗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麦肯食品(哈尔滨)有限公司、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若芳、杨丽、金黎平、孙清华、吴蕾、杜密茹、巩秀峰、王义、宋荣庆、尹江、李学湛、李明福、许向晖、许宏伟、玉新伟、赵志强、季广德、朱杰华、单卫星、詹家绥、田恒林、臼艳菊、罗其友。

mGB/T29377-2012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Gl汃原种(G2)、大田种薯(G3)各级别质量指标与检验技术要求。

包括各级种薯质最要求、级别判定、田间检验、收获后块茎检验、发货前块茎检验、分级标签与证书等。

本标准适用千马铃薯种薯田间、收获后、发货前的级别判定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丁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千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千本文件。

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薯NYIT12122006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

3.1脱毒苗in-vitrovirusfreeplantlet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试乒廿目田。

3.2原原种(G1)pre-elite用脱毒苗在容器内生产的试管薯或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

3.3原种(G2)elite用原原种(Gl)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最标准的种薯。

3.4大田种薯(G3)certifiedseedpotato用原种(G2)作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

3.53.6病株率diseaserateofinfectedplants样品中病株占总调查植株的百分率。

病薯率diseaserateofinfectedpotatotube样品中病薯占总调查块茎的百分率。

GB/T29377-20123.7品种纯度varietalpurity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3.8核心苗coreplantlet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经检测无病毒,经试种观察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脱毒苗。

3.9基础苗basicplantlet由核心苗繁殖的、经检测无病毒的脱毒苗。

3.10检验区testarea同一品种、同一来源、同一级别、同一世代、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相同而又连在一起的地块,为一个种薯检验区。

3.11检验样区testareasample在一个检验区中随机划取若千检验小区称为检验样区。

3.12种薯批次seedpotatolot同一品种、同一来源、同一级别、同一世代、同一地块、同一时期收获的、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内的种薯。

4质量要求4.1脱毒种薯级别脱毒种薯分三个级别:

原原种(Gl汃原种(G2)、大田种薯(G3)。

4.2各级种薯质量要求4.2.1原原种质量要求标称为原原种的种薯,其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允许率应符合表l中原原种的要求;其块茎病害及混杂允许率应符合表2和表3中原原种的要求。

4.2.2原种质量要求标称为原种的种薯,其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允许率应符合表1中原种的要求;其块茎病害及混杂允许率应符合表2和表3中原种的要求。

4.2.3大田种薯质量要求标称为大田种薯的种薯,其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允许率应符合表1中大田种薯的要求;其块茎病害及混杂允许率应符合表2和表3中大田种薯的要求。

2GB/T29377-2012表1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允许率%第一次检验第二次检验第三次检验病害名称原原种原种大田种薯原原种原种大田种瑙原原种原种(Gl)(G2)(G3)(Gl)(G2)(G3)(Gl)(G2)|类病毒。

总病毒。

l8。

(O.5i冬5。

冬0.3黑恁病。

冬0.1l。

冬0.05冬0.5。

(O.01晚疫病。

I。

早疫病。

冬0.5l。

o.3o.5。

o.3环腐病。

青枯病。

黑胫病。

冬0.1冬1。

冬0.05冬0.5。

(O.01混杂株。

(O.25冬1。

|0.1。

注1:

总病毒包括PVX、PVY、PVS、PLRV、PVM、PVA。

注2:

类病毒、A病毒、环腐病为检疫性病害。

表2收获后块茎病害允许率%病害名称原原种(Gl)原种(G2)大田种薯(G3)类病毒。

总病毒。

冬1(10注:

总病毒包括PVX、PVY、PVS、PLRV、PVM、PVA。

表3发货前块茎病害及混杂允许率%病害名称原原种(Gl)原种(G2)大田种薯(G3)黑恁病。

2,;:

;5晚疫病。

(O.5冬1早疫病。

(O.3(O.5癌肿病。

银屑病。

干腐病。

:

;:

;12湿腐病。

冬0.1冬0.5软腐病。

(O.5l环腐病。

青枯病。

o.25黑胫病。

冬0.5:

;:

;13GB/T29377-2012表3(续)%病害名称原原种(Gl)原种(G2)大田种署(G3)疮痐病。

(2.55线虫。

主要缺陷a。

冬5冬15混杂块茎。

冬l注:

环腐病、癌肿病、银屑病、线虫为检疫性病害。

a主要缺陷指:

冻伤、黑心、失水萎筠、发芽。

5级别判定5.1定级以所来源的种薯级别、目测与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相结合为依据判定其级别,不合格的降级或淘汰。

5.2若为降级处理,从高级别降到低级别的过程中,只要检测结果符合相应级别要求,即可定为相应级别,对其来源的种薯级别不严格限制。

5.3如果第6章中某次田间检验不合格,经过采取相应措施后可复检,以最后一次田间检验的结果为依据判定其级别。

5.4如果块茎检验不合格则降级或淘汰。

5.5可参照图1所示判定种薯级别。

图1种薯级别判定示意图4GB/T29377-20126田间检验6.1目测检验6.1.1时期6.1.1.1原原种生产进行2次检验,定植后30d左右、收获前20d左右。

6.1.1.2原种生产进行3次田间检验,第一次检验在现萤期,第二次检验在盛花期,第三次检验在植株枯黄前2周3周。

6.1.1.3大田种薯生产进行2次田间检验。

第一次检验在现瞥期至开花期,第二次检验在植株枯黄前2周3周。

6.1.2取样田间检验区、检验样区个数及样本量见附录A。

取样方法采用Z型、S型、梅花型等。

6.1.3方法和记录田间检验以目测为主,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细菌病和真菌病症状目测鉴别表参见附录B。

填写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记录表(参见附录C)。

6.2实验室检测6.2.1取样基础苗每2万株为一个批次,每批取100株检测;田间目测调查若发现可疑症状无法判断,进行实验室检测。

6.2.2检测方法与记录按照GB181332000附录A检测病毒(PVX、PVY、PVS、PLRV、PVM、PVA);按照GB181332000附录B检测类病毒(PSTVd);按照GB181332000附录D检测环腐病;按照NY/T12122006附录D检测青枯病;按照NY/T1212-2006附录E检测晚疫病;按照GB18133-2000附录E检测品种纯度。

检测结果填入实验室检测记录表(参见附录D)。

6.3田间检验报告根据田间目测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填写田间检验报告(见附录E)。

7收获后块茎检验7.1取样取样量见附录F。

7.2检验方法与记录7.2.1取样块茎进行室内催芽,待芽长到1cm时播种到温室中,长成植株后按照GB18133-2000附录A的方法检测病毒。

7.2.2填写收获后块茎病毒检测记录表(参见附录G)。

5GB/T29377-20127.3收获后块茎检验报告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填写收获后块茎检验报告(见附录H)。

8发货前块茎检验8.1取样原原种以10万粒为一个种薯批次(不足10万粒按10万粒计算),取300粒作为检验样品;原种和大田种薯每100t为一个种薯批次,取300kg作为检验样品。

8.2检验方法与记录8.2.1目测种薯表皮和切块,察看品种纯度及病害症状,确定病害类型。

病害目测症状文字和图片参见附录B。

填写发货前块茎检验记录表(参见附录I)。

8.2.2不能确定病害类别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测。

按照GB181332000附录D检测环腐病;按照NY/T1212-2006附录D检测青枯病;按照NY/T1212-2006附录E检测晚疫病;按照GB181332000附录E检测品种纯度。

检测结果填入实验室检测记录表(参见附录J)。

8.3发货前块茎检验报告根据目测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填写发货前块茎检验报告(见附录K)。

9级别标签与证书9.1级别标签设计样式见附录L。

9.2级别证书格式见附录M。

6GB/T29377-2012附录A(规范性附录)田间检验区、检验样区个数及样本量表A.1H期种薯级别检验区检验样区个数样本撮株原原种(Gl)温室或网室5100原种(G2)100亩5100大田种薯(G3)100亩2100注:

检验区小千100亩的按100亩确定检验样区个数和样本散。

1亩666.7m三7GB/T29377-2012附录(资料性附录)马铃薯主要病毒病、细菌病和真菌病症状目测鉴别表B表B.1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植株矮化、束顶,茎杆直立硬化,分枝少;叶片叶柄常呈锐角向上竖起;全株失绿,顶部叶片变小、卷曲、耸立,有时叶片背面呈紫红色病薯变长,呈纺锤状;有时表面租糙,出现裂纹;块茎芽眼由少变多马铃薯卷叶病叶片黄化、沿叶脉向上卷曲呈匙状或筒状、僵直、革质化、严重时叶片边缘或背面呈紫红色。

病株明显矮化、偎直、变黄、株型松散8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卷叶病块茎变小,切块后薯肉呈现褐色网纹斑马铃薯花叶病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褪绿,有时叶肉凸起产生皱缩;或叶背叶脉产生黑褐色条坏死9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磐花叶病块茎变小,重花叶病导致块茎芽眼周围出现棕色环马铃薯环腐病萎鸳型:

自顶端复叶开始萎焉,叶片边缘稍向内卷,叶片不变色,逐步向下扩展,开始褪色,向内卷、下垂,但叶不脱落,至全株倒伏枯死。

枯斑型:

多在基部复叶顶端小叶先发病,叶尖或叶缘褐色,叶脉间呈黄绿色或灰绿色,有明显斑驳症状,且叶尖渐枯并向叶面纵卷。

其他小叶逐渐出现枯斑,向上癹延,最后遍及全株而枯死。

横切茎基部,维管束呈浅黄色或黄褐色,有白色菌脓溢出感病块茎维管束软化。

纵切薯块维管束半环变黄至黄褐色,或仅在跻部稍有变色,斡皮发软,跻部皱缩凹陷,重者可达一圈;用手挤压可看到维管束有乳白色或黄色菌液体流出。

表皮维管束部分与薯肉分离,薯皮有红褐色网纹10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幼苗矮小、茎杆变硬、叶片褪绿且上卷。

茎基部皮层与髓部变黑,表皮破裂呈水渍状腐烂并分泌黏液。

病株易从土中拔出马铃薯黑胫病感病块茎肪部黄色,凹陷,扩展到髓部形成黑色孔洞,严重时块茎内部腐烂。

纵切薯块,黑褐色,呈放射性向髓部扩展;横切署块维管束变为黄褐色。

挤压皮肉不分离马铃薯青枯病现蕾、开花期症状明显,顶部嫩叶或花蕾出现萎苀,接着主茎或分枝的上部枝叶出现急性萎焉。

发病前期,整株逐渐萎照或从一枝或一叶开始萎笐,3d5d后地上部分全株萎筠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颜色稍淡。

茎基部和根部维管束变黄褐色,挤压断面,有污白色菌脓溢出11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青枯病薯块从跻部开始,出现黄褐色症状,表皮颜色无明显变化,严重时芽眼部逐渐变暗。

中后期跻部和芽眼均可自然溢出乳白色菌脓,但薯肉和皮层不分离,病薯块横断面维管束呈黑褐色点状环。

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马铃薯疮痐病块茎表皮产生近圆形或不定形木栓化褐色细小隆起的病斑,逐渐扩大后,破坏表皮组织,病斑中部下凹,形成疮瘫状黑褐色病斑马铃薯软腐病近地面老叶片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

茎部伤口感病向茎杆内扩展,使茎内髓部组织腐烂,有恶臭味,病茎上部叶片变黄、枝叶萎癌下垂薯块软化,薯肉呈灰白色,腐烂,有恶臭味12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癌肿病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租糙突起的肿瘤。

癌瘤组织前期黄白色,露出部分为绿色,后期变黑褐色。

受害后期病株较健株高,保绿期限比健株长,分枝多,结浆果多块茎上的症状像花椰菜马铃薯晚疫病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渍状斑点,湿度大时快速扩大,病斑与健康部位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

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沿叶柄扩展至茎部,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也可发生白色霉层。

叶片萎焉下垂,整个植株焦黑,呈湿腐状。

千燥时,病斑千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13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晚疫病块茎表皮褐色不规则病斑,稍凹陷,病健薯肉界限不明显,病斑辨肉呈现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地下茎、葡匐茎上形成褐色坏死斑,根撮减少;易产生气生薯马铃薯黑疤病薯块表面形成大小不规则、坚硬、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菌核。

不容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完好I-,.j-i酣嗜广14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早疫病病初叶上出现褐黑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同心轮纹,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病斑为干枯斑点,重则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死。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绒毛状霹层。

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

叶柄和茎杆发病,常见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薯皮出现略下凹、边缘清楚的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现褐色、干腐。

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霞层15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千腐病薯块表面变褐、凹陷、皱缩呈干愿状。

切开病薯,组织变褐、崩解,常常具白色、粉色和黄色的真伯霉层马铃薯湿腐病在伤口周围或块茎末端附近出现水浸状灰色至褐色病斑。

当病害扩展时,块茎肿大,薯肉组织呈黑色水孔状,用手挤压皮层开裂,并溢出大扯液体,症状与软腐病大致相似,但颜色较深无臭味马铃薯皮斑病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

因产生大批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痐状硬斑块,病斑仅限千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痐病16GB/T29377-2012表B.1(续)病害名称症状病症图马铃薯银屑病薯皮上出现银色坏死斑,使表皮部分或全部褪色,严重时皱缩,病斑罚盖块茎表面大部分面积。

将薯块洗净,薯块上可观察到一块块的银色光辉线虫田间呈块状发病。

病株生长矮小。

茎细长、开花少或不开花,嫩叶苍白、黄化、枯萎,植株早衰;受害根部经常出现侧根增生,根表皮受损破裂,结薯少而小。

开花期根部表皮上叮着很多乳白或乳黄色的、略显半透明的小球形的雌虫虫体。

可见金黄色或白色的马铃薯胞娱线虫雌线虫死后形成的胞粪1718附录(资料性附录)田间检验带病及混杂植株记录表(目测)c表C.1GB/T29377-2012H期检验样区内混杂各类病株数样区编号检验员备注时期株数株数类病毒花叶病卷叶病黑悲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青枯病黑胫病其他12345678910总计病株率附录(资料性附录)实验室检测记录表D表D.1H期样区编号X病毒Y病寄S病毒A病毒M病毒卷叶病毒纺锤形块总病毒黑恁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青枯病黑胫病混杂株检验员备茎类病毒注12345678910总计病薯率19GBr29377-2012GB/T29377-2012受检单位品种名称检验地点检验区个数样本扯株检验员判定依据检测项目病株率类病毒环腐病黑恁病晚疫病早疫病检验结论检验意见批准:

审核:

20附录E(规范性附录)田间检验报告表E.1作物种类种骡级别种薯来源样区个数取样总株数株检验依据检测项目总病毒青枯病黑胫病混杂株签发日期:

制表:

病株率年月日GB/T29377-2012附录F(规范性附录)收获后检验块茎取样数量表F.1日期块茎数盐个种薯级别500亩原原种(Gl)160300400原种(G2)100200300大田种薯(G3)501001002122附录(资料性附录)收获后块茎病毒检测记录表G表G.1检验日期:

GB/T29377-2012样区编号纺锤块茎类病毒X病毒Y病毒S病毒A病毒M病毒卷叶病毒总病毒检验员备注12345678910总计病砦率GB/T29377-2012附录H(规范性附录)收获后块茎检验报告表H.1受检单位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种骡级别检验地点种薯来源检验区个数样区个数样本扯取样总数检验员检验依据判定依据检测项目病薯率检测项目病薯率纺锤块茎类病毒总病毒X病毒A病毒Y病毒卷叶病毒S病毒M病毒检验结论签发日期:

年月日检验意见批准:

审核:

制表:

2324附录(资料性附录)发货前块茎检验记录表(目测)I表I.1GB/T29377-2012H期样区编号黑疤病晚疫病早疫病癌肿病银屑病干腐病湿腐病软腐病环腐病青枯病黑胫病疮伽病线虫主要缺陷混杂率检验员备注12345678910总计病薯率注:

主要缺陷指:

冻伤、黑心、失水萎焉、发芽。

GB/T29377-2012附录J(资料性附录)发货前块茎实验室检测记录表表J.1日期样区编号晚疫病环腐病青枯病混杂率检验员备注12345678910总计病薯率25GB/T29377-2012附录K(规范性附录)发货前块茎检验报告表K.1受检单位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种薯级别检验地点种薯来源检验区个数样区个数样本戳取样总数检验员检验依据判定依据检测项目病薯率检测项目病薯率黑症病环腐病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黑胫病癌肿病疮痐病银屑病线虫干腐病主要缺陷湿腐病混杂率软腐病检验结论签发H期:

年月H检验意见批准:

审核:

制表:

26图L.1正面附录L(规范性附录)级别标签设计样式GB/T29377-2012。

图L.2背面27GB/T29377-2012年月日种薯生产单位:

种薯级别:

品种:

检验员:

检验单位:

28附录M(规范性附录)级别证书格式表M.1马铃薯脱毒种赌级别证书质量:

(签字)(印章)编号:

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