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测验范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1469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测验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社区测验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社区测验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社区测验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社区测验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测验范围.docx

《社区测验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测验范围.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区测验范围.docx

社区测验范围

沈阳市2014年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笔试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和要求

本次考试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

笔试主要测查与社区工作者职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

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工作者素质与能力、社区工作实务与技巧、社区工作政策与法规。

考试内容

《社区建设与管理》

一、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内涵与特征

1、社区是一个区域型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包括四层基本涵义:

一是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地理空间、任何一种社区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二不管其规模大小。

二是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社区都是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区开展各种活动的主体。

三是生活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四是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

2、特点:

1)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

2)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3)社区以“聚落”作为自己聚居和生活烦人场所

4)社区具有多重功能。

5)社区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二)社区的类型功能

1、功能:

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服务功能、维系功能

类型:

1)按社区规模分类,根据社区内人口数量的多少,地域的大小等,分为大社区和小社区。

2)按社区功能分类,可以把社区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和特殊社区等。

3)按社区的空间特征分类,分为自然的社区、法定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

4)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时间要素分类,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

5)按照内部组织形式分类,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

6)按多元标准分类,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等分类,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二、我国社区的发展与沿革

(一)改革开放前后社区的发展

开放前:

街道和居委会的权力很小,功能有限,本应涉及事物绝大部分被“单位”代理,国家主要通过“单位”传达各类别城市管理信息,进行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和资源分配,街道组织和居委会自身已经被严重边缘化。

开放后:

1、改革开放前期社区建设的探索实验

2、新世纪社区建设的推广和普及

(二)当前国内社区建设的模式

1、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2、企业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3、市场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4、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三)社区建设的历史之重

1、经济体制转轨对社区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

(1)它从根本上瓦解了企业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作为社会管理服务之基本主体的存在条件,从而要求社区组织代替“单位”充当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与服务之基本主体的角色。

(2)它导致多数成年市民不再属于国有、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管理服务对象,从而需要社区组织代替这些单位发挥管理服务的基本功能。

2、社会转型和发展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单位体制的衰落促使“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

从而要求基层社区进一步发挥整合、服务和管理功能。

(2)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要求基层社区进一步发挥管理、服务乃至教育、培训功能。

(3)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给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带来了一系列新任务、新挑战,从而要求全方位强化社区功能。

(4)居民生活小康化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客观上要求基层社区全面改善居民区环境,全面发展社区服务,改进社区管理,扩大基层政治民主。

3、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使社区成为基层组织工作的重心

(1)“单位体制”的松动拉近了人们与社区的距离

(2)“无单位归属人员”要求社区组织加强管理

(3)城市外来人员为社区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

4、家庭服务功能弱化促进社区服务的迅速发展

(1)对老人的赡养负担加重

(2)对子女的抚养责任加重

(3)家庭基本要求面临挑战

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四)社区建设的未来走向

1、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向政府主导化和覆盖全面化方向发展

2、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

3、社区服务机构制向扁平化和自治化发展

4、社区服务体系向精细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5、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国外城市社区典型模式借鉴

(一)国外城市社区的演变

西方的城市社区发展最初是建立在社区复兴、社区重建的理念基础上的,它是在当时西方的工业化进程给西方带来社会变迁的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实践或社区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社区福利和社区救助。

(二)国外主要城市社区模式

1、美国城市社区模式:

1)社区实行民主管理,高度自治。

2)政府负责宏观调控,推进社区建设。

3)非政府组织发挥主导作用,微观处理社区工作。

4)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社区管理。

5)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社区。

2、北欧城市社区模式

1)社区政府自治。

2)社区服务制度化、信息化。

3)社区居民民主参与度高。

3、日本城市社区模式

1)社区管理以社区为主,政府为辅。

2)社区管理趋于人本化、民主化。

3)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内容全面。

4、新加坡城市社区模式

1)政府主导2)组织完善3)志愿服务4)决策机构企业化

5)配套设施规范

(三)国外城市社区发展的模式比较与启示

1、比较:

1)共性:

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日趋自治化;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高;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管理中作用突出;社区资金来源广泛。

2)差异:

 

2、启示:

1)理顺城府与社区组织的关系

(1)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主导作用

(2)完善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合作机制,体现社区组织的主体地位

2)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治体系

3)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社区管理的法制化

4)健全社区组织建设

5)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社区能力建设

四、社区建设

(一)社区建设的涵义及特征

1、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整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特征:

1)社会性2)复杂性3)综合性4)计划性

5)整合性6)地域性

(二)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

2)改革基层管理体制,扩大参与机制,强化社区功能

3)加强社区党建,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4)推动社区发展和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基本原则

1)一人为本2)整合资源,大众参与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循序渐进4)科学管理,扩大民主

5)全面协调发展

(三)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目标:

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会生活共同体。

2、主要内容:

1)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

建立完整的社区组织;明确各社区组织的职能层次关系。

2)规范社区管理制度

3)提供社区服务:

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4)发展各项公共事务:

发展社区医疗卫生;优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文化;维护社区治安;发展社区教育。

五、社区管理

(一)社区管理的涵义和特征

1、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在社区的范围内,依据相关法律,由社区全方位发展而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有效调控和自我管理。

2、特征:

区域性;复杂性;互动性;层次性;综合性;动态性;群众性。

(二)社区管理的重大意义

1、转型期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2、完善的社区管理是促进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3、完善的社区管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4、完善的社区管理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5、完善的社区管理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然趋势

(三)社区管理体制

1、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管理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实现社区管理目标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

2、构建原则:

1)下移重心,立足基层。

2)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党政主导,各方参与。

4)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5)扩大基层民主。

3、基本框架:

1)“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

2)自治化与社会化的管理运作体系。

3)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飞、等手段并举和组织、动员等具体方法协调的运作机制。

4、社区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1)政府主导:

宣传组织;规划指导;科学管理;财政支持。

2)广泛参与: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单位的广泛参与;社区组织的广泛参与。

3)社区自治。

六、社区组织建设

(一)社区组织概述

1、社区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而社会组织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有意思、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活动的群体机构。

而社区组织即指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物业组织等。

2、特点:

1)社区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

2)社会组织具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

3)社区组织具有协调能力。

4)社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5)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6)是一个整合系统

3、类型:

1)政治组织2)社区经济组织3)社区自治组织4)社区服务组织

5)社区文化娱乐组织6)社区外来组织

4、社区组织的功能:

1)社区公共服务功能2)社区事务管理自治功能3)社区关系协调、整合、稳定功能。

4)社区居民培训教育功能。

5)社区基层民主扩大功能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

1、社区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与现状

1)社区党组织的地位

(1)社区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是社区组织与建设的中坚力量。

(2)社区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建设的战斗堡垒,是社区工作的基础力量。

(3)社区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4)社区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2)社区党组织的作用

(1)政治领导决策作用

(2)理论学习教育作用(3)党员管理培训作用

(4)群众联系整合作用(5)社会宣传教化作用

3)社区党组织的现状

(1)基本构建了以街道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党支部为主体的组织模式

(2)探索创建了各种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新载体和新途径

(3)逐步完善了社区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和服务机制

(4)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

2、社区党组织的职责

1)巩固组织基础,认真履行职责2)总揽决策全局,协调社区发展

3)调解居民纠纷,维护社区稳定4)开展社区教育,塑造社区文化

5)开展党员资源,保证社区党建

3、影响制约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因素

1)社区党组织力量薄弱,缺乏具体的政策权力依托

2)社区党组织缺乏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资金和阵地

3)社区党组织统一管理流动党员的思想言行存在诸多困难

4)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5)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4、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途径

1)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改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

2)建立社区党建机制,激发党员活力,创新社区党建的新思路

3)加大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财力投入,改善社区工作的物质条件

4)切实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突破社区党建原有工作模式,搭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载体

6)加强社区新组织的党建工作

(三)社区民间自治组织建设

1、社区自治是指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指导下,广大社区居民行驶对社区权力机构的民主选举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而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主治理过程。

2、社区自治的意义:

1)社区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2)社区自治是协调政府与社会管理权利,达到社会“共治”的有效途径。

3)社区自治是一种低成本的管理机构,能够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3、社区自治的组织体系:

1)社区居民代表大会2)居民委员会3)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4、社区自治的形态

1)社区自治是自治区域、自治主体。

自治组织、自治权利和自治制度诸要素有机统一的自治

2)社区自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权利和自治管理

3)社区自治的衡量准则主要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标准

4)社区自治是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的自治管理

5)社区自治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依法进行的有限自治

5、社区自治的特征:

1)社区自治是一种基层性自治模式,具有基础性。

2)社区自治是一种居民自我治理机制,具有自治性。

3)社区自治是一种群众性的民间自我管理方法,具有民间性。

4)社区自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基层管理形式,具有广泛性。

5)社区自治必须以一定的区域为依托,具有地域性。

6、社区自治规范:

1)民主法治基础上的依法自治.2)在党组织的领导的自治

3)在政府指导下的自治。

4)社会广泛参与下的自治

(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

1、社区社会组织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受政府职能部门或群众自发组织委托,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独立地开展社会活动,发挥服务、沟通和监督作用的社会服务机构,是介于社区主体组织个居民个体之间,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面向社区委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2、社区社会组织的分类:

休闲活动类;文化教育类;自助团体类;维护权益类;行动团体类;社区服务类。

3、社区社会组织的特征:

(共性)民间性;自主性;志愿性;群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个性)社区性;松散性;非正规性;非法人性;本土性。

4、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义

1)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有效组织居民实现管理、教育、服务、监督的社区管理机制创新。

2)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能够培养公民精神,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发展,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和文明水准

3)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扩大社区基层民主,满足居民有序参与社会事务的需要

4)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深化社区服务,推动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

5)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能提高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能够广泛开展各种社区活动,为文明城区建设提供平台

(五)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建设

1、物业管理是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业主通过由业主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或契约、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周围区域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地、道路养护实施专业管理,并向业主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2、社区物业管理组织的构成:

1)物业管理公司2)业主大会3)业主委员会

3、社区物业管理组织的职责

1)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对居民小区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负有决策与计划的职责

2)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对物业工作负有组织和管理的职责

3)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对物业活动负有指挥和领导的职责

4)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对物业过程和结果负有监督和控制的职责

5)社区物业管理组织对物业关系负有协调各调解的职责

七、社区民主法制建设

(一)社区民主建设

1、社区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社区民主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2)社区民主建设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新社区的有效途径

3)社区民主建设时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健全完善居民自治的关键所在

4)社区民主建设时创新社会基层治理机制,实现政府与人民合作共治的有益探索

2、社区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

1)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3)民主管理4)民主监督

3、社区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重视不足,基层政府角色错位

2)居民对社区民主的认识不足,社区参与度不高

3)社区民主管理的职责权利不够明确,活动权限受阻

4)社区民主建设的机制不完善,缺乏民主管理的机制保障

(二)城市社区法制建设

1、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的核心——《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主要内容:

1)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3)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构建。

4)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5)居民会议的组织建构。

6)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7)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

8)居民委员会与驻区单位的关系。

(三)农村社区法制建设

1、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第一部确认明确规范村民自治制度的全国性法律,此后,1998年11月4日改,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组要内容

1)村民委员会的地位和性质。

2)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3)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4)村民委员会的组织选举。

5)村民会议的组织构建。

6)村民会议的决定和公共事务。

7)村民委员会的村务公开制度。

8)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9)村民委员会与驻村单位的关系。

10)村民委员会的罢免。

八、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实践模式

(一)沈阳模式的有益探索

1、沈阳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框架

1)明确社区定位2)规范社区划分3)建构社区组织体系4)强化社区四是功能

5)理顺社区各种关系6)公开直选社区干部7)改变社区工作方式

2、新型社区自治组织建构的探索:

“沈阳模式”就是适应时代契机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城市社区自治模式,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创造性的组织构建,完善社区民主自治的体制框架,它以居住地为特征,以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纽带,以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目的,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社区各方面积极参与,形成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荣、共建文明、共保平安的群众性社会化自治管理的运行机制。

(二)北京模式的成功范例

1、北京现代化社区管理的改革框架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是“已确立、两不变、三推荐”。

2、现代化社区管理的启示:

1)进一步理顺社区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科学调整居委会规模。

2)实行“民选街聘”社区干部,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进社区,使之能够较好地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为民服务。

3)整合社区资源,使辖区中央、部队、各类院校、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等,通过组织联谊会,社区工作协调会、社区联席会等方式实现共建,加强政府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够用与联系,调动驻区单位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4)完善社区的公民参与机制,增强社区民主自治功能。

(三)上海模式的实践操作

上海社区管理模式实行的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架构,即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基层上,形成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纵向管理体制,扩大街道办事处的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其管理功能,使街道在社区发展中真正担负起领导的职责。

(四)广州模式的建构成效

1、广州特色社区治理的模式的内容

广州近年来实施的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构架,和责、权、利统一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模式,本着遵循协调性、人本性、整体性、统筹性等原则,科学划分社区,使市、区和街道、社区之间分工明确,职责自负。

2、广州特色的治理模式主要表现为:

1)实行新的社区地域管理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和社区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

2)发展社区服务,形成系统的服务体系

3)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管理的技术水平

4)积极构建“城中村”社区组织,提出以系列“村改居”的改制方案

3、广州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的效果分析

1)调整社区组织结构划分,明确街道与社区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为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提供合理的组织架构。

2)设置社区管理的事务范围,实现社区分类管理,适当下放权力,着力培育社区自治力量。

3)理顺“村改居”变革中的各种组织关系各经济关系,保障村民变居民过程中的权益。

(五)香港模式的实施运作

1、香港社区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构成

第一、香港社区服务采取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志愿机构多元组织体系整合建构的组织模式,充分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区管理的特点。

第二、香港的社区服务体系采取较高的自治管理机制,在政府的指导和自助下,独立注册、独立运行。

第三、香港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覆盖面广泛的志愿机构与义工制度。

第四,香港的社区服务体系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

第五,香港的社区已发展成为内容较为宽泛、形式比较成熟的服务体系。

《社区工作者素质与能力》

一、社区工作者职业界定

(一)社区工作者的含义

1、是指在社区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

2、社区工作者基本素质标准:

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知识基础;沟通技巧;组织能力

职业伦理

3、社区工作者的职能:

社会职能;群众职能;公益职能。

(二)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1、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1)服务者2)社区权益维护者3)组织者4)行政着

5)调解者6)教育者7)研究者

2、影响社区工作者角色扮演的角色

1)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和目标2)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3)工作阶段

4)服务对象的类型5)所在机构赞助方

3、工作领域:

1)社区服务2)就业服务3)社会救助4)社会保险服务

4、社区工作者的价值理念:

1)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2)社会正义3)制度取向

4)民主和群众参与5)互助和社会关怀6)社会责任感

二、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能力

(一)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1、社区工作者的基本理论知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社区工作者的政治价值观的内容:

1)舍己利人的奉献观念2)国家至上的民族精神3)集体为先的团体意识

3、社区工作者的政治心理:

1)科学的世界观2)高尚的思想境界3)社会责任感

4)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路线

5)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社区工作者的政治能力

1、社区工作者具备政治识别能力的必要性

2、社区工作者具备政治识别能力的内容:

1)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善于观察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4)拒腐防变的能力

3、提高社区工作者政治识别能力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水平

2)增强民主和法治意识3)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政治识别能力

三、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一)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取向

1、社区工作者职业取向不明确的原因:

1)直选的推进使得社区工作者的流转机制出现矛盾

2)人员构成复杂,关系难以协调

3)社区工作者的出路不清楚

4)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普遍偏低,“三化”程度不高

5)绩效评估和考核流于形式

(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作风

1、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作风

1)对社会的职业作风:

(1)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2)积极扮演好社会所分配的角色,当一个胜任的“社会演员”。

(3)认真从事创造物质财富的各种劳动工作,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4)努力学习社会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修养和科学技术水平,争当先进生产的代表。

(5)培育和发展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推动社会的理性化和现代化而贡献力量。

2)对他人的职业作风:

(1)高度敬业的作风

(2)平等待人的作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