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x
《一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
学期整体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内容安排及特点
《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与实践)一年级上册结构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主题活动、各种类型活动几个层次构成序列,次主题活动围绕主题活动设计,各种类型活动则为次主题活动的展开提供保证。
·活动以主题形式呈现,一年级分别设计12个主题活动。
·每个主题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统计、体验、设计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与实践)在设计中力求避免直接的知识传递,在必要的地方通过“小资料”、“知识窗”、“信息台”等形式提供一些知识背景与链接方式,以保证学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每个主题活动之后都安排了一些背景资料,在活动前应注意浏览,做到心中有数。
课标对教学的总要求
·培养和保持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体验,形成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关爱自我的责任感。
·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学会尊重、分享和合作,善于与人交往、服务社会。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教材结构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主题活动、次主题活动、各种类型活动几个层次构成序列,次主题活动围绕主题活动设计,各种类型活动则为次主题活动的展开提供保证。
·活动以主题形式呈现,一、二年级12个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获得知识、经验与技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为便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在每个主题活动之后都安排了一些背景资料,在活动前应注意浏览,做到心中有数。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
方
向
·关注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整合,立足整体性。
·以调查、实验、探究、设计为主要活动形式,突出实践性。
·开发拓展课程资源,构建动态多元的学习环境,强调开放性。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辟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坚持自主性。
·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亲历、体验、感悟,关注过程性。
·注重课程资源、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体现综合性。
教学
时间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8月31日-9月4日
机动
8月31—9月2军训,3日纪念日放假1天
第二周
9月7日-9月11日
认识新朋友
认识新朋友
第三周
9月14日-9月18日
小小学具用处大
我能行
第四周
9月21日-9月25日
我们的学校
中秋节一天
金色的秋天
第五周
9月28日-10月2日
快乐的冬天
国庆节放假(三天)
第六周
10月5日-10月9日
水
电
第七周
10月12日-10月16日
生活中的垃圾
生活中的垃圾
第八周
10月19日-10月23日
迷路了怎么办
迷路了怎么办
第九周
10月26日-10月30日
我的家乡真美
我的家乡真美
第十周
11月2日-11月6日
智慧泉
智慧泉
第十一周
11月9日-11月13日
谁的飞机飞得远
谁的飞机飞得远
第十二周
11月16日-11月20日
谁的飞机飞得远
漂亮的花环
第十三周
11月23日-11月27日
漂亮的花环
我学洗
第十四周
11月30日-12月4日
橡皮泥的世界
橡皮泥的世界
第十五周
12月7日-12月11日
橡皮泥的世界
制作酸奶
第十六周
12月14日-12月18日
制作酸奶
复习
第十七周
12月21日-12月25日
复习
复习
第十八周
12月28日-1月1日
复习
元旦放假按照规定执行(一天)
总复习
第十九周
1月4日-1月8日
总复习
复习
第二十周
1月11日—1月15日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第二十一周
1月18日—元月22日
总结、放假
1认识新朋友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新同学,对同学有初步的了解.
2,学会和同学相处,喜欢和同学做朋友.
3,熟悉班级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活动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学生园进入学校,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陌生的.本次活动选取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最常见的事例,帮助学生熟悉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认识新朋友,体验认识朋友的快乐.
基本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介绍自己.从"我"的角度主动让别人认识自己,主要是介绍姓名,民族,年龄和兴趣爱好,主动争取与别人交朋友,努力消除陌生感和羞怯感.
第二部分:
我想和你做朋友.喜欢同学,想和同学做朋友,就要学会倾听同学的介绍.了解同学,从细小处去发现和欣赏同学的可爱之处,学习他(她)的优点,通过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第三部分:
数一数,说一说.通过数一数,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班里的各民族的同学,从小树立民族团结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三,课时建议:
1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播放《找朋友》歌曲,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
(二)活动的组织
1,介绍我自己:
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的姓名,民族,年龄和兴趣爱好,可以是纸上设计的,也可以是布贴,叶贴,绣品等形式.可以将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个性化名字牌",也可找出自己的一,二点可爱之处,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还可以通过游戏,分组"开火车"给"个性化名字牌"找主人等活动,分享认识朋友的乐趣.
2,我想和你做朋友:
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交往范围.建议组织我想和你做朋友"说说你,真快乐"的活动,分成小组相互说说别的小朋友介绍的内容.建议师生动手布置一棵非常漂亮的快乐树,将自己的名片修饰成树叶,装扮这棵快乐树,明确我们都是班级里的一员.目的是体验交朋友后作为集体一员的快乐.
3,数一数,说一说.同学相互介绍以后,可以分组数一数,说一说小组内都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立友谊,从小树立民族团结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活动参考资料:
朋友词典:
引导学生对"朋友"的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诤友: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
挚友:
亲密的朋友.
学友: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结成的朋友.
笔友:
有着共同的写作爱好,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帮助而结成的朋友.
2小小学具用处大
一,活动目的:
1,认识学习用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习如何保管学具.
2,体会学习用具不可或缺的作用,珍惜学习用具.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想象力.
二,活动分析:
前面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认识了新同学,这个活动则是让他们认识学习上的好朋友—学习用具.
本活动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
说一说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学习用具.介绍自己使用的学具名称和保管学习用具的方法.
第二部分:
学具一物多用.在学生了解学具基本用途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学具的其它用途,以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课时建议:
1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拟人化的语言,引出学生的小伙伴——学具.
(二)活动的组织
1,介绍学具.请同学们说一说平时学习都使用哪些学具,再说一说每一种学具的用途.
2,说说学具的保管方法.请同学们说一说平时是怎样爱惜和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具的并从其他同学那里学习更好的保管方法.明白要像对好朋友一样对待学具,学会爱惜学具
3,说说学具的其它使用方法.这些学具还能做什么用除了书上介绍的使用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学具的其它用途.如:
没带尺子可以用铅笔画直线,用尺子当书签等.
3我能行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让学生学会发现伙伴的优点,学会向他人学习,体验相互学习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体会"我能行"所带来的自豪感.
二,活动分析: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指出:
教育的奥秘,在于坚持孩子能"行".本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让学生在"我能行"的自信心中健康成长.
基本活动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我真棒":
每个人都有比别人强的地方,让学生充满自信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优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为自己找到尽量多的优点,也可以请其他同学为某个学生找优点.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逐渐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第二部分"我来学一学":
通过学习一句少数民族语言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向其他同学学习,以达到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目的.
三,课时建议:
1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不是吗有的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同学很会劳动……,每个人都有自己可爱的一面.让我们每个人充满自信的大声说一声:
我能行,我是最好的!
二,活动的组织
1,"我能行":
先让学生观看资料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为自己找到在学校和在家里我能行的尽量多的事例.给每一位学生当场发一张小纸条,让学生用心写出"我喜欢自己的五个理由",在小组中汇报交流.也可以开展"露一手"活动,给每个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将自己的"绝招","绝活","小本事"亮出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2,"我来学一学":
让学生互相学习,亲身体会互相学习的快乐.如折纸,做手影,修补图书,学唱一首歌,学一句少数民族语言等.可以选出几个"小能人",根据各自兴趣分成若干个小组来开展活动,最后汇报展示成果.
五,活动参考资料:
关于自信心的小测试.仔细阅读下列各题,如果你的情况"完全符合"得5分;如果"有些相符"得4分;如果"不确定"为3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
我常常是快乐的.()
我了解自己,并且也很喜欢自己.()
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
我愿意帮助别人.()
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我很勤奋.()
我的朋友对我比较信任.()
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好.()
我觉得老师相信我.()
我觉得父母相信我.()
4金色的秋天与快乐的冬天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秋季与冬季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2,感受秋与冬的自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然,形成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以观察,感受秋季与冬季为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大自然的美,并将不同季节的美(秋,冬),不同地方的美(天空,陆地),不同形式的美(植物,动物)等串联起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基本活动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所展示的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并说出秋季与冬季的特点.
第二部分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用心的观察大自然.
第三部分通过对比,观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秋季与冬季有什么不同之处,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和神奇.
三,课时建议:
1——2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大自然是个神奇的调色盘.瞧——它让秋天变得色彩缤纷,又使冬天变得那样晶莹剔透.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在烂漫秋色里歌唱,在轻盈的雪花中嬉戏.
二,活动的组织
1,找秋天,找冬天
在绚丽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秋天花草的特点,以及不同水果的颜色和名称,统计一下秋天有那些节日(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感受秋天大自然的变化,用心去领略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的真正含义.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制作树叶书签,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题目可以定为"让秋天把礼物留下来".
建议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秋天需要做些什么"意在使学生了解秋天过后,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例如:
为树木修剪枝条,扎上越冬的草绳等.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冬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兴趣.例如看到雪花飘飘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雪花是什么样子的雪花有一定的形状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
建议带着上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有指导的进行观察.
2,想一想
书中提示了两个问题:
"你还能从哪里找到秋天的踪迹"和"所有的地方冬天都这么冷吗"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尝试着去解决.
3,比一比
通过以上活动,初步了解了秋季和冬季的不同.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个小知识卡进行交流.
秋天落叶的树木有:
().
冬天不落叶的树木有:
().
秋天动物怎样准备过冬:
().
冬天冬眠的动物有:
().
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认真观察,让学生在探究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资料参考:
一,秋天的节日
(1)中秋节: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我国历法,农历8月居秋季之中,称为"仲秋",15日又居"仲秋"之中,8月15日便称中秋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金秋,天高气爽,丰收之日,举国欢庆,明月高悬,象征团圆美满,因此中秋假借历来被人们重视,这一天赏月,观灯,吃月饼,成为民间习俗.
(2)国庆节: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成为国庆节.
(3)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每年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是教师地位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尊师重教风尚的进一步确定的反映.
二,观察雪
(1)通过组织学生到雪地行走,做游戏,感受雪的特点.
(2)测量降雪的厚度:
选择避风,平坦的雪地把直尺竖立插入雪层,测量并记录雪的厚度.
(3)研究雪的方法:
观察雪花的形状,要用暗色有光纸接取飘落的雪花,在雪花还未融化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5水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作用,懂得水对人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关注水的利用现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3,通过考察等活动,初步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二,活动分析:
水,对一年纪的小同学来讲,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的.每个人天天离不开水,但是对于水的认识常常并不全面.这一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知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有限的宝贵资源,牢固树立节水意识.
基本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说一说".引导学生以"水有很多用处,你能说出几种"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明白水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二部分:
"看一看".这个活动在课前要让学生搜集各类与水的用途有关的资料,图片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进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要珍惜水,爱护水.
第三部分:
"查一查".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关注校园中的用水状况,使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节水方法.
三,课时建议:
2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同学们,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定:
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这标志着水的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已被列入世界贫水国家的名单.同学们,"生命之源——水"正面临着干涸.
二,活动的组织
1,"说一说".让学生举例:
人们的一天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通过学生"七嘴八舌",使他们的内心有这样的触动——原来水对我们真是太重要了!
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可以穿插介绍动物,植物的一生中对水的需求量,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想一想".提问:
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可先组织体验,让学生到户外玩泥巴,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要急切洗手,此时水房停水,让学生体验需要水而得不到水的无奈,以及洗手之后的欢畅,激发学生的惜水之情.
3,"查一查".组织学生做个校园小调查(学生分组,确定目标,明确分工).
(1)考察学校用水状况,根据记录交流学校中水的浪费现象.
(2)根据记录交流汇报如何解决学校的漏水问题.
(3)评价:
通过交流,小组合作给学校有关部门提出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创作一幅节水宣传画.
参考资料:
节水公约
1,不打水仗.
2,洗手,洗脸时,水流开至中水量,间断性放水.
3,刷牙时,不要让水流个不停,要用杯子接水.
4,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
5,宣传使用节水马桶,或采取一定措施节约用水.
6.尽量使用淋浴洗澡,而且要间断性放水,洗脸时最好用脸盆接水洗.
7.用洗衣服的水来冲厕所等.
8.洗碗时不要让水流个不停,涮碗时使用洗碗槽.
9.使用不含磷的,可生物降解的洗涤剂.
10.在洗拖布,抹布时,不要把水开得太大.
6电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电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用电常识和常见的发电方法;
3,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活动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电"无处不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电既熟悉而又陌生,本主题就是想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活动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电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基本的用电常识以及电的来源,尤其是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并在家长的监护下学会使用一,两种电器.
三,课时建议:
1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1,"认一认":
教学导入,教师可以打开教室里的电灯,引出电的主题.除了电灯要使用电以外,家里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电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自己看到的现象.鼓励学生说一说陪同家长逛商店时认识的电器名称.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分组交流,也可以自由发言.总之学生的发言面要尽可能广.
2,"试一试":
你希望学会使用家里的哪一样电器请你在爸爸或妈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它.这个环节的完成情况,下一节课教师一定要小结,以体现活动的始终.
3,"说一说":
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小竞赛,向学生提出挑战,我们在家里使用电器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观察图片中小女孩的行为,联想自己家里的电器,小组间互相说一说,看看哪组同学归纳的信息多.指出注意用电安全.
4,"想一想":
观察图片,再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电是从哪里来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小调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从父母那里获取信息就可以了.课堂上可以先安排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学生交流.
5,"做一做":
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再结合实际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该怎么做.
活动参考资料:
常见的发电方式
火力发电: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为燃料产生热量,将水变成水蒸气,再用水蒸气去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又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水力发电:
利用水流的动力推动水轮机或类似的装置而产生动力,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第一台水轮机由法国试验家富尔内隆在1827年发明.
风力发电:
利用风的动力带动风车翼,再通过连动装置带动发电机发电.
原子能发电:
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大量热能,使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境内的秦山核电站.
潮汐能发电:
利用海潮涨落形成的落差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叶轮进而推动发电机来发电.
太阳能发电:
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发电.
7生活中的垃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生活垃圾的成因和处理方法;
2,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小学生关注周边环境,热爱生活的品质.
二,活动分析: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伴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垃圾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垃圾的处理除了国家的投入外,更重要的人人动手,从小事做起.
生活中的垃圾,小学生平时可能不会太留意,今天通过了解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危害——小朋友怎么做——简单统计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小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关心身边的事.
基本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的垃圾是从那里来的通过想想,看看,使学生明白生活垃圾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是"记一记":
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生活垃圾的产生.
第三部分是"分一分":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垃圾分类,初步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第四部分是"说一说",首先从学生的视野角度说说乱扔垃圾的危害,进而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垃圾的危害.
第五部分是"做一做",通过前面的活动,可引出"分类垃圾","废物利用","怎样减少不必要的垃圾"等话题.同时尝试简单的统计.
三,课时建议:
1-2课时
四,活动过程建议:
1,活动导入:
活动前,可以告诉学生本次活动的主题,安排学生在家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2,活动的组织:
(1)"看一看,想一想":
根据在家中的观察,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家里平时都会制造出那些垃圾教师要根据活动参考资料帮助学生简单归类,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归类时,讲解要尽量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可以利用小卡片,小图片来归类,这样更适合一年级小学生.
(2)"记一记":
引导学生将看到的记下来.
(3)"分一分":
引导学生看图交流垃圾分类的常识,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
(4)"说一说":
主要引导学生围绕垃圾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说自己亲历的,见到的事,也可以适当联想.可以采用同桌先交流,再汇报的形式.
(5)"做一做":
通过以上的活动,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情景,比如,在路上吃雪糕,包装扔到哪里陪大人买菜时,一个袋子就可以装下的菜,而你们得到了好几个包装袋,该怎么办呢让学生提出处理意见.还可以设问学生,在校园,在家里,在路上你遇到哪些有关乱丢垃圾的事,你能作些什么
(6)"制作":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空牛奶盒,废作业纸,旧挂历,鸡蛋壳,铅笔屑等软的废弃物进行"小制作"活动."一拉罐"等硬的废弃物不适合一年级学生制作.
活动一周后,教师一定要总结,讲评.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的态度并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活动参考资料:
生活垃圾指人们日常家庭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品种多,结构杂.主要来源于家庭生活的日常起居,饮食的食品残渣,各类器件,物品的包装袋,包装纸,大批的废纸及纺织品,废金属等.
根据垃圾的来源及基本种类可将其分为三类:
1,食品垃圾
这是食用各种食品所产生的残余废物的总称.其主要特征是生物分解速度快,腐蚀性强,并产生令人厌恶的各种刺鼻气味.食品垃圾的处理要求不高,主要需解决处理速度的问题.
2,普通垃圾
这是人们日常生活废物的总称.包括废弃的木制品,纸制品,塑料,橡胶,纺织品,皮革制品及丢弃的碎玻璃及金属制品和尘土等.普通垃圾是城市中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
3,危险垃圾
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具有瞬间的,短期或长期危害的垃圾称为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体温计等各种化学,生物的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含放射性物质的废物.这类垃圾一般不能混入普通垃圾中,应单独清运和处理.
8.迷路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树立学生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
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请学生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1、引导学生讨论:
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
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
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学生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学生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学生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学生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学生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