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题1一5及答案.docx
《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题1一5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题1一5及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题1一5及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题一
1.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2.十进制真值与原码、反码、补码、移码之间的转换。
3.补码加法、减法计算。
4.把用浮点数形式表示的补码进行加法计算,计算结果做规格化处理。
5.运算器的作用。
6.运算器的组成。
7.控制器的作用。
8.控制器的组成。
9.计算机中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1)读取指令。
把__A__中的内容经__B__送入内存的有关寄存器,读出内存中存贮的指令并将其送入__C__。
(2)指令译码。
__C__中的操作码部分送指令译码器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地址码部分则__D__。
(3)按指令操作码执行相应的操作和运算。
(4)形成下一条要取指令的地址。
若本次指令是非转移指令或无条件转移指令,则__A__中内容加本次指令字节长度值或直接置为下一指令地址值,若为条件转移指令则__E__的值将影响__A__中置什么值。
供选择的答案
A:
(1)指令寄存器
(2)程序计数器
(3)栈地址寄存器
(4)变址寄存器
B:
(1)数据总线
(2)控制总线
(3)地址总线
(4)I/O总线
C:
(1)指令寄存器
(2)程序计数器
(3)标志寄存器
(4)cache存储器
D:
(1)作为操作数的内存地址去读出操作数
(2)作为操作数的寄存器地址去读出操作数
(3)作为操作数本身
(4)要按寻址方式执行相应操作后去获得操作数
E:
(1)中断寄存器
(2)控制器
(3)标志寄存器
(4)数据寄存器
参考答案:
A.2B.3C.1D.4E.3
10.全加器是由两个加数Xi和Yi以及低位来的进位Ci-1作为输入,产生本位和Si以及向高位的进位Ci的逻辑电路。
__A__和__B__分别是Si和Ci的正确逻辑表达式。
全加器亦可通过半加器来实现,此时Si=__C__。
若某计算机采用8位带符号补码表示整数,则可由8个全加器(i=1,2,……8,i=8为最高位,即符号位)串接构成8位加法器,C0=0。
该加法器有一个状态寄存器,记录运算结果的状态。
其中,N和V分别表示符号位与溢出标志位,则其逻辑表达式分别为__D__和__E__。
供选择的答案
A:
(1)XiYiCi-1+XiYiCi-1+XiYiCi-1+XiYiCi-1
(2)Ci-1(XiYi+XiYi)+Ci-1(XiYi+XiYi)
(3)Ci(XiYi+XiYi)+Ci(XiYi+XiYi)
(4)Ci(Xi+Yi+Ci-1)+XiYiCi-1
B:
(1)XiYi+XiCi-1+YiCi-1
(2)XiYi+XiSi+YiSi
(3)XiYi+XiCi-1+YiCi-1
(4)(XiYi+XiYi)⊕Ci-1
C:
(1)Xi⊕Ci-1⊕Yi
(2)Xi⊕Yi⊕Ci-1
(3)Xi⊕Yi⊕Ci
(4)Xi⊕Yi⊕Ci-1
D、E:
(1)C8⊕X8⊕Y8
(2)C7⊕C8
(3)X8Y8+X8C7+Y8C7
(4)C7(X8Y8+X8Y8)+C7(X8Y8+X8Y8)
参考答案:
A.4B.3C.1D.4E.2
11. I/O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来与主机交换数据,它们是__A__、__B__和__C__。
其中__A__主要用软件方法来实现,CPU的效率低;__B__要有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来实现,它利用专门的电路向CPU中的控制器发出I/O服务请求,控制器则__D__转入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__C__主要由硬件来实现,此时高速外设和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__E__。
供选择的答案
A:
(1)程序查询方式
(2)读/写文件方式
(3)数据库方式
(4)客户/服务器方式
B:
(1)DMA方式
(2)批处理方式
(3)中断方式
(4)数据通信方式
C:
(1)中断方式
(2)DMA方式
(3)并行方式
(4)流水线方式
D:
(1)立即
(2)在执行完当前一条指令后
(3)在执行完当前的一段子程序后
(4)在询问用户后
E:
(1)不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2)不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3)通过CPU的控制,不利用系统总线
(4)通过CPU的控制,利用系统总线
参考答案:
A.1B.3C.2D.2E.2
12.开放系统的每一个层次由一些(A)组成。
(A)是(B)元素或(C)元素的抽象。
A.1.系统2.实体3.逻辑实体4.部件
B.1.软件2.硬件3.固件4.部件
C.1.软件2.硬件3.固件4.部件
13.服务分为(A)的服务和(B)服务。
A.1.系统2.实体3.面向连接4.无连接
B.1.系统2.实体3.面向连接4.无连接
14.OSI/RM七层模型中,应用层管理开放系统的互连,包括()。
15.OSI/RM七层模型中,表示层主要解决()。
16.OSI/RM七层模型中,会话层提供的服务有两类,分别是()。
17.OSI/RM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用()优化网络的传输效率。
18.OSI/RM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的服务一是提供()连接,二是提供()的传输。
19.OSI/RM七层模型中,网络层在交换过程中一是把(),二是选择(),三是防止(),四是()功能,五是对()进行转换。
20.OSI/RM七层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在()的数据交换是()进行的,通过()保证可靠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把()结合在一起进行。
21.HDLC、LAP-B对应OSI/RM七层模型中的()层。
22.ISO8348文件定义了()的服务(CONS)。
ISO8473文件定义了()的服务CLNS。
提示:
参阅“2.6协议集”。
说明: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是一些最基本的网络常识,必须清楚。
网络工程师级复习题二
1.计算机系统知识
题1:
●一般来说,Cache的功能
(1)。
某32位计算机的cache容量为16KB,cache块的大小为16B,若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则主存地址为1234E8F8(十六进制)的单元装入的cache地址为
(2)。
在下列cache替换算法中,平均命中率最高的是(3)。
(1)A.全部由软件实现B.全部由硬件实现
C.由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实现
D.有的计算机由硬件实现,有的计算机由软件实现
(2)A.00010001001101(二进制)B.01001000110100(二进制)
C.10100011111000(二进制)D.11010011101000(二进制)
(3)A.先入后出(FILO)算法B.随机替换(RAND)算法
C.先入先出(FIFO)算法D.近期最少使用(LRU)算法
●设某流水线计算机主存的读/写时间为lOOns,有一个指令和数据合一的cache,已知该cache的读/写时间为lOns,取指令的命中率为98%,取数的命中率为95%。
在执行某类程序时,约有1/5指令需要存/取一个操作数。
假设指令流水线在任何时候都不阻塞,则设置cache后,每条指令的平均访存时间约为(4)。
(4)A.12nsB.15nsC.18nsD.120ns
●相联存储器的访问方式是(5)。
(5)A.先入先出访问B.按地址访问C.按内容访问D.先入后出访问
●假设一个有3个盘片的硬盘,共有4个记录面,转速为7200转/分,盘面有效记录区域的外直径为30cm,内直径为lOcm,记录位密度为250位/mm,磁道密度为8道/mm,每磁道分16个扇区,每扇区512字节,则该硬盘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约为(6),数据传输率约为(7)若一个文件超出一个磁道容量,剩下的部分(8)。
(6)A.120MB和1OOMBB.30MB和25MBC.60MB和50MBD.22.5MB和25MB
(7)A.2356KB/sB.3534KB/sC.7069KB/sD.1178KB/s
(8)A.存于同一盘面的其它编号的磁道上B.存于其它盘面的同一编号的磁道上
C.存于其它盘面的其它编号的磁道上
D.存放位置随机
答案:
(1)B
(2)C(3)D(4)B(5)C(6)B(7)A(8)B
说明:
(2):
Cache块号占10位地址,块内4位地址共占14位地址。
直接映象为内存低位部分的14位地址。
即:
E8F8=1110100011111000
块号10位块内地址
用直接映象法,装入Cache的块号为1010001111,主存地址为1234E8F8(十六进制)的单元装入的cache地址为:
10100011111000。
(4):
取指令平均时间:
10*0.98+100*(1-0.98)=11.8ns
取数据平均时间:
10*0.95*0.2+100*(1-0.95)*0.2=2.9ns;提示:
有20%的指令在取完指令后还要取数据。
取指令和取数据(指令执行)平均时间T:
T=11.8ns+2.9ns=14.7ns
(6)格式化容量:
{512B*16*[8*(150mm-50mm)*4]/220=25MB
题2:
对下面图(a)所示系统,仅当部件1,部件2和部件3全部正常工作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图中数字为各部件的可靠性,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近似为_C_。
如果将部件2和部件3改成由两个器件构成,如图(b)所示,只要器件a和b中有一个正常就能使部件2正常工作,只要器件c和d中有一个正常就能使部件3正常工作。
图中数字是各器件可靠性,则部件2的可靠性是_D_,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近似为_E_。
器件a器件c
部件1部件1部件2部件3
器件b器件d
部件2部件3
图(a)图(b)
供选择的答案:
C:
①0.68②0.72③0.80④0.92
D:
①0.64②0.88③0.96④0.99
E:
①0.82②0.90③0.94④0.96
答案:
C.1D.3E.2
提示:
串联系统可靠性R=0.95*0.8*0.9=0.68;并联系统可靠性R=1-(1-0.2)(1-0.2)=0.96
E问步骤:
1.求部件2中器件a与器件b并联的可靠性,
2.求部件3中器件c与器件d并联的可靠性,
3.求部件1、部件2、部件3串联时的可靠性。
网络工程师级复习题三
●信元是信元交换的单位。
为控制差错,在信元中包括CRC校验和,其生成公式为
(1),校验和对
(2)进行校验。
信元交换采用(3)技术进行复用。
在交换过程中,当实施VP交换时,其中VPl、VCI的变化情况是(4)。
若在交换过程中出现拥塞,该信息被记录在信元的(5)中。
(1):
A.x8+x7+x+1
B.x8+x2+x+1
C.x16+x12+x+1
D.x16+x15+x2+1
(2):
A.整个信元
B;信元头
C.信元载荷(用户数据)
D.信元的地址域
(3):
A.TDM
B.FDM
C.WDM
D.ATDM
(4):
A.VPI、VCI都不变
B.VPI、VCI根据需要变化
C.VPI不变、VCI根据需要变化
D.VCI不变、VPI根据需要变化
(5):
A.GPC
B.VPI
C.CLP
D.PT
●RS-232是DTE和DCE之间的接口标准,当作为DCE的MODEM和作为DTE的计算机相连时,按此标准需要连接的最少线数是(6)。
MODEM收到呼叫信号后向计算机发送的信号是(7)。
当数据发送完毕,计算机向MODEM发送的信号是清除(8)、MODEM随后向计算机发送清除(9)信号作为应答。
当使用RS-232通信时,通常需要使用速率匹配功能,完成该功能的协议是(10)。
(6):
A.3
B.9
C.15
D.25
(7):
A.接收数据
B.载波检测
C.MODEM就绪
D.呼叫(振铃)指示
(8):
A.'DTE就绪'
B.'请求发送'
C.'MODEM就绪'
D.'允许发送'
(9):
A.'DTE就绪'
B.'请求发送'
C.'MODEM就绪'
D.'允许发送'
(10):
A.TELNET
B.XON/XOFF
C.KERMIT
D.XMODEM
●对一路信号进行FSK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fc,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f1和f2(f1当对多路信号进行调制时,调制后各信号的频谱(12)。
信号到达接收端后通过(13)分离各路信号。
WDM与FDM工作方式相似,但WDM调制的是(14)。
ILD是(15)使用的设备。
(11):
A.fc-f1=f2-fc
B.f2-f1=fc
C.f2+f1=fc
D.f1*f2=fc
(12):
A.相同
B.部分重叠
C.连续
D.不重叠且不连续
(13):
A.解调器
B.带通滤波器
C.载波发生器
D.终端软件
(14):
A.时间
B.频率
C.波长
D.相位
(15):
A.TDM
B.FDM
C.WDM
D.ARDM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16)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的关键成分中(17)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18)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网络体系结构则是(19)。
(16):
A.相邻层实体
B.同等层实体
C.同一层实体
D.不同层实体
(17):
A.语义实体
B.语法
C.服务
D.词法
(18):
A.语义
B.差错控制
C.协议
D.协同控制
(19):
A.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
B.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
C.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
D.网络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于(20)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21)。
RIP规定数据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增加1,实际使用中,一个通路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21),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使到各目的网络的(23)。
更新路由表的依据是:
若相邻路由器调说“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路由器K就知道:
“若将下一站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离为(24)”。
(20):
A.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集中式路由算法
D.固定路由算法
(21):
A.简单
B.可靠性高
C.速度快
D.功能强
(22):
A.1个
B.16个
C.15个
D.无数个
(23):
A.距离最短
B.时延最小
C.路由最少
D.路径最空闲
(24):
A.N
B.N-1
C.1
D.N+1
●基于TCP/IP的互联网服务中,IP协议提供主机之间的(25)分组传输服务。
TCP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26)报文传输服务;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
传输中的协议规定,在确认信息中捎带(27)的序号以减少通信量。
TCP使用三次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设甲乙双方发送报文的初始序号分别为X和Y,甲方发送(28)的报文给乙方,乙方接收报文后发送(29)的报文给甲方,然后甲方发送一个确认报文给乙方便建立了连接。
(25):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26):
A.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可靠的无连接的
D.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27):
A.上一个已接收的报文
B.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报文
C.正在发送的报文
D.下一个将要发送的报文
(28):
A.SYN=1,序号=X
B.SYN=1,序号=X+1,ACKX=1
C.SYN=1,序号=Y
D.SYN=1,序号=Y,ACKY+1=1
(29):
A.SYN=1,序号=X+1
B.SYN=1,序号=X+1,ACKX=1
C.SYN=1,序号=Y,ACKY+1=1
D.SYN=1,序号=Y,ACKY+1=1
(注:
ACK的下标为捎带的序号)
●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策略中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其中一种是:
“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奉送数据;如果有冲突就退避,然后再会试”这种退避算法称为(30)算法。
这种算法的主要特点是(31)。
CSMA/CD在CSMA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检测功能。
网络中的某个发送站点一旦检测到冲突,它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冲突码,其它站点都会(32)。
如果站点发送时间为1,任意两个站之间的传播延迟为t,若能正常检测到冲突,对于基带总线网络,t的
值应为(33);对于宽带总线网络,t的值应为(34)。
(30):
A.I-坚持CSMA
B.非坚持CSMA
C.P-坚持CSMA
D.O-坚持CSMA
(31):
A.介质利用率低,但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B.介质利用率高,但无法避免冲突
C.介质利用率低,且无法避免冲突
D.介质利用率高,且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32):
A.处于待发送状态
B.相继竞争发送权
C.接收到阻塞信号
D.有可能继续发送数据
(33):
A.t≤0.5
B.t>0.5
C.t≥1
D.0.5(34):
A.t>0.25
B.t≥0.5
C.t≤0.25
D.0.25●在X.25网络中,通常用户计算机与网络的(35)相连接。
X.25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标准是(36),它允许在收到应答前连续发送(37)帧数据,为用户提供的最高速率为(38)Kbps。
两个X.25网络之间互联时使用(39)协议。
(35):
A.PAD
B.交换机
C.路由器
D.计算机
(36):
A.802.3
B.LAPB
C.LAPD
D.HDLC
(37):
A.1
B.8
C.32
D.128
(38):
A.56
B.64
C.128
D.384
(39):
A.X.25
B.X.28
C.X.34
D.X.75
●公钥密码是(40)。
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有(41),它可以实现加密和数字签名,它的一个比较知名的应用是(42),这种应用的协商层用公钥方式进行身份认证,记录层涉及到对应用程序提供的信息的分段、压缩、数据认证和加密。
(40):
A.对称密钥技术,有1个密钥
B.不对称密钥技术,有2个密钥
C.对称密钥技术,有2个密钥
D.不对称密钥技术,有1个密钥
(41):
A.DES
B.IDES
C.三元DES
D.RSA
(42):
A.SSL
B.SOCK5
C.安全RPC
D.MD5
●OSI网络管理标准定义了网管的五大功能。
比如对每一个被管理对象的每一个属性设置阈值、控制阈值检查和告警的功能属于(43);接收报警信息、启动报警程序、以各种形式发出警报的功能属于(44);接收告警事件、分析相关信息、及时发现正在进行的攻击和可疑迹象的功能属于(45),上述事件捕捉和报告操作可由管理代理通过SNMP和传输网络将(46)发送给管理进程,这个操作(47)。
(43):
A.计费管理
B.性能管理
C.用户管理
D.差错管理
(44):
A.入侵管理
B.性能管理
C.故障管理
D.日志管理
(45):
A.配置管理
B.审计管理
C.用户管理
D.安全管理
(46):
A.get
B.get-next
C.set
D.trap
(47):
A.无请求
B.有请求
C.无响应
D.有响应
●Inte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狭义Intenet是指由上述网络中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联而成的,广义Intenet是指狭义Intenet加上所有(48)的网络。
Intenet体系结构具有良好扩充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49)。
广义Intenet的这种基于单一主干核心结构的弊端在于(50)。
这种结构将逐渐被(51)所取代。
(48):
A.采用应用网关互联
B.采用点到点协议直接互联
C.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的站
D.通过协议转化而可以访问资源
(49):
A.基于客产机服务器结构,具有单向依赖性
B.基于树型结构,具有层次性和单向依赖性
C.基于环型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D.基于星型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50):
A.访问是单向的,造成有些资源无法访问
B.造成寻径表规模太长,寻径困难,不利于低层网络的寻径
C.不利于Intenet的扩充
D.对核心网关结构依赖严重,一旦出现故障,整个Intenet的工作将受到影响
(51):
A.星形主干结构
B.无主干结构
C.对等主干结构
D.网状主干结构
●Linux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如同Unix操作系统一样,它也可以通过手工编辑配置文件达到对系统进行配置的目的。
在Linux网络配置文件中的几个较为重要的配置文件如下:
(52)用于存放本机主机名以及经常访问IP地址的主机名,在对IP进行域名解析时,可以设定为先访问该文件,再访问DNS,最后访问NIS。
Linux下存在两个网络服务守候进程的配置文件。
通过修改(53),可以达到关闭或开放某种对应服务的目的。
以FTP服务为例;将文件中“#FTPStreamTCPnowaitroot/usr/sbin/tcpdin.ftpd-1-a”前的“#”去掉就可以开启FTP服务。
修改(54),可对允许访问本机提供服务的主机范围进行限制。
例如在文件中加入“in.ftpd:
202.112.207.0/255.255.255.0”就可以允许202.112.207.0子网的用户主机访问本机提供的FTP服务。
在Linux下进行DNS服务时,(55)是控制解析器配置的最主要文件,规定了解析使用的服务,以及服务的顺序,比如可以通过在文件中加入“Orderhosts,DNS,NIS”设定前面提到的域名解析顺序;(56)是配置DNS服务器的主要文件,指定了本机使用的域名服务器以及多个服务器之间查找的顺序等。
(52):
A./etc/local.conf
B./etc/network
C./etc/hosts
D./etc/host.conf
(53):
A./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