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751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docx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发动机资料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本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实训

授课教师

级组实训

 

课题名称

发动机拆装

分课题名称

传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拆装

课题序号

1

授课日期

第1周

2010年3月3日

授课时数

5

课时分配

讲课:

1示范:

1练习:

3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

(1)、

(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观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分析燃料供给路线。

2.拆装化油器,掌握化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化油器各种装置所供给混合气的品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发动机工况。

3.学习掌握汽油机怠速的调整方法和浮子室油面的调整方法。

重点与难点

1.化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发动机怠速时化油器的调整方法和浮子室油面的调整方法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

原材料、元器件

东风EQ6100发动机式化油器

仪器设备

东风EQ6100发动机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实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出现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欠佳的现象,据了解,是因为这部分同学觉得设备比较落后,现在很少用了,无需学习,而且平时上理论课时没认真听,导致实习时一知半解提不起兴趣。

所以本人打算在以后的实习前先说明本次实习课题的重要性,与当前实际有哪些联系等;还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复习一遍,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实训步骤、方法:

1.观察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结构,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及联接情况,空气、燃油的供给路线,混合气的形成,废气的排出。

2.拆装化油器

1)观察化油器外部结构,清楚化油器的安装位置及周围的连接零件,明白燃油和空气的流动情况,汽油与空气的混合部位,阻风门和节气门的区别。

2)拆下化油器上体,找到进油针阀总成,分析浮子室油面高度的调整方法,指出浮子室平衡管,取出浮子总成。

3)观察喉管的结构,找出主供油系的喷孔及空气量孔,取出泡沫管,分析其工作情况。

4)拆掉加速泵拉杆与节气门之间的联动拉钩,将化油器中体与下体分开。

5)取出拉杆,分辨机械加浓装置和加速装置,观察机械加浓装置的组成,分析其工作情况,找出加速泵喷嘴及回油阀,分析加速泵的工作原理。

6)观察怠速系统,找出怠速喷口,怠速调节针阀,怠速过渡喷口,怠速空气量孔。

分析怠速工况时的供油情况。

7)装复化油器,关闭阻风门,分析起动时化油器如何工作。

3.化油器的调整 

1)油面的调整,正常情况下,油面高度应在油面观察窗中点位置±1mm,当油面不合适时,应在发动机运转情况下缓慢旋动油面调整螺钉,向下油面则上升,反之油面下降。

油面高度将直接影响混合气的质量。

2)怠速的调整 

①找出节气门调整螺钉和怠速调整螺钉,分析其作用。

②调整时,先将怠速油针全部退出,节气门螺钉调整到适当开度使怠速稳定。

③然后旋进怠速油针,使转速上升到最高稳定转速。

④接着调整节气门开度使转速下降至最低稳定转速,再调整怠速螺钉使转速在此节气门开度下达最大,如此反复调整使怠速调至450±50r/min。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1.注意提醒各小组要安全、文明实习

2.在化油器装复前要注意检查各油道是否疏通

3.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询问同学们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是否已经掌握。

本课题的实训教学中,大部分同学能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完成实习任务,理论专业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实际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各同学课后写一份该课题的实习报告

整理

现场

设备

保养

1.各小组清洁工具并摆放整齐

2.值日小组对实训室进行清洁

3.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保洁和润滑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拆装

分课题名称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拆装

课题序号

2

授课日期

第1周

2010年3月4日

授课时数

5

课时分配

讲课:

1示范:

1练习:

3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

(1)、

(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明确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部形成的特点及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拆装柴油机燃料系主要机件:

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

分析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调整部位和方法。

3.学会喷油嘴校验器的使用,掌握喷油压力、油束状况的检查和调整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掌握各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喷油嘴校验器的使用,掌握喷油压力、油束状况的检查和调整方法。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1.柱塞式喷油泵 2.喷油器3.喷油嘴校验器4.油泵实验台

原材料、元器件

适量柴油

仪器设备

柴油发动机数台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实习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按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基本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各部件的名称、结构和工作原理,达到学习的目的。

但也有小部分同学纪律比较松散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实操教学过程中本人打算加强管理,严格考勤和课堂纪律,以促成良好的学风。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实训步骤,方法

1.高压喷油泵

1)观察高压喷油泵的安装位置,比较A型泵和PB型泵的区别。

 

2)观察柱塞上螺旋斜槽的位置和旋向,分析其如何改变供油量。

3)放松出油阀座防松夹板螺钉,然后拆去分泵出油阀座,取出出油阀总成,观察出油阀的结构,分析其工作原理

2.分泵

1)观察分泵柱塞套和相应柱塞配套摆放,并分析喷油泵高压产生的原理。

 

2)观察分泵滚轮体总成。

3.调速器

1)拆去调速器盖上的紧固螺钉,取下调速器盖,如有增压补偿器,应先拆下增压补偿器。

支承轴及轴上的调速弹簧,调速弹簧应与限位螺钉一起取下,其余零件不必拆卸。

2)拆去供油拉杆上的传动板锁紧螺母,取下供油拉杆弹簧。

3)分别对照图找出各零件的名称,分析其工作原理,特别是扭矩凸轮的作用。

注:

由于所拆卸喷油泵的型号不同,结构有相应差别。

4.喷油器的拆装与调整 

1)拆开喷油器,将各部件取出,弄清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及针阀偶件的结构,分析喷油压力的调整原理,区别轴针式喷油器和孔式喷油器的结构。

2)将喷油器装好后,在喷油器校验器上进行检查调整,以每分钟10次的速度泵油,当油嘴喷油时,压力表的最大读数,既为喷射压力。

PS35S01喷油器的标准喷油压力为12.3MPa,如不符合标准,应进行调整。

 

3)喷雾质量的检查,在标准喷油压力下,喷出的油应细小而均匀,呈雾状,无肉眼可见的油粒或不均匀现象,喷油时声音清脆。

5.喷油泵的调整 

1)额定供油量不均匀度的调整。

将供油拉杆操纵位置纵臂置额定供油位置,转动调速手柄,使主轴转速达到1400r/min,计数波段开关旋到“1×100”档上,按下计数按钮,量油机构开始接油,直到喷油100次后自动停止接油。

计算各分泵供油量不均匀度,当某缸不合适时,可松开此分泵调节齿圈的夹紧螺钉,将螺丝刀抵住控制筒上的圆孔,轻轻转动,将其右转增加供油量,仅之减少,然后将夹紧螺钉拧紧。

2)按照喷油泵总成的维修技术卡的要求,测量各转速点的供油量和齿杆行程,记录在下表,以便绘出供油特性曲线。

油泵型号转速齿杆行程供油量/100次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1.注意提醒各小组要安全、文明实习

2.在巡回指导时说明重点部件的拆装顺序和注意问题(例如高压油泵、调速器、配有器)。

3.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询问同学们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是否已经掌握。

本课题的实训教学中,大部分同学能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完成实习任务,理论专业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实际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各同学课后写一份该课题的实习报告

整理

现场

设备

保养

1.各小组清洁工具并摆放整齐

2.值日小组对实训室进行清洁

3.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保洁和润滑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

分课题名称

润滑系的拆装

课题序号

3

授课日期

第1周

2010年3月5日

授课时数

5

课时分配

讲课:

1示范:

1练习:

3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

(1)、

(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熟悉润滑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主要机件的构造;润滑油路;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的原理和连接方法。

2.掌握机油泵和滤油器的拆装方法、步骤。

重点与难点

1.润滑系各零件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

2.机油泵和滤清器的拆装步骤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常用拆装工具

原材料、元器件

机油

仪器设备

发动机缸体、缸盖数个

机油泵及粗、细滤清器各数个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都能按要求认真完实习任务。

对该课题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润滑系的了解比较深刻,对于机油泵和机油滤清器的拆装掌握熟练,动手能力有了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由该课题的效果可得知,在今后的实操教学过程中应把问题深入浅出,教学内容应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实训方法与步骤

1、观察机油泵、滤清器、机油散热器、限压阀、旁通阀等安装及相互间连接关系。

2、观察润滑油路中缸体、缸盖上油道。

在观察主油道与各道主轴承座孔油道时,可在主油道中放入一尺寸合适的金属棒,再从主轴承座孔油道插入细铁丝使其与金属棒相抵触,用手转动金属棒,细铁丝便抖动,即可验证主轴油道与主轴承座孔油道的联系。

3、观察曲轴箱通风各部件的连接关系。

桑塔纳2000型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按照各螺栓的拧紧力矩,分别将该系统各零部件从发动机机体上分解下来的。

应当指出,重新装合时,一般应更换所有密封圈和衬垫。

拆卸以后,首先是清洗,然后是功能检查及测量配合尺寸,同时对每个零件检查确认,确定是修理,还是更换新件。

机油泵的拆卸步骤:

(1)放尽油底壳的机油,拆卸油底壳。

(2)旋松分电器(AJR发动机无需此步)轴向限位卡板的紧固螺栓(25N・m),拆去卡板,拔出分电器。

(3)拆下机油泵总成紧固螺栓(20N・m),将总成一起拆下来。

(4)拆卸机油泵粗集油器、连接管(吸油管组)。

(5)拆卸机油泵盖组,检查泵盖上的限压阀组。

(6)分解主、从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轴。

(7)清洗、检查、测量所有零件。

机油泵的常见故障有:

机油泵主动轴弯曲;机油泵从动轴偏磨;齿轮磨损;机油泵盖内表面磨损及翘曲;机油泵壳体轴孔磨损或泵体有裂纹等。

清洗各零件后,按拆卸时相反顺序进行装复。

完成后,主动轴应转动灵活,限压阀柱塞装入阀孔中,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4、机油粗滤器拆装方法与步骤

纸质滤芯的粗滤器。

它主要由底座、滤芯、外壳推杆总成、密封圈、旁通阀等组成。

滤芯用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制成,两端装有环形密封圈,由弹簧和钢球组成的旁通阀装在底座上。

1)拆卸

(1)松开紧固螺母分解底座和外壳推杆总成。

(2)取出密封圈、滤芯压紧弹簧垫圈和弹簧。

(3)松开阀座取出旁通阀弹簧和钢球,仔细观察旁通阀的工作情况。

2)装复

清洗各零件后,按拆卸时相反顺序装复粗滤器。

注意不要损坏各密封圈。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1.注意提醒各小组要安全、文明实习

2.在巡回指导时说明重点部件的拆装顺序和注意问题(例如机油泵、滤清器、限压阀等)。

3.装配前注意疏通各油道

4.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询问同学们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是否已经掌握。

通过本课题的实习,使各同学对发动机润滑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水平和学习兴趣。

各同学课后写一份该课题的实习报告

整理

现场

设备

保养

1.各小组清洁工具并摆放整齐

2.值日小组对实训室进行清洁

3.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保洁和润滑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

分课题名称

冷却系的拆装

课题序号

4

授课日期

第1周

2110年3月8日

授课时数

4

课时分配

讲课:

1示范:

1练习:

2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

(1)、

(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熟悉冷却系的组成及各部件的装配关系;

2、掌握主要机件的构造及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3、掌握冷却系主要零件的检验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水泵和节温器的拆装和检查

2.掌握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常用及专用工具等

原材料、元器件

冷却水

仪器设备

完整的汽车发动机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实习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按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基本掌握发动机冷却系各部件的名称、结构和工作原理,达到学习的目的。

但据学生反映因为缺少完整的发动机设备,而导致学习的进度比较慢,所以本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必须增加教学设备。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结构简介

冷却系的作用是维护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最普遍的冷却系是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

它由散热器、风扇、水泵、缸体与缸盖水套、水温表和传感器、节温器和百叶窗等组成。

拆装方法及步骤

1、观察散热器风扇、水泵、百叶窗、水温表、水温传感器、节温器的安装位置和相互连接关系。

2、观察散热器、风扇、水泵、缸体与缸盖水套、水温表传感器、节温器、百叶窗等主要机件的总体构造。

3、找出冷却水进行大、小循环的流动路线。

4、水泵的拆装方法与步骤及检查

(1)取下传动螺栓。

(2)取下风扇和水泵皮带轮。

(3)取下水泵。

(4)检查水泵和正时链(轮)盒有无裂纹,结合表面有无损伤。

(5)检查水泵轴承的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噪声。

(6)注意观察水泵油封是否损坏。

(7)检查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否损坏和是否有硅油漏出。

(8)将水泵按与拆卸相反顺序安装。

调整驱动皮带紧度。

5、节温器拆装与检查

(1)取下进水凸缘。

(2)取下节温器。

(3)将节温器浸在水中然后逐渐将水加热。

(4)检查阀门的开启温度和阀门的抬起量。

节温器阀门开启温度为80~84℃,阀门在95℃时抬起量应大于8mm。

(5)当节温器完全关闭时,检查阀门弹簧的松紧,如需要则更换。

(6)安装节温器,并用力矩扳手将进水凸缘装上。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工具及量具。

2.严格拆装程序,注意操作安全。

3.在巡回指导时说明重点部件的拆装顺序和注意问题(如水泵、节温器等)

4.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询问同学们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是否已经掌握。

通过本课题的实习,同学们对发动机冷却系的理解加深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各同学课后写一份该课题的实习报告。

整理

现场

设备

保养

1.各小组清洁工具并摆放整齐

2.值日小组对实训室进行清洁

3.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保洁和润滑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

分课题名称

气门传动组的拆装

课题序号

5

授课日期

第2周

2010年3月9日

授课时数

14

课时分配

讲课:

2示范:

2练习:

10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

(1)、

(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掌握气门传动组各零件的名称、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重点与难点

气门传动组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

原材料、元器件

清洗用料、搁架

仪器设备

发动机数台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都能按要求认真完实习任务。

对该课题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气门传动组的了解比较深刻,熟练掌握拆装步骤,动手能力有了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由该课题的教学效果可得知,在今后的实操教学过程中应把问题深入浅出,突出重点,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实训方法与步骤:

◆气门传动组的拆卸

1)拆下油底壳、机油泵及其传动机件。

2)拆卸挺柱室盖及密封垫,取出挺柱并依缸按顺序放置,以便对号安装。

(CA6102型发动机挺柱装在挺柱导向体中,导向体可拆卸,拆装时必须注意装配标记)。

3)拆下起动爪,用拉器拆卸带轮。

4)拆下正时齿轮盖及衬垫。

5)检查正时齿轮安装记号,如无记号或记号不清楚,应做出相应的装配记号(一缸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

6)拆下凸轮轴推力凸缘固定螺钉,平稳地将凸轮轴抽出(正时齿轮不可拆卸)。

7)清洗个零部件,熟悉各零部件的具体构造和装配关系。

◆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工具及量具。

2.严格拆装程序,注意操作安全。

3.在巡回指导时说明重点部件的拆装顺序和注意问题

4.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询问同学们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是否已经掌握。

通过本课题的实习,使同学们对发动机气门传动组各零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气门传动组的拆装方法与顺序。

各同学课后写一份该课题实习报告

整理

现场

设备

保养

1.各小组清洁工具并摆放整齐

2.值日小组对实训室进行清洁

3.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保洁和润滑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

分课题名称

气门组的拆装

课题序号

6

授课日期

第3周

2010年3月15日

授课时数

16

课时分配

讲课:

4示范:

2练习:

10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1、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熟悉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于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重点与难点

1.气门组的组成、结构和各零件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等。

2.气门的拆装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常用工具,气门弹簧钳

原材料、元器件

清洗用料、搁架等

仪器设备

EQ6100发动机等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都能按要求认真完实习任务。

对该课题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气门组的了解比较深刻,熟练掌握拆装步骤,动手能力有了提高,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在实习结束后有小部分同学没有收拾和清洁拆装工具,针对这一现象,在以后上课前必须强调工具的整理,令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实训方法和步骤:

以EQ6100-1型发动机为例。

1.气门组的组成:

气门、气门弹簧、弹簧座、锁片、气门导管

2.气门组的拆卸

1)从发动机上拆去与燃料供给系、点火系等系用有关部件。

2)拆卸前、后气门室及摇臂机构,取出推杆。

3)拆下气缸盖。

4)用气门弹簧钳拆卸气门弹簧,依次取出锁片、弹簧座、弹簧和气门。

锁片应用尖嘴钳取出,不得用手取出。

将拆下的气门做好相应标记,安顺序放置。

5)解体摇臂机构

3.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注:

安装气门

安装气门前应检查气门和导管的配合间隙为0.035mm~0.070mm。

气门导管装上新的气门油封,安装气门油封时,要套上塑料管,再用专用工具压入。

然后装上气门弹簧座,在气门杆部涂以机油,插入气门导管,注意不要损伤油封,最后装上气门弹簧(弹簧旋向相反)和锁片,锁片装好后,用塑料锤轻敲几下,以确保锁止可靠。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工具及量具。

2.严格拆装程序,注意操作安全。

3.在巡回指导时说明重点部件的拆装顺序和注意问题

4.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询问同学们对此课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是否已经掌握。

通过本课题的实习,使同学们对发动机气门组各零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气门组的拆装方法与顺序。

各同学课后写一份该课题的实习报告

整理

现场

设备

保养

1.各小组清洁工具并摆放整齐

2.值日小组对实训室进行清洁

3.对发动机进行必要的保洁和润滑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

分课题名称

配气机构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课题序号

7

授课日期

第3周

2010年3月18日

授课时数

18

课时分配

讲课:

4示范:

2练习:

12

授课班级

09春汽修3、1、2

授课班级人数

29、18、30

教学目的与

要求

1深化学习配气机构各零件的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

2熟悉配气机构的拆装步骤。

3掌握配气机构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重点与难点

配气机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教学准备

工具、量具、夹具

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

原材料、元器件

仪器设备

发动机数台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在本课题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实习任务,对配气机构的零件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较好。

但对于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领会得较不够深刻,所以今后还将要加强对该课题的复习。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实训主要内容和方法:

配气机构的主要故障是异响,常见异响有气门异响、气门座圈响、气门挺柱响、凸轮轴响、正时齿轮响等。

一、气门响

1故障现象:

(1)发动机怠速时,在气门室处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

(2)发动机转速增高,声响也随之增高,中速以上时声响变得模糊嘈杂。

(3)发动机温度变化或做断火试验,声响都不变化。

2故障原因:

(1)气门杆端和摇臂之间磨损或调整不当,致使气门间隙过大而产生碰击声。

(2)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磨损偏斜。

(3)气门弹簧脱落。

(4)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在气门室侧或气门罩听声检查,声响随发动机转速不同而改变频率,且高、中、低速时均有异响,同时,发动机温度变化或断火试验时声响不随之变化,可诊断为气门响。

(2)拆下气门室盖或罩,逐个检查气门间隙,如间隙值超过标准值,一般是间隙过大的气门发响。

(3)调整气门间隙至规定值后仍发响,则可诊断为气门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