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491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docx

凭什么拿年薪20万下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下)

时间:

2009-03-1223:

30来源:

未知作者:

网络点击:

472次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十三)

  被那家招聘中介录用一个星期了,我还是没有去工作,中间到街上转了两圈,也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要招聘信息。

  幸运的是,这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说你过来试用吧。

打电话来的是省某机关的一个处长,他们招的是他们机关内部刊物的编辑,之前我曾经面试过,面试完了打电话问,是没要我的,这时却打电话要我去试用。

  见了面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录用的那个人找了别的工作,因为他们不解决户口,那位就没到他们这儿来上班。

“原先是要的一个中文系的,他有一百多篇发表过的文章,但昨天他说不能来了,我就想起你来了,你呢,只发表过两篇文章,我对你也不是太放心,这样吧,你先试试吧。

”他拿出两份材料,说,“你把这个改一下,改得好了,就录用你。

工资按800。

  那是两篇发言稿,原来他们搞了一个劳模报告会,是针对女大学生的,在全省选了五个劳模组成了一个报告团,给大学生作报告。

劳模倒是有成绩的,但并不是每个劳模都会写会说,有两个自己写的材料还行,另三个就不行了,是当地政府的秘书帮着写的。

写惯了党八股的秀才写出的这种东西要是让领导念,给下面的人当催眠用还行,但给大学生作报告肯定就不行了。

  两篇,我有四天的时间来改。

说是改,其实是全部重写,我对两位劳模作了一次采访,然后写好了给处长改了一下。

  报告是在中山大学礼堂举办的,开会的那天,现场1600多名女大学生报以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广东电视台现场拍摄作了报导。

我也真佩服那位培养出奥运冠军的女劳模,她写东西不行,但发言的水平真不错,声情并茂,感觉就是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

--想想十多年前把1600多名女大学生弄得掌声不断,十多年后艾小伟还是单身一人,真是让人无限SIGHN啊。

(详见《书生往事(六)》)

  报告会结束,我也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单位给了我一间住的地方,工资说了是800,但第一次发工资就给了我1000--这个数字是我辞职之前的8倍!

那时候WT终于在番禺找到了一份生产部副经理的工作,一个月工资是1600,但有加班费,这小子每天每周末都加班(其实不干事),结果一个月下来,拿到3000多,十几年前的3000多,是很大的一笔钱啊,以至于后来为了加班他误了中山大学的面试,转到另外一个学校读的研。

  接下来的半年,将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十四)

  考研成绩出来了,象原来说的一样,考上了。

跟处长说,处长不但没有怪我没有告诉他考研的事,反而很高兴,说:

“你都要回去读研了,是好事啊,来广东一趟也不容易,有空我带你出去多转转吧,看看广东这边,对你以后有好处。

”那段时间,我们走遍了珠三角的城市,看了很多的企业,长了很多的见识。

(很多企业很有传奇色彩,会写一个《别人的创业故事》来讲这些事情。

  工资方面除了原来说的800,而实际发了1000外,还有稿费,加起来每个月有1500的样子,这是我没想到的,是我辞职之前的十倍以上。

更让我感动的是,办公室给买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生日蛋糕,以前在家是不过的,在大学的时候也是几个同学去嘬一顿,从来没买过蛋糕。

  到下面各市的时候,照了一些照片,回来后洗出来,我看了后说:

“我怎么会这么开心啊?

  7月份的时候,我弟弟大专毕业了,他成绩很差,上的是自费的(有点象现在的民办高校二级学院的感觉),国家不管分配,只能出来打工。

他就投奔我来了,到我这里来,我也没怎么管他,给他个地方住,让他自己找工作。

他找了两个星期,做管理人员是没有经验的,只能做工人(还好,他是大专,要是本科的话,做工人人家也不要),在一家印刷厂,一个月300块,一半白班,一半夜班。

  他做了半年工人,广东话也能听懂了,对工作也熟悉了,就跳了一次槽,到另一个厂里当机长,就是管一台印刷机,一台机子有三个人,也就是他有了两个手下。

工资涨到了600多,又做了一年,他又跳了一次,到了一个港资的家具厂,做品管的小主管,工资800多,此后的10年,他就一直在这个厂里,一点点地晋升,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做到了生产部的中方经理,生产部有200多号员工。

他现在已经在那边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孩子,岳父母都在一起住。

  这段时间,除了我弟弟之外,还有一个工作上的故事,当时没怎么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那次报告会后,处长一直很赞赏我的写作能力,跟别人,还有领导都提起过。

后来厅长知道了,说他缺一个写作好的秘书,问处长能不能推荐一个。

处长就问我有没有人可以推荐,我当时就推荐了一下从原来中学出来“下海”的MJB,他当时在下面一个市的旅游公司负责宣传工作。

结果厅长和他见了一面,大概是不满意,就没了下文。

  那厅长后来做到了副省级,现在想来,当时我应该找一个人接替我的工作,自己争取去做他的秘书,这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当然了,他要不要也不好说,但应该试一下的。

其实机会时时有,只是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也不一定能把握住。

当时一方面没有经验,另一方面马上要回去读研了,也没往这儿想。

  以上很快地把进入年薪20万通道之前的这段工作经历过了一遍,下个贴子把这段的结论作一个总结...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十五 四个小结论)

  到现在为止,作为《凭什么拿年薪20万?

》系列的前奏,把研究生入学前的经历简略地过了一遍,而且顺便提到了90年代初一同到南方找工作的几个人的情况。

现在作一个小结,也是我对工作第一步的理解,我们看到,几乎文中出现的到南方打工的每个人,30岁前都做到了部门经理:

  艾小伟:

本科,物理专业,教了两年书,上学时不敢跟女生说话,教书时校长来听就紧张得讲不下去,上研究生之前到广东打了半年工,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年做到部门经理,单位给了房,再过一年半,年薪升到20万。

  WT:

物理系同学,毕业后放弃电信局的工作,闯深圳,第一份工作竟是教财务管理,接下来进工厂做储备干部,生产部副经理,读研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很快做到部门经理,并挣了一笔不小的钱,此后全家移民加拿大,并在那里读了MBA,然后回国创业。

  MJB:

英语专业本科,中学教师,辞职后第一次南下,找一份工作,做了不到三个月,做不下去,回来教书,不到半年,再走,到一家旅游公司做宣传,现在那家公司做人力资源部经理。

  艾小伟的弟弟:

中文自费大专,因国家不分配工作,到南方找工作,因学历低且无专长,只能从工人做起,月薪300,后做到机长,小主管,后升为生产部经理,也早在南方买了房子,安了家。

  MZ:

这是唯一的一个例外,大专毕业,看人的话能力(至少表达能力)并不差,到南方找工作,三个星期没有结果,回到老家,今年春节在街上卖春联。

  结论是什么呢?

  一、艾小伟就业第一法则:

如果连艾小伟那个猪头都能拿年薪20万,你也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笨,或者成绩很差,没特长,等等,都没关系,关键你要自信,要去做。

  二、艾小伟就业第二法则:

大部分人最终要从事的都不是本专业,而且经理从来不是学校里教出来的。

有一技之长更好,专业不对口也没什么关系。

  三、艾小伟就业第三法则:

一切都是可以学的。

有什么不会的,就学吧,哪怕第二天做,头天晚上学都来得及。

记住,学校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四、艾小伟就业第四法则:

不放弃就有机会。

别放弃,放弃就完了。

  先到这里告一段落吧,接下来,就要进入怎么拿年薪20万了,原则上,只是有上面的几条,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成功。

但我们要说的是,时间是可以缩短的,怎么才能:

“更快、更高、更强”。

  呵呵。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6)

  研究生的这一段也没有太多值得写的,我总觉得中国的教育,不管是大学还是研究生,都有一半时间是浪费的。

不过还是有几点和以后找工作有关的东西要提一下,有三个东西吧,一个是各种证书,二个是一些兼职的经历,三个是毕业论文,另外,就是课程和工作的关系。

  研究生的时候,终于把文凭由“物理”换成了“管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学过什么管理的课程,我的专业是“管理科学”,英语是“managementscience”,什么决策论啊,运筹学啦,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数学在管理学中的运用”或者“管理学中的数学方法”,更象是一门数学课,而不是管理学。

  强调这一点不是要贬低这个专业,而是想说明,在进企业之前,我没有学过关于管理的东西,本科时学的是物理,当然没有管理的课程,研究生时假设管理的基础课程都在本科学过了,学的是更“专业”的“管理科学”,这样,管理的课程我进企业之前始终没学过。

  研究生期间课程就那么一门一门地过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还是弄了一些证书,计有:

  一、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这个东东大家都会有的。

  二、光华奖学金证书。

这个上过学的都知道,基本是轮流做庄。

  三、校“研究生人文科学知识竞赛”一等奖证书。

其实我得的是第一名,而且当时我提前一半时间交卷:

)。

  以上是校内的,还有两个校外的。

  四、某企业广告创意大赛一等奖证书。

当时很多厂家在报纸上征集广告语,广告创意什么的,有的是用这种方式宣传的,有的是征了之后只用不发奖的,但也有少部分是真的。

这家企业倒也是认真的,企业也不小,不过把特等奖5000元内定给了一家广告公司,我是一等奖,2000块奖金呢,当时也是一笔大钱。

其实现在回头看,那时间根本不懂广告的。

  五、某报“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征文”二等奖。

呵呵,不要说艾小伟是“愤青”,早在“愤青”这个词出现N年以前,艾同志就愤得很出色了,非要给艾同志戴个帽子什么的,怎么也得叫“愤老”,不能叫“愤青”吧?

我想我确实是因为痛恨法西斯才得奖的吧,这是题外的话。

  讲这一部分,只是想说,到将来应聘的时候,我有多少东西可以给人家看。

因为,在我看来,学校其实不一定是学到多少东西(学到当然更好),它更主要的功能,它给你提供了一块找工作的敲门砖。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7)

  研究生期间有过一次兼职的经历。

  记不清怎么去的了,大概是那个公司到学校的布告栏里贴的广告,我就去面试了。

是一个文化传播公司,也就是做广告的,招的是策划,其实我也不知道策划是什么东东。

但一则我是一个很好的学校,二则我那时有了一张创意大赛的一等奖证书,所以他们就要我了。

  其实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要我的真正原因。

  他们公司真正的人数只有两个半人:

一个老总,是做记者出身的;一个设计总监,学美术的,有比较长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个文员,是个女孩子,这就是他们全部的人员。

  之前他们给一个厂家做过广告,还算在本省比较有名的一个厂家,现在他们打算接另外一个案子,是一个新办的保健品厂。

对方的老总,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以前虽做食品的,赚了不少钱,那时要转生物制品,刚开始做,要来公司考察谈判。

他们招人的目的是为了接这个案子。

招了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在“昂立”做过办事处主任的。

  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大概有这么四项:

一、从楼下的复印店里搬了两台电脑到办公室,以显示公司的现代化(注意,那是95年,电脑还算高科技的东东);二、对方老总来的时候,我们的老总引见时候说,指着我说“这是XX的博士”,又指着那位说“这是昂立以前的经理,硕士”(呵呵,都提了一级,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招我进去,大概也就是为了我这个学校的博士的说法。

他给我们印了名片,上面写着博士、硕士。

呵呵,以后见了什么名片上的头衔,不要全信哦);三、包了一个模特队作了一场演出,说这是我们公司自己的模特队;四、请市长的公子一块陪着吃了一顿晚饭。

当时老太太很高兴,觉得公司很有实力,达成了一个意向。

  我在公司只待了两个星期,后来离开大概是觉得工资不合算,好象是给我一个月400(那时我当教师的同事的工资在200多,其实一个月兼职400也不算少,不过跟之前我在南方一个月1500比就太少了),我觉得太少,就不做了。

时间太久,也记不清了。

但毕竟经过一次谈判,算是有了一次广告公司对企业接触的亲身经历,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写上一笔,而且有和没有也确实不一样。

  (后来我一直没想起来这件事,现在写的时候,想想这真是一个创业的好故事,我的朋友说我不会忽悠,其实,十年前就亲眼见过别的人忽悠了,我现在的公司比他那个公司实力强多了,看来,真得学点忽悠。

  巧得很,去年在一次会议上,见到了那个生物制品公司的市场总监,他们公司目前销售在两个亿左右,十年了,发展的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至于那个文化传播公司,当时有合作,后来合作结束了,那个老总现在据说在开饭店。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8)

  研究生期间真正有收获的应该算是做硕士论文,论文做的是一个行业的研究,与专业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好在老师对选题比较宽松。

  这样的题目是有点大的,所幸研究的这个行业不算太大。

做论文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做论文的方法看起来有点笨,把能找到的--无论是图书馆还是书店--书全找到了,有三十多本(以后你还会看到我这样做的情况,那时的情况跟现在可真不一样啊,现在估计三百本也不止了吧!

),外加三本期刊三年来所有的文章,先是全部看了一遍,然后再动笔。

  论文写得很厚,十几万字,方方面面都到了。

没有急着发表,事实上到我毕业的时候,要不是师兄以前在发文章的时候帮我挂了名字,我是没有文章可以毕业的,因为学校规定毕业必须发文章的。

我是在完成论文后才把论文寄给一本核心期刊的,等我收到回信时,都已经离校了。

编辑要我整理出两篇来发表,因为已经离校了,忙别的事,也就没有整理。

现在看自己的论文,有些地方仍可以整理发表。

  论文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做这个论文,我了解了一个行业,更重要的,了解了行业中间的种种关系:

政策、消费者、竞争格局、国内外的情况、企业战略等等,这使得我以后能够从宏观上去理解一个行业,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工作相当重要。

用后来的老板自己的话说,他一直是把我当作“战略性人才”看待的,我想,这与我做论文间的收获不无关系。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没有怎么认真地找工作,随便碰了一下,当时大唐要我,他们看中的是我广告方面的东西,他们给的待遇是3000一个月,这个数字相当于现在的6000吧,也算是不错的,尤其是放到西安来看,那时西安的本科收入大概在800左右。

我没有去,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去了西安,在那里做得不满意,我能到哪里去?

  毕业第一年我没有去工作,而是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写了一本书:

《千年事--艾小伟的中国史》(书完成了一个架构,但没有最终整理好,以后可能边整理边在这儿连载),也就是那个时候,有人推荐我到复旦去读历史系博士,不过,我想还是得挣钱,于是,第二年,我开始找工作。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19)

  我一直认为找工作选城市是很重要的,这与我以前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前面说过,在我辞职的时候,在老家工资只有一百多点,但去了南方就是一千多,涨了十倍。

后来看得更显,十几年以后,当初去南方的人,收入都在十万以上,平均将近二十万左右。

而留在我老家的那些同事们,他们也是大学毕业,但现在的月收入两千已经算高的了。

虽然不同的地方消费水平有差距,但物价的差距绝对没有那么大。

  这就是我为什么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没去西安大唐的原因,因为我当时觉得西安这个城市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发展。

  当我真正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决定去上海。

因为我认定,80年代属于深圳以及广东,90年代属于上海。

当然,这里多说两句,80年代是以84年的特区建立为起点的,90年代的上海是以92年邓小平的南巡说话和开发浦东为起点的,而以2000年北京早奥成功为标志,机会重点转移到了北京。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北京来创业的原因),当然以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转移,不过最近三五年还是在北京。

  我说机会转移到某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机会了,即使是深圳,现在仍然有机会。

我的意思是说,哪个地方机会更多,你要是选择了一个机会更多的地方,成功的机会当然更大。

  这种大势的判断也是与我做研究生论文的收获分不开的,一个人要想发展,这种大势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并不光是工作技能和埋头苦干的问题。

  顺便讲一个小故事吧,这也是找工作之前我写的《千年事--艾小伟的中国史》里面的故事。

秦朝开国丞相李斯原是蔡国人,年轻时是国家粮库的管理员。

有一天他上厕所,厕所里有几只老鼠在偷吃粪便(古人多消化不良,粪里会有粮食),见有人上厕所,吓得“抱头鼠窜”。

上完厕所回来,到仓库里,李斯又发现一群硕鼠在大摇大摆地吃粮食,见李斯来了一点也不害怕。

李斯就感叹说:

唉,同样是老鼠,在不同的地方差别真大啊!

第二天,李斯就打了个辞职报告,奔秦国去了。

  然而,在去上海的路上,我在N城一个在读研的同学那儿停了一下,他跟我说,“你要去上海啊?

我们这儿这两天有个省第一次高层次人才招聘人,你不如去看看。

”这是一个经济大省,城市也不错。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0)

  根据后来我数千次面试别人的经验,大学包括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该做什么,其实这时候我也一样。

只是有一点我还是很明白的,我不适合做公务员,也不想再去学校--不管是中学还是高校,国企呢,我觉得都是没希望的,当然,如果有大唐那样的单位在上海或者N城我就肯定去了。

  至于特长,好象还是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长,算是比较聪明吧(呵,当时是这么想,可以学。

恐怕现在好多人也是这个想法),有一张广告创意的获奖证书,或者说明我能做广告?

就是说,我大概是知道我不去什么地方的,其他的还是不清楚,只能是边找边看。

  招聘设在市中心的展览馆,进门的第一个大档位布置得非常气派--后来我知道这是这个企业的特点,而且事实上这样的招聘他们是以广告效果为主,同时兼顾招聘的。

现场的视觉效果不错,我跟其中的一个人聊了几句,把材料递给他看了看,接我简历的是他们策划科的科长。

  读过前面的人还记得我的材料吧?

除了文凭之外,还有几张其他的证书,当然还有写的简历,也就一张纸,其他也是照实写,只是把那次兼职的时间从半个月写成了一个月,不然太短了。

当时具体怎么谈的我已经忘了,但他看了我的材料说:

“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我也记不清当时是怎么说到待遇的了,反正我说了5万一年,他说:

“这个没问题。

  既然这么说了,我就等等吧,他们一两天就给答复。

其他的档位我也看了,大部分企业档次也不高。

而且,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所以,其他的我也就递了一份材料,是什么样的单位我已经不记得了。

我之所以等,大概一是觉得那个企业的阵式还不错,红色调为主的现场,还有带有“谦”、“毅”这样古文相当深厚的企业精神的字样。

二,更重要的是,他们说5万没问题。

因为我心目中的薪水是3000到4000,去年大唐给的是3000,4000已达到当时宝洁或华为的标准,我把高的标准说出来,他们说“没问题”,我当然等了。

  而回来后也刚好听同学的一个在当地税务局的朋友说,这个企业还是不错的。

  等了两天,他们的人资部经理打电话给我,问我能不能到企业去一趟。

我就过去了,在一个相对比较偏远的城郊结合部,算是农村了。

企业的厂房刷得比较新,有点土,但比较有精神。

那天感觉不好的是,打电话跟他们问路的时候,从总机转到保卫科,保卫科的人讲不清路,让我的出租至少多走了十块钱,结果还迟到了。

  人资部经理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象个中学老师,事实上,他就是一个中学的校长,退休后到这个企业来工作的。

他问了我一些问题,基本上是在检查我那些材料的真假,别的什么也没谈。

他最后问我这些材料能不能留下来给总经理看一下。

最后他问到我的待遇,我说5万,至少有一间单人房,其它的就没有了(我一直不太在意户口啊,保险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东的,有了更好,没有拉倒)。

到这个时候我也才知道,前天说“没问题”的X科长并没有权力决定工资。

因为人资部经理说,他会把我的要求向总经理汇报,听总经理安排。

  我就把材料留了下来。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1)

  人力资源部经理面试完了我之后大概过了一个星期,通知我说,总经理亲自面试,那天就按时到了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人资部经理说,你等一会吧,总经理一会下来。

  那时候公司还挺简单的,办公室也挺简陋,一会儿总经理过来了。

他个儿不高,其实他只比我大两岁,却比我矮十七八公分,样子有点土土的,过来就坐在我坐的桌子对面,桌子就象学校的课桌一样,也是挺简陋的。

  我以为他会问我什么问题,结果,他坐下来后,也没怎么看我,也没问我问题,就自言自语似地说:

“你的资料我都看了,你的要求我也知道了,我们公司还是个小公司,在我们这里做事,要务实。

”大概就这么多,说完就走了,整个不到五分钟,也许不到两分钟。

  当时,我觉得这是什么呀,这个老板好没水平,也许就是一个小个体户,一不小心发了家吧,这件事情一直印象深,就是因为它给我留下的是这个印象。

  以上这些,这个我在《我PF我以前的老板》的系列里写过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可以留下来看一看。

总经理走了以后,人资部的经理就拿出合同来跟我签,他也没再问我什么,就说,待遇总经理同意你了,那就按一个月4000吧,试用期三个月,我们这里都是按正式待遇的一半,也就是2000。

户口正式出用后可以办理公司的集体户口,其实那个时候我也不关心这个。

  这个环节中最有意思的是工资这一项,本来我说的是年薪5万,我想老板也不会特别指示怎么把5万的年薪换算成月薪,但人资总经理把它换算是月薪的时候,就把2000的零头抹掉了,这是公司一贯省钱的做法。

第二个是,试用期一半,这三个月只有2000了。

不过我当时什么也没说。

我留在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答应了我的待遇要求,但到细节的时候,我却不是太在意的。

  顺便多说一句,很多公司对员工是比较克扣的,这个事情也是两方面来看,要看公司是出于节约成本的一贯作风,还是真正舍不得给员工钱,如果是前者的话,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不知道控制成本的公司,将来未必就是有希望的。

这个是后来的认识,不是当时的想法,当时没想那么多,有一点不爽,但什么也没有说。

  接下来,人资部经理安排我到策划科找张桌子坐下来,就是在招聘会上接我的简历的科长的办公室里。

人资部经理把我带到这个科交给科长的时候,科长有点吃惊,“你都来了,我还不知道呢”,他可能原本以为人资部会让他面试呢,没想到是总经理面试的,不经他同意就直接安排到他办公室里来了。

在那一瞬间,他的脸上飘出了一丝敌意。

  有敌意的不是科长一个人,事实上这个办公室充满了敌意,因为还有另外两个刚招进来的人:

一个是从当时特别风光而又刚刚倒掉的三株公司过的来,女的,三十多岁,在三株是做企划的;另一个是从同样大名鼎鼎的太太药业过来的,以前是太太的一个办事处主任。

两个人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有好几年的经验。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刚开始创业时就在公司的来自老板老家的副科长,包括科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想往下看的顶贴!

凭什么拿年薪20万?

(22)

  上次提到办公室的敌意和复杂情况,我并不想在这里过份地去谈这一类的事情,一则我提这件事的目的,只是想说明,如果我两年以后有机会拿二十万的话,那么同时进去的这些人也是有这个机会的;二则,事实上我后来没有跟他们有什么正面的政治斗争。

先把办公室内部的复杂情况放一下,谈一下我的决定。

  进了公司试用不久,我很快就决定留在这个公司工作,在之后的一年时间内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小伟,你名牌大学的硕士,为什么给私人老板打工去了?

  那时候十五大还没开,还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只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私营经济还是低人一等的,他们的这句问话,有点象今天的“你堂堂清华大学的学生,怎么去卖糖葫芦去了?

  问的都是好意,有时候我解释,有时候我不解释。

事实上,那时候我就认定,将来是私营经济的天下,其实从南巡讲话以后,我就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

  而对于这个企业,建立的时间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