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449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docx

西江白眉拳之实战应用

 一、人体要害分布

    西江白眉拳以极具打斗功效而立足,可谓“招招有法度,势势无花假”。

在实战中讲求实效,从不练习那些与技击无关的花架子。

而且在实战时极为狠毒,专往对手最薄弱、致命的部位下手。

可以说是“心中不存小善,手下不留容让”。

为达到打垮对手而不择手段,甚至像野兽一样凶残。

所以门内历来就有“举手莫饶人,饶人莫举手”的说法。

在以往,西江白眉拳的弟子在习拳之初,一般要先了解人体的生理构造和薄弱部位,熟悉要害部位的分布情况,随后才习练掌握相应的攻防技术,以提高攻击的准确性和杀伤力(图1)。

  二、基本手型、手法

  

(一)攻击手法

  1 拳法

  ①塞捶:

右手成风眼拳(图2),双脚蹬地,拧腰左转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中线内旋冲出,力达食指第二指节(图3)。

塞捶有左、右之分。

  要求:

力从腰发,拧腰转体,蹬地扣膝,催动肩肘,发力完整。

  用途:

击打对手的眉心、人中、咽喉、心窝、软肋等部位(图4~图6)。

  ②冲捶:

右手成凤眼拳,双脚蹬地,拧腰左转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中线向前上方外旋击出,拳心向上,力达食指第二指节(图7)。

  要求:

借助双脚蹬地、拧腰的力量,发力由下至上,协调顺达。

  用途:

击打对手咽喉、下颏、乳根等部位(图8,图9)。

  ③揽打:

右手成凤眼拳,利用蹬地、转体、送肩和手臂快速前伸、内旋的合力,由左向右、向上、向外快速弹击,高与颏平,拳心向下,力达食指第二指节或拳轮至前臂尺骨下端(图10。

图11)。

  要求:

肩沉肘坠,拧腰发力。

  用途:

击打对手的面部及颈侧动脉(图12,图13)。

  ④挂捶:

右手成风眼拳,以肘关节为轴,利用蹬地拧腰的合力,由下经胸前向外、向前、向下反臂抡击,力达拳锋(图14)。

挂捶有单、双之分。

  要求:

拳走立圆,弹抖发力。

  用途:

主要用于攻击对手的头、面部(图15)。

  ⑤碎桥:

右手成凤眼拳,以食指第二指节或拳轮至尺骨下端为力点,蹬地、拧腰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由外往内向前击打(图16,图17)。

  要求:

力从腰发,顺肩斜击,转体配合。

  用途:

多用于攻击对手头面部及肩、臂连接处(阿18。

图19)。

  ⑥背捶:

右手成凤眼拳,以食指第二指节或拳轮至尺骨下端为力点,蹬地、拧腰的同时;手臂由屈到伸,由内往外向前击打(图20)。

  要求:

沉肩、拧腰发力。

  用途:

攻击对手的软肋(图21)。

2 掌法

  ①标指:

左手成柳叶掌(图22),手腕挺直,掌心朝下,以指尖为力点,身体微向右转,利用腿的蹬力,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中线向前插击,掌心向下(图23)。

标指有左、右之分。

  要求:

出手前不要向后引臂,速度要快,肩关节前送。

  用途:

多用于插击对手咽喉、眼睛等部位(图24)。

  ②穿掌:

左手成柳叶掌,手腕挺直,掌心朝上,以指尖为力点,拧腰右转,利用腿的蹬力,手臂由屈到伸向前插击,高与喉平(图25)。

穿掌有左、右之分。

  要求:

力从腰发,拧腰转体,蹬地扣膝,催动肩肘,力达指尖。

  用途:

插击对手咽喉、腋下等部位(图26)。

  ③鞭掌:

右手成柳叶掌,掌心向下,掌外沿朝前;利用蹬地、转体、送肩和手臂快速前伸的合力,猛力向前、向外弹击,力达掌根、掌外沿(图27)。

  要求:

发力前肌肉放松,发力时顺肩、送肘,甩手腕,转体配合。

  用途:

多用于攻击对手面部及颈侧动脉(图28)。

  ④劈掌:

双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蹬地、拧腰的同时,右手成柳叶掌,手臂由屈到伸,由上到下,由外向内沿身体中线斜砍,高约与肩平,力达掌根、掌外沿(图29)。

  要求:

手臂外旋,砍击快速有力,身体微前探。

  用途:

击打对手的颈侧动脉(图30)

  ⑤封桥:

双脚前后开立;左手成柳叶掌,手腕挺直,掌心朝下,以掌根至尺骨外侧下端为力点,身体微向右转,利用腿的蹬力,手臂由屈到伸向前弹击(图31)。

封桥有左、右之分。

  要求:

前臂内旋,推击发力,肘关节快速屈伸。

  用途:

击打对手的眼睛、咽喉(图32,图33)。

  ⑥撇掌:

右手成柳叶掌,掌心向下,以掌外沿为力点,利用蹬地、转体、送肩和手臂快速前伸的合力,右掌猛力向前、向外弹击(图34)。

撇掌有左、右之分。

  要求:

发力前肌肉放松,发力时顺肩、送肘,转体配合。

  用途:

击打对手的软肋(图35)。

  ⑦极掌:

右手成虎掌(图36)上抬,腰身上挺,然后利用蹬地、拧腰和腹部肌肉突然绷紧的合力,由上向下、由后向前沿身体中线扑打,力达五指和掌心(图37)。

极掌有左、右之分。

  要求:

连扑带抓,连盖带按,弧形击出。

用途:

多用于击打对手的头、胸等部位(图38)。

  ⑧闸掌;右手腕后屈外旋,掌指朝右,以掌根、掌外沿为力点,拧腰转体,手臂由屈到伸猛力前击,高度在胸肋之间,掌心向前(图39)。

闸掌有左、右和单、双之分。

  要求:

手腕后屈外旋,击打有力,力达掌沿。

  用途:

击打对手的脾部、小腹、后腰(图40)。

  ⑨撑掌:

双脚前后开立;左手立掌,以掌外沿为力点,拧腰转体,手臂由屈到伸猛力前推击,高与肩平。

眼看左掌(图41,图42)。

撑掌有左、右和单、双之分。

  要求:

立掌坐腕,推击有力。

  用途:

击打对手的下颏、咽喉、胸部等部位(图43,图44)。

(二)防守手法

  1 扣拿:

双脚前后开立,左手屈肘前伸,五指张开,以腕关节为轴,向内或向外立圆圈绕后掐扣成鹰爪(图45~图47)。

扣拿有左、右及单、双之分。

  要求:

立圆圈绕后随即成扣拉动作。

  用途:

擒拿对手的手腕,防开对手对中、上盘的攻击(图48)。

  2 挽手:

左手成鹰爪向前扣出,蹬地、拧腰的同时。

以肘关节为轴,手臂由外向内拧转屈肘掩收(图49,图50)。

挽手有左、右之分。

  要求:

扣抓时,五指要有一个由张到闭的掐扣过程,手臂拧转要借助腰劲。

  用途:

防开对手中盘攻击,以攻制攻(图51)。

  3 盘手:

右臂微屈伸出成龙爪(图52),以肩关节为轴,蹬地、拧腰的同进,前臂内旋,从上向下,从左向右左弧线横向搂挂,力达腕后前臂下端(图53,图54)。

盘手有左、右之分。

  要求:

屈肘,前臂内旋,扣腕,连搂带挂。

  用途:

盘开对手的攻击手、腿(图55)。

  4 勾手:

右手成勾(图56),前臂略抬,然后利用蹬地、拧腰和肩、肘突然沉降的合力,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沿身体中线劈打。

力达掌外沿至前臂下端(图57,图58)。

勾手有左、右之分。

  要求:

发力前手腕放松,击打到点时才用力勾手腕。

  用途:

防开对手的攻击手、腿(图59);也可勾打对手的头、颈等部位(图60)。

(三)肘法

  1 挑肘:

蹬地、拧腰的同时,右手屈臂,肘尖由下向左上方猛力挑击,力达肘尖(图61)。

  要求:

蹬地拧腰,转体送肩,上臂托抬。

  用途:

挑撞对手的胸部、下颏,配合擒拿技法挑击对手的肘关节(图62)。

  2 撞肘:

重心稍向下沉,右臂屈肘收于胸前,含胸拔背,随即展胸开肩向右猛力顶击,力达肘尖(图63)。

  要求:

蹬地、转体拧腰带动肘发力,动作短促、凶狠。

  用途:

击打对手的胸肋部(图64)。

  3 压肘:

蹬地、拧腰的同时,右手屈臂,以肩关节为轴,肘尖从外向内、向前斜线弧行猛力压盖,力达肘关节前臂一侧(图65)。

  要求:

向左拧腰、转体配合发力,弧线盖压。

  用途:

击打对手的头面部、肩颈部、背部等(图66,图67)。

  4 后顶肘:

两脚左右开立。

腰向左后扭转,左手屈臂,以肘尖为力点,贴肋往后爆发撞击(图68)。

  要求:

蹬地、转腰、顶肘协调,动作隐蔽,发力短促、凶狠。

  用途:

击打对手的心窝、肋部,解脱搂抱(图69)。

 三、基本步型、步法

  

  步型是指两脚站立的姿势和位置的造型。

步法则是在步型的基础上,配合各种攻防技法的实施而改变重心位置作前后、左右等各个方向移动的技术方法。

在实战中,步法是保持与对手合适间距,调节攻防位置和角度,掌握攻击时机的基础。

也是发力攻击的源泉。

  

(一)步型

  1 不丁不八马(以下简称“丁八马”):

两脚前后分开。

重心下降,前腿弓,脚尖稍内扣,膝略垂直脚尖,后腿微屈,脚尖外张约15度,全脚掌着地,前脚的延长线与后脚间距不超肩宽,前后脚间距以舒适为度(图70)。

左脚在前为左丁八马,右脚在前为右丁八马。

  要点:

裹胯合裆,屈膝扣足,脚趾抓地,含胸拔背,收臀提肛。

  2 四平马:

两脚平行站立,略宽于肩,屈膝半蹲,脚尖正对前方,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图71)。

  要点:

上体正直,收腹敛臀,膝盖与地面的垂线不超过脚尖,脚趾抓地。

  3 吊马:

左足上前一步,右腿屈膝半蹲。

脚尖外展约45度,体重落于右腿上,左腿前脚掌虚点地面,上体正直,臀部收敛(图72)。

左脚点地为左吊马,右脚点地为右吊马。

  要点:

虚实分明,吊裆提肛。

  4 独立马:

左腿支撑,右腿屈膝提起,脚尖垂直或勾起内扣,上体保持正直(图73)。

左腿支撑为左独立马,右腿支撑为右独立马。

  要点:

收腹提肛,脚趾抓地。

  5 跪马:

左脚前出一步(约两脚掌长),屈膝下蹲,右腿下跪,膝部接近地面,大小腿贴紧,右脚跟离地,重点落于两腿之间或略偏左腿(图74)。

左膝跪地为左跪马,右膝跪地为右跪马。

  要点:

上体正直,收腹提肛,脚趾抓地。

  6 卐字马:

两腿前后交叉。

前腿屈膝下蹲,脚尖外展;后腿屈膝下跪,膝部接近地面,脚跟可稍踮起(图75)。

左脚在前为卐字马,右脚在前为右卐字马。

  要点:

上体正直。

收腹敛臀,沉气坐胯,前脚踩地。

(二)步法

  1 上步:

双脚前后开立。

后脚向体前跨出一步(图76)。

  要点:

摆动腿向前踩出,脚跟、脚外侧先着地,胯部松沉。

  用途:

拉近与对手的距离。

  2 退步:

前脚向体后退一步(图77)。

  要点:

以前脚掌先着地,重心下沉。

  用途:

拉开被攻击的有效距离。

  3迫步:

前脚向体前跨出一步,后脚贴地跟上(图78)。

  要点:

重心平稳,前脚向前跨步要充分借助后脚的蹬劲。

  用途:

快速接近对手,达到攻击的有效距离。

  4 三星步:

前脚向异侧腿方向横跨一步顺势向后转身,后脚略收后弧形向前跨步(图79)。

  要点:

动作迅速,重心转换快捷。

  用途:

移身换势,转身对敌。

  5 追步:

前脚连续碎步向前踏出,后脚随之连续跟上踩在前脚步位(图80)。

  要点:

轻灵快速,步法小、重心平稳。

  用途:

快速接近对手。

  6 前进停弹步:

向前追进数步后突然停止,停顿的刹那,双脚迅速蹬地反弹,重心后移撤回半步(图81)。

  要点:

停顿牢固、及时,蹬地反弹有力,动作快速灵活。

  用途:

快速前冲进攻而遇到反击时。

疾步后撤转人防守。

  7 后退停弹步:

连续后撤数步后突然停止,停顿的刹那,双脚迅速蹬地反弹,重心前移向前半步(图82)。

  要点:

停顿牢固、及时,蹬地反弹有力,动作快速灵活。

  用途:

防守过程中发现对手空当时,疾步跟进,转人反攻。

  四、基本腿法

 腿法是以双腿攻击对手的方法,是西江白眉拳攻防技术的主要技法之一。

与其他南派拳术不同,西江白眉拳腿法较多,既有低腿、暗腿,也有高腿、明腿;既有膝击,也有倒地腿法。

  1 钉脚:

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提起,脚面绷直,五趾紧扣,由屈到伸向前下方弹摆,高不过膝,力达趾尖(图83)。

钉脚有左、右之分。

  要求:

动作轻灵,发劲冷脆,

  用途:

踢击对手胫骨、膝关节(图84)。

  2 撩阴脚:

一腿支撑,另一腿上抬,大、小腿折叠,以膝关节为轴向前弹摆小腿,高与裆平,踢出后迅速收回(图85)。

撩阴脚有左、右之分。

  要求:

猛弹快收,力达脚背至胫骨下端,重心要稳。

  用途:

弹击对手裆部、腹部(图86)。

  3 穿心脚:

一腿支撑,另一腿抬平屈膝,脚尖上勾,以脚跟为力点向前猛力蹬出,高度在胸、腹之间,踢出后迅速收回(图87)。

穿心脚有左、右之分。

  要求:

屈膝高抬,爆发有力,快速连贯。

  用途:

踢击对手心窝(图88)。

  4 虎尾脚:

右腿支撑,左腿微提膝,小腿后侧与大腿后侧收紧,身体微右转并前俯,以脚后跟为力点,向后上方踹蹬。

腿一伸直即回弹成出击前姿势(图89,图90)。

虎尾脚有高、中、低之分。

  要求:

提膝时大腿内侧不要侧抬,注意保护裆部。

  用途:

踢击对手头、胸、腹(图91)。

  5 横撑脚(撑鸡脚):

左脚脚尖外展支撑体重。

同时左转身,右大腿抬平屈膝,脚尖里勾,向外踹蹬,力达脚掌外沿或脚跟(图92,图93)。

横撑脚有左、右和高、中、低之分。

  要求:

上体、大腿、小腿、脚掌成一条直线,踹出时要以大腿推动小腿直线向前发力。

  用途:

踢击对手下颏、心窝、肋部、大腿及膝关节(图94,图95)。

  6 勾踢:

左脚上步,脚尖外摆支撑,右脚弧形向左前方踢出,脚尖勾起,力达踝关节内侧至胫骨下端(图96)。

  要求:

速度快,重心稳,转体配合。

用途:

勾踢对手的重点脚(图97,图98)。

  7 撞脚:

左脚支撑,右腿屈膝提起,膝关节外展,由屈到伸向前下方猛力截踩,约与膝关节同高,力达脚底外侧。

同时上体向右侧拧转并微后倾(图99)。

  要求:

边屈膝边外展,脚尖向外,用力短促、干脆。

  用途:

攻击对手膝关节、大腿接近膝关节一端,也可化解对手由下至上的腿法攻击(图100)。

  8 包脚:

左脚略直支撑,右腿以脚掌为力点,从右往左经体前横扫落下(图101)。

  要求:

起动快,支撑稳。

  用途:

扫击对手的面部或踢开对手的攻击腿(图102)。

  9 撞膝:

左脚支撑,右腿屈膝上提,以膝关节为力点向前直线(斜线)顶击,髋稍前送(图103)。

  要求:

以膝领先向前直线(斜线)顶击,髋关节稍前送,快而有力。

  用途:

撞击对手裆部、胸腹(图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