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274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9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docx

医师实践技能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

2010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

便秘的常见原因

便秘的常见原因:

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各种原因(如时间、地点、生活条件改变、精神因素等)造成排便习惯受干扰或抑制。

  3、长期滥用泻药造成对泻药的依赖,停止使用则不易排便。

  4、结肠运动功能障碍,如年老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致排便困难,如肠易激综合征。

  5、腹肌及盆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缺乏,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6、结肠冗长。

7、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剂、神经阻滞剂、镇静剂、抗抑郁药、含钙、铝的制酸剂等使肠松弛引起便秘。

  器质性便秘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疼痛造成惧怕疼痛,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溃疡、直肠炎。

  2、结肠良性或恶性肿瘤、各种原因的肠梗阻、肠粘连、先天性巨结肠症等。

  3、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

4、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如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此外,血卟啉病及铅中毒引起肠肌痉挛,也可导致便秘。

2010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

腹泻的常见原因

腹泻的常见原因:

急性腹泻、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肠道疾病:

包括各种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肠炎以及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Crohn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肠道缺血及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

  2、急性中毒:

生物毒素及化学药物的服用,如毒蕈、河豚、砷、磷、铅、汞等。

  3、全身性感染:

如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4、其他:

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药物,如部分化疗药物、新斯的明等。

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消化系统疾病

  

(1)胃部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导致的胃酸缺乏等。

  

(2)肠道疾病:

肠结核、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性痢疾及血吸虫病感染等。

  (3)肠道非感染性疾病:

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多发性息肉、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4)肠道肿瘤。

  (5)胰腺疾病: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切除等。

(6)肝胆疾病:

肝硬化、胆汁淤滞性黄疸、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等。

  2、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促胃液素瘤、类癌综合征、糖尿病性肠病等。

(2)其他系统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放射性肠炎等。

3、药物导致的腹泻:

如甲状腺素、洋地黄、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

4、神经功能紊乱:

如肠易激综合征。

2010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

心音分裂

心音分裂的临床听诊要点主要包括内容:

生理性分裂、通常分裂、固定分裂、反常分裂

心音分裂的临床听诊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生理性分裂

  1.分裂只在吸气时存在,呼气时消失。

在吸气时听诊、第2心音模糊,呼气时则只能听到1个清脆的第2心音。

  2.只在卧位时存在,在坐位或站位消失。

而病理性第2心音分裂则在不同位置都能听到。

3.在肺动脉瓣区听诊明显。

  

(二)通常分裂

  1.在卧位、坐位或站位均可听到。

  2.在肺动脉瓣区听诊明显。

3.受呼吸影响。

  (三)固定分裂

  1.在卧位、坐位或站位均可听到。

  2.在肺动脉瓣区听诊明显。

3.不受呼吸影响。

  (四)反常分裂

  1.在卧位、坐位或站位均可听到。

  2.在肺动脉瓣区听诊明显。

3.受呼吸影响。

  心音分裂的常见临床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生理性分裂

无明显临床意义。

多数人于深呼吸末因胸腔负压增加,右心回心血流增加,右室排血时间延长,左右心室舒张不同步,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因而出现S2分裂。

常见于正常儿童和青少年,与呼吸密切相关,呼气时消失,吸气时出现,尤以吸气末明显。

  

(二)通常分裂

最常见的种类。

见于右心室排血时间延长,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如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

或左室射血时间缩短,主动脉瓣关闭时间提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

  (三)固定分裂

指S2分裂不受呼吸的影响,成分间隔时距固定。

见于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四)反常分裂

指主动脉关闭迟于动脉瓣,吸气时分裂变窄,呼气时变宽。

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压。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问答

[适应证]

  1.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3.弥散功能障碍,如肺广泛纤维化、肺水肿等。

  4.右向左分流,如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肺不张。

5.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中毒等。

[准备工作]

  1.器具准备:

储氧筒、氧气流量表、湿化瓶、扳手、导氧管、鼻塞或鼻导管、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

  2.环境准备:

将火种及易燃物或引火物如油类等清离现场。

氧气筒上挂上“不准吸烟”标记。

  3.将病人置于舒适位置,向病人及陪护人员说明氧气助燃的危险性和注意防火的措施。

4.了解病情,掌握缺氧的类型、程度和氧疗的目的,并决定给氧浓度及速度。

[操作方法]

  1.装表

  

(1)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冲掉气门上的灰尘后关上总开关。

  

(2)将湿化瓶装上适量的湿化液(消毒蒸馏水或25%-75%乙醇)。

  (3)装好氧气流量表并旋紧,连接湿化瓶及导氧管,鼻导管或鼻塞。

(4)关好氧流量表上的开关,然后打开储氧筒总开关,观察氧气压力。

调节流量表上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再关流量表上开关,待用。

  2.输氧

  

(1)用湿棉签擦净患者鼻孔。

打开流量表开关,将鼻塞或鼻导管放入水中,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按病情调节好氧流量,将鼻塞或鼻导管沾水打湿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插入深度约为鼻尖到耳垂长度的2/3.

(2)用胶布固定鼻导管。

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

  3.停氧

停氧时,先拔出给氧导管或鼻塞。

按顺序先关流量表开关,再关储氧瓶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氧,再关此开关。

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

[问答]

1.何谓高浓度给氧?

适用于哪些缺氧性疾病?

高浓度给氧指吸入的氧浓度在50%~60%以上。

适用于以缺氧为主,而无CO2潴留的患者,如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右向左分流,严重心脏病、气体中毒、贫血或心搏出量不足等缺氧性疾病。

  2.何谓控制性给氧?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性给氧?

24%~35%的低浓度给氧称为控制性给氧。

控制性给氧的目的是防止因吸氧造成呼吸抑制严重CO2潴留患者,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CO2麻痹),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来维持,如果突然吸入高浓度氧,迅速纠正缺氧,就消除了缺氧的刺激作用,患者的自主呼吸即被削弱或抑制,使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肺泡通气量减少,CO2潴留加重。

  3.如何判断氧疗的效果?

给氧10~30分钟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意识障碍好转,PaO2升高或PaCO2下降,为氧疗有效。

  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如何进行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造成的呼吸衰竭,缺氧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衰),宜采用控制性氧疗,即给予持续吸入低浓度氧,一般开始吸人氧浓度为24%左右,30分钟后,病情好转,PaO2升高,PaCO2下降或PaCO2升高不超过0.66~1.33kPa(5~10mmHg),可加大给氧浓度至28%~35%(即氧流量为2~3L/min)。

严重呼衰者,氧疗时可适当加用呼吸兴奋剂,甚至采用机械辅助呼吸,以增加通气量

  5.如何计算鼻导管(或鼻塞)法吸入氧浓度?

鼻导管(或鼻塞)法吸人氧浓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吸人氧浓度(%)=21+4X氧流量(L/min)

  6.氧疗有哪些并发症?

氧疗并发症主要发生于高浓度持续吸氧之患者,其表现有:

①抑制呼吸,加重CO2潴留;②肺氧中毒:

吸人60%以上高浓度氧1~2天后,可造成肺损伤,出现肺氧中毒。

患者表现胸痛、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病史采集例题及解析

(一)

简要病史:

患者女性,18岁,咯血,伴低热2个月。

请按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述,将如何进行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标准答案:

请核对您的答案,并根据以下内容给自已打分:

采集者退散

  

(一)现病史的采集:

共10分

  1.发病诱因:

受凉、季节关系等等。

(1分)

  2.咯血的特点:

咯血发生的急骤抑或缓慢,咯血量的多少,咯血的颜色及性状。

(2分)

  3.发热的特点,体温多少度?

发热的热型?

有无寒战?

(2分)

  4.伴随症状,如咳嗽、咯痰、胸痛、盗汗、呼吸困难、心悸、血尿等。

(2分)

  5.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

体重、饮食情况、小便情况等。

(1分)

6.诊疗经过:

是否就诊过,相应的辅助检查及结果,应用过何种治疗及效果。

(2分)

  

(二)相关病史:

共3分

  1.药物过敏史。

(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呼吸系统疾病(结核、肿瘤)、心血管疾病、有无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等。

(2分)

  (三)问诊技巧得分:

  1.能围绕病情询问。

(1分)

  2.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自已感觉问诊思路清晰。

(1分)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病史采集例题及解析

(二)

简要病史:

男性,52岁,间歇性头晕、头痛10年,加重2年。

请按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述,将如何进行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标准答案:

请核对您的答案,并根据以下内容给自已打分:

  

(一)现病史的采集:

共10分

  1.发病诱因。

(1分)

  2.头晕、头痛:

性质,程度,部位,发作时间。

(3分)

  3.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烧、耳鸣、目花、心悸等。

(3分)

  4.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

体重、饮食情况、小便情况等。

(1分)

5.诊疗经过:

是否就诊过,相应的辅助检查及结果,应用过何种治疗及效果。

(2分)

  

(二)相关病史:

共3分

  1.药物过敏史。

(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有否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有否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因素。

(2分)

  (三)问诊技巧得分:

采集者退散

  1.能围绕病情询问。

(1分)

2.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自已感觉问诊思路清晰。

(1分)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病史采集例题及解析(三)

简要病史:

男性,60岁,阵发性胸骨后疼痛一个月。

请按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述,将如何进行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标准答案:

请核对您的答案,并根据以下内容给自已打分:

  

(一)现病史的采集:

共10分

  1.发病诱因:

同劳累的关系。

(1分)

  2.胸痛部位(心前区、胸骨后),疼痛性质,放射部位,每次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及缓解因素。

(3分)

  3.胸痛与呼吸、咳嗽、体位的关系,与吞咽的关系。

(2分)

  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头痛、头晕。

(2分)

  5.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

体重、饮食情况、小便情况等。

(1分)

6.诊疗经过:

是否就诊过,相应的辅助检查及结果,应用过何种治疗及效果。

(2分)

  

(二)相关病史:

共3分

  1.药物过敏史。

(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及吸烟、饮酒情况。

(2分)

  (三)问诊技巧得分:

  1.能围绕病情询问。

(1分)

2.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自已感觉问诊思路清晰。

(1分)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插管技术临床问答

 [适应证]

  1.胃扩张、幽门狭窄及食物中毒等。

  2.钡剂检查或手术治疗前的准备。

  3.昏迷、极度厌食者插管行营养治疗。

  4.口腔及喉手术须保持手术部位清洁者。

5.胃液检查。

[禁忌证]

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腐蚀性胃炎,鼻腔阻塞,食管或贲门狭窄或梗阻,严重呼吸困难。

[准备工作]

1.训练病人插管时的配合动作,以保证插管顺利进行。

2.器械准备:

备消毒胃管、弯盘、钳子或镊子、l0mL注射器、纱布、治疗巾、石蜡油、棉签、胶布、夹子及听诊器。

  3.检查胃管是否通畅,长度标记是否清晰。

4.插管前先检查鼻腔通气情况,选择通气顺利一侧鼻孔插管。

[操作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

2.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段,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到咽喉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插入深度为45~55cm(相当于病人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然后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处。

3.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1)抽:

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表示已插入胃内。

(2)听用注射器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空气,同时置听诊器于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表示胃管已插入胃内。

(3)看:

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若有气泡连续逸出且与呼吸相一致,表示误入气管内。

4.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末端折叠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住,置病人枕旁备用。

  [问答]

  胃插管的指征有哪些?

  

(1)诊断:

抽取胃液进行分析检查。

  

(2)治疗:

①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②对不能或拒绝进食者可经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

③胃肠减压。

(3)术前准备。

  2.哪些情况下不宜行胃插管术?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狭窄、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腐蚀性食管-胃炎症。

  3.如何提高昏迷患者插冒管的成功率?

昏迷患者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插管前使病人头后仰,胃管插入15cm至会厌部时,以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继续插管,胃管即可沿后壁滑行至胃内。

  4.胃管插入后抽不出胃液你认为有哪些可能?

  

(1)误入气管内。

  

(2)胃管盘曲在口腔内。

(3)胃管阻塞。

  5.如何估计不同年龄和体型的病人胃管插入的深度?

  病人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即相当于鼻孔到胃内的长度。

6.插管不顺畅时应考虑什么情况?

  应考虑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内,可嘱患者张开口,检查口腔内有无胃管。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长骨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1.骨折线在X线片上呈不规则的透明线。

2.在骨皮质显示清晰整齐的骨折线,而在骨松质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典、错位。

3.骨干骨折线应同滋养动脉管影区别,干骺端的骨折则需同骺线区别。

4.严重骨折骨骼常弯曲,变形。

嵌入性或压缩性骨折骨小梁紊乱,甚至骨密度增高,而看不到骨折线。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肺部听诊要点描述

支气管呼吸音

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

支气管呼吸音调高,音响强。

吸气呼气相比,呼气音较吸气音音响强、音调高且时间较长。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

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

肺泡呼吸音很像上齿轻咬下唇吸气时所发出的“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性质,音调较低,音响较弱。

吸呼气相比,吸气音比呼气音间响强、音调较高且时间较长。

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低调干啰音

  又称鼾音。

音调低,其基音频率约为100-200Hz,如熟睡中鼾音,多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腹平片上实质器官的正常表现是什么

实质器官:

肝、脾、胰、肾等是中等密度,但借助于器官周围或邻近的脂肪组织和相邻充气胃肠的对比,于腹平片上,可显示器官的轮廓、大小、形状及位置。

正位片在部分患者可显示肝下缘,肝下缘与肝外缘相交形成肝角,一般呈锐角。

脾上极与左膈影融合,下极较圆钝。

而肾沿腰大肌上部排列。

胰腺于平片上不易显示。

子宫偶尔显影,位于膀胱上缘上方呈扁圆形软组织影。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腹腔游离气体与假性气腹如何区别

1.膈下脂肪垫当其较厚时,立位在膈下区可呈条状透亮影,似气腹征象。

仰卧位时其形态不变可资鉴别。

2.分叶状膈肌在正位有时可表现为透亮影,很像气腹征象,但于侧位观察膈下却无透亮带。

3.胃泡胃泡巨大时皮质似气腹,但脾脏上缘不能显示,右膈下亦无游离气体可资鉴别。

4.膈下脓肿或肝脓肿于膈下或肝区可见包裹性充气影或气液平面,也可误认为游离气体,但膈肌位置高,动度很弱,转变体位时气影位置不变。

5.间位结肠或小肠结肠或小肠进入膈下,可在膈下形成透亮带,但其间可见结肠袋影或小肠的环形影,肝上界亦不能清楚显示。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骨折的主要并发症是什么

(一)休克

  

(二)感染

开放性骨折有发生化脓性感染和厌氧性感染的可能。

  (三)内脏损伤

  1.肺损伤:

肋骨骨折可能合并肺实质损伤或肋间血管破裂,引起闭合性、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2.肝、脾破裂:

暴力打击胸壁下段时,除可造成肋骨骨折外,还可能发生肝或脾破裂,特别在有脾肿大时更易破裂,形成严重内出血和休克。

3.膀胱、尿道、直肠损伤:

骨盆骨折可损伤后尿道和膀胱。

既尾骨骨折可能刺破直肠,而致下腹部疼痛,肛门指检时可有血染指套。

  (四)重要动脉损伤

伸直型脓骨韶上骨折的近折端可能伤及脓动脉,股骨跺上骨折的远折端可能伤及腮动脉,肠骨上段骨折可能伤及腔前或烃后动脉,或该两动脉的脂动脉分支处。

  (五)脊髓损伤

多发生在颈段和胸、腰段脊往骨折和(或)脱位时,形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截瘫。

  (六)周围神经损伤

较多见的有上肢骨折可能损伤挠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腓骨小头、颈骨折时,跨越腓骨颈部的腓总神经常同时受伤。

  (七)脂肪栓塞

在成人,若骨干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以引起肺脂肪栓塞、脑脂肪栓塞等。

  (八)坠积性肺炎

骨折病人若长期卧床不起,可以发生坠积性肺炎,可因而丧失生命。

应注意功能锻炼,使病人及早起床行动。

对老年病人尤应注意。

  (九)褥疮

截瘫和严重外伤的病人,长期卧床,若护理不周,骨隆突处如骶骨部、足跟部等长期受压,局部软组织发生血液供应障碍,易形成褥疮。

  (十)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关节扭伤、脱位及关节附近的骨折,特别是肘关节,骨膜剥离后,形成骨膜下血肿。

苦处理不当,血肿较大,经机化、骨化后,在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内可有广泛的骨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十一)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若末准确复位,畸形愈合后,因关节面不平整,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十二)关节僵硬

受伤肢体经长时间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锻炼时,将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患肢组织中有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外组织织发生纤维站连;同时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挛缩,关节活动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称关节僵硬。

  (十三)缺血性骨坏死

骨折发生后,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切断而致坏死时,称缺血性坏死。

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十四)缺血性肌挛缩

  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

上、下肢的重要动脉损伤后,肢体血液供应不足或因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肌群因缺血而坏死,终致机化,形成瘫痕组织,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如爪形手或爪形足,造成严重残废。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脊柱损伤的搬运

(一)运关工具

用担架、木板或门板搬运。

  

(二)搬运要点

1.先使伤者两下肢伸直,两手相握放在身前。

担架放在伤员一侧,三人同时用手平抬伤员头颈、躯干及下肢,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

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特别注意勿使伤者呈屈曲体位时搬运。

2.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

躺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两侧加以固定。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空腔脏器在腹平片上的主要表现

空腔器官:

胃肠道、胆囊、膀胱的脏壁为中等密度,依腔内容物不同而x线表现不同。

胃、十二指肠球部及结肠内可含气体,于腹平片上可显示其内腔。

小肠除婴幼儿可有积气外,一般充满食糜及消化液,与肠壁同属中等密度,因缺乏对比而不能显示。

如胃内有较多固态食物,结肠或直肠内有较多粪便,由于它们周围有气体衬托,故可显出软组织密度斑片或团块影。

结肠分布于腹部四周。

膀胱和胆囊周围有较多脂肪,也可显示部分边缘。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1.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

  2.深部脓肿穿刺证实有脓液。

3.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实施事术。

[禁忌症]

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

[准备工作]

  1.洗净局部皮肤,需要时应剃毛。

2.器械准备:

脓肿切开引流包、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

棉签、局麻药等)。

[操作方法]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2010年临床实践辅导:

全身体格的检查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视诊是检查者通过视觉来观察被检查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检查方法。

全身情况如年龄、性别、发育、营养、意识、面容、体位、步态或姿势等。

局部视诊如皮肤、粘膜、舌苔、头面、颈部、胸廓、腹部、四肢、骨骼关节等。

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如耳镜、眼底镜和内镜等。

  

视诊简单易行,能反复和持续进行,可以前后比较和动态观察。

视诊时注意事项:

1.视诊最好在间接日光下进行,亦可借助灯光。

但在观察黄疸和发绀时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环境应当温暖,体位和裸露部分应当根据视诊的部位决定。

并根据需要做一些动作以配合检查。

3.视诊应当全面系统,以免遗漏体征,并作两侧对比。

视诊中应当根据主诉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有的放矢、有重点地进行。

4.视诊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否则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

疾病的临床征象繁多,只有通过深入细致和敏锐的观察,才能发现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征象。

5.在进行全面系统体格检查时,身体各部分视、触、叩、听一般应结合进行。

  二、触诊

触诊是检查者用手触摸受检查者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其中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

触诊可以发现视诊未能发现的体征,也能证实视诊所见,还可以明确或补充视诊尚未确定的一些体征。

手的感觉以指尖和掌面皮肤最为敏感,因此多用这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1.触诊的方法根据触诊时手施加压力大小不同,可分为感觉触诊法、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

临床上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触诊法。

1)感觉触诊法检查者将一手或双手手掌置于被检查者某部位,依靠手掌的感觉来判断局部的震动。

如检查心脏搏动、心脏震颤、肺部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等。

2)浅部触诊法检查者用一手轻轻放在被检的部位上,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

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检查部位,不能在被检者体表上移动到另一检查区域。

浅部触诊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

  3)深部触诊法常用于腹部检查。

检查者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

深部触诊主要用以检查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深部滑行触诊法嘱被检查者张口平静呼吸,或与被检查者谈话以转移其注意力,使腹肌尽量松弛。

检查者以并拢的示指、中指、环指指端逐渐压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

如为肠管或索条状包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