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958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docx

井巷维修管理制度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掘进作业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顶板管理小组:

组长由矿长担任,

副组长由总工、生产副矿长和安全副矿长担任,

成员由生产技术部、地测部、安全管理部、调度中心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掘进区区长和技术人员组成。

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二、顶板管理小组职责:

顶板管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布置安排顶板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顶板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事故分析,提高顶板管理水平,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奖罚措施。

1、生产技术部负责井下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2、地测部负责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取芯鉴定工作。

3、安监部负责井下各巷道的支护、变形等情况的检查汇报。

4、安监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5、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井下所有巷道的日常监测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从中找出安全隐患。

6、生产副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健全机构和配备人员,落实和领导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制定岗位责任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板管理工作。

7、安全副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监督责任,安监部要配齐人员,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各级监察人员要严格按“三大规程”及本规定认真检查顶板管理工作及措施的执行情况,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8、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配备技术力量,确定岗位责任,采用新的科技成果,组织制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组织编制年度顶板管理措施及资金计划。

9、矿长对顶板管理水平负主要责任,定期听取总工及业务部门的汇报,督促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主要技术组织措施及顶板事故情况,及时作出顶板管理工作的决策和指令。

三、一般规定

1、生产技术部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雨季期间和掘进工作面地质构造期间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生产技术部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安监部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监部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每季度要组织各业务科室至少进行一次井下作业地点可能导致顶板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对顶板管理存在严重隐患的地点,要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牌板;在未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允许人员通行或在附近区域作业。

4、生产技术部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研究,制定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责成队组进行处理。

5、掘进区区长是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一责任者。

各班队长、班长、安全员负责本班顶板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顶板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本单位相关负责人汇报。

出现顶板事故预兆时,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组织现场人员撤离。

6、各掘进工作面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支护器材,包括金属摩擦支柱、坑木、锚杆、锚索、钢带、托盘、工字钢、金属网等。

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铁锹、镐、大锤、撬棍、千斤顶等救援工具,并建立基础台帐,以备应急救援之用。

7、各种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四、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管理

1、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工作面控顶距做出明确规定。

3、作业规程中必须对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数量和操作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巷道的施工管理及工程质量验收和考核由总工程师负责,生产技术科组织检查实施。

每一条巷道施工完毕,必须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掘进队将设备拆除倒面。

对每一条巷道的施工情况及验收情况要有记录,并存档备案。

2、巷道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及巷道开口、扩巷、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3、“锚网”支护巷道,因地质构造、煤层松软等因素造成巷道规格超过规定,要对超宽、超高部分进行补强支护,并对高冒区要用阻燃高分子聚合材料进行充填。

4、遇“小青顶”或在“顶板破碎带”掘进时必须做到锚杆(索)紧跟掘进头,并且平均每排不少于一根锚索。

巷道压力大,煤层松软、顶板破碎时,应及时编制加强支护措施,所有支护必须紧跟掘进头。

5、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观测,做到观测和记录及时,确保及时掌握巷道顶板动态变化。

支护材料检查验收制度

为健全和完善掘进区支护材料检查验收管理机制,强化对支护材料的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国投煤炭公司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和规定,结合掘进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采购员必须熟悉我区队所用的各种支护原辅材料的品种及相应的标准及相关法规。

二、应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的相关证明、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检验报告,对属于国家生产许可证、强制论证管理的原辅材料还要索取其生产许可证和强制人、论证。

三、查看供货方出具的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是否有效、有无伪造、涂改,查看质量检验报告与实际产品的名称、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是否一致,发现供货方提供的检验合格证明与实际不符,应拒绝采购。

四、原辅料到公司后,将原辅料检验报告单送至质检部。

五、质检部接到通知后,检验员将依据原辅料入库验收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如需作检验的原辅料,由检验人员将样品送至检验室。

六、检验后如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则判定合格,检验员出据《原辅材料入库验收单》,检验时若是一项不符合,则应做一次复检,复检仍不合格,通知采购部将不合格品退回厂家。

 七、支护材料出库时,保管员、领料员必须认真查看材料说明书,检查材料是否变形、失效,检查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对锚固剂还要看是否超过保质期,一旦发现变形、失效、规格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的材料严禁发放、领用。

八、井下在用的支护材料每天必须由区材料管理员对所有支护材料进行现场复验,检查是否存在变形、失效现象,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类似现象必须通知队长,责令各班组停止使用,进行更换处理。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1、矿井必须根据掘进、回采、运输、通风和维修等部门的管辖和使用范围,建立明确的巷道维护责任制,使井巷经常保持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畅通和行人安全。

⑴矿长应组织人员定期布署检查井巷的维修工作,发现井巷支护和人行通道或断面小于设计规定时,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

⑵井下的安全出口、运输人员的井筒,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⑶严禁将任何设备和材料堆放在行人道上,巷道上的积水、淤泥、杂物必须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⑷对地压较大的巷道每班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记录。

2、大修主要运输大巷和大型硐室时,都应编制大修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3、维护巷道时,应对巷道维修地点,进行瓦斯浓度测定,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才能进行维护工作。

4、在有运输设备的巷道中进行维护时,开工前应指定专职电工将电源开关锁上,挂上停电牌严禁任何人入内,才能开始维护。

5、维修前,要认真检查巷道围岩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活煤、活矸,并清理巷道内与维修无关的杂物。

6、维修井巷支护时,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和堵人,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支架,并严禁人员进入里边工作。

7、维护使用的工具应齐全,放在顺手处,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巷道周围顶板,两帮及支架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严禁空顶作业,严格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9、严禁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

10、井下巷道维护必须有一名安全员在场督促指导,维护工作。

 

雨季顶板管理组织措施

为预防各类顶板事故的发生,根据雨季顶板管理特性,结合回采和掘进工作面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成立雨季顶板管理领导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总工、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

各生产职能科室负责人、各生产队队长

二、领导组职责

组长负责雨季顶板管理的指挥协调工作。

副组长按各自分管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雨季顶板管理措施,监督执行情况,并向组长及时反映情况。

成员按各自的责任分工具体制定、执行雨季顶板管理措施,排除出现的各类顶板隐患,并向分管领导汇报执行情况,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组织措施

1、每年五月底以前对井下所有巷道顶板及支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雨季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的顶板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四定”处理,同时要把顶板检查作为日常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2、每月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题会议,分析本月各工作面的顶板变化情况,强调部署下月顶板管理的工作重点,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在雨季施工中,各队组必须制定符合雨季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结合各队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及雨季顶板管理重点,严格落实规程、措施要求,避免各类顶板事故的发生。

4、严格措施审批,井下任何一个作业地点必须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否则不许开工。

5、在现场管理上每个作业点必须有班长现场指挥作业,安全员现场监督措施执行情况,及时提出顶板管理改进意见,做到靠前指挥。

遇地质条件复杂、顶板破碎的作业地点,要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施工,采取及时吊挂前探顶梁、缩小架棚间距、加打点柱、加大锚杆支护密度等方法,保证施工作业地点顶板支护完整、坚实可靠,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6、安排专业人员观测顶板的压力变化,发现顶板压力显现的巷道,采取补打锚杆、锚萦或支设工字钢棚的方法及时进行支护,为顶板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7、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清除顶板和掘进头的活岩、伞檐等,通过缩小空顶距离,加密锚杆(索)排数,增加锚杆(索)长度,支设工字钢棚、加打点柱等措施,增强巷道支护质量。

8、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支护技术,并根据现场顶板变化情况,适当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和及时改善支护方式,避免顶板破碎面积扩大。

9、由区队组织全体员工开展顶板管理、矿山压力基础知识培训和顶板事故案例分析,不断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对顶板危害性的认识和自主保安能力。

10、职工进入工作地点时,坚持“安全确认”制度,及时处理危矸悬岩,坚持先检查后作业、先支后回,保持退路安全畅通,严禁空顶、冒险作业。

11、严格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增强督查员、质量验收员的工作责任心,忠实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安全“哨兵”的作用,对因施工质量差或验收不认真造成不良后果或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掘进工作面雨季顶板管理措施

1、必须使用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禁使用强度、材质、规格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支护材料。

2、架棚支护巷道必须做到支架迎山有力,并符合1/6~1/8迎山角,支架不得出现淋肩、吊架等现象;撑杆、拉杆等必须齐全、安设牢固,腰帮背顶结实,迎头10m范围内坚持棚棚连锁。

3、锚杆(索)支护巷道必须保证锚杆(索)的角度、安装质量、锚固力符合标准。

其中锚杆角度不得小于75°,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遇“小青顶”时必须确保锚杆、锚索等要锚固在完整坚硬的顶板内,在坚硬顶板内的锚固长度:

锚杆支护深度不少于500mm,锚索支护不少于1500mm。

4、对所有掘进巷道必须加强顶板离层监测,确保有效监测监控。

5、当工作面出现淋水时,必须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弄清水的来源,掌握水量的变化,采用截水槽或截水棚截水等方法将水引离工作面。

6、对淋水地段采用顶板铺设金属网、补打锚索、增加锚索长度、缩小锚杆(索)排距、补架工字钢棚的方法控制顶板,对煤帮全部使用锚杆加塑料网护帮,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矿井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矿山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为推进矿井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进程,促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特制定井巷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一、成立工程质量验收领导组

组长:

技术负责人

成员:

涉及验收的有关工程技术科室负责人及施工单位负责人。

参加验收单位:

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常务副矿长机电科通风科企管处各施工单位

二、领导组职责

按照相关标准及要求,负责对井巷各类工程质量的检查、排查、落实和质量认定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落实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予以限期整改。

对于不负责任,不及时整改的要追究其责任,并行使工程决算否决权和停工权。

三、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依据《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评分表》及编制的《作业规程》相关标准、图纸资料、施工程序进行,属单项承包工程的按承包合同相关事项及相应的《作业规程》等相关标准执行。

四、验收办法

1、每月的21日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各验收单位参加,对全矿的掘进工程进尺及零星工程进行一次月末现场验收考核,做出验收汇总,各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最后由总工程师签字认定,方可出表作为验收结果报公司各部门作为结算依据。

2、在现场验收考核时作明显特殊标记,让每一个参加验收人员都清楚验收情况(井下具体地点)。

但是每一条巷道、每一项工程各次验收结果的总和必须与最终工程量一致,超出部分必须扣除。

3、零星工程、隐蔽工程以及每一结束工程,在工程完工时由施工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调度,然后根据工程类型由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召集验收单位现场签证验收(开、竣工资料必须齐全)。

4、每旬对掘进巷道验收一次,由总工、技术部、通风区、机电部、队长组成。

五、工程施工期间的日常管理和验收:

1、质检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办法经常对工程质量逐班进行检查,如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图纸和《作业规程》施工,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使用材料、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

2、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施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处理,并坚持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每月一次井上安全设施与井巷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3、由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领导组负责,坚持每月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六、工程的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

1、工程的阶段验收是指施工工程按照施工程序或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要求,进入一定施工阶段的验收。

施工工程的阶段验收由施工单位协调各主管业务部门,在工程阶段性结束后,提请工程验收领导组组织进行,未经验收的施工工程不得予以结算,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的,必须限期组织返工。

2、工程的竣工验收是指施工工程按照施工程序和施工承包合同要求,整体工程和施工结束后,移交使用前的验收,在施工工程结束后,具体由施工单位协调主管业务部门写出书面报告,提请工程验收领导组组织进行。

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才准移交使用,否则,必须整改达到标准后,由施工单位提请工程验收领导组复验合格后,方准移交结算。

3、工程结算验收必须填写《工程质量验收单》,验收单要说明验收人员姓名、单位、验收结果。

七、各类工程管理责任

1、各类施工工程的主管业务部门对施工工程的立项、审批、工程设计和预算编制、施工单位的确定、工程合同的编制和审签负责。

2、部门负责人、质检员对施工工程的日常管理和验收负责。

3、施工单位负责人对施工工程质量负责。

4、工程检查验收领导组对施工的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结果负责。

八、各类施工工程管理资料的归档管理

1、施工工程主管部门对施工工程各类审批表、工程管理资料的归档工作负责。

2、施工工程经验收移交使用后,施工工程前后的各类审批表及工程管理资料由工程主管部门收集移交主管部门保存。

 

队、班组顶板管理动态跟踪制度

为确保掘进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保证在掘进过程中无顶板安全隐患,切实抓好我公司的顶板管理工作,制定如下顶板管理动态跟踪制度。

1、跟班队、班长每班必须组织支护工对当班支护的锚杆锚固力、锚索预紧力进行逐组检查,发现锚固力或预紧力下降时,必须有进行补打。

2、班组长每班交接班时,必须对所掘顺槽全面检查,每隔10米对顶帮进行“敲帮问顶”,一旦听到顶板有“空空”声,则表明顶板有离层现象,必须采取增补锚杆(索)加强支护。

3、对空巷或顶板破碎带必须重点监测,每班必须认真观察棚架是否变形,观察顶板离层仪的指示值是否有变化,一旦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班组长、队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设立顶板动态观察台帐,逐班详细记录当班的顶板变化情况,并将存在问题及时汇报队长。

5、队长每天必须对顶板动态观察台帐进行分析汇总,查找存在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及时指定专人进行落实处理。

6、队长必须不定时深入到生产一线,对巷道的支护情况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工程必须立即进行停工整改,并追查责任人责任。

7、队长除做好抽检工作外,重点加强对所属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杜绝出现说假话、报谎情现象,确保顶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责任制

为杜绝掘进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面压架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搞好采、掘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

成立矿压观测组,矿压观测组设在生产技术部。

在矿长、总工程师、技术副总领导下,组织完成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任务,把矿压观测列为现场顶板控制工作的重点。

充实观测人员,根据顶板监测需要,最少配备5名专职观测人员,由矿压组统一管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

其主要职责有:

一、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和维修检测资金计划。

二、组织实施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三、对特殊地点进行专项研究。

对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富水区、破碎带、大断面切眼、交叉点、沿空巷道,编写专题观测方案,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对观测进行分析总结,对特殊地点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预防措施,严防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四、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

 

掘进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

一、顶板动态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维护

1、掘进巷道顶板动态监测主要仪器为YHW-300型顶板离层指示仪,所有采用锚网支护的煤巷从施工到报废都必须在矿压组的协调指导下实行全过程监测与维护。

巷道掘进期间的安装、监测与维护工作重点由掘进施工单位在矿压组指导下进行;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产前其监测工作重点由矿压组负责,采煤工作面生产到巷道报废期间其监测与维护工作重点由采煤队负责。

掘进、采煤区应设立煤巷锚网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小组,由专人(兼职)负责,报矿压组备案,并在人员有变动后及时通知矿压组更改。

2、锚网巷道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观测采用定人、定岗、定时观测,煤巷锚网支护巷道的监测责任单位都必须建立巷道监测与维护档案,在巷道交接时,其巷道监测与维护档案一并交接。

矿压组不定期进行抽查摸底,缺少此项每次罚责任单位100元。

3、所有煤巷锚网支护巷道及时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回推迟安装,且规范安装,确保离层指示仪能准确监测顶板变化情况,提供顶板离层的情况,深基点5m、浅基点3m。

否则罚责任人100元/个。

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随迎头及时安设,不能滞后安设,否则罚责任人50元。

4、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必须按200m间距控制,间距过大的必须补加,并罚责任人100元。

5、对于每条巷道的顶板离层指示仪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本施工区队的现场监测人员,否则罚队长100元。

6、掘进、巷修以及涉及使用到锚网巷道的单位,损坏离层指示仪的按200元/个扣罚。

7、特殊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否则对施工单位技术主管罚款100元,。

8、施工单位不能随意损坏监测仪器,损坏的按仪器原值的一倍罚款。

二、掘进巷道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按下列要求执行:

1、巷道掘进期间距迎头200m以内顶板离层仪测量读数每天不少于1次,距迎头200m以外的范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

2、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产前期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

采煤工作面生产至巷道报废期间测量读数次数按回采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要求执行。

3、每个顶板离层仪观测人员要认真收集、整理、保存顶板离层仪读数,并进行简要分析。

如发现异常:

1、读数范围内累计下沉100mm;2、日下沉量超过40mm/日。

现场施工队的跟班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临时支护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然后报矿压组及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制定有关措施上报矿有关领导,进行处理。

4、监测人员必须按规定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读数并记录,有较大变化时及时向调度室、矿压组汇报,记录不全罚款50元。

5、记录台账每周向技术科报送一次,不报罚款50元。

6、矿压组每月组织定期及不定期对掘进巷道锚网支护质量进行检测,定期为每旬检测,不定期为随时组织人员对巷道进行检测。

检测锚杆间排距、锚杆角度、托盘贴沿情况、锚固力,不合格每项罚责任人100元每次。

 

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审批管理制度

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是现场施工管理的法规,是技术业务管理和安全生产业务管理的必要依据,为了理顺其编制,审签程序,完善整体业务管理,结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编审人员职责

1、矿总工程师对所审批的作业规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全面责任。

2、生产技术部编审人员对生产工艺、技术要求、支护形式、顶板管理方法和规程标准负责。

3、安全部负责安全的编审人员对规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有关安全方面的条款负责。

4、通风区负责通风的编审人员对通风路线、风量、防尘及防爆措施、瓦斯及压风等管理内容负责。

5、机电部编审人员对机电设备的布置、维护、操作和机电管理内容负责。

6、监控中心的编审人员对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布置、维护、操作管理内容负责。

7、规程编制人员对审批后的作业规程必须认真整理,将审批意见纳入规程条文内容。

二、编制:

1、编制人员:

由生产技术科组织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参加。

2、编制程序:

由生产技术科牵头,组织相关业务科室经实地考察研究后进行编制。

3、编制要求:

(1)内容力求具体、系统、合理,能真正起到指导作业,规范操作,保证安全、提高效益。

(2)必须按照批准的采掘计划进行,确保采掘平衡。

(3)必须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4)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规定、法规。

(5)作业规程必须在开工前十天编制完毕,前五天会审完毕,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根据井下实际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最迟在开工前五天编制完毕,前三天会审完毕,井下遇特殊情况,需及时编制安全措施时,及时编制,及时会审。

三、规程会审:

1、作业规程编制完毕后,由技术科对各科所涉及内容分类,提交通风区、机电部、监控室、安全部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在会审时进行讨论。

2、经职能科室对作业规程提出修改意见后,技术科组织通风、机电、安全、监控进行会审,会审人员对各项指标的准确性、适用性进行核实,对有争议性的生产工艺、支护方式、安全技术措施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最优方案,将更改、增补内容修订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