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8720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ocx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中人生格言,学习比喻说理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过、信、食、而”等实词、虚词用法

学习过程: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本文表现思想的方法

一、温故知新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山东2013)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天津2013)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霎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安徽2013)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二、自主学习

1、通假字

①诲女知之乎

②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③无欲速,无见小利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一词多义

①过:

过而不改

君子之过也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愿枉车骑过之

由也好勇过我

②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可乐也

今行而无信,则秦末可亲也

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③食:

君子这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④而: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必不得已而去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积累(1——7)

四、巩固训练

古诗鉴赏(2013新课标1)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蘋洲烟雨:

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五、作文赏析

2013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上善若水任方圆

  你注意到了吗?

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

上善若水任方圆。

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善意不分方圆

无论你用何种器皿来承载,也遮不住善意的光彩。

  ——题记

  常常听人抱怨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不知为何,我却总觉得这世上的善意无处不在呢?

  同学之善

  高考三个月倒计时的时候,我的肠胃炎突然犯了,打过吊瓶在家休息。

到了平时下晚自习的时间,突然听见敲门声。

原来是同班的同学见我没去上晚自习,特地带了宵夜来看我。

离高考没剩几天了,同学却跑来找我,小心翼翼地递给我一份资料,她说:

“你数学不是很好,这个资料对你有用。

”然后,微笑走开。

两个小时前,我还在考场外焦虑不安,走过的同学纷纷投来鼓励的眼神,我收获了无数句“加油”……

  邻人之善

  为了备战高考,家人为我在学校对面租了一间房。

住了几个月,我对邻居们仍是十分陌生。

但这几个月里,奶奶总说对面的谁谁谁给我们送了十个土鸡蛋,隔壁屋的谁谁谁又给咱提来了一袋苹果,楼上的谁谁谁又帮我把衣服晾了……每次,我都沉默不语,只是微笑着,想着奶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怎么会有这么多善良的人儿哟!

  社会之善

  雅安地震以后,我总会利用课余时间关注一下雅安的情况。

我看见源源不断的爱心、善心被送往雅安灾区。

救援部队夜以继日奋力营救,只能休息时在地上眯一会儿;志愿者不断涌入灾区,不求回报地提供帮助;各地的名人、明星也没有闲着,他们慷慨解囊,毫不吝啬……

  为了成功走过青春的泥沼,我们奋力抢夺高考的独木桥,但我们不忘互相帮助,不忘友谊;我们萍水相逢于尘世,却相亲相爱,犹如亲人,不计较血缘;我们生在同一片土地,就算素不相识,依然忘我相助,共同克服难关……

  善意无处不在,它以不同的容貌展现在世人眼前,只是我们要学会不同方圆的善意,感受善意,传达善意。

  善意不计较方圆。

方圆相合,方显智慧

屈原曾说:

“何方圆之能周兮?

”提出的正是方与圆难以相合的道理。

反观社会,园瓶,方盒,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人生的几点智慧。

  人生中,“方”是一个人的棱角,是一个人的个性,人人因方而不同。

“圆”是一个人的处世之道,“圆”让我们藏其锋芒,在与别人相处时减少“摩擦”。

而我们只有融合方圆之道才得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有人曾说:

“方圆齐用,功效俱呈。

”处于青年时代的我们却常显刚烈有余而圆润不足,不懂处世之道常让青年人在社会浪潮中屡遭打击。

因而作为青年人,我认为要适当收锋芒,提升自己处世之道是十分必要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包容打造“圆”的基础。

青年人激情澎湃,追求个性、探寻独立也为时代所需要。

但青年人的胸怀却难以容下自己的激情。

而成大事者,未有无宽广胸怀者。

曹操容下许攸,成就官渡之战的辉煌;蔺相如宽容廉颇,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

有人说:

“要想自己被社会包容,就要有包容社会的肚量。

”青年刚迈入社会,难免会对社会的种种弊端怒不可遏,但如果我们能退一步,多宽容一些,是不是就达到了海阔天空的境界呢?

  心静如止水,用冷静作为圆的润滑剂。

刚烈而又易激动是青年人的一大特色。

激动往往使我们失误,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这时,保持冷静是青年人与世相处的另一个好方法。

冷静使我们保持清醒,似隔热层对于火箭,缰绳对于骏马,能束缚住情感,使情感不至于失控。

这样当我们遇到社会不公时,就不至于让情绪成为与社会相处时的摩擦力。

  我并不是只看重圆,方圆合一,方显人生智慧。

只是在我看来,方是每个青年人本来具有的,而如何做圆正是我希望所有同龄人去学的。

因而我想说:

“把心放宽一些吧,何必要让一些小事折磨你美好的心灵呢?

保持冷静吧,日本又拜神社,砸汽车岂能解决?

城管凶悍,打人又有何用?

”冷静、包容是成圆之道。

  让我们一起融合方圆,功用信俱呈,显出智慧吧!

学后自评

教师评价

课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中人生格言,学习比喻说理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过、信、食、而”等实词、虚词用法

学习过程: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本文表现思想的方法

一、温故知新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浙江2013)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重庆2013)

A.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喜欢挑战的精神,一直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让我们看到了她如此惊艳的技艺。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二、自主学习

1、古今异义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今义:

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古义:

2、词类活用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③欲速则不达

④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3、文言句式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了夏为莒父宰,问政

③其何以行之哉

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8---12则,积累重点词语

 

三、合作探究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诚信问题?

 

2、文章中“子贡问政”一则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政治观点?

 

3、归纳本选文体现了孔子哪些大智慧、观点?

 

四、古诗鉴赏(2013大纲)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

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

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⑴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

 

⑵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4分)

 

五、作文阅读(江西2013)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

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不得抄袭,不得套用。

(4)不少于700字。

我想和你同行

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

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

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

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

我就觉得很奇怪。

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

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

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

尖锐一点不好吗?

我不懂,真的不懂。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

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

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

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

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

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

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

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

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

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

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

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

不过,我坚信:

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

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

我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

  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

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

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

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

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

  呀,糟了,快下课了。

我得先遛了……拜拜。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2013年6月7日

学习感言

教师评价

课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中人生格言,学习比喻说理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过、信、食、而”等实词、虚词用法

学习过程: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本文表现思想的方法

一、即时训练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由,诲女知之乎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小人之过也必文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

要求

B、更也,人皆仰之更:

改正

C、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

扩大,光大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舍:

舍弃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A、吾末如之何也已矣B、君子之过也

C、夫子之得邦家者D、如日月之食焉

4、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用法和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于斯三者何先

③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④君子之至于斯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5、下列加点词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如日月之食焉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浴乎沂,风乎舞雩

A、足食,足兵,民信之矣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D、欲速则不达

7、名句默写

①由,诲如知之乎?

,是知也。

②过也,;更也,

③无欲速,无见小利。

,。

④不知其可也。

⑤岁寒,

阅读9、10两则,回答8---11题

8、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曰:

“去兵”兵:

士兵

B、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信:

信任

C、必不得已而去去:

离开

D、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

富足

9、下列句中加点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A、杀鸡为黍而食之B、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C、必不得已而去D、父子莞尔而笑

10、下列有关选选文的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信”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的为政者维系自己统治必不可少的德行。

B、一个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应该看该国是不是百姓富足,军队是不是强盛,为政者是否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C、一个国家的为政者只要能够高潮取得百姓的信任,就能够最终战胜贫苦,抵御外来的侵略。

D、两段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11、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⑵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2013全国大纲卷

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心

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

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

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

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

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

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

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地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

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

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

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

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

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

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严峻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的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

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

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

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

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

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

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强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骜,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

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

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

我激动过分,听众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会步行而去的。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

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有删改)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⑴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⑵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1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

请简要分析。

(6分)

 

14.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悟?

请简要分析。

(6分)

 

15.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学后感言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