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581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7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docx

鹤岭至思怀35千伏线路工程扩建间隔指导书

35kV断路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试验目的:

检查35kV断路器是否符合运行标准要求。

二、试验依据: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Q/GXD126.01-2006

三、试验项目:

根据《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做以下项

3.1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1

一次绝缘电阻的测量

2

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绝缘电阻的测量

3

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耐压试验

4

导电回路电阻的测量

5

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试验

6

分合闸电磁铁的直流电阻

7

断路器机械特性

8

交流耐压试验

 

3.2试验步骤、方法及判断要求

试验

项目

试验步骤及方法

关键点

(1)一次绝缘电阻的测量

断口间绝缘电阻

⑴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⑵拉开断路器两侧地刀;

⑶接线方式如图,兆欧表E端与断口动触头侧连接,L端接到断口静触头上,测量并读取并记录绝缘电阻值;

⑷对被试断口进行放电。

●在多油断路器或少油断路器上进行;

●使用2500V兆欧表;

●试验导线较长时,使用绝缘试验杆将导线与断路器连接,触碰试验导线时,应戴绝缘手套;

●如被试断路器为多断口断路器,则连同断口间并联电容器一起进行断口间绝缘电阻试验;

提升杆绝缘电阻

⑴断路器在分闸位置;

⑵拉开断路器两侧地刀;

⑶接线方式如图,先将兆欧表E端接地,L端接到断口动触头侧(该断口的提升杆的高压端),测量并读取并绝缘电阻值;

⑷对被试提升杆进行放电。

●在多油断路器或少油断路器上进行;

●使用2500V兆欧表;

●试验导线较长时,使用绝缘试验杆将导线与断路器连接,触碰试验导线时,应戴绝缘手套;

(2)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绝缘电阻的测量

⑴断开断路器辅助、控制回路电源;

⑵将断路器就地汇控柜“远方/就地”控制把手设在“就地”位置;

⑶查阅断路器就地汇控柜的控制回路图,确认所有被加压端子;

⑷用万用表测量各个加压端子的对地交、直流电压,确认断路器的辅助、控制回路电源已被拉开;

⑸先将兆欧表E端接地,再将L端接到控制辅助回路上的被加压端子,测量端子绝缘电阻,读取绝缘电阻值;

⑹记录被加压端子的编号及其对地绝缘电阻值;

⑺更换被试的加压端子并重复⑸、⑹步直至所有的加压端子的对地绝缘电阻值都已被测量;

⑻依次对所有加压端子进行放电。

●使用500V或1000V兆欧表;

●所有辅助及控制回路上的每个电气段都应该被试验一次;

●控制及辅助回路应包含分合闸线圈及储能电机;

●在对分合闸线圈及储能电机所在的电气段进行试验时,应将分合闸线圈或储能电机电源两端短接。

(3)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耐压试验

试验方法与“

(2)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测量”一样。

·使用2500V兆欧表代替交流试验装置进行试验;

(4)导电回路电阻的测量

⑴将断路器合闸;

⑵将断路器就地汇控柜“远方/就地”控制把手设在“就地”位置,并且停止在开关就地汇控柜上的工作;

⑶接线原理图如下图;当断路器断口位置较低时,可让人用分别将两组专用测试线分别从仪器的正负电压、电流极引出,并钳到开关两侧的出线板上。

当断路器断口位置较高时,用高空接线钳将回路电阻测试仪的两个正负电流输出端通过电流线分别接到开关两侧的导线或接线板上,并钳紧;用带金属挂钩的绝缘试验杆将回路电阻测试仪的正、负电压输出端通过电压线分别接到开关两侧的出线板上;

⑷选择测量仪器合适的档位进行测量

⑸记录被测断路器的相别及该相的导电回路电阻值;

⑹试验结束将断路器恢复到试验前状态。

●使用开关回路电阻测试仪进行试验;

●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测试电流应为直流100A;

●如开关为非单断口断路器,应同时测量每相各断口串联后的回路电阻值;

●断路器两侧地刀无需打开;

●注意测量时每侧的电压、电流极性应相同;

●左图中C1、C2为电流回路接线端,P1、P2为电压回路接线端。

(5)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试验

⑴断开断路器辅助、控制回路电源;

⑵将断路器就地汇控柜“远方/就地”控制把手设在“就地”位置;

⑶查阅图纸,确定每个分、合闸线圈回路两侧的试验端子号;

⑷测量每个端子的对地交直流电压,确认控制、辅助回路电源确被断开;

⑸测量每个线圈的直流电阻,与说明书提供的值做比较,确认试验回路正确;

⑹试验接线如图,当断路器在分闸位置时,将开关直流试验电源的正、负端分别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中的a、b端相连;

⑺调整试验电源的电压至断路器控制回路额定电压的80%,然后按下试验电源的输出按钮使相连的合闸线圈带电,如断路器能合闸则该合闸线圈的动作电压符合规程规定,反之则认为该合闸线圈的动作电压偏高;

⑻试验接线如图,当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将开关直流试验电源的正、负端分别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中的c、d端相连;

⑼调整试验电源的电压至断路器控制回路额定电压的30%,然后按下试验电源的输出按钮使相连的分闸线圈带电,重复按3次,断路器不应分闸,否则则认为该分闸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偏低;

⑽调整试验电源的电压比断路器控制回路额定电压的65%,然后按下试验电源的输出按钮,使分闸线圈带电,此时断路器应能分闸,否则认为该分闸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偏高;

⑾依次完成所有分、合闸线圈的试验,并拆除试验接线将断路器恢复至试验前状态。

●左边试验流程为直流控制回路上的分合闸线圈的动作电压试验流程;

●使用开关直流试验电源进行试验;

●如控制回路使用交流电源,则试验仪器可采用交流调压器进行,试验过程不变,但设置的输出电压调整为交流分合闸电磁铁的试验标准规定值;

●如断路器有两组分闸线圈线圈,则两组分闸线圈都应该进行试验;

●分合闸线圈回路两侧的试验端子间应包含有断路器的位置接点;

●如分合闸回路中有分压电阻,则加压的试验端子间也应将其包含进去。

●如控制回路电源为交流控制回路,则试验应作如下调整:

将试验用仪器改为“调压器”,调压器输出的试验电压按规程规定作出相应调整,合闸线圈的动作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5%,其余的规定与直流控制电源设备的规定一致。

(6)分合闸电磁铁的直流电阻

⑴断路器在分闸位置,断开断路器控制及辅助回路电源;

⑵将断路器就地汇控柜“远方/就地”控制把手设在“就地”位置;

⑶查阅图纸,找到每个分、合闸线圈两端的端子;

⑷将万用表分别设置在交、直流电压档测量每个端子的对地交、直流电压,确认控制、辅助回路电源确被断开;

⑸将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档,测量每个合闸线圈两端的端子号间的电阻值,并做记录;

⑹重新投入断路器控制及辅助回路电源,将断路器合上后再次拉开断路器控制及辅助回路电源;

⑺将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档,测量每个分闸线圈两端的端子号间的电阻值,并做记录;

⑻将断路器恢复至试验前状态。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测量的端子之间除了线圈之外不应该有其它会导致分压的元件;

●操作断路器也可以使用开关试验电源进行操作,操作开关时加压的端子间应包含分压元件、位置接点和线圈。

(7)断路器机械特性

⑴断路器在分闸位置,断路器两侧刀闸、地刀均在断开位置;

⑵断开断路器辅助、控制回路电源;

⑶将断路器就地汇控柜“远方/就地”控制把手设在“就地”位置;

⑷查阅图纸,确定每个分、合闸线圈回路两侧的试验端子号;

⑸测量每个端子的对地交直流电压,确认控制、辅助回路电源确被断开;

⑹测量每个线圈的直流电阻,与说明书提供的值做比较,确认试验回路正确;

⑺按以下试验原理图进行接线,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机械特性测试仪的控制电源输出正、负端子分别接到断路器合闸回路的试验端子(如10.6项目图中的a、b端子);机械特性测试仪的一次测量通道接至断路器的断口,每个测量通道的两根测量线分别对应接到一个断口的两侧,通道间相互独立;

⑻操作机械特性测试仪进行合闸时间测量,仪器自动记录三相的合闸时间并计算合闸不同期时间;

⑼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机械特性测试仪的控制电源输出正、负端子分别接到断路器分闸回路的试验端子(如10.6项目图中的c、d端子);其余接线与测量合闸时间时一样;

⑽操作机械特性测试仪进行分闸时间测量,仪器自动记录三相的分闸时间并计算分闸不同期时间;

⑾将断路器恢复至试验前状态。

 

●使用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进行测量;

●使用本接线方式的的前提是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可提供开关操作电源输出;

●断路器的所有断口应该同时进行测量;

●左边测试流程为单断口三相联动断路器的时间参量测量,如是多断口断路器测量,则应该增加断口的测量通道,如断路器为分相动作断路器,则机械特性的开关操作电源应该同时对各相的分、合闸线圈通电。

●如断路器有两组分闸线圈,则应分组进行分闸时间测量;

●如断路器带合闸电阻,在进行合闸时间测量时请注意将试验仪器设置为“带合闸电阻断路器的测量”;

●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机械特性测试仪性能及断路器的型号编制适合本单位的作业指导书。

(8)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

按照产品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作为现场试验的耐压试验标准。

Q/GXD126.01-2006《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当该值低于Q/GXD126.01-2006附录G的规定值时,按照附录G的规定进行。

序号名称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布置试验安全围栏

试验现场装设遮拦,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2)接地线

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铁塔构件表面涂油漆的,应先把油漆刮去后再安装接地端。

(3)被试断路器一次拆线

●人员坠落

(4)按试验设备要求进行现场组装

●要保证操作柜与其他高压试验设备有足够的距离;

●串联谐振耐压装置中的电抗器、电容器高压端电压为试验电压,组装时要保证它们之间及与四周临近物体的距离;

●当有设备吊装工作时要注意:

⑴工作负责人向司机交待清楚现场周围临近的带电部位,确定吊臂和重物的活动范围及回转方向;

⑵起吊作业必须得到指挥人的许可并确保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人员坠落

●砸、撞伤作业人员

●人员触电

(5)对整套试验设备进行接线

●高压试验变压器回路接线图:

Ty-调压器;T-试验变压器;R-限流电阻;

C1、C2-电容分压器高、低压臂;PV-电压表;

r-球隙保护电阻;G-球间隙;CX-被试品电容

●串联谐振回路接线图:

●人员坠落

(6)接通试验电源

验电后接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应使用有明显断开点的的双极刀闸,向试验电源送电时,应确认试验用电源刀闸在断开位置,并大声呼唱,取得呼应后,方可送电;

●人员触电

(7)核对试验接线

核对试验设备接线、试验设备保护定值和表计量程。

(8)空升试验设备

●设备升压要求:

升压必须从零(或接近于零)开始,升压速度在75%试验电压以前,可以任意的,自75%电压开始应均匀升压,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速率升压,试验后迅速均匀降压到零(或接近于零),然后切断电源。

●升压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加压前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高压试验人员在加压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聊,随时警戒异常现象发生。

●人员触电

(9)被试断路器合闸操作

●核对被试断路器的合闸状态;

●与试品、试验设备近邻的设备宜接地。

(10)断路器合闸耐压试验前绝缘电阻测量

将被试断路器一次接兆欧表的L端,兆欧表E端接地,G端悬空。

(11)将试验设备的高压引线连接到被试断路器上

●在断路器合闸状态下进行合闸对地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双断口断路器合闸对地耐压单断口断路器合闸对地耐压

(12)进行合闸对地耐压试验

●操作人员按试验方案中的升压程序进行升压,试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待弄清情况并消除故障后,听候命令再次升压;

●耐压试验后降压至零,断开电源,悬挂接地放电棒;

●人员触电

(13)试品耐压后绝缘电阻测量

拆开试验设备高压引线,测试断路器一次对地绝缘电阻,并与耐压前测试值比较,耐压后绝缘电阻不应降低。

(14)断路器分闸操作

●人员触电

(15)进行断口间交流耐压试验

●在断路器分闸状态下,对断路器两端轮流加压;

●耐压试验前后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耐压后的绝缘电阻不应降低;

●试验接线图如下所示:

双断口断路器试验接线图

图A图B

图A是双断口同时进行断口间耐压试验示意图。

在断路器中间加高压,两断口另一端同时接地,进行耐压试验;然后断路器中间接地,在两个断口另一端同时加压进行试验。

这种方式需要进行两次加压试验;

图B是对一个断口进行试验的示意图。

在断路器中间加高压,被试断口另一端接地,非被试断口的另一端悬空进行试验,换断口进行耐压试验;将断路器中间接地,被试断口另一端加压,非被试断口另一端悬空进行试验,换断口进行试验。

这种方式需要进行四次加压试验。

单断口断路器试验接线图

断路器一端接地,另一端加高压,对断路器两端轮流加压试验。

(16)全部试验完成后,拆装试验设备

●工作负责人确认所有试验项目完成;

●先拆除试验电源,然后收拾试验设备,拆除自装的接地短路线、护栏,清理现场;

●工作负责人向司机交待清楚现场周围临近的带电部位,确定吊臂和重物的活动范围及回转方向;起吊作业必须得到指挥人的许可并确保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工作负责人应对被试断路器进行周密检查,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人员坠落

●砸、撞伤作业人员

●人员触电

试验要求:

断路器能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持续1min不发生闪络或击穿,则交流耐压试验合格。

 

35kV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

一、试验目的:

检查35kV电流互感器是否符合运行标准要求。

二、试验依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Q/GXD126.01-2009

三、试验项目:

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做以下项目:

3.1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1

绝缘电阻

2

极性检查

3

变比试验

4

励磁特性曲线

5

绕组直流电阻

6

耐压试验

 

3.2试验步骤、方法及判断要求

(1)绝缘电阻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对被试绕组短接并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2、试验接线

测试部位

兆欧表接线端子接线

其他应接地部位

L

G

E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外壳

一次绕组

接地

所有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

所有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末屏

一次绕组

末屏

所有二次绕组

末屏--地

末屏

一次绕组

接地

所有二次绕组

二次绕组--外壳

二次绕组

接地

二次绕组间

被测二次绕组

其他二次绕组

●用2500V兆欧表;

●拆开端子连接线时,拆前必须做好记录,恢复接线后必须认真检查核对;

●被试设备损坏

3、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选择2500V量程开始测量,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绕组的连接线,然后再将绝缘电阻表停止运转;

●测量时应记录空气相对湿度、环境温度;

●被试设备、试验设备损坏

●人员触电

4、断开绝缘电阻表后应对被试品放电接地.

●人员触电

试验要求:

•与历次试验结果和同类设备的试验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

•不应低于出厂值或初始值的70%;

•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绝缘电阻不宜小于1000MΩ;否则应测量其tanδ。

(2)极性检查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对被试绕组短接并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2、试验接线及试验方法

将指针式直流毫伏表的“+”、“-”输入端接在待检二次绕组的端子上,方向必须正确:

“+”端接在s1(或k1),“-”端接在s2或s3上(或k2、k3);

将电池负极与CT一次绕组的L2端相连,从一次绕组L1端引一根电线,见下图,用它在电池正极进行突然连通动作,此时指针式直流毫伏表的指针应随之摆动,若向正方向摆动则表明被检二次绕组为“减极性”,极性正确。

反之则极性不正确。

●对每个二次绕组分别进行;

●接线本身的正负方向必需正确;

●检查时应先将毫伏表放在直流毫伏的一个较大档位,根据指针摆动的幅度对档位进行调整,使得即能观察到明确的摆动又不超量程打表;

●电池连通后立即断开以防电池放电过量;

3、试验结束后应对被试品放电接地。

●人员触电

试验要求:

•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3)变比试验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对被试绕组短接并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2、试验接线

方法1:

电流法

由调压器及升流器等构成升流回路,待检CT一次绕组串入升流回路;同时用测量用CT和交流电流表测量加在一次绕组的电流I1、用另一块交流电流表测量待检二次绕组的电流I2,计算I1/I2的值,判断是否与铭牌上该绕组的额定电流比(I1n/I2n)相符。

见下图。

方法2:

电压法

待检CT一次及所有二次绕组均开路,将调压器输出接至待检二次绕组端子,缓慢升压,同时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所加二次绕组的电压U2、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一次绕组的开路感应电压U1,计算U2/U1的值,判断是否与铭牌上该绕组的额定电流比(I1n/I2n)相符。

方法3:

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互感器特性测试仪)

●方法1:

测量某个二次绕组时,其余所有二次绕组均应短路、不得开路,根据待检CT的额定电流和升流器的升流能力选择量程合适的测量用CT和电流表;

●方法2:

二次绕组所施加的电压不宜过高,防止CT铁心饱和

●方法3:

测量某个二次绕组时,其余所有二次绕组均应短路、不得开路,根据待检CT的额定电流和升流器的升流能力选择合适的测量电流;

●被试设备损坏

3、试验结束后应对被试品放电接地。

●人员触电

试验要求:

•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4)励磁特性曲线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对被试绕组短接并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2、试验接线,对被试绕组按下图进行接线;一次绕组及其他二次绕组开路;

3、缓慢升压,同时读出并记录各测量点的电压、电流值;

●试验时应先去磁,然后将电压逐渐升至励磁特性曲线的饱和点即可停止;

●如果该绕组励磁特性的饱和电压高于2kV,则现场试验时所施加的电压一般应在2kV截止,避免二次绕组绝缘承受过高电压;

●试验时记录点的选择应便于计算饱和点、便于与出厂数据及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一般不应少于5个记录点。

●被试设备损坏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4、依次进行其他各二次绕组的励磁特性曲线;

5、试验结束后应对被试品放电接地。

●人员坠落

试验要求:

与历次试验结果和同类设备的试验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

(5)绕组直流电阻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对被试绕组短接并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2、试验接线:

将被试绕组首尾端分别接入电桥,非被试绕组悬空;

3、对一次绕组直流电阻,采用小于50%额定电流,试验时短接二次绕组;

对二次绕组直流电阻,一般使用双臂直流电阻电桥,个别参数型号的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超过10,则使用单臂直流电阻电桥;

也可采用直流电阻测试仪,但测量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时应注意测试电流不宜过大,以免超过二次绕组额定电流

●换接线时应断开电桥的电源,并对被试绕组充分放电;

●记录试验时环境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必要时进行直流电阻测量值温度换算。

●被试设备损坏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4、试验结束后应对被试品放电接地。

●人员坠落

试验要求:

•与历次试验结果和同类设备的试验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别。

(6)交流耐压试验

6.1二次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标准为2KV,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

6.2一次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试验条件确认

●确认试品绝缘电阻合格;

●充油和充气互感器必须静置规定的时间;

●绝缘油试验合格;

●气体试验合格,耐压在而额定气压下进行

2、对被试绕组进行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3、试验接线及试验方法

将二绕组短接并与外壳连接后接地,在一次侧加压,采用调压器及串联谐振装置的试验接线图如下:

●耐压试验前后,应检查有否绝缘损伤;

●外施交流耐压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45-65HZ;

●交流耐压试验时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1min;

●外施耐压试验的电压值应在高压侧进行测量,并应测量电压峰值;

●测量时应记录空气相对湿度、环境温度;

●被试设备、试验设备损坏

●人员触电

4、被试绕组耐压后绝缘电阻测量

拆开试验设备高压引线,测试被试绕组对其他绕组及地绝缘电阻,并与耐压前测试值比较,耐压后绝缘电阻不应降低。

5、试验结束后应对被试品放电接地。

试验要求:

•试验过程不应发生闪络、击穿现象;

•外施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不应有明显变化;

 

35kV电压互感器交接试验

一、试验目的:

检查35kV电压互感器是否符合运行标准要求。

二、试验依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Q/GXD126.01-2009

三、试验项目:

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做以下项目:

3.1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1

绝缘电阻

2

联结组别和极性

3

电压比

4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5

空载电流和励磁特性

6

交流耐压试验

 

3.2试验步骤、方法及判断要求

(1)绝缘电阻测量

试验步骤

关键点

存在危害

1、对被试绕组进行充分放电;

●人员坠落

●人员触电

2、试验接线

测试部位

兆欧表接线端子接线

其他应接地部位

L

G

E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外壳

一次绕组

接地

所有二次绕组、外壳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

所有二次绕组

二次绕组--外壳

二次绕组

接地

外壳

二次绕组间

被测二次绕组

其他二次绕组

●试品温度应在10-40℃之间;

●用2500V兆欧表;

●拆开端子连接线时,拆前必须做好记录,恢复接线后必须认真检查核对;

●被试设备、试验设备损坏;

●人员触电

3、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选择2500V量程开始测量,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