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484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学说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思想的发展为经,按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初步发展——列宁,继承创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新闻思想发展为序,依次展开大师们的新闻观点;以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述及经典论著的内容分析为纬,简明介绍这些新闻经典的写作时代、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研究主体:

马克思创始人及其经典作家。

研究客体:

人类一切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事业,其中以

工人报刊活动和党的新闻事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新闻传播活动(学术渊源)→新闻学(理论描述)

新闻活动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

新闻传播活动源于人类社会交往,以新闻信息的传递与收受为主要目的和内容,人类特有的经常性社会活动。

新闻学则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建立在新闻活动实践基础上。

当代新闻活动以新闻从业人员为主所进行的采制与传播新闻信息的职务性活动。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信号:

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

1. 气味。

2.发光。

3.超声波。

4.动作。

5.声音。

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

68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

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

人类语言: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劳动:

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

传播手段向语言过渡,是人类新闻传播活动不朽的里程碑。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人类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 第二个阶段:

文字传播时代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

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属于统治阶层的特权。

中国最早文明造纸术的见证:

西汉纸

埃及莎草纸、中国丝絮纸、墨西哥玛雅纸

文字演变:

象形再现→语音系统,图画表达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字母示意具体声音。

第三个阶段:

印刷传播时代 第四个阶段:

电子传播时代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传播发生了重大革命——“书写方法”有了质的飞跃。

现在,讯息可以大量复制,也就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马克思称其为“人类文明的杠杆”。

到了 19世

纪30年代,快速印刷技术同现代报纸的基本概念相结合,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被称为“便士报”的大众化报纸——才粉墨登场。

20世纪随电影、广播电视的发明与普及,新闻信息传播与一般信息传播划清界限。

新闻教育是新闻学形成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

新闻教育为传授新闻传播知识,展示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的专业教育。

它有三个使命:

1.向社会大众普及新闻传播知识;

2.对有志于新闻传播的学子进行新闻就业训练;

3.为在岗的新闻从业者提供职业终身教育。

德国新闻教育创立发展:

1.1676年德国学者克里斯岑*韦斯——区别真伪新闻。

2.1688年丹尼尔*哈特奈克——强调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后果)

3.1690年托比亚斯*朴瑟——世界上第一份关于报纸的论文

——提出新闻价值。

4.1845年普尔兹——世界上第一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

美国新闻教育:

(南北战争是罗伯特*李将军倡议创办新闻学专业在大学)

1.1869 年华盛顿—李大学举办印刷工兼编辑训练班。

2.1872

年应用新闻学和人文学

3.1873

年堪萨斯大学开始传授印刷知识

4.1893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新闻学

5.1898

年密苏里州报业学会建议在该州大学建立新闻学院

6.1903

年俄克拉荷马州的中央州立大学新闻系建立

7.1908

年密苏里大学开办美国第一所独立的新闻学院

8.1909

年现代意义上的四年制新闻教育在伊利诺伊大学和

威斯康星大学创立

9.1912 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成立,由美国报人普利策捐资成立。

10.1935 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第一所新闻研究生院。

美国新闻学教育之父:

布莱耶 他把现代大学的理论融入新闻教育,更强调人文综合素质培养,根据禁锢主义思潮面对实际问题提出三点解决方案:

1.使大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教育中。

2.向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灌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强调大学新闻教育和新闻业务的密切合作。

美国的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大致渐次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报学阶段、新闻学阶段、大众传播学阶段。

英国:

1919年成立伦敦新闻函授学院,同年成立伦敦大学新闻学院。

法国:

1924年成立里昂大学高级新闻学院。

马克思初期新闻教育:

言传身教、指导点拨

中国:

19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既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发端,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滥觞。

徐宝璜《新闻学》 邵

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1926国民大学报学系)《中国报学史》为此,新闻学三大分支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形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事物普遍联系——人类交往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体相互联系、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空间上诸多个体共同活动,时间上诸多个体的连续活动,同时互动性和连续性表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第二节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存在决定意识——新闻传播本质

新闻传播的本源是物质的东西是事实(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人类在自然交往中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新闻的特性(新鲜性、重要性等)是由新闻所报道,所反映的事实目标自身决定的。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们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

新闻作品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人们反映和评论外部世界的产物。

新闻传播的客体主要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闻传播者和他们的新闻传播活动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有着直接的依赖性。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者不仅生产新闻作品,也为新闻作品培育读者、观众和听众,同时,也为从事这种新闻生产培养着新闻工作者自身,为新闻生产的再生产和扩大生产培育着更多、更优秀的新闻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谈到新闻传播者发挥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作用时,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又要求社会为新闻传播者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

第三节 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对立统一——制约新闻传播机制

新闻传播与接受的各种信息是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事物及其每个矛盾目标侧面的公开披露。

用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运动走向;全面观察,处理各种矛盾;注意质量互变,把握好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全面、公正、真实、客观的报道。

新闻传播的机制,是由对立统一法则规定的,其实施过程中,受到对立统一法则的制约。

坚持辩证法,运用对立统一法则指导新闻传播活动:

1.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事物运动的走

向。

2.对立统一法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全面地观察事物,处理各

种社会矛盾关系。

3.对立统一法则还要求新闻传播者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

4.客观、全面、公正、真实地报道新闻,成为中外新闻传播者必须遵循的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

新闻传播者必须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的影响,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无误地反映、报道和评说每一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

第四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新闻事业性质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新闻传播事业是上层建筑,但不是政治上层建筑即国家机器,而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形式。

当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因而也就有两种主要新闻传播事业——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了党

的出版物的口号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党性原则。

列宁关于党的报刊任务和党的报刊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的论述,是我们今天认识和规范党领导下的新闻传播事业性质和功能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闻传播事业研究视角

1.哲学上:

属于上层建筑,以新闻手段能动的反映与服务经济基础。

2.政治学:

阶级的统治工具。

3.经济学:

具有商品的属性,有特殊性,消费精神内容,新闻传播事业也是一种企业。

4.文化:

是大众文化系下的子系统,具有极强的政治性,通过文化进行控制。

第五节人民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新闻事业的动力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人民新闻事业的动力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首创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新闻传播事业是人民群众联合起来的事业的观点,规定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开门办报方针。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新闻传播者忠诚地为人民服务,努力为读者工作。

3.马克思主义经典要求新闻传播者要谦逊,要努力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立的背景和条件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封建经济的解体会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勃兴,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资产阶级反抗活动的加剧,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社会文化基础。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而第一国际的成立,又标志着他们的新闻思想由民主报刊思想、工人报刊思想而进入无产阶级党报思想新阶段。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思想影响最深刻、最直接的是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新闻观点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理论传承: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的学说与观点的理论体系。

必要条件:

理论积累 充分条件:

历史条件

1.理论积累: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问世之前唯一的无产阶级新闻传播观)

A早期空想主义者关于精神交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6——17世纪发轫期——以人文主义和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为武器

a 进行信息传播、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

b主张人际交往中民主平等

c采用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代表人物及作品

托马斯〃莫尔(英)1516《乌托邦》第一副展示空想社会主义蓝图,首次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论证人类精神交往的意义。

维拉斯《塞瓦兰人的历史》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太阳城》预告“黄金时代的来临”早期理论后来直接用于报刊实践,但其不成熟与无产阶级当

时尚未掌握新闻传播工具相适应。

B法国空想主义者的报刊活动、舆论与宣传观点(英→法)

a启蒙思想、用“理性”论平等民主

b探索新闻传播的原则《自然法则》摩莱里 法制蓝图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早运用法律武器保障真实报道的尝试。

c报刊成为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 巴贝夫直接创办报刊《出版自由报》(《人民代言人报》)是报刊第一次成为革命无产阶级

的舆论工具,开创了新闻传播史新纪元。

(法国无产阶级所特有的战斗口号)

C三大空想主义者的新闻主张、报刊经验(工人运动的直接产物)“真正的文化英雄”

a高度重视后舆论作用

b强调报刊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