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
)
2019年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矿产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大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3.为响应“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的主题,生活中我们应该()
A.将垃圾分类回收B.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互赠纸制贺卡表达节日祝贺D.洗碗时大量使用洗洁精
【答案】1.D2.B3.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BC不符合题意。
矿产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题详解】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题详解】
将垃圾分类回收,是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故A符合题意。
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既浪费资源,又制造垃圾,会污染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互赠纸质贺卡表达节日祝贺,会破坏森林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
洗碗时大量使用洗洁精,会浪费水资源,造成水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需要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以及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下图为“2019年我国部分省份粮食产量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丁四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小麦、甘蔗B.乙一水稻、花生
C.丙一水稻、油菜D.丁一青稞、棉花
5.丁地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A.纬度高,热量不足B.海拔高,热量不足
C.离海远,气候干旱D.离海近,气候湿热
【答案】4.C5.B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读图,甲是宁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地处中温带和暖温带,甘蔗属于热带作物,故A错误。
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稻需水量大,不适合在乙地种植,故B错误。
丙是安徽省,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适合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故C正确。
丁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青稞、小麦等,棉花不适合在本地种植,故D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丁地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限制了当地农作物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需要了解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分布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下图是“珠江干流西江梧州河段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汛期长B.冬季有结冰期
C.水位季节变化小D.夏季水位低
7.该河段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冰雪融水B.湖水C.地下水D.雨水
【答案】6.A7.D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故A符合题意。
珠江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冬季一月的气温在0℃以上,没有结冰期。
珠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故BCD错误。
故选A。
【7题详解】
珠江位于我国
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因此,该河段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河流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
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气候特征是()
A.春夏降水量丰富B.长夏无冬,终年高温
C.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很大D.年降水不多但季节分配均匀
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以该气候类型为主的是()
A.北京市B.海南省C.甘肃省D.福建省
【答案】8.A9.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该地3、4、5、6月份,降水多,即春夏降水量丰富,故A正确。
该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该地年降水量多,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故BCD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资料,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由此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京市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海南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甘肃省的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BC不符合题意。
福建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需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并明确气候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大致位于①、②区域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11.下列描述符合区域②的是()
A.地跨我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B.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
C.农作物一年可收获三次D.耕地以水田为主
12.确定分界线M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气候C.河流D.地形
【答案】10.C11.A12.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的南方地区与②表示的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故选C。
【11题详解】
②表示的北方地区地跨我国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故A正确。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故B错误。
农作物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故C错误。
耕地是以旱地为主,故D错误。
故选A.
【12题详解】
M处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是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有关知识。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①陡坡地—种植业②平原—林业③水域—渔业④缓坡地—畜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植树C.过度放牧D.过度养殖
15.当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诱发该地区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B.暴雨C.泥石流D.荒漠化
16.要实现该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平原开发房地产,发展经济B.围湖造田,缓解人口增加的压力
C.陡坡、缓坡地修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D.陡坡地植树造林,发展生态旅游
【答案】13.C14.A15.C16.D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陡坡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会造成水土流失,平原不适合发展林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水域适合发展渔业,缓坡地适合发展畜牧业,①②错,③④对。
故选C。
【14题详解】
从该地农业用地结构图中可知,该地以种植业为主;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区,陡坡、缓坡地面积大,种植业比重大说明该地过度开垦,大规模发展种植业,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存在着过度开垦的问题,如果遇到暴雨,可能会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C对,ABD错。
故选C。
【16题详解】
平原开发房地产会占用大量耕地,不合理;围湖造田会使得湖泊调蓄能力减弱,不合理,陡坡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不合理,陡坡地植树造林,发展生态旅游能够实现该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D对,ABC错。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读“我国7个地区人口密度(单位:
人/平方千米)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17.据表中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分布()
A.南方多、北方少B.东部多、西部少
C.东北多、东南少D.西北多、西南少
18.青海、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是()
A.终年高温B.终年多雨C.日照稀少D.高原寒冷
【答案】17.B18.D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是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形成的,故选B。
【18题详解】
我国各省区中,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最小,这是由于两省区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突出特点是高寒,生存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发展,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19.下列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图,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按自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省区的轮廓可以看出,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②是云南省,③是广东省,④是台湾省。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份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故四省区按自西向东排列的顺序依次是②①③④。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南宋末年,丘处机途经张家口时叹曰:
“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太行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21.丘处机在张家口“北顾”看到
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答案】20.C21.A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而不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C对,ABD错。
故选C。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张家口北侧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南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A对,BCD错。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A.汉族仅分布在西部B.少数民族都分布在东部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各民族交错分布在全国各地,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下图为“中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①~④为我国重要河流,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四条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图中四条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5.我国外流河、内流河都有明显的夏季汛期,其主要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B.都
因为夏季高温,冰雪融水多
C.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影响
D
外流区受夏季高温影响,内流区因夏季降水较多
【答案】23.D24.A25.C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珠江,④是塔里木河,黄河、长江、珠江都是外流河,塔里木河是内流河,D对,ABC错。
故选D。
【24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珠江,④是塔里木河,黄河是四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A对,BCD错。
故选A。
【25题详解】
我国外流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的原因是外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会出现汛期,内流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的原因是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内流河会出现汛期,C对,ABD错。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半球:
从纬度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带(地球五带)。
(2)我国领土最西端在____高原;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其中①是________省,②是____省。
(3)我国东部濒临海样,其中A是____海;北部与B____(国家)相邻,与该国相比,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
【答案】
(1).东
(2).北温(3).帕米尔(4).云南(5).台湾(6).黄(7).蒙古(8).海陆兼备,海岸线长,沿海多良港,有利于发展海上运输业和对外交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位置、领土四至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从纬度看,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依次是①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②台湾省。
(3)我国东部濒临海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A黄海、东海、南海,我国北部与B蒙古相邻,与蒙古相比,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海陆兼备,海岸线长,沿海多良港,有利于发展海上运输业和对外交流,而蒙古是内陆国,没有海岸线。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我国的位置、领土四至等,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
27.中国是全球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左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右图为“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左图中“少水带”与“过渡带”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该图反映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缺水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带,相比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土配合情况是___________,这种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容易引发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气象灾害)。
(4)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有___________。
(5)根据水资源国情,我国要求在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请写出你能为此做些什么____。
(写出一点)
【答案】
(1).400
(2).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或由东南向西部递减或东南多、西北少)(3).西北(4).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5).水源(水资源)(6).过渡(7).耕地较多,水资源较少(8).旱灾(9).跨流域调水(10).一水多用(生活中节水措施,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详解】
(1)读图,我国少水带与过渡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线吻合;图中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的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缺水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主要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不足。
(3)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过渡带,相比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耕地多,但水资源少,这种特点容易引起北方地区的旱灾。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会引发自然灾害。
(4)读图,由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的分布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我国水资源这种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行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5)面对我国的这种水资源分配状况,应该做到一水多用、发展节水农业等。
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高原,受我国地势影响,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____流。
(2)长江和黄河上游河段由于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_________资源。
(3)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中,冬季封冻,有凌汛现象
是_________;汛期长的是_________,并说出该河汛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说出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藏
(2).自西向东(3).水力(水能)(4).黄河(5).长江(6).河流所在区域夏季降水多,雨季长(7).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便利的河运;上游水能开发输送至三角洲地区,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长江水量大,洪涝灾害多发,经常面临洪水威胁、破坏等
【解析】
【分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东海,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干流呈“几”字形。
【详解】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河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2)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3)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中,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封冻,有凌汛现象;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在区域夏季降水多,雨季长,汛期长。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便利的河运;上游水能开发输送至三角洲地区,满足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长江水量大,洪涝灾害多发,经常面临洪水威胁、破坏等。
29.我国是一个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荒漠及荒漠化面积最多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_______(干湿地区);该区域植被景观由西向东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
(2)①地是__________盆地,造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
(3)②地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位于黄河________(上/中/下)游,主要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
(4)请你为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献计献策_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
(1).干旱(干旱、半干旱)
(2).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3).塔里木盆地(4).该区域距海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5).过渡放牧等(6).上(7).种植业(8).育林育草保护植被、建设防护林、土地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的原因、防治措施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
(1)我国荒漠及荒漠化面积最多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西北地区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加,所以西北地区自西向东植被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
(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塔里木盆地距海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垦荒、樵采等。
(3)②地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位于黄河的上游河段,该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所以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4)植被破坏、气候干旱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有育林育草保护植被、建设防护林、土地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国的土地荒漠化的原因、防治措施等,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
30.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左图为“青藏地区简图”、右图为“青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铁路穿行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级阶梯;青藏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图中①是_________(山脉),②是_________(地形区)。
(2)青藏铁路大体是____________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铁路修建过程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写出一点)。
(3)青藏铁路的开通给西藏自治区带来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
(2).草地(3).昆仑山脉(4).柴达木盆地(5).西北—东南(6).冻土;地势高峻;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7).有利于:
改变西藏贫困落后面貌,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利于西藏的对外开放,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等(写出2点)
【解析】
【分析】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详解】
(1)青藏铁路起讫点是青海省的省会西宁至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青藏铁路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线,被称为“天路”,它处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内部;青藏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①昆仑山,②是柴达木盆地。
(2)青藏铁路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修建过程中存在的自然条件困难及原因有:
①气候高寒,原因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②缺氧,原因是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③低气压,原因是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④冻土广布,原因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故形成大范围的冻土。
(3)青藏铁路穿行于青藏高原,它的开通将有利于加强我国各民族团结,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可以发展青藏地区的旅游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加强青藏地区与内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31.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O℃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替天下妈妈友情发布秋裤预警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l)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_________,“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________,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的l月____℃等温线相吻合。
(3)“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在该季节的分布规律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