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932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测试B卷.docx

第六单元测试B卷

第六单元测试B卷

一、积累和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甚蕃(făn)隐逸(yì)鲜有闻(xiăn)

B、淤泥(yú)案牍(dú)德馨(xīn)

C、犬吠(feì)好事者(hào)窥之(kuī)

D、远遁(dùn)益狎(jiá)酥(sū)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

⑶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

⑷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

3.原文填空:

(5分)

(1)《爱莲说》中能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⑶写出《口技》中表演高潮时观众反应的句子:

(4)《雁门太字行》一诗运用夸张和比喻名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

“,

4.文化积累。

(10分)

(1)、柳宗元,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永济)人,世称“”,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

《黔之驴》和《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合称《三戒》。

(2)、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之称。

《陋室铭》是他被贬安徽和州当判官时所作。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或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3)、陶渊明,字元亮,著名诗人、散文家,自号.他是田园派的创始人。

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

(4)、马致远,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其代表作《汉宫秋》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

他与、、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

“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5.译句:

(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6.参看课本《黔之驴》(5分)

(1)、写出两个与课文相关的成语。

(2分)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

秋颂(15分)

 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

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弧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

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

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的清寂。

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

那么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

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

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

“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分明澈。

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

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分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

“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

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

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

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它饱经了春的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

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7.文章第4自然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     )改为(     )              (     )改为(     )

8.说说文章的结构方式。

(2分) 

                                                                       

9.最能概括全文中心,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段落是第(   )自然段。

(2分)

10.文章是具体抓住“秋”的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的?

 (3分)

                                                                      

11.从整篇文章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12.谈谈你读了此文的收获。

(3分) 

三.古诗文阅读。

(24分)

(一)口技(17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1)众妙毕备毕: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3)虽人有百手虽:

(4)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5)几欲先走走:

(6)群响毕绝绝: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5.文中的议论性的句子是:

(2分)

16、本文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分)

17、文章前后两次交代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2分)

(二)次北固山下(7分)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18.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分)

1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3分)

2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 写作(30分)

以动植物或非生物为主人公,发挥你的想像,编写一则寓言故事。

      

 

     第六单元测试B卷答案

1.C

2.⑴玩弄⑵原指没有官职的人,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⑶通“座”座位⑷离开

3.

(1)莲,花之君子者也。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1)、柳河东、柳柳州、。

(2)、诗豪;警戒自己、称述功德。

(3)、东晋、五柳先生。

(4)、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5.略

6.

(1)黔驴之技庞然大物

(2)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驴:

外强中干老虎:

机智勇敢

7. 侵—浸 摄—慑    

8.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9.最后一段

10.文章抓住了“秋”的明澈,“秋”的枫树,“秋”的落日,“秋”的云、风、水和“秋”的闲逸。

           

11.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作者不仅仅是颂秋,更是歌颂这些“具有秋之美”的人。

 

12.收获:

为人处事不可过分计较,不妨洒脱一些,自然会感到生活的美好。

 

13

(1)全、都;

(2)夹杂;(3)即使;(4)说出;

(5)跑、逃跑;(6)消失。

14①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听着,微微发笑,暗暗赞叹,认为表演得妙极了。

(2)在这时,宾客没有不改变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哆嗦嗦,几乎想抢先逃跑。

1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6、如: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17、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或口技之“善”)。

18.风正一帆悬;归雁洛阳边。

19、“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20、乡愁乡思之情。

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