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929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docx

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

2008年高三文科政治专题四宏观调控

【背景材料】:

1、CPI指数上涨。

2、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利息税的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到2000元、国家发行特别国债。

3、央行连续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连续六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4、股市指数5、房价调控6、物权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

7、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确定明年经济发展基调是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涉及考点】:

经济学角度——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实质、表现、危害、措施。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手段。

3.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如税收变动、发展国债、制定保护价格收购粮食、对公共工程的投资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1)稳健的财政政策:

①重要内涵: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②意义:

A、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的数量、方向的控制,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国债资金投向的调整,来抑制当前某些方面的经济过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全面、协调发展。

B、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举措,体现了宏观调控继续向市场化轨道靠拢,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C、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财政的作用:

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各种职能才能实现,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

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财政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3)财政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国家财政收入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税收政策

(1)我国税收的作用;

(2)六大税种的纳税人、征税对象、作用;(特别关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3)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的意义——税收是经济调节的有力杠杆,两税合一的实施

①有利于造就公平的市场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有利于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

两税合一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③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结束,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

④国内企业减轻一定的税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和发展民族经济;

⑤对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税收优惠的重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和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依法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二、由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系决定的。

在社会中,每个公民都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

首先,要自觉树立高度的“纳税人”意识,把依法纳税看作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还要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5.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对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1)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存款储蓄的作用;比较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比较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2)利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利率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控制手段。

通常存款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是流通中货币量减少,生活消费会相对下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贷款者的积极性,减少贷款规模,减少货币流通量,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

(3)从紧的货币政策

背景——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

国家将在总量上对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实行更严格的控制。

这包括,稳步加息,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等。

经济意义(加息的影响)——

①流通中货币量减少,有利于稳定物价,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将有利于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有利于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风险,缩小投资规模,抑制经济过热(或加大借贷企业的财务负担,抑制了企业的盲目投资扩张)

③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④增加了居民利息收入,可能导致居民的投资、消费放生变化,对国债、股市产生影响。

6、投资——了解各种具体的投资品种的区别;会计算股票价格、银行利息、汇率的换算等;如何做到理性投资。

7、市场交易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

8、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它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适应加入WTO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9、人民币汇率制度——高三文科政治周练12(2007年12月16日)

政治学角度——要特别注意政府的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

【综合试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8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6.5%,创10年来最高纪录,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3%的警戒线。

回答1—8题。

1.CPI持续上涨,表明 (   )

    A.市场竞争必然带来价格的持续上涨B.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C.我国商品短缺,进入卖方市场D.我国经济创10年来最快发展速度

2.这一轮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受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下降②农产品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

③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④农产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3.CPI高位运行,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是(   )

    A.增加收入  B.提高生活水平 C.降低生活水平    D.提高购买力

4.国家抑制CPI过快上涨 (   )①履行了经济职能  ②履行了行政职能

    ③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④保护了公民的财产安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要解决上述现象必须()

A.增加投资、扩大消费,鼓励出口

B.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C.降低税率,增发国债,增加财政赤字

D.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6.2007年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流通中现金达27388亿元,同比增长16.7%,加快6.2个百分点。

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A.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B.商品的价值量提高了

C.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D.商品供应量小于实际需求量

7.上述材料中商品价格的上涨最终取决于()

A.供求关系的状况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

C.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政府部门对商品价格的制定和调控

8.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我国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当前,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①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③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07年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的猪肉价格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商务部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在适当时候动用国家储备肉的准备。

回答9—11题。

9.关于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生产猪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单位猪肉的价值量增加

    B.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在猪肉销售上出现了买方市场

    C.近期猪肉价格的上涨,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D.由于猪肉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

10.猪肉价格上涨,使得人们对于牛肉的消费需求量有所增加,从而也拉动了其它肉类产品的价格的上涨。

这是因为()

A.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B.猪肉与牛羊肉为互补商品

C.猪肉与牛羊肉互为替代品D.猪肉与牛羊肉的功能不同

11.短期内农产品价格大面积上涨是我国自2006年来的第一次。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次涨价将导致

A.农民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B.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接近

C.促使主要农副产品生产的迅速扩大D.食物支出在城镇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的这六个时间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频率之快,历史罕见。

据此回答12~21:

12.上述现象说明我国开始实施    (   )

    A.扩张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C.有效的行政干预D.适度的计划调控

13.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的意义是()

①减少流动性过剰,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②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物价上涨

③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④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上述决定,表明中国人民银行()

A.是我国的政策性银行B.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银行

C.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D.在行使对金融机构的领导的监督权

15.本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

①会使银行利润增加②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贷成本

③有助于控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④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会使流通中货币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抬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下列属于通货膨胀危害的有()

①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降低②经济增长乏力

③正常的经济秩序受到破坏④影响企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7.加息之所以能够稳定物价,主要因为()

A.能够增加有效供给,改变供给小于需求的状况B.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C.增加货币的流通量,保障市场流通D.减少货币的流通量,相应减少社会的总需求

18.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围绕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生活消费相对下降②利息就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扣去费用③随着银行利率的提高,股票价格将下降④利率是一定期限利息与本金的比率⑤央行通过利率升降,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19.央行加息行为()①是国家利用利率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②有利于国民经济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③是国家机关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④是利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一般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A.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B.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C.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D.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2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

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A.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的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为更好地促进城市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缓解城西地区交通“两难”问题,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杭州城西“两纵三横”道路实施综合整治,之前还向社会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融入到设计中,体现道路的特色。

回答22-26题。

22.杭州市委市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利于()①树立亲民政府的形象②使人民群众成为决策主体③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④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③④

23.政府就城市道路整治向社会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体现了尊重公民的()

A.提案权B.监督权C.质询权D.议政权

24.对杭州城西“两纵三横”道路实施综合整治的资金投入属于()

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B.扩大再生产C.公共消费D.物资储备

25.2007年8月,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在我国福建省沿海登陆。

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抗击“圣帕”高度关注,中央和地方财政调拨专项资金,安置灾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这表明()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D.财政可以为人民生活提高物质保障

26.政府拨付的用于抗洪救灾的款项主要属于()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部分

B.社会物资储备部分C.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部分D.用于行政管理部分

07年要适当减少财政赤字,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2450亿元,比去年预算赤字减少500亿元。

27—29。

27.国家适当减少财政赤字,有利于()

A.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B.扩大社会投资规模,促进生产发展

C.保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充分利用财政资金D.抑制生产性投资的增长,增强个人购买力投资

28.财政支出从动态角度讲是对财政资金分配的过程。

下列现象中属于这种分配性质的有()

①我国支援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所拨款项②在肉、蔬菜等副食品价格大副上涨时,国家直接给居民的价格补贴③国家规定按保护价收购粮食,而对收购粮食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④国家拨款偿还国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29.2007年中央财政支出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

中央财政力保“三个倾斜”告诉我们()①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②财政支出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③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④财政能够实现市场监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旷日持久的“两税合一”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回答30—35。

30.两税合一,有利于()

①造就公平的市场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③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④国内企业得到一定实惠,有利于增强和发展民族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1.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产业优惠为主”原则,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农业等成为优惠重点。

由于条件成熟,目前是企业所得税并轨的最好时机。

体现唯物辩证法有()①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实现发展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序上发生变化可以引起质变③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④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2.该税法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这一做法()①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②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③能够促进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④属于行政手段,会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

33.材料说明税收可以()①决定分配方式②消除地方保护③调节消费行为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4.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纳税人()

①必须是自然人②必须是法③由税法来规定④由企业和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来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5.个人所得税直接涉及公民个人,其主要功能是()

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②调节消费行为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据此回答36-40题。

36.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从“稳健”到“从紧”,从经济学看()

①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②是为了刺激经济快速发展③存贷利率可能会提高④存贷利率可能会降低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37.在对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中,“稳中求进”和“好字优先”格外引人注目。

“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进”是经济发展的方向;相比“又好又快”的说法,“好”字如今又被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A.联系是可以创造的B.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质变高于量变

38.会议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安排部署了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主要是因为()

A.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B.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C.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D.“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39.会议指出:

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这“两防”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B.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40.经过初步预算,全程共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投资额在1500亿元以上,其中国家财政负担1100亿。

国家通过财政为京沪高速铁路筹集资金表明()

A.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C.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2007年8月30日下午,被誉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终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并将于明年8月1日起施行。

回答41~45题。

41.国家反垄断是为了()①促进企业公平竞争②调整供求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④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2.《反垄断法》的制定和出台()①有利于保护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②表明了反垄断主要依赖国家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直接干预③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3.《反垄断法》可能产生的作用有()①使社会资源按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社会公平②保持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④促进市场交易活动有序进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4.该法从起草到审议,历经十三载,其间多方征求意见,几易其稿。

最终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经表决通过。

这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坚持:

()

A.对人民负责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科学执政、民主执政D.民主集中制原则

45.该法从起草到审议,历经十三载,它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其具体的实施也将是任重而道远。

这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B.要重视量的积累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理财意识也越来越强。

回答46-61题。

46.五年前,小张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直持有到今年才卖出。

该股票为他带来了3万元的收益。

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②商业银行的利息③证券公司的利润④股票的买卖差价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47.小张持有面值为10元的某上市流通股票1000股,每股的预期股息为0.45。

从理论上讲,当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在的2.25%提高到2.52%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上调后,小张的股票比利率上调前会()

A.升值2700元B.升值120000元C.贬值1785.7元D.贬值2143元

48.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

投资股市,我们既要看到可能获得的高收益,又必须认识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说明我们对待投资要用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按客观规律办事

49.“股票市场可以让你成为富翁,也可以让你成为乞丐”表明股票具有()的特征。

①高投入②高收益③高风险④流通性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50.人人都知道股市波涛汹涌、风云变幻,但有些人还是幻想能赚到股市中的最后一分钱。

股海淘金,需要仔细权衡投资的()

A.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税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C.安全性、收益率、流通性D.信用度、保障范围、赔付标准

51.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

52.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

如果银行利息增加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A.15元B.20元C.30元D.40元

53.居民储蓄存款所得的利息收入和购买股票获得的收益属于()

①按劳分配②按劳动要素所得③财产性收入④按生产要素所得

A.②③B.③④C.④D.②④

54.漫画“路在何方"启示我们()

①投资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②高风险必然有高收益

③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④要选择无风险的投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55.如果以7.70的汇率卖出10000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为5%,存款到期应得到本息为()A.85778元B.8778元C.86240元D.84392元

56.除了储蓄存款外,还有购买债券参加保险等。

这些理财方式的共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