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478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docx

劳动实践活动教案

篇一: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第11课时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总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学会一些劳动技能。

2、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分工,学会合作,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童眼看世界

1、师:

你知道什么是公益活动?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公益活动的了解。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

2、课件出示一些公益活动图片。

师问:

你参加过这样的公益劳动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公益活动是直接服务于公益事业,不取报酬的劳动,如:

参加植树活动,帮助军烈属和残疾人等。

二、快乐实践园活动一认识公益劳动

课件出示:

要求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认为哪些是公益劳动。

义务劳动――植树、清除“牛皮癣”清除街头宣传橱窗小广告

到公共场所保洁、檫除小区里的污、打扫公共卫生教师:

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

你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社区公益劳动课件出示一些社区公益劳动。

如:

敬老院里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校园劳动等。

活动三义务植树教师:

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的公益事业,参加义务植树能够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对植树方法进行指导。

方法提示:

1种植小树苗,树坑要比根盘大一些深一些。

2埋树时要尽量将树竖起来,然后缓缓回填土,尽量不要伤根。

3、回填土略超过原来埋树痕迹。

土回填完可轻轻用脚踏实,防止树歪倒,但不能过于坚实。

4、树苗栽好后,水必须浇透。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公益劳动。

活动要求:

 1、从简单的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劳动中注意安全并完成下表。

公益活动记录表:

篇二:

社会实践教案

第1课分类捡拾垃圾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及出行安全常识,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活动准备:

1、教师找寻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2、学生收集垃圾分类知识并准备收集垃圾的工具。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后,学生补充后强调出行安全,全体出发。

2、到达目的地后,教师强调安全意识,划分活动范围,以小组为单位,分片活动。

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划片范围内开始活动,分类捡拾垃圾?

?

4、活动结束,各小组长?

清点人数,带着捡拾垃圾离开活动地点。

5、回到学校分组交流感受,集中分享收获,教师总结后,每人写一篇感受。

相关资料: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

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

、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如果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参与环保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分类垃圾桶:

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投放有毒有害垃圾。

的合成产生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的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金属以及废旧家电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置量。

同时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垃圾通过分类后便于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置。

如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需把垃圾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不可燃垃圾进行综合利用或填埋采用堆肥法处理垃圾,则需把垃圾分为有机和无机垃圾。

对有机垃圾实行堆肥发酵处理,制成农田或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

另外,对其中的有毒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置。

为什么不可燃物和有毒有害垃圾不宜进入焚烧炉?

玻璃、金属、建筑垃圾等不可燃物进入焚烧炉的主要危害主要有三点:

 一、不可燃物使垃圾的热值降低、使垃圾焚烧时炉膛的温度过低,从而达不到焚烧处理的无害化要求二、玻璃、金属等在焚烧时会在高温下熔化并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使焚烧炉无法正常运行三、某些条件下,铜、铁、镍等金属离子会成为焚烧炉中的催化物,促使危险化合物二恶英的合成产生

废电池、防腐剂、杀虫剂、金属线路板、灯管、墨盒等含有许多重金属物质的垃圾高温焚烧后,在灰渣和烟气会产生大量重金属离子中,从而加剧灰渣和烟气的处理难度,对环境和暴露人群的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在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前,要把其中的不可燃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拣出来。

第2课孝顺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

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2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如今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几口人都围着他她转。

有些孩子因为家长过度溺爱而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抱恩的下一代,我们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孝顺”实践活动。

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主题

1目的:

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

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

2时间:

1――2周

3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碟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2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3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

同时写观察日记。

4实施方案:

1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碟片《妈妈再爱我一次》2请学生谈观后感3阅读有关“孝顺”的故事,了解“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教

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

5写观察日记,记下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

可按时间顺序来表达,按观察的经过来表达,也可以重点介绍访问的经过?

?

二第二阶段:

实践体验阶段

1目的:

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

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时间:

3――4周

3过程:

1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

2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3写体验日记。

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4实施方案:

1学生随身携带一个鼓鼓的气球一周,并小心保护,不能损坏。

2一周结束后,交流心得。

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3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拟订“本周我当家”活动计划。

4各小组组长宣读计划。

5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计划的可行性,并确定计划。

6各小组按计划开始实践体验。

7教师随时关注各组学生实践中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写体验日记。

并随时提供点拨帮助。

8家长对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小组交流活动情况,并进行小组评价。

交流体验日记,相互学习写作方法

9教师概括、总结本次活动。

三第三阶段:

回报父母的爱

1目的:

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

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时间:

5――6周

3过程:

1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2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3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4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5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4实施方案:

1给父母写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我知道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等,并记在小本上。

3精心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等。

4开展班队活动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

篇三:

劳技实践课教学设计

劳技课教学设计

水果拼盘

【课型】操作技能课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发展学生主动获得知识,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水果拼盘――群因荟萃》

这堂课中,我精心设计了欣赏、激趣、探究、交流、制作、评价等这些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水果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知道食用水果前要清洗。

2、初步掌握水果拼盘的造型艺术及水果的合理搭配。

3、初步学会切水果的方法,同时注意操作安全。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水果拼盘的造型艺术。

【教法、学法】

情境激励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展示评价法【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盘子、水果刀、各种洗净的水果、果酱作料、一次性手套、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歌曲《水果王》。

师:

看一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来到“水果乐园

”,这里是水果拼凑大世界。

我们都知道水果含有

各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今天我们就学习用这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制作“水果拼盘”。

3.揭课题:

水果拼盘――群因荟萃。

板书

二、欣赏作品、注意观察

1、介绍什么是水果拼盘。

2、出示课件:

欣赏造型美观的水果拼盘图片,学生观察注意水果拼盘的“选料、造型、色彩搭配”等。

3.过渡语:

这些水果拼盘漂亮吗?

你想学习它是如何制作的吗?

 4.再通过实物展示,探究制作方法。

师:

1、这个果盘的

“造型”是什么?

名称与理念

2、选取了哪些水果“材料”?

3、水果都切成了哪些“形状”?

4、老师是怎样进行“拼摆”的

5.讨论:

说出水果的制作步骤及各种水果的不同切法,并明确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

制作过程

6.过渡语:

在掌握了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后,我们来进行一场展示我们实力的竞技大比拼好不好?

三、合作学习,大胆创新

1、教师出示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1色彩搭配合理。

2造型力求新颖别致。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作必要的介绍。

2、再次展示课件,看看别人设计和制作的水果拼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