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809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docx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三编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唐诗概论

第二章王维

第三章李白

第四章杜甫

隋唐五代历史起讫

隋唐五代十国宋

581618 907  960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1、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2、五代文学以词成就为主,放在下编。

3、唐代文学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后期下启两宋文学,一般又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唐代文学概说

1、唐诗是有唐一代文学的代表样式,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2、唐与宋代散文一起构成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高峰,涌现出了以韩、柳为领袖的古文运动,并产生了“唐宋八大家”。

3、唐传奇由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发展而来,标志着古典小说的成熟。

4、词在初唐出现,中唐得到发展,晚唐五代呈现出繁荣局面。

第一章唐诗概论

一、唐诗繁荣的表现

1、数量多。

清编《全唐诗》共900卷,收诗48900余首,作者2200多人。

加上后人辑录《全唐诗逸》、《全唐诗补编》,共收诗近52000首,有名姓可考者2300多人。

2、质量高

唐代诗歌经过百余年的改革发展,到了开元、天宝年间,“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

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

3、作者群空前广大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

唐诗人上自天子,下逮庶人,百司庶府,三教九流,靡所不备。

且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

4、体裁完备,风格流派多样

中国古典诗歌各种体裁到唐代“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不备矣。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

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唐代诗坛出过:

风格华丽壮美的初唐四杰,精工纤巧的大历十才子,闲雅淡远的山水田园诗派,慷慨豪壮的边塞诗派,平易通俗的元白诗派,奇警崛峭的韩孟诗派,精深婉丽的温李诗派,形成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5、题材内容丰富多样

唐诗深入到唐人生活的每个领域,举凡朝政得失、国家兴衰、将相忠奸、战事胜负,与宫廷的歌舞宴乐、民间的渔樵耕织、官吏的诛求贪婪、民生的哀怨疾苦、中外的通商聘问、边塞的祭神牧猎,及祖国山河景观、田园风光、琴技棋艺、书法画境,各种素材无不入题。

从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致君尧舜、立功边陲的壮志,到隐逸山林的闲趣,思恋情人的哀怨;从饯别送行、羁旅思亲的离愁别恨,到类举不第、落魄淹蹇的牢骚怨恨,各种情感均得抒发。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唐诗之所以能够出现繁荣局面,一方面固然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和变革的结果,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文学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即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1、内因:

从诗歌发展自身来说,唐诗繁荣是先秦汉魏六朝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并逐渐与学术分离,淡化了政教功利目的,从而自觉追求审美,发展为独立的学科门类。

诗歌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也逐渐发展成熟,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外因

外在原因,客观可能性:

1)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人充满自豪感与自信心。

2)思想开放,学术自由,儒释道三教都得到了发展。

3)政策开明,中下层文人入主文坛,打破世族垄断。

4)南北文化、中外文化交流、融合频繁,兼收并蓄。

5)统治者提倡,爱好诗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

三、唐诗发展分期、概况

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

(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1、初唐(618-712)新陈代谢期

2、盛唐(713-765)繁荣鼎盛期

3、中唐(766-835)再度中兴期

4、晚唐(836-907)夕阳晚照期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云:

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

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1、初唐(618-712)

初唐从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到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经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武后(新朝)、中宗、睿宗、玄宗诸帝,与隋代诗歌一起,属于唐诗的新陈代谢期,可分为前后五十年。

前五十年的诗坛盟主多为隋、陈旧臣,主流仍是齐梁诗风,真正超脱流俗的是王绩的隐逸诗风和王梵志的通俗俳谐。

后五十年有两大潮流,一是以沈宋、文章四友为代表的宫廷文人,内容无足道,但声调格律精工,对律诗的定型与繁荣做出了较大贡献;一是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的诗风革新派,在拓展诗歌内容和风格上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盛唐诗繁荣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唐四杰”

《旧唐书·杨炯传》: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杜甫《戏为六绝句》: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对他们的历史地位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四杰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1、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2、风格上与宫体诗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

3、形式上改造了宫体诗,其中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他们的诗歌创作,代表了矫正宫廷诗风的成就。

2、盛唐(713-765)

盛唐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帝。

盛唐诗坛璀璨晶莹,美不胜收,不仅是唐诗的顶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盛唐继初唐诗歌革新之后,把建安风骨融入六朝绮丽,开创出一代新风,各种诗歌体裁均有革新创造,不仅出现了两大著名的诗歌流派,即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也涌现出了李白、杜甫两颗诗坛巨星。

1)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代产生并影响到中晚唐的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以及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该诗派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2)边塞诗派

盛唐时代产生的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之一,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崔颢等。

以描写边塞风光、表现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怀亲的情思为主要内容,也展现良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和雄心。

诗风慷慨悲壮,洋溢着昂扬的时代精神。

3、中唐(766-835)

一般指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到唐文宗太和九年元年(835)年,历代、德、顺、宪、穆、敬、文宗七朝,共70年。

766年左右,先后逝去的著名诗人有王维(761)、李白(762)、高适(765)、杜甫(770)、岑参(770)等,盛唐诗坛由此冷寂。

但此后新的诗人群体不断涌现,至贞元、元和、长庆时期出现了文苑再盛的局面,如以元、白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和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还有自成风格的柳宗元、刘禹锡等著名诗人。

直到836年前后,柳宗元(819)、韩愈(824)、元稹(831)、刘禹锡(842)、白居易(846)等文坛大家相继离世,中唐文学亦到了它的尾声。

中唐诗风的转变

1、时代精神的转变:

由盛唐的自由浪漫转为冷静思考,由干时用世转为忧时拯世。

2、审美趣尚的转变:

由盛唐的兴象玲珑、风骨端翔、意境浑融转为大历十才子的清新淡远、韩孟的险怪、元白的平易通俗,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唐诗家辈出,风格多样,为唐诗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上承杜诗,下启晚唐和两宋诗风。

约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

自大历到贞元年间,主要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大历十才子等人。

后期:

自贞元到长庆年间,主要有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李贺以及刘禹锡、柳宗元等。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及其诗风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起初是孟郊和韩愈的交往,此后诗派成员又有两次较大的聚会,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

韩愈和孟郊是诗派的领袖,此外还有张籍、李贺、李翱、皇浦湜等。

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

①“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则鸣”说,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其次是“笔补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②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崇尚雄奇怪异之美,既是韩愈、孟郊的诗歌理论主张,又在创作中努力实践它,形成韩孟诗派“奇崛险怪”的风格。

韩孟诗派理论主张的意义。

韩孟诗派的一套诗歌创作理论,突破了过去重视人伦道德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由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视诗歌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这在诗歌理论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2)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是形成于中唐的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元稹、白居易、王建、张籍等人。

这派诗人取法于杜甫等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

(1)贞元中期到元和年间的中唐诗坛,有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他们率领一批新的诗人写新乐府,作诗务实、尚俗和务尽。

(2)元白等人的新乐府诗创作,是承杜甫的新题乐府而来。

他们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里谈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讽刺执政,代民伸冤。

(3)元、白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小碎篇章”,加上他们的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

元、白的这些诗,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诗歌的传统规范和模式,打破了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和典雅的贵族气,使其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

4、晚唐(836-907)

晚唐从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唐昭宣(哀)帝天祐四年,历经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昭宣帝七帝。

杜牧、李商隐是晚唐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在忧时悯乱、感叹身世之中,已经流露深厚的感伤气氛,他们那些沉迷声色的诗,更显示了精神的没落和空虚。

这种倾向到唐末表现更为严重,与这种内容相适应,晚唐诗的风格形式也日益向着华艳织巧的形式主义发展,这是晚唐诗中占比较主要地位的潮流。

在黄巢起义前后,皮日休、杜荀鹤、陆龟蒙等作家继承了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及韩柳古文运动的传统,以锋芒锐利的诗歌和小品文反映了唐末的阶段矛盾。

第二章 王维

1、王维生平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

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

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号称“诗佛”,与“诗圣”“诗仙”鼎足而三,而且精通书法(草隶)、绘画和音乐(《霓裳曲》)。

王维《雪溪图》

王维在绘画上以“破墨”山水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的开山祖师。

王维向佛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

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

早朝方暂挂,晚沐复来簪。

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2、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一心向佛,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王维诗歌大致分为四类:

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其二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送沈之福之江东》、《相思》等;其四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

3、王维诗歌的艺术个性

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故能够在他的诗歌尤其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艺术。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一

绘画是空间艺术,讲究经营位置,布局构图,以及虚实相生等技巧。

王维以画入诗,其笔下山水景物的布局显得错落有致,虚实相生,富于图画美。

《山居秋暝》

《使至塞上》

《辋川闲居赠裴迪》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边塞诗《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其他诗句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田园乐》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二

绘画以色彩、光线、线条为其语言艺术,表情达意。

王维诗歌也能够充分调动绘画的这些手段,塑造意境,传达情怀。

《辛夷坞》

《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首句抓住“朝雨”“客舍”“柳色”,为送别勾画了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这样一来,送别的气氛就不是伤悲,而是轻快明朗的。

尾联用最能表达感情的事和语言入诗。

他不说送别时的其它种种活动,而只提取把酒相送的一句话,真挚的友情和豪壮的胸怀皆有,既充满人情味。

所以,这首诗被人们谱成曲,成为千古传唱的别离歌。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

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

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

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

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其他诗句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北垞》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

——《送方尊师归嵩山》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新晴野望》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书事》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三

王维还善于利用心理学上的“同时反衬现象”,来描摹自然界的音响,以之刻画景物,创造意境,传达心情。

《竹里馆》

《竹里馆》

《鸟鸣涧》

《鹿柴》

其他诗句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秋夜独坐》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送梓州李使君》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早秋山中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小结

总之,王维是以诗人的灵感、画家的眼光、乐师的听觉来创作诗歌的,所以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和音乐的美感,是绘声绘色的有声画。

思考题

一、概念解释题:

1、“四唐”;2、山水田园诗派;3、边塞诗派;4、韩孟诗派;5、元白诗派。

二、问答题:

1、唐诗繁荣的表现以及原因。

2、王维诗歌的艺术个性。

3、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4、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1、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想象奇特,往往与夸张、拟人结合在一起。

3、诗歌的意象有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

4、诗歌语言率直、自然、不加雕饰。

1、主观色彩

1、李白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江上吟》说: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王世贞评价李白诗歌“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艺苑卮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喷涌而出,形成江河奔腾式的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诗情。

1)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鸣皋歌送岑征君》对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珠。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第一人称反复出现

他得意了就宣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政治失意了,就大呼: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怦訇震天鼓。

”想念长安,就是: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他悼念宣需善酿纪叟,就问: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2、想象奇特

李白诗歌想象奇特,其想象往往与夸张、拟人结合在一起。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想落天外、匪夷所思的想象、夸张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歌十七首》其四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想落天外、匪夷所思的想象、拟人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新——《劳劳亭》

楚山秦岭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江。

——《白云歌》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3、李白诗的意象

李白诗歌的意象有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

1)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

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

”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

又如《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2)优美意象

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李白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一诗中说: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最感亲切的东西是月亮。

明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月下独酌》

4、诗歌语言率直、自然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赞美朋友诗歌的这两句诗就是他诗歌语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李白诗歌语言率直、自然、不加雕饰,具有清水芙蓉般的美,活泼自然,通顺流畅,叫人一读难忘。

例如: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向青云端。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诗仙“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他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中晚唐韩愈、李商隐等诗人都对他推崇不已;宋以后,论诗者皆李杜并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

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杜诗艺术成就

1、以沉郁顿挫为主导的艺术风格;

2、对现实生活高度的艺术概况;

3、赋的手法,寓主观评断于客观叙述之中;

4、语言精炼准确;

5、成功运用多种诗体。

1、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其感情基调是悲慨。

如《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通篇从咏怀叙起,每四句一转,层层跌出:

先自叙稷契本怀,然后写仕既不成,隐又不遂,百折千回,仍复一气流转,极反复排宕之致。

此即所谓“沉郁”也。

次叙自京赴奉先县道中见闻,而致慨于国奢民困,此正忧端最切处。

而叙事中夹议论,感情激切。

末叙抵家事,仍归到忧黎元作结,认是咏怀本意。

全诗以议论为主,杂以叙事,议论有所自,续事有所归。

错综的社会现实、复杂的思想感情,都写得形象而层次分明。

篇幅虽长,却相当紧凑,语言洗炼而有概括力,其风格沉郁顿挫。

短诗再如《月夜》《梦李白二首》等。

2、对现实生活高度的艺术概括

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件,加以高度概括,来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

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卒的机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

3、寓主观评断于客观叙述之中

杜诗多用赋的手法,寓主观评断于客观叙述之中。

杜甫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寓讽刺于叙事之中,而不明白说出。

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

《丽人行》中对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只是从他们的服饰、饮馔的行动上作具体的刻画,不显加谴责,而讽意自见。

4、语言精炼准确

杜甫诗歌的语言有时也像李白一样清新自然,不加雕饰,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点在于凝练,它有着千锤百炼的精当与准确。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所作都是经由千锤百练而出,而且是屡经改削的。

他自己有“新诗改罢自长吟”语,还常和友人们讨论,《春日忆李白》: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例如《登高》等。

5、成功运用多种诗体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他运用了当时所有导诗体,并有所发展,是众体兼长的诗人。

如乐府诗,以前一般用古体来写古事,杜甫用乐府体写时事,并根据内容自拟题目,如《兵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