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7489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 微专题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docx

最新推荐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6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微专题2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

02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1

▶ 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1)经济上:

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政治上: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对外关系上:

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强国。

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上:

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早期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托马斯·霍布斯、洛克等人,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考点2

▶ 从通史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结构

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

政治制度

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巩固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英美日益完善代议制

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国际工人运动呈现出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

国际政

治格局

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世界霸权,逐渐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美、德等工业强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续表)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绘画、音乐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

考点3

▶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革新,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着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使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

工业化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

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类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

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考点4

▶ 工业革命与思想、文学和影视艺术发展的关系

  1.思想方面: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尖锐,促使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2)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并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研究成果,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画派出现。

(3)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宏的歌剧,等等。

3.影视艺术: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和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它满足了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考点5

▶ 近代科技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想,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促使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从牛顿力学体系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达尔文进化论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神学,两次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查情况

常考点

(高频)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018·全国文综Ⅰ,34

2018·全国文综Ⅱ,41

(2)

2017·全国文综Ⅰ,33

2016·全国文综Ⅱ,33

2016·全国文综Ⅲ,33

2016·全国文综Ⅱ,40

(1)

2016·全国文综Ⅲ,40

(1)

2015·全国文综Ⅱ,33

轮考点

(轮流)

近代的科学技术

2019·全国文综Ⅰ,34

2015·全国文综Ⅰ,41

近代的文学艺术

2019·全国文综Ⅲ,33

2018·全国文综Ⅱ,34

2016·全国文综Ⅲ,34

1.(2018·全国文综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关于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传统观点是从技术、市场等视角观察的,而后来有研究者从政治前提和“煤铁资源”等视角来研究,拓展了传统研究的视角,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包含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比较,C项错误;材料中均是研究者的观点,从材料中看不出哪种更可信,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全国文综Ⅰ,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技术的发明创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万能蒸汽机”的改进过程看,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先是发明了单动式蒸汽机,后来又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由此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瓦特在实践中的发明创造,而非科学理论的突破,故排除B项;C项中“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D项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答案▶ A

题序

短板分析

技巧归纳

1

对史学常识类问题接触较少,对主干知识缺少深层次挖掘容易失分

仔细对比,回归常识。

学生易错选C项,认为所列的研究中确实少了对其他国家的观察,实际上题干在描述英国的优势时就已经暗含了对比,所以应排除C项。

对于史学常识类问题,自2009年高考以来就一直存在,学生面对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常识、立场等角度分析,仔细甄别选项中的错误

 

(续表)

题序

短板分析

技巧归纳

2

因题干中工厂主资助等次要信息而忽略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实际上是材料分析能力的欠缺

结合关键词理解材料大意。

解题时注意材料强调的过程变化即蒸汽唧筒抽水——单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结合关键信息“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不难得出答案。

同时注意过于绝对的说法“取决于”“依赖于”“各阶层广泛参与”往往是错误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

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摘编自王红《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典型例题】 (2019·山东德州高三上学期期末)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了他的财产,但加以利用。

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风气对人的异化,不是政治腐败,排除A项;材料批判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不是专制体制的腐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风格,排除C项。

答案▶ D

对点训练

考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18世纪末,同法国作斗争几乎成为欧洲各国一切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的中心问题。

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工业生产领先欧洲   B.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C.掀起反封建的浪潮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解析▶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各国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英国担心法国过于强大会影响自己的欧洲大陆霸权和海上霸权,如何控制法国大革命成为当时欧洲国家的中心议题,故选C项;当时工业生产领先于欧洲的是英国,故A项错误;当时法国正在进行大革命而不是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此起彼伏”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2.1875年宪法的分权设计如下:

立法权分为元老院和五百人院,立法创议权归五百人院,法案经五百人院讨论通过后送元老院审批,由元老院审批后颁布。

元老院有权通过或拒绝批准五百人院所提交的议案,但不能对其进行修改。

由此可知当时法国(  )。

A.实行分权制衡的体制

B.代议制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地步

C.五百人院的权力超过元老院

D.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解析▶ 材料“立法创议权归五百人院,法案经五百人院讨论通过后送元老院审批,由元老院审批后颁布”说明法国当时实行分权制衡体制,故A项正确。

1875年,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完美无缺”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元老院的权力大于五百人院,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1875年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故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

由此可见(  )。

A.周边国家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

B.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

C.德国积极准备发动世界大战

D.保持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

解析▶ 据题干“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知,德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也可以说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故B项正确;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了统一,故A项错误;1871年德国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故C项错误;国际和平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仅仅依靠均衡态势是不够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点三:

《共产党宣言》

4.“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竞争造成的分散状态。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  )。

A.指出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C.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解析▶ 根据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可知无产阶级通过结社等方式走向联合,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工人由分散状态走向革命联合,没有反映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工人阶级的联合,没有批判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四:

巴黎公社

5.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

“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

”材料表明(  )。

A.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

B.公社革命后共和派的势力大增

C.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

D.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

解析▶ “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表明巴黎公社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的进程,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没有带来社会恐怖,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的进程,没有反映共和派势力大增,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五:

工业革命

6.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

“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

”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基督教信仰缺失B.环保意识淡薄

C.政府管理松懈D.工业革命的深入

解析▶ 由材料“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等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冒泡河面散发臭”可知公共健康问题突出,这些都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没有体现信仰问题,故A项错误;环保意识淡薄只是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政府管理松懈不是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故C项错误。

答案▶ D

7.根据下图可知,该时期(  )。

A.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

B.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于英国

C.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D.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英国排名第一,占有优势地位,故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工业水平超越英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体现不出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以及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六: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8.瓦特研制蒸汽机的成功既是科学家的天才展露,也是一首发明家与企业家联姻的颂歌。

他研制成的蒸汽机遇到了有眼光的企业家的赏识,发明家和企业家共同缔造了伟大的“蒸汽时代”。

这说明瓦特的成功离不开(  )。

A.企业家的赏识与支持B.书香家庭的熏陶

C.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D.自己的刻苦钻研

解析▶ 根据材料“他研制成的蒸汽机遇到了有眼光的企业家的赏识,发明家和企业家共同缔造了伟大的‘蒸汽时代’”可知瓦特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家的鼎力支持,故A项正确;瓦特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企业家对工业革命的贡献而非社会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推动,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企业家对发明家的支持而非发明家自身的努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七:

现实主义文学

9.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

该小说(  )。

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

B.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

C.宣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D.对工业革命影响缺乏理性反思

解析▶ 根据材料“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可知,该小说关注妇女解放,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该小说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故A项错误;男女权利平等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反思,故D项错误。

答案▶ B

考点八:

现实主义美术

10.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

”据此可推知,罗丹推崇的作品是(  )。

     A        B

     C       D

解析▶ 材料认为艺术中“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是丑的,强调艺术的真实,符合现实主义的特征,D项《石工》是反映工人劳动的现实主义作品,故正确;A项《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故错误;B项《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错误;C项属于印象派作品,故错误。

答案▶ D

考点九:

19世纪以来的音乐

11.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

其作品(  )。

A.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

B.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

C.体现了印象派音乐的特点

D.属于20世纪流行音乐派别

解析▶ 据材料“克劳德·德彪西……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可知其作品是印象派音乐,故C项正确;19世纪30年代的古典音乐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要求,故A项错误;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故B项错误;印象派音乐出现在19世纪,与20世纪的流行音乐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十:

量子论

12.科学家在评价某物理学理论时说: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一致

C.说明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和本身分布状态

D.说明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是对量子论的发现的评价,故A项正确;量子论的发现与传统的“自然界无跳跃”相冲突,故B项错误;C、D两项均是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描述,故错误。

答案▶ A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

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

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

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

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

A.取得了和男性一样的政治权利

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C.所做社会贡献促使其社会地位提高

D.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考点▶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解析▶ 根据材料“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可知当时法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男女具有一样的政治权利,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等只说明了法国妇女在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为战争做出贡献,并不能说明法国妇女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可知男性是抵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故D项错误。

答案▶ C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宣布开幕和闭幕。

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

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

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

A.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  B.首相掌握一切大权

C.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D.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考点▶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解析▶ 由材料“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可知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而由材料“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可知对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进行条件限制,这体现了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故选C项;对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等进行选举权的限制不是种族歧视的表现,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德意志公民的选举权,没有反映首相的权力,故B项错误;由“贫民救济金”不能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结论,故D项错误。

答案▶ C

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第三章《联邦议会》和第五章《帝国议会》,构成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权力框架,如下图所示。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德国君主立宪体制趋于完善

B.联邦议会议员代表的是邦国利益

C.帝国议会行使经济立法大权

D.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绝对优势

考点▶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解析▶ 据图片可知,联邦议会由58名各邦代表构成,联邦议会行使立法权,再结合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议会议员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各邦君主权力的集中体现,可知联邦议会议员代表的是邦国利益,故B项正确;从结构图看,德国议会不能独立行使立法权,表明君主立宪体制不完善,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帝国议会并没有经济立法大权,故C项错误;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有相对优势,其他邦国如果团结一致,可以抵消这种相对优势,故D项错误。

答案▶ B

4.《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以上论述(  )。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考点▶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解析▶ 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因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而面临崩溃,这揭示了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的规律,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崩溃,并没有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也没有体现工业革命促进自由主义发展,故A、B两项错误;材料内容的侧重点在于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崩溃的原因,没有直接宣告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

答案▶ D

5.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188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

这反映了(  )。

A.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

B.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竟事业

C.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

D.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

考点▶ 巴黎公社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871年”“1881~1882年”等信息可知重视教育是这个时代(工业时代)的必然要求,故C项正确;“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时共和政府尚未成立,故A项错误;“法国政府”与巴黎公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政府,所以法国政府不可能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